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281KB ,
资源ID:1265520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6552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 “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的内容是A. 科举制度地主经济B. 官僚政治地主经济C. 专制皇权商品经济D. 封建割据商品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题干中提到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就在于以宗法家族结构推测国家政府结构。由“祠堂一宗法思想一族田”可知,宗法思想是理论核心,祠堂是管理模式

2、,族田是经济基础。类似的,封建社会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体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所以下边横线内容为“地主经济”而非“商品经济”;儒家正统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确立的,而此时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科举制”并非贯穿封建社会始终;而“官僚政治”则在世卿世禄瓦解之后成为封建社会政治主流,“专制皇权”与“封建割据”都是儒家正统所反对的,董仲舒就提出过“天人感应”来制约皇权。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B,ACD均错误。2. 唐代开元以前,各宰相“午前议政于朝堂(政事堂),午后回本司处理政务”;开元后,“宰臣数少,始崇其任,不归本司”。这一变化A. 削弱了宰相的政治地位B. 利于提高中枢行政效率C. 强化了君主的

3、专制统治D. 破坏了宰相的集体议政【答案】B【解析】【详解】开元前宰相是兼职的,开元后宰相是专职的,这一专职化有利于宰相专心政务,减少了行政环节,利于提高中枢行政效率,故选择B项;材料“始崇其任”是宰相政治地位提高的表现,排除A项;宰相专职化容易导致相权膨胀,不利于强化君主专制,排除C项;材料宰相专职化没有带来宰相集体议政的变化,排除D项。3. 公元前304年,罗马营造官弗拉维乌斯把诉讼程序和法庭术语汇编成册,公诸于众,并公布了开庭日和不开庭日。公元前300年,罗马通过瓦列里乌斯法,重申公民对包括独裁官在内的高级官员的判决有上诉公民大会的权利。罗马这些做法A. 使贵族失去了政治特权B. 导致了

4、民主的泛滥和权力的滥用C. 赋予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力D. 利于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权利【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在古代罗马,诉讼程序和法庭术语被汇编成册,公诸于众,并公布了开庭日和不开庭日,后来又通过法律保障公民对包括独裁官在内的高级官员的判决有上诉公民大会的权利,这些措施有利于对罗马公民的权利的维护,有利于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故D项符合题意;A项失去了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是保障公民的权利,不是民主的泛滥和权力的滥用,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公民参与国家政治,C项错误。故选D。4. 在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

5、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A. 和平崛起B. 武力掠夺C. 制度创新D. 民主强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确立民主共和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都逐步强大起来,可见他们都是因为制度得到了创新而崛起。C正确;这些国家大多发生了对外侵略,A排除;这些国家都是先走向强大,后武力掠夺的,B排除;秦国不是民主强国,D排除。故选C。5. 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

6、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 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 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C. 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 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中国革命要联合资产阶级以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意在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故选择C;材料中毛泽东认为中国与俄国存在不同之处,可见其意不在借鉴俄国经验,排除A;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联合资产阶级,是出于完成革命的需要并非为了扩大阶级基础,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对右倾错误的批判,且此时党内也并不存在严重的右倾,排除D。6. 如表为近代

7、欧美工人组织建立的情况:时间工人组织概况1851年英国“机械工人混合工会”英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1860年英国“工会委员会”伦敦各业的工会联合组成1863年法国“全法工人联合会”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1863年德国“全德工人联合会”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全国性的组织1864年各国“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性工人组织据此可知A. 科学理论开始指导工人运动B. 无产阶级斗争联动性增强C. 英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心D. 工人阶级革命斗志日益高涨【答案】B【解析】【详解】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工会联合会”“各业的工会联合”“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各国国际工人协会”“国际性工人组织”等信息可以看出

8、,无产阶级的斗争从行业内联合、行业间联合、全国联合到国际联合,表明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强。故B正确。A、C、D的说法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工会联合会”“各业的工会联合”“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各国国际工人协会”“国际性工人组织”。7. 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说到:“历史是人间普遍心理表现的记录。人间的生活,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脉脉相通。一九一七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指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B. 新文化运动的价值所

9、在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C. 俄国革命道路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说明的是李大钊对于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的认知,“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说明俄国十月革命为世界人类光明大道奠定基础,显然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项正确;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指十月革命胜利,错误;新文化运动前期宣扬民主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李大钊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作用,不是俄国革命道路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C项错误。8.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

