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5 ,大小:162.50KB ,
资源ID:1265143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6514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版高考创新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讲义:分册一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增分方案第三步 《学语文&在课下》 记练结合串记6类古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版高考创新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讲义:分册一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增分方案第三步 《学语文&在课下》 记练结合串记6类古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

1、学语文在课下记练结合串记6类古文化常识 古文化常识点多面广、零碎难记,且记后易忘。只有广积累、勤巩固,才能拓展知识面。在识记上,不能仅仅依靠死记硬记,要在发散理解基础上,巧记善记、记牢记多,如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串联整合记忆。当然了,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考生可以自悟自得,多总结一些巧法妙法,提高识记效率。 识记方法示例一线串珠法琳琅满目的文化常识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化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古代文化常识中的人物称谓,可以以人物姓名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古代人们对人物称谓的颗颗“珍珠”人物的称谓: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谥

2、号称斋名称籍贯称郡望称官名称爵名称官地谦称敬称特殊称谓如李白的称谓:李白,称字“太白”,称号“青莲居士”,称籍贯“青莲”,称排行“李十二”,称官名“李翰林”,称爵名“李侯”,特殊称谓“谪仙人、诗仙、酒仙”归类联想法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必要的归类联想,即由一点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的联想,或相反的联想等比如记忆屈原时,首先把屈原的相关知识归纳整理,再由屈原发散联想。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离骚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李白、李贺一、历法地理1纪年法(1)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经六十年,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经久不乱,永无穷尽。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与妻书)(2)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一般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张衡传)(3)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4)年号干支兼用法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梅花岭记)2纪月法(1)序数纪月法古代纪月,常用序数。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后来又按

4、夏历把一年分为正月、二月、三月、四月等十二个月,并以此来纪月。四月初五日辰刻。(三元里抗英)至和元年七月某日。(游褒禅山记)(2)时节纪月法有时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如“孟春(1月)”“孟冬(10月)”。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古诗十九首)(3)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荒村建子月(农历十一月),独树老夫家。(草堂即事)3纪日法(1)干支纪日法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2)序数纪日法初八日,始开靖海门及大南大东二城门。(三元里抗英)(3)特定称谓纪日法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阎典史传)望农历每月的十五

5、日叫望,十六日叫既望。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与妻书)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登泰山记)(4)传统节日纪日法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日。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日。人日题诗寄草堂。(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三元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为“三元”。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杜甫有诗:“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花朝农历二月十五,相传为百花的生日。伤怀同客处,病眼即花朝。(早春)寒食农历清明

6、前二日,冬至后一百五日,又谓之“寒令”,须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令”的代称。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日。屈原投江日。伏日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终伏(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总称“三伏”。初七、下九“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叫“七夕”。传说每年此夜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日。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汉时,初七、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故以此

7、时为赏月之佳节。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日。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冬至冬至节,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白昼时间一天天长起来,叫作“冬至一阳生”。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扬州慢)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日。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风俗。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晚上,“除日”是“除旧布新”之意。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或“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4纪时法(1)天色纪时法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叫日中,将近日中

8、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昃(太阳偏西)。具体如下:夜半(231点)、鸡鸣(13点)、平旦(35点)、日出(57点)、食时(79点)、隅中(911点)、日中(1113点)、日昃(1315点)、晡时(1517点)、日入(1719点)、黄昏(1921点)、人定(2123点)。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分别是鸡鸣和昧旦,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木兰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孔雀东

9、南飞)(2)十二地支纪时法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作初,第二个小时叫作正。例如:子时的两个小时就叫子初、子正。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是午时。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曹禺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5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夜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现

10、代时间黄昏一更一鼓甲夜1921点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23点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1点鸡鸣四更四鼓丁夜13点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5点6.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7二十四节气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

11、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8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山川关隘名1江指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2河指黄河。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

