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第十课 过秦论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各题。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付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
2、,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六国论李桢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怪天下之诸侯 窃:私下B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咎:过失C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摈:排斥、抵御D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困:困窘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
3、项是:( )A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B彼秦者将何为哉? 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C未可专以罪秦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D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 子孙视之不甚惜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苏辙和李桢认为六国灭亡原因的是( )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B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C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D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4下列说
4、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苏辙认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B李桢认为六国在“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等方面与秦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C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D李桢认为六国灭亡是由于未占据有利地势,又未得天助,否则,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也可以像秦国一样一统天下。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2)彼秦者将何为哉?(3)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4)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二、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
5、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 ,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
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
7、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商君列传)6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夫有高人之行者 ,固见非于世 固:本来B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法:效法,取法C智者作法,愚者制焉 制:制约D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举:全部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
8、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孝公既用卫鞅 /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B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 /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 / 今君乃亡赵走燕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商鞅看来,不能和百姓谋划新事物的创始,只可与他们共享成功的欢乐。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B甘龙认为圣人不改变民俗而施以教化,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商鞅肯定了他这一奉公守法的观点。C商鞅制定的法令很苛酷,比如把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不告发奸恶的处以拦腰
9、斩断的刑罚,告发奸恶的与斩敌首级的同样受赏。D有一个人把在立在国都市场南门的木头搬走了,当下得到五十金奖赏。商鞅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事后就颁布了新法。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2)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唐 刘长卿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乌,洞庭秋水远连天。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注】源中丞当时被贬岳阳。10首联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2分)11颔联描写景色很有特色