10、,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下列对材料中领事裁判权评价正确的是A.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 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C. 符合了时代需要的相关法律规定D. 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可知,领事裁判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故A项符合题意;领事裁判权适应了列强的侵略,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符合了时代需要等表述错误,故BC项错误;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了部分国人的“天朝

11、上国”梦,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故D项错误。9. 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由此可见时期外交理念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20世纪70年代对外关系重大发展,“冰释前嫌”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20世纪90年代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21世纪初“和谐世界”2012年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 体现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色彩B. 政策缺乏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C. 目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 新中国外交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信息可以看出,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

12、后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外交理念一脉相承,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色彩,排除A项;新中国外交政策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不同时期新中国的外交目的根据国际形势有所调整,排除。10. 下表为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所占比例的统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 2% 14% 消极报道 95% 87% 24% 中性报道 5% 11% 62% 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由片面逐渐走向客观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积极报道,源于中美建交 两极格局的建立和瓦解直接影

13、响着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语态变化 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中国媒体对美国的中性报道和积极性报道不断增多,对美国的消极性不断减少,表明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由片面逐渐走向客观,故正确;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因此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积极报道,中美建交在1979年,与表中时间不符,故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与表中时间不符,故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外交关系的变化强烈冲击着报道语态的客观化,1978年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

14、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民族自信心的不断上升也促使报道语态的客观化,故正确,故组合正确,故选择D项。11. 下表为史记和汉书中一些文章对当时社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西汉时期出处记述论贵粟疏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贡禹传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司马相如列传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富人张禹传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A. 大地主势力日益强大B. 商品经济十分发达C. 土地私有权更加巩固D.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体现了西汉时期土地买卖关系的发展,表明土地私有权更加巩固,因此C选项正

15、确;材料体现不出大地主势力日益强大的发展趋势,A选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土地的买卖问题,体现不出商品经济的发达,B选项错误;材料能够反映土地兼并现象,但体现不出该现象严重,D选项错误。故选C。12. “在西海岸,大批招募的劳工是与众不同的人种。他们从工资中节衣缩食,然后越洋寄回家中。他们住在城镇中充斥着肮脏、污秽的最拥挤最便宜的公寓,他们的饮食(主要是蔬菜)是最便宜的,无论多低工资他们都愿意接受。我们美国人民还是愿意让现有的他们留在这里,但前提是绝不允许再有他们新的劳工在此登陆。”(内务委员会关于移民和入籍的报告)这段材料表明A. 美国向西部扩张驱逐印第安人B. 制定排华法案限制中国人入境C.

16、 欧洲移民推动美国工业化进程D. 三角贸易成为新旧大陆的纽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但前提是绝不允许再有他们新的劳工在此登陆”结合所学可知,移民的增加不仅增加美国人口,还提供了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但随着外来移民的增多和社会对移民事务的日益关注,联邦政府开始承担管理移民的工作,同时西海岸各地的排华问题逐渐被提上了联邦政府的议事日程,最终于1882年通过“排华法案”,规定禁止华工入境十年,并禁止华侨入籍,B项正确;材料内容针对的是华工,而不是印第安人,A项错误;材料“绝不允许再有他们新的劳工在此登陆”体现的是限制中国人入境,材料没有强调欧洲移民对美国工业化的进程,C项错误;三角贸易即是黑

17、奴贸易,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黑奴贸易,D项错误。13. 1819 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指出:“如同在宇宙各个领域一样,经济领域中也存在着永恒的规律。例如供求规律、收益递减规律等。国家的功能应当减少到能够维持公共安全的最低限度上。”政府应该“维护秩序,保护财产,但决不可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与上述主张的提出相关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活动的兴起启蒙运动中主张的理性原则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时期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据“经济领域中也存在着永恒的规律”可知体现了启蒙运动中主张的理性原则,据“国家的功能应当减少到能够维持公共安全的最低限度上”、“政府决不可干

18、预经济运行过程”可知体现了工业革命期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想,符合题意,故选B;新航路开辟是在15、16世纪,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是在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与题意时间不符,不符题意,排除ACD。故选B。14.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从1858年起英商运入中国的货物,或从中国运出的土货,除缴纳一次5%的进出口关税外,只需再缴纳2.5%的子口税,便可任意输往中国内地,不再负担其它任何征课。子口税制度的出现A. 有利于缓解清政府的财政危机B. 表明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C. 促进列强转变了经济侵略方式D. 加速中国传统经济模式解体【答案】D【解析】【详解】中英天津条约中的子口税制度