12、秦论)3崤指崤山。崤有二陵焉。(崤之战)4函指函谷关。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5岱指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6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7四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8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9大泽指云梦(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北,本为两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后来淤为陆地,今洪湖等是其遗迹)、洞庭、彭蠡(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湖)。10五湖一般指具区、洮滆(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和滆湖)、彭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洞庭湖。11玉门关又称玉门,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汉代置关,

13、是古代出塞的必经之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之四)12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因在玉门关的南边,故称阳关。汉代置关,也是出塞的必由之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地 区 名1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2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亮兄瑾也,避乱江东。(赤壁之战)3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群英会蒋干中计)4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5三秦指陕西一带地区,古代为秦地。项羽灭秦之后,把秦地分为雍、塞、翟三部分,故称三秦。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

14、之任蜀州)6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有时“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货殖列传)7河北、河南分别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8中国指中原地区。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9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10岭南“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以南地区,约今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相对中原地区来说,该地在五岭以外,故又称“岭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11阴阳阴,指山岭的北面,河流的南面;阳,指山岭的南面,河流的北面。

15、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登泰山记)一般来说,在由两个字构成的地名中,如果第一个字是山、水名,第二个字是“阴”或“阳”,“阴”或“阳”就表明该地的方位。如“华阴”在华山的北面,“江阴”在长江的南面,“衡阳”在衡山的南面。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1古代的纪时法比较特殊,如平旦、晡时、黄昏、人定等。按时间先后来说,“人定”在“黄昏”之前。()解析:“人定”在“黄昏”之后。(孔雀东南飞中有“奄奄黄昏后,寂寞人定初”)2旦日,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明天、第二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解析:“旦日”有“初一”的意思,但没有“正月初一”的意思。3“十天干”指的是:甲、乙、丙

16、、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纪月、纪日。()4阴历和阳历的区别在于阳历(公历)的年月日比阴历的要迟一个月左右,和我国的气象、物候的对应关系不如阴历强。()解析:阳历的年月日比阴历的要早一个月左右。5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习惯上人们把注入外海或外洋的河流称为“河”,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河流称为“江”。()解析:“河汉”指的是“银河”,且人们把注入外海或外洋的河流称为“江”,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河流称为“河”。6河上,指黄河北岸,黄河呈东西走向,上方为北方,故称之。()解析:河上是指黄河边。7“山

17、东”,指泰山以东的地区。如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指的就是这个地区。()解析:“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的地区。8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9霸陵,汉孝文帝刘恒陵寝,有时写作“灞陵”。灞,即灞河;河上有桥,名灞桥。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灞桥两边杨柳掩映,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也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之地。()解析:灞桥折柳送别是唐朝的习俗。10“晦”,指阴历每月的三十日,这是古代特定称谓纪日法中的一类,此类纪日法还有朔、望、既望等。()解析:“晦”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二、科

18、举制度1汉代实行征辟制和察举制(1)征辟制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2)察举制又称举荐制。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开始的。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2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科举制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见后表)。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

19、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除贵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诸科之中,唯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改用经义。元、明、清均用其法。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光绪二十七年(1901),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变法失败后复旧。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明清科举简表科别内容项目院试乡试(秋闱)会试

20、(春闱)殿试考场学政巡回案临考场(府、县)京城和各省城贡院(省城)京城贡院(礼部)皇宫(宫殿)主考人各省学政中央政府特派官员礼部侍郎或钦差大臣皇帝参加者童生(儒生)生员及监生举人贡士中者名称生员(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日期三年之内两次子、卯、午、酉年八月,桂榜乡试次年三月,杏榜会试同年四月,金榜第一名案首解元会元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3.与科举相关的内容(1)童生试明、清两代时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生,未被录取者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州、厅)试与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岁考、科

21、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2)进士及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通俗地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及第后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座主自称门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称同年。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训俭示康)(3)连中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

22、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4)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5)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有时也指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监生。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6)八股文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字数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文章内容空洞,形式死板。4与教育相关的内容(1)古代学校有“庠(xing)”“序”“太