10、,请简要分析。(4分)12尾联运用贾谊被贬长沙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美文欣赏苏轼贾谊论别解学者对贾谊的评论中,影响很大的是苏轼的贾谊论。文中说:“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贾谊有王佐的大才,很可惜不能很好地用自己的才能。我的看法,贾谊是善于用才的。理由有二:一、贾谊能做官。年二十余就入朝为官,受到汉文帝赏识,一年中就升到太中大夫。天子还想让他任公卿之位。二、贾谊能作文。贾谊死时才三十三岁,留下过秦论、上疏陈政事、大政等诸多名作,如过秦论堪称千古名篇,被司马迁收入史记。上疏陈政事被班固录入汉书。汉人著述虽多,能留下千古名篇的能有几人!贾谊虽然
11、英年夭折,却也高度施展了他的才华。怎么能说他“不能自用其才”呢?苏轼认为汉文帝是明君,在明君当政的时代还不被重用,那就是臣子自己不善于用才。理论上似乎可以这么讲,实际要比理论复杂得多。君臣合作是成功的保证。但是君臣是否能顺利成功地合作,有四方面的因素:时代,形势,君主和臣子。君主是很重要的,但明君并非没有冤假错案。 东坡先生还提出“待”与“忍”的问题。认为有王佐之才的人要等待机会,要忍耐,不要着急。这也是不切实际的说法。人生苦短,几十年很快就过去了,应该“只争朝夕”,机会难得而易失,不能错失良机。既然得到皇帝的赏识,贾谊怎么能不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呢?董仲舒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虽然等待了很长时间,最
12、后还是写了士不遇赋,而归隐终老。没有“待”出什么结果来。至于“忍”,东坡以为贾谊是“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贾谊是这样的人吗?他被贬后,先任长沙王太傅,再任梁怀王太傅,也曾与汉文帝长谈至夜半,还一再上疏陈述政见,建议削诸侯的领地,认为这不是古代的制度,强调这将成为后患,他一直为社会的隐患而忧虑。他并没有因为被贬就一蹶不振。在这里,东坡先生还是有猜想的成分。二三十岁的青年人,从天上落到地下,心理不平衡是正常的,能够处之泰然,才是不可理解的。历史上,中老年被贬,也很少能够那么平静,那么不在乎。如果贾谊从一开始就能“待”且“忍”,也许还不会登上天子之庭,也不会写出过秦论、治安策
13、、大政之类的雄文。虽然可能寿命长一点,但也未必就会留名青史了。因此,我以为苏东坡用“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来评价贾谊,是不太切当、有失公平的。贾谊提出改革方案。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损有余而益不足”。他的方案必定要损害王公贵族的利益,自己要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这是古今中外毫无例外的。苏轼为贾谊设计人生道路:“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惟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这是天真的想法,至少是书生气十足!如果与绛(周勃)、灌(灌婴)深交,就会同流合污,还怎么能去改革!如果真想改革,即使是深交,也会因为利益冲突而断交。改革是
14、利益的再分配,就是要从既得利益的当政者、权势者手中将其中一部分的利益拿出来分配给其他应该获得利益的人。当政者如何不反对?商鞅、吴起的改革,虽然得志,君主一死,他们就遭殃。管仲、子产也搞过改革,没有待且忍,仍然得到成功,因为死在支持改革的君主之前。所谓“十年可以得志”,也是靠不住的。十年,世事变迁,三十多岁的贾谊如果真的得势,位居众臣之上,七八十岁的老臣岂能不忌?怎么能“举天下而惟吾之所欲为”?如果真的实现了这个幻想,那么贾谊就可能变成改革的对象,不但不支持改革,还可能极力反对改革,迫害改革者。周勃、灌婴批评贾谊说:“擅权纷乱”。王夫之认为,“于谊为诬,于轼允当之矣。”对贾谊来说是不合适的,是诬
15、陷;对于苏轼来说则是公允正当的。“藉授以幼主危邦,恶足以知其所终哉?”如果真的将“幼主危邦”委托苏轼去料理,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王夫之认为:“王安石之于谊似矣然则世无逆求于己,己未豫图其变,端居臆度而欲取四海而经营之,未有能济者也。充谊之志,当正学之世,尽抒其所蕴,见诸施行,殆可与齐黄并驱乎?”(读通鉴论卷二文帝)贾谊与王安石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想经营四海大事,从来不考虑自身的安全问题,结果遭人陷害,导致失败。如果有明君能够信任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肯定会做出一番大事业,“功不在禹下”。李贽认为贾谊“通达国体,真实切用”,“汉廷诸子,谊实度越。”后代一些儒臣“以朝廷之富贵养吾之声名”,却“亦
16、敢于随声雷同以议贾生”(焚书卷五读史贾谊)。李贽以大无畏的精神议论古今,不崇拜权威偶像,独抒己见,对贾谊能做出这样的评价,实属不易。后代当官的没有研究,只是随声附和,议论贾谊,不能理解贾谊的切实政见。这大概也包括苏轼的贾谊论中的观点。陈平与贾谊,都是西汉的政治思想家,都是智力非常高的杰出青年,命运却大不相同。差别在哪儿?同样有奇才,同样在年轻时展示出来,同样有人告状,而告状者同样是周勃、灌婴这些文盲或半文盲的武夫。不同的是君主,刘邦与汉文帝。刘邦经过了解,认为陈平的受金盗嫂只是小节,他的才智正是当前激烈竞争所急需的,因此,不但没有责备陈平,还给予厚赐,并赋予特殊的权力。为陈平以后立奇功创造了有
17、利的条件。这叫良匠不因小节弃大材。汉文帝就不一样了,他对于周勃等诸老臣特别尊重,不敢得罪先帝时代的老臣,开国元勋,只好牺牲青年学者。当时没有对立面的压力,不用贾谊暂时还没有亡国的危险。汉文帝是继位之主,也没有那点远见卓识,也缺乏刚毅果断的气魄,实在顶不住那些老臣的围攻。刘邦是创业之君,汉文帝是继业之君,区别还是相当明显的。刘邦如果像汉文帝那样,就不能夺取天下。总之,由于时代和形势的不同,由于君主的不同,决定了陈平与贾谊的命运不同。我以为,后世有贾谊之才者,应该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要进行改革,就要坚持到底,不管别人说什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甚至将身家性命全都置之度外,也应该将后人可能的议论放在一旁,他们爱说什么就让他们随便说去,你该干什么照样干去。不要因为苏轼的议论而错失良机,如果“待”而且“忍”,可能失去难得而易失的机遇。如果有人想的全是私利,又是急功近利,急急忙忙,跑官谋利,那么,以上的话对他们就不适用。那些人如果急功近利、一意孤行,不听劝告,拼命向“钱”,那么,可能更快地进牢狱,或者更早地上断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