19、,是为了便于英商向中国内地输出商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子口税制度的出现大大便利了列强商品倾销,从而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故D正确;对中国来说,子口税制度的弊端要远远大于获利,故A项不合适;南京条约的签订表明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故B错误;19世纪末,列强开始转变经济侵略方式,故C错误。15. 1933年,罗斯福利用广播向美国人民宣称:“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仅3天后便有574家银行恢复营业。美国银行家称之为“收音机拯救美国金融”。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 新媒体运用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B. 信息化时代有利社会经济的转型C. 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觉悟提高D.

20、 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33年”“美国银行家称之为收音机拯救美国金融”可以得出新媒体运用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故A项正确;信息化时代是在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才到来,故B项错误;知识经济时代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科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点睛】“1933年”“美国银行家称之为收音机拯救美国金融”是关键信息。16. 格普阿波斯托尔在当代资本主义一书中说:“国家在和平时期对经济进行干预的第一次大尝试,是罗斯福在美国搞的所谓新政,结果以失败告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科技革命的环境下,产生了那些微观经济以及特别

21、是宏观经济的变化,促使能够保证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某些机制得以建立起来。”材料旨在说明A. 罗斯福新政是一次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失败尝试B. 科技革命是推动干预经济机制建立的真正动力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D. 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主要的意思是科技革命,产生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成功典范,所以材料要强调的是科技革命,推动了干预机制真正走向成功,故B正确;材料将罗斯福新政干预的失败作为第二次科技革命干预成功的一个背景,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C不是对材料全面的理解,排除;材料中强调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发生变化,但没有强调变

22、化程度,D表述不准确,排除。17. 苏(俄)联在七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几次较大规模的政策调整。这些政策A. 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B. 巩固了集体农庄的基础地位C. 贯穿计划经济的理念D. 反映出农业问题的复杂性【答案】D【解析】【详解】苏(俄)联历史上对粮食政策即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较大规模的调整,反映出农业问题的复杂性和俄国农业发展的曲折历程,D项正确;巩固工农联盟不适用于粮食专政政策,A项错误;集体农庄基础地位无法体现整个题意,B项错误;苏联的计划经济开始于1928年,C项错误。18. 1992年,丹麦民众担心欧盟会使本国失去“主权、独立和民族特性”,一度在公民投票中否决了马斯

23、特里赫特条约。2005年法、荷兰民众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反对削弱国家主权,因此在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意在扩大欧盟超国家权力的欧洲宪法条约。这表明A. 价值观趋同有利一体化进程B. 主权让渡制约一体化发展C. 全球化进程中应维护民族独立D. 欧洲各国应放弃民族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希腊、法国、荷兰等国不希望过度削弱国家的主权,从而反对欧盟权力的扩大,这体现了主权让渡的程度影响了欧盟的一体化发展,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价值观念分歧,故排除A项;欧盟是区域集团化,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经济全球化,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是说明欧洲各国应放弃民族主义,排除D项。19.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

24、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第一场是儒墨之争;第二场是儒道之争;第三场是儒法之争。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儒家学说成为各派众矢之的B. 争鸣涉及人生和治国方面C. 各家流派矛盾尖锐不能调和D. 儒法之争实质是显学之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儒墨道法的争论实质反映了不同流派基于本阶层的利益,对宇宙人生、社会现实,阐述自己的主张,故B项正确;“各派”一说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各派思想不能调和且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儒法之争实质上是治国策略之争,排除D项。故选B。20. 明清休宁汪氏宗谱规定:“本支子孙有作过者,有败俗者,有婚姻不

25、计良贱者,有鬻谐牒者,有弃卖坟墓者,俱以不孝论,并鸣众,揭谱除名。”据此可知,宗规宗约A. 扼杀人性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B. 延续了先秦宗法制的传统和规范C. 反映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D. 为完善地方治理提供了重要手段【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汪氏宗谱规定的对于败俗者、婚姻不计良贱者、鬻谐牒者、有弃卖坟墓者等行为,俱以不孝论且除名,体现了对社会公序良俗的维护,可以为地方治理提供参考或者手段,故D项正确;宗谱是对宗族子孙的规定和约束,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先秦的宗法制传统和规范,故B项错误;汪氏宗谱的规定没有体现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21. 苏