23、学”。“庠”和“序”是地方学校。又嘱学使俾入邑庠。(促织)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2)“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3)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jin)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1“公车”,汉代官署名。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2“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起源于明代。()解析:起源于隋朝。3“书院”

24、,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等。()4“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解析: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5“乡试”,是指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解析:乡试:是指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6“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前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7“进士及第”,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8“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西汉武

25、帝时开始设立,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9“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人们把中试者称为“秀才”。()解析:中试者称为“举人”。10“会试”是地方政府组织的考试。“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及第者称为“进士”,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第一名称为状元。()解析:“会试”是中央政府组织的考试。三、职官沿革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

26、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2地方官职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十几个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

27、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1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2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3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4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

28、“东宫三师”之一。5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6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7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8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9

29、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10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11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12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13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14枢

30、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15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16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17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18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19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20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

31、。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地位渐低。司马迁曾做过太史令。21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22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23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24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25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

32、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26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令。27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衔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28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29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30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31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33、32经略使: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33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34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35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36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

34、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37抚军: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38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39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40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41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

35、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42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43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44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45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如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46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

36、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1任职授官(1)任:担当,担任。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史记蒙恬列传)(2)授:授官,任命。即军中拜授。(汉书翟方进传)(3)除:任命,授职。除臣洗马。(陈情表)(4)拜:授给官职。拜亮为丞相。(三国志蜀书诸葛亮

37、传)(5)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史记吕太后本纪)(6)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7)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荀)彧荐嘉。(三国志魏书郭嘉传)(8)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举孝廉不行。(张衡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下)(9)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任用予以官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战国策秦策二)(10)提:

38、提拔。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和德行)(北史魏收传)(11)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与韩荆州书)(12)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孔丛子答问)(13)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14)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汉书苏武传)(15)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或爵位。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2提升职务(1)擢、升、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擢为后将军。(后将军:武官名)(汉书赵充国

39、传)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3)超擢、超迁:越级破格提升。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谭嗣同传)(孝)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史记贾谊传)3调动职务(1)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史记淮阴侯列传)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千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宋史理宗纪)(2)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数年,迁朔方刺史。(汉书翟方进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3)出:指出京受

40、任。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张衡传)(4)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汉书萧望之传)4兼职(1)领:本职之外兼较低职。又领扬州刺史。(晋书谢安传)(范晔)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服终,服丧结束)(宋书范晔传)(2)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羊舌鲋摄司马。(羊舌鲋,人名)(左传昭公十三年)(3)权:临时代职。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权知,代理主管)(上孝宗皇帝第一书)(4)假:暂时代理。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苏武传)(5)行:代理官职。太祖行备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观文殿学士特进

41、行兵部尚书。(欧阳修泷冈阡表)(6)署:代理,暂任。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7)护: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护”有“统辖,统率”的意思。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史记陈丞相世家)5降级免职(1)罢、免、解、黜、夺: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国语)理乱不知,黜陟不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2)放:驱逐,流放。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战国策)(3)贬、谪:因过失而降级。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42、岳阳楼记)(4)革、褫:皆为“革除”的意思,指撤职查办。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张勃因推荐陈汤而被革除爵位)(上搜才表)(5)左迁:降级使用,贬官。心犹恨之,遂左迁毓。(三国志魏书卢毓传)(6)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7)致仕:退休。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1“六部”,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机构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如礼部管理官吏的任免、铨叙、考绩、升降等事。()解析: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2“教授”,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等。()解析:掌管

43、学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3古时朝廷对官吏有严格的考课制度,考核政绩最差的称“课殿”,最好的称“课最”,考核结果是任免官吏的重要依据。()4“学政”是“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地主持乡试,并督察各地学官和生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解析: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5翰林院是古代封建社会掌管国子监或太学的重要机构,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由科举至翰林,是非常荣耀的,由翰林至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善天下”的表现。()解析:翰林院是古代封建皇帝的秘书机构。6“谏官”指掌谏诤的官员,即古时既规劝天子改正过失,又对百官及各地事务进行弹劾

44、或劝诫的官。“谏”的要义在于“直言以劝正”。()解析:即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7“迁”与官职调动相关,在古代还有“左迁”“右迁”的说法,左迁为升官,右迁为降职。()解析:右迁为升官,左迁为降职。8“转”有时指的是“迁官转任”,如“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有时解释为贬官,如“转除”“转任”“转补”。()解析:转除:升官。转任:转换所任职务。转补:迁调官职,以补缺额。9“除吏部尚书兼侍讲”“擢进士第”“寻改使浙西”中,“除”是任命,“擢”“改”是升职的意思。()解析:“改”是调动官职。10“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

45、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解析:“转”是关于职务调动的,张衡传中有“再转复为太史令”。四、行政区划1九州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八州、八荒:泛指中国。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2六合上、下、东、西、南、北,泛指天下或宇宙。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3四海古代认为中国四周有海环绕。四海,等于说“天下”,泛指全国各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4中州

46、古地区名。即中土、中原。狭义的中州指今河南省一带,因其地在古九州之中得名。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永遇乐落日熔金)5郡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36郡。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6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张衡传)7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陈明选下骑搏战,至兵备道前被杀。(阎典史传)8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9省本是

47、官署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以此省此府此县而憎彼省彼府彼县。(洪秀全原道醒世训)10县地方基层行政区域。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海瑞传)1有古称、别称的地名名称例句南京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等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桂枝香金陵怀古)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头城)杭州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福州又称三山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指南录后序)镇江又称京口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指南录后序)开封又称东京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

48、事记。(柳敬亭传)扬州又称广陵、淮上、江都、维扬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扬州慢淮左名都)苏州又称姑苏、吴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武汉又称夏口、江夏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赤壁赋)2三都、两都、三辅(1)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2)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3)三辅: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故合称“三辅”。3畿古代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例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

49、说的正误。1古代有很多地方都有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白下、石头城、京口等。()解析:“京口”是镇江的别称。2“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区。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3“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六合”,指天地四方。如孔雀东南飞中的“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就是这个意思。()解析:孔雀东南飞中的“六合”指结婚选好的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而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六合”指天地四方。5“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

50、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6“关中”,指函谷关以东,秦故地。如过秦论“自以为关中之固”中的“关中”指的就是这里。()解析:指函谷关以西,秦故地。7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8“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不同。()9畿辅:畿,指京畿;辅,指三辅。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地区。()10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五、宗法礼俗宗法,指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

51、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1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2宗子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3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4众子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

52、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小妾所生的庶子。5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如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次序依伯、仲、叔、季并循环使用。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如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6亲戚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

53、亲”。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见其亲也。”后者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qu)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大义灭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7六亲泛指亲属。但具体说法不一:按左传说,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按周易说,指父子、兄弟、夫妇;按汉书说,指父母、兄弟、妻子;等等。8三党指父党、母党、妻党,亦即父族、母族、妻族。9三纲封

54、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合称。意思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10五常(1)即“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五伦中君臣关系居于首位,故又叫“大伦”。如论语微子:“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2)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3)指仁、义、礼、智、信。11三从四德“三

55、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封建伦理道德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12五教是父、母、兄、弟、子五者之间的封建关系准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13七出封建社会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包括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有其中之一就可以遗弃。又叫“七去”“七弃”,是为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礼教。14考妣旧时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称“妣”。如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项脊轩志:“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15昭穆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

56、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左,为昭;三世、五世、七世居右,为穆。后由宗庙的次序,又推广到坟地葬位和祭祀时的排列顺序,后又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16丧服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称作“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制度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反映了血统亲疏的等级。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17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指大功和小功,分别为九个月和五个月。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18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如:一夫作难而七

57、庙隳。(过秦论)19太庙天子的祖庙。如: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1尊卑室内座位尊卑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位。如鸿门宴:“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车座的尊卑古时车座分左中右。一般车座以左为尊,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官位的尊卑秦汉以前,朝堂及官位多以右为尊,以左为卑。住地称谓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贬官称“左迁”。2.忌讳(1)古人讳言“钱”字“古人以钱之名不雅驯,缙绅先生难道之,故易其名曰赋,曰禄,曰饷,天子千里外曰采。”常见的说法是“孔方兄”。再如,把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钱物称为“润笔”