26、格拉底认为,“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远比树木、石头甚至所有这些星辰更有价值的研究对象,那就是人的心灵。人究竟是什么?你将会变成什么?只有到人的心灵转而省察自身时才会有真正的哲学。”据此推理,苏格拉底强调A. 哲学应探索人的精神价值观B.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C. 理性认识自然是十分必要的D. 哲学只是研究人的一门学问【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主张哲学研究人、研究人的心灵,使人的精神觉醒,A项正确;B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表述错误,排除。故选A。22. 1346年,欧洲鼠疫大流行,教会逐渐同意尸检以查明死因。1543年,维萨里出版人体构造,根据解剖事实指出,天主教义里

27、所说的帮助耶稣复活的“复活骨”不存在。1564年,重压之下的维萨里去耶路撒冷“谢罪”。这些历史现象A. 说明了宗教改革的复杂曲折B. 奠定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基础C. 冲击了罗马教廷的神圣统治D. 摧毁了封建神学的创世理论【答案】C【解析】【详解】教会被迫同意尸检,维萨里出版的人体构造指出天主教义里所说的帮助耶稣复活的“复活骨”不存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历史现象冲击了罗马教廷的神圣统治,故C正确;这些历史现象不是宗教改革,故A错误;细胞学说奠定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基础,故B错误;进化论摧毁了封建神学的创世理论,故D错误。23. 唐代宫廷体育、美术与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狩猎、马球、舞马之术、武艺

28、,到养生、下棋的体育运动,在皇帝的热衷下,全国上下掀起了热潮。结合上述材料,据马球图可以推知A. 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B. 当时文人画已初步流行C. 唐王朝好勇斗狠的民风D. 北方文化性格引领潮流【答案】D【解析】【详解】马球图的画面以及全国上下掀起的与马相关的体育热潮,体现了北方文化性格引领唐朝社会潮流,D项正确;唐朝举国上下盛行与马相关的体育运动,不能说明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A项错误;马球图和全国体育热潮,与集文学、书法和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文人画不符,B项错误;马球图和体育活动不能说明唐王朝好勇斗狠的“民风”,C项错误。24. 陈独秀在新青年中说:“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

29、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其主要意图是A. 关注国家存亡,提倡思想启蒙B. 提倡民主科学,推动社会进步C. 彻底批判儒家传统伦理道德D. 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等信息可知,新青年的主要目的不是为批评时政和讨论政治,而是救亡图存,即关注国家存亡,提倡思想启蒙,A项正确;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而不是目的,B项错误;批判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目的,并且“彻底”一词表述过于绝对,C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新青年主要关注国家存亡,提倡思想启蒙的意图,没有涉及宣传马克思主义

30、,并且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25. 西方近现代某一文学流派反对故事情节的逻辑性、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语言的鲜明性,其作品往往是情节怪诞、时序颠倒。下列作品属于该流派的是A. 巴黎圣母院B. 等待戈多C. 格尔尼卡D. 人间喜剧【答案】B【解析】【详解】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手法怪诞时序颠倒,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反对故事情节的逻辑性、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语言的鲜明性,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经典之作,故选择B项;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排除A项;格尔尼卡是美术作品,排除C项;D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三大题,共50分,第26题24分,第

31、27题14分,第28题12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公共卫生与国家之盛衰有莫大关系。盖国家盛衰,以人民之强盛为衡,而人民是否强健,则以公共卫生为准。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高潮。过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居民将粪秽等生活垃圾直接倾入河中,固体废弃物的增加使街道的卫生状况急剧恶化。各种生活生产污染为病原体营造出绝佳的寄存场所,为传染病大规模暴发埋下隐患。自由放任主义影响下的政府在很长-段时间对各种城市问题持漠视态度,致使19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陷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困扰中,城市中滞后的卫生防疫措施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强烈地意识到卫生防疫的