58、。(2)古人讳言大小便常见的说法有“更衣”“出恭”“解手”等。如赤壁之战:“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3)古人讳言“死”礼记曲礼下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宗教教义中也讳言死,如:西归、仙游、升天、坐化、圆寂、涅槃、就木、入土、谢世、作古等。现代汉语中如逝世、长眠、遇难、捐躯、殉国、夭折等。3避讳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国讳,二是家讳。(1)国讳国讳指诗文中不直书在位甚至前朝某些君主及其亲属的名。例如,吕氏春秋中称“楚”为“荆”,是因为“庄襄王名子楚,讳之故言荆也”。治平篇

59、中“自此而元焉”,因避康熙玄烨讳,改“玄”为“元”。(2)家讳亦称为私讳,即说话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的父名、祖名。例如,司马迁祖父名僖,所以史记中“僖”字皆作“釐”。信陵君窃符救赵:“昭王薨,安釐王即位。”(3)避讳的方法改字法就是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他字来代替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少写一两笔改音法就是读书时遇到讳字,就改变声调或读别的字音4.礼俗习俗称谓(1)五礼五种礼的合称。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吉礼,冠婚的事为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2)六礼有两种解释: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相见礼。指婚姻成立的手续

60、,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3)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古代未成年的男子束发,不戴冠;20岁行过加冠礼后则标志着进入成年了。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未冠”等说法。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祭妹文:“予弱冠(初加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粤行。”(4)笄(j)礼古代女子到了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即簪子)的礼仪。举行笄礼的年龄一般在15岁时,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后来女孩子到了成年又称“及笄”“笄年”。(5)坐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是“坐”。两膝着地,直身,股不着脚跟,是“跪”。跪而挺腰耸身,叫作“跽”(j)。坐席也有讲究,所谓“

61、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把身体往后坐一点,表示谦恭的样子;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一点,不因饮食而玷污坐席。(6)跪与坐不同,往往在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跪又表示对长者的尊敬。论语:“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这里的“舍瑟而作”,就是指曾皙放下瑟,从席地而坐到耸身直起腰来,与跪着相同,表示尊敬。(7)长跪指挺直上身而跪,表示恭敬。如孔雀东南飞:“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8)跽跪

62、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如鸿门宴中写樊哙进帐,“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跽,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9)箕踞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叫作“箕踞”。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如史记刺客列传写荆轲刺秦王不中,身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箕踞,就是这种两股着地伸直两腿的样子。(10)拜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稽首。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

63、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顿首是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即举起,所以叫作顿首。空首是拜跪于地,先以两手拱至地,再以头至手,因其头不至地,所以叫作空首。稽首是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多时方起,因为头叩地多时,有所稽留,因此叫作稽首。肃拜是拜礼中礼节最轻的。周礼春官注:“但俯下手,今时撎(y)是也。”只是拱手行礼,就是现在的揖。军队中有这样的肃拜。妇人行礼,主要也是肃拜。褒拜是手持符节行的礼。丧礼中先作顿首后作稽颡(sng),叫吉拜;先稽颡后顿首,叫凶拜;振动,是战栗变动之拜。(11)揖古代作揖与后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仪礼乡饮酒礼宾厌介注:“推手曰揖。”古人作揖,根据对象的不同,推手时有高平下

64、之别。周礼秋官:“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百姓。”对庶姓,没有亲属关系,推手时稍微往下,叫土揖。对异姓,是指有婚姻关系的,则用时揖,平推手。对同姓,是同一个族的,就用天揖,推手时稍微举高。(12)执手表示亲昵的行礼方式,和现在的握手相似。最先见于诗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又如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13)寿以酒或物向别人祝福。如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14)趋臣见君时的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如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15)郊迎到郊外等候迎接,以表敬重。如战国策秦策一:“父母闻之,清官除道,张乐施饮,郊迎三十里。”(16)万福旧时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

65、福”,后来用“万福”作为行礼的代称。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拭着眼泪,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17)九宾也称“九仪”,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一种礼仪,由九名傧相(迎宾赞礼人员)立于殿廷,接引宾客上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18)朝(cho)周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周天子,叫“朝”。王制:“五年一朝天子。”另一种说法是左传昭公十三年杜预注:“三年一朝。”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着玉帛、兽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作“朝贡”。如左传隐公八年:“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如果不按时朝见天子,就被认为是不尊敬天

66、子,天子就要出兵讨伐。如左传隐公九年:“宋公不朝,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19)觐朝拜皇帝。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觐礼规定,天子不得下堂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则天子失礼。如谭嗣同:“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奏对称旨。”(20)聘天子派卿大夫见诸侯叫“聘”。如礼记王制疏:“其天子亦有使大夫聘诸侯之礼。”诸侯德风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天子往往也派人去聘问。如左传隐公七年:“冬,天王使凡伯来聘。”凡伯是天子的大夫,周王派他来见鲁隐公。诸侯的国君即位,强大的诸侯国来贺见,也叫“聘”。如左传襄公元年:“九月,邾(Zh,即邹)子来朝,礼也。”“冬,卫子

67、叔、晋知武子来聘,礼也。”邾是小国,所以叫朝;卫、晋是大国,就叫聘。诸侯派大夫见别国诸侯也叫“聘”。这是诸侯之间邦交的礼节。王制:“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左传隐公七年:“齐侯使其弟来聘。”诸侯相聘,使者还带着玉帛,表示尊敬对方的意思。所以左传注曰:“诸聘皆使卿执玉帛以相存问。”(21)盟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叫“盟”。会盟时杀牲、歃血,并且宣读盟书,誓于神,叫作“盟礼”。曲礼:“涖牲曰盟。”“盟”与“誓”不同之处就在于举行仪式时要杀牲、歃血。遇有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就叫“会盟”。如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结盟以后,双方就有义务约束

68、。如左传襄公三十年记宋国在五月间遭特大火灾,冬,与宋同盟的十一个诸侯会于澶渊,共同以财货来援助宋国。(22)免胄胄,盔。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如崤之战:“左右免胄而下。”(23)祖古代饯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如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24)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需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表示虔诚。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25)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

69、表国家。如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五人墓碑记:“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26)牺牲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作“牺牲”。做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叫“牲”。古代又有“三牲”之说,指祭祀用的牛、羊、猪。后来也以鸡、鱼、猪为“三牲”。如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7)太牢古代祭品,指牛、羊、猪各用一头。(28)少牢古代祭品,指猪、羊各一头。如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29)死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礼记曲礼下:“

70、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30)百姓古代奴隶社会对贵族的总称。贵族有姓,平民无姓,这种状况在春秋战国时代仍然存在。到了汉代,自天子以至于一般平民才皆可以有姓了。“百姓”遂随之指称一般平民了。(31)布衣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2)臣最初指男性奴仆,跟女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另外,“臣”又是表示谦卑的自称。墨子公输:“北方有侮臣者

71、,愿借子杀之。”(33)黎民即“平民”“众民”之意。也称“黎庶”“黎元”等。(34)士商、周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卿大夫下面是士,这种“士”通常担任卿大夫统治区域(即家)的家臣。春秋以后“士”又成了武士、文士的称谓,再以后便逐渐成了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了。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为人,仁而下士。”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35)奴隶为奴隶主劳动而无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最初的“众”“奚”“仆”“臣”“妾”都是奴隶。(36)黔首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据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皆用黑布包头,故名。如过秦论:“