32、重要性,各城市兴起了以公共卫生机构建设、环境治理和疫病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公共卫生改革运动。据【美】洛瑞.克莱门美国公共卫生等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都市发展进程加快,使都市公共卫生面临严重挑战。租界行政当局基于安全与健康的需要1898年成立了正式的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启动了近代.上海的公共卫生事业。面对租界卫生示范的刺激,华界政府在卫生领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各种社团组织为维护民族大义、或基于共同利益,不仅参与政府组织的卫生建设之中,而且独立开展了公共卫生宣传工作、社团举行的清洁运动、劝止吐痰运动、健康比赛等。加强了市民的疾病预防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与公共意识,促进了都市社会的凝聚

33、和整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对公共卫生设施的共同投入,推动了上海市政的建设和都市文明的进程。摘编自彭善民公共卫生与上海都市文明(1898一1949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城市公共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广大人民的健康和卫生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曾经在旧社会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鼠疫、天花,黑热病、回归热、斑疹伤寒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在解放后不长的时间内,就陆续被消灭或基本消灭。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安全,保障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据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中后期美国公共卫生困境的具体表现

34、,并简析其产生的背景。(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上海为例,指出中国近代公共卫生发展的特点,并简要评价。(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公共卫生建设的意义。【答案】(1)表现:环境污染产重;传染性疾病流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滞后。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由放任思想;公共卫生意识淡薄。(2)特点:受西方的影响;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评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都市文明进程和人们健康发展,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保障了人民的健康安全;巩固了新生政权;保障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

35、固体废弃物的增加使街道的卫生状况急剧恶化”得出环境污染严重;根据材料“为传染病大规模暴发埋下隐患”和“城市陷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困扰中”得出传染性疾病流行;根据材料“城市中滞后的卫生防疫措施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可得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滞后。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高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可得出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据材料“自由放任主义影响下的政府在很长-段时间对各种城市问题持漠视态度”得出自由放任思想和公共卫生意识淡薄。(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面对租界卫生示范的刺激”得出受西方的影响;根据材料“各种社团组织为维护民族大义”得出具有

36、爱国主义情怀;根据材料“政府和社会力量对公共卫生设施的共同投入”得出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可知该时期的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还没有实现独立,卫生措施的实施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再结合材料“推动了上海市政的建设和都市文明的进程”等信息即可得出答案。(3)根据材料涉及的时间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的这些措施,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结合材料“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安全,保障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即可得出保障了人民的健康安全和保障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27.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政变以后,下

37、诏废各省学校,然民间私立者,尚纷纷可见,亦由民智已开,不可遏制。”梁启超将教育制度改革提到变法的根本高度,也不能不说是维新派的远见卓识。早期革命派通过集合演讲、文字宣传等“社会教育”的形式向属于“下等社会”和“中等社会”的广大人民宣传其革命思想。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对清末旧教育进行改革,并从7月开始重新规划学校系统。教育总长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指出:清末的教育宗旨中,“忠君”与共和不符,“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应予以废除,代之以“培养公民道德”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教育宗旨。9月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新的教

38、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至此,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初步确立。摘编自李韧青中国近代文化变迁与教育变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教育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教育改革的意义。【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加重,应对危机的需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希望革新体制;中外交流频繁,民主自由思想传播。(2)意义:对教育性质进行重新定位,力图建立国民教育;有利于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的确立;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否定了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解析】【

39、详解】(1)根据材料“梁启超将教育制度改革提到变法的根本高度早期革命派宣传其革命思想代之以“培养公民道德”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教育宗旨”结合所学从清末民族危机影响、资产阶级需要及西方思想传播角度进行概括阐述。(2)根据材料“集合演讲、文字宣传等“社会教育”的形式“忠君”与共和不符,“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应予以废除“培养公民道德”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初步确立。”结合所学从教育性质转变、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教育近代化等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即可。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目录A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

40、革命形势的成熟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内战共和国的建立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第二章 (略)摘编自世界通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目录B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第二节 文艺复兴第三节 宗教改革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第二节 (略)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

41、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答案】答案:示例: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解析】试题分析:本题

42、要求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结合材料可以概括出不同点,指出的不同之处要表述明确清楚;既可指出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也可指出其他不同。分析原因是要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如历史史实角度:史实准确,言之成理,论述充分。历史认识角度:有历史依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对时代特点概括准确,辩证地看待时代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用具体例证加以说明。综合多种角度或另有角度进行分析。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背景 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教材版本的认识。能力要求较高。从全球史观看,新航路引起商业革命,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代替。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始了殖民扩张、掠夺。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