7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37)庶人也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其身份比奴隶高。(38)小人西周、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低下的人。前者与“大人”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如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另外,“小人”又是旧时地位低的人对上自称的谦辞。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投托一个酒店主人,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39)青庐用青布搭成的棚,古代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如孔雀东南飞:“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73、。”(40)文定相传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至渭滨。后世因此以“文定”代称订婚。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1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解析: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2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解析:古代男子20岁时行加冠礼,以示成年,又称“弱冠”,而非18岁。3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

74、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4“立生祠”是古代的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解析:“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有的朝代,也可能是谄媚者或慑于其势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5“伏阙”,即拜伏于宫阙下。多指臣下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6“服除”,即脱去孝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穿大功服的亲族服丧一年,穿小功服的亲族服丧五个月。()解析:穿大功服的亲族服丧九个月。7“服阕”指古人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阮元因丁父忧离职,服丧期满后担任兵部侍郎。()8“丁卯、己巳、戊申”,皆为古时天干

75、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命运。()9社稷:社,古代指谷神,即农业之神;稷,指土地之神。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解析:社,古代指土地之神;稷,指谷神,即农业之神。10舆榇,指古代把棺材装在车上随行,表示有罪当死或就死之意。过去常用“面缚舆榇”表示放弃抵抗。()六、古代称谓1谦称(1)王侯自称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用。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朕为始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寡人。皇帝的谦称,译为“我”。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76、。”(寡人之于国也)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译为“我”。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赤壁之战)寡君。对别国人谦称本国君主。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谷。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何如?”(齐桓公伐楚)(2)臣子自称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男性谦称,可译为“我”。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老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多指年长者。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触龙说赵太后)(3)一般人自称仆。谦称,译为“我”。仆非敢如此也。(报任安书)愚。愚蠢的人,谦称,译为“我

77、”。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某。代替自己的名字,谦称,译为“我”。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小人。谦称,译为“我”。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不才。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报刘一丈书)不肖。即“不似”“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多用于长辈死后。不佞(nng)。同“不才”。不佞寝疾,不能趋走。(战国策赵策二)

78、后学。学者或读书人的自称。零邑后学田玉书石。(朝阳岩铭)贱子。谦称自己。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无家别)(4)女子自称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译为“我”。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羊子妻)贱妾。女子自称。贱妾留空房。(孔雀东南飞)婢子。受奴役的女子,谦称,译为“我”。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左传僖公十五年)(5)自称家人家严。亦称“家君”“家尊”,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家慈。旧时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旧俗有“严父慈母”之说,故有此称。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称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称呼前常加“舍”。)拙荆。旧时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称谓。“荆”本

79、为一种灌木,荆钗布裙为古代贫寒人家妇女的穿着,故以此代称。又作“山荆”“荆室”。贱息。古人对自己子女的谦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触龙说赵太后)犬子。对人称自己的儿子。同犬子,祝龟龄。天教二老鬓长青。(鹧鸪天为老母寿)又指对别人儿子的鄙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三国演义)弱息。原指年幼弱小的子女,后多指幼弱的女儿。息女。古人对外人称自己的女儿。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汉书高帝纪)小女。对人称自己的女儿。贫贱有小女。(宋史)2敬称(1)称君王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秦始皇本纪)庙号。帝王死后

80、,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海瑞传)殿下。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古代天子宫中可称宫、称殿,丞相府中只可称殿,不能称宫。汉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同时,称侯王为“殿下”。唐以后只称皇太子为殿下,侯王不称。(2)称臣子麾下。古代对将帅的一种尊称。麾是古时军中将帅指挥用的旌旗,为将帅指挥权力的象征,故以此称之。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三国志吴志)足下。手下人。不直接称对方,而称对方的手下人,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

81、王)执事。侍从。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阁下。尊称,译为“您”。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与于襄阳书)左右。在左右的侍臣。不直接称对方,而称对方左右的侍臣,即称“左右”,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报任安书)君。尊称,译为“您”。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冯谖客孟尝君)(3)称师长夫子。尊称,译为“老师”或“您”。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译为“您”。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微子)老。对老年人的尊称。如张老、谢老等。父(f)

82、。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周代贵族取字时,在字前加伯仲叔季以示排行,而在字后加“父”或“甫”以示性别,后多沿用为男子的美称。另泛指对老年人之尊称,如渔父、田父等。另,读f,父亲或男性长辈之称。如祖父、伯父、舅父等。亚父。亚,仅次一等的。古代侯王往往称自己尊敬的贤臣为“亚父”。意为仅次于父亲的人。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甫。通“父(f)”,古代男子的美称。参见“父(f)”条。母。古代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美称或泛指女性长辈。周代贵族女子取字时,字前要加姓,姓前加孟仲叔季排行,字后加“母”或“女”以示性别。如姬原母、孟姜女等。另泛指女性长辈。如祖母、伯母、姑母、舅母等。膝下。古代

83、儿女对父母的敬称。往往用于书面语。违离膝下,三十五年。(报母书)爷。旧称父亲或尊贵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高堂。古称父母为高堂。泰山。旧时呼妻父为泰山。先考。对已故父亲的敬称,又称“先君子”。先妣(b)。对已故母亲的敬称。(4)称朋友、同辈的人先生。尊称。译为“您”或者“先生”。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史记平原君列传)卿。尊称,译为“您”。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世说新语德行)子。尊称,译为“您”。子路曰:“愿闻子之志。”(论语公冶长)公。尊称,译为“您”。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吾子。尊称,比称“子”更亲热,译为“您”。寡君闻吾子将步师

84、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5)称对方亲眷令堂。对对方母亲的敬称。令尊。对对方父亲的敬称。令兄。对对方哥哥的敬称。令弟。对对方弟弟的敬称。令妹。对对方妹妹的敬称。令坦。对对方女婿的敬称。令郎。对对方儿子的敬称。令爱。对对方女儿的敬称。千金。旧时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3上称下或平辈之间的称呼这种称呼,无尊卑之说,一般直接使用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4贱称(1)小子。贱称,含有轻蔑的意味。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2)竖子。贱称,如同“小子”。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5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1)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85、。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谢安传)(2)加“太”表示长一辈。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左忠毅公逸事)(3)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妪,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1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孟子尽心上)3齿龀、龆龀(tio chn)指儿童换牙时,七八岁。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愚公移山)4总角、垂髫、总髫指幼年儿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6笄(j)年指女子十五岁。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对酒示行简)7总发、束发、成童指男子十

86、五岁。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8冠、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9而立之年三十岁。10不惑之年四十岁。11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12花甲、花甲子、耳顺之年六十岁。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又论语中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故称六十岁为耳顺之年。13耆(q)艾古指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荀子致士)14古稀七十岁。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15耆耋(di)指高寿,老年。耆指六十岁,耋指七十岁(一说八十岁)。16耄(mo)

87、耋指高寿,老年。耄指八十岁(一说九十岁)。17期颐一百岁。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苏轼次韵子由东亭)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1)表扬性的: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达曰昭圣善闻周曰宣行义悦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纲治纪曰平照临四方曰明辟土服远曰桓聪明睿智曰献温柔好乐曰康布德执义曰穆(2)批判性的: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近内远礼曰炀(3)表同情的: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mn)2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

88、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谥号较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后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3年号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4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5尊号、徽号“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为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

89、。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1“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子女称作庶出。()解析:“嫡母”是妾生的子女对父亲的正妻的称呼。2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3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

90、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宋史侯蒙传中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4“天圣”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有且只有一个年号。()解析:有的皇帝可以起多个年号。5“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在这里含有“边界”的意思。()解析:“藩镇”指设立的节度使或边境地区的长官。6“请老”,指官吏因为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官员正常退休称“致仕”“致政”“休政”等。()7“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解析:“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帝、后的死当称“崩”。8用帝王年号来纪年是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纪年法,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以后都只有一个年号,如“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景泰”是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解析:一些皇帝的年号不止一个,明朝之前很多皇帝有几个年号,明朝以后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9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解析: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10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解析: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