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质量检测(五)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称茶叶、大黄是“制夷之大权”,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魏源则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表明()A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B“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C英国受制于中英贸易D华夷观念被打破解析:选B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仍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但魏源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反映出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的长处,以中国为中心的“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故B项正确。2李鸿章凭淮军实力日渐强盛。一次,他在游孔林时说
2、道:“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李鸿章这样评价孔子,其背景最可能是()A“师夷长技”思想萌发B“中体西用”思潮兴起C“托古改制”思想产生 D“尊孔复古”思潮泛滥解析:选B据材料“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这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即“中体西用”思潮兴起,故B项正确。3郭嵩焘在晚年曾说:“洋人淳朴,有古风,然窥伺中国实未尝一日忘之,如有内乱及水火盗贼之变,恐各国将来乘机裂我土地,事当在二十年内云。”这说明郭嵩焘()A并未放松对西方列强的警惕B认为中国的颓势已显C西方国家将干涉中国内政D意识到洋人的武器先进解析:选A据材料“洋人淳朴,有古风,然窥
3、伺中国实未尝一日忘之,如有内乱及水火盗贼之变,恐各国将来乘机裂我土地,事当在二十年内云”可以得出郭嵩焘并未放松对西方列强的警惕,故A项正确。4清末筹洋刍议一书否认传统的封建观念,认为“人人欲济其私”,这直接反映了当时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的主张。与此书作者思想最接近的是()A林则徐、魏源 B曾国藩、李鸿章C王韬、郑观应 D康有为、梁启超解析:选C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人人欲济其私”最接近,故C项正确。5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曾经风靡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
4、响,是因为它()A与近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较为契合B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C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指明了道路D准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解析:选A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与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较为契合,故A项正确。6“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C将维新思想付诸实践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解析:选B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孔子权威宣传维新思想。材料中的“反叛精神
5、”就是指要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近代民主政治,故选B。71905年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有与右图朱元璋的谕中原檄相似的表述,而1906年12月孙中山专述民族主义,批判民族复仇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谕中原檄引领近代的民族革命B维护纲常名教借以挽救近世危局C推翻外族统治是革命的根本目的D倡导实现民族平等实现民主共和解析:选D孙中山主张推翻清朝统治,但批判狭隘的民族主义观,他不是要建立一个汉族掌权的国家,而是要建立一个民族平等的民主共和国家,故D项正确。8“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
6、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一观点属于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理论B民权主义理论C民生主义理论 D民本主义理论解析:选B“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建国民政府”,强调的是建立民国,创立共和,故选B项。9孙中山说:“专制时代,人民之精神与身体皆受桎梏,而不能解放。故虽有为国民利害着想,献身以谋革命者,国民不惟不知助之,且从而非笑与漠视之,此事之必然者也。”这反映了孙中山()A推崇民有民治民享 B主张推翻专制统治C倡导进行社会革命 D重视国民思想启蒙解析:选D材料信息反映了专制主义压迫下中国国民对革命的冷漠和麻木,可知孙中山重视国民思想启蒙,故D项正确。102018年是胡适诞辰127周年,他
7、家乡的适之中学将举办一次纪念活动,校方为办好这次活动收集了下列一批资料。其中能够入选的是()A制定“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方针B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立新文学C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写作D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思想解析:选C制定“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治校方针的是蔡元培,A项排除;B、D两项所述是陈独秀所为。胡适在1917年率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C项符合题意。11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号召“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并积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说明()A马克思主义主要在工人中宣传B李大钊认识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C李大钊注重把
8、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D李大钊认为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接受马克思主义解析:选C李大钊率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说明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故选C。121920年之前,十月革命在中国被提及的次数很少,1920年下半年才开始重新被注意,尤其在1921年后出现爆炸式增长。这一现象表明()A十月革命的道路适合中国的国情B苏俄对华平等外交赢得国人好感C苏俄在国共合作时起了重要作用D苏俄新社会模式引起知识界关注解析:选D1920年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加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所以出现题干所述现象,故选D项。二、非
9、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们深感“创巨痛深”,因此“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他们接过林则徐、魏源所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旗帜,采西学,设局厂,谋自强,掀起了一场以“求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这一以“师夷智”为新内涵的经世运动,不仅给经世学注入了新内容,将晚清经世实学思潮推向高潮,而且造成中国文化结构的异动,为近代“新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摘编自黄长义晚清经世实学的流变材料二甲午战后,更多的人开始以宽容的态度,接受西学。谈谈西学不再如以往那样被诋毁为“士林败类”“名教罪人”,而是
10、“识者渐知西法之不能尽拒,谈洋务者不以为深耻”维新人士试图建构的全新内涵的“中体西用”思想是在曲折中不断得到认同的。康、梁等人倡导的“中体西用”,其内涵上大大超过了洋务派所主张的学习西方的器械、技艺的表层。刘长生、郑征成中体西用思想与维新运动(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前期“师夷智”运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的“中体西用”有何新发展和局限。(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们深感创巨痛深”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归纳;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不仅给经世学注入了新内容,将晚清经世实学思潮推向高潮,而且造成
11、中国文化结构的异动,为近代新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维新派的“中体西用”的新发展主要是在政体方面,即引入了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主张利用西方的宪政改造中国旧政体;第二小问局限,主要是思想方面没有清算“中体”旧思想,政治方面仍然以维护君主制为中心。答案:(1)原因: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西方工业文明传入的影响;维护清朝统治的需要。影响:给传统经学注入新的内容;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增强了中国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推动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2)发展:引入了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主张利用西方的宪政改造中国旧政体。局限:没有从思想上清算“中体”旧思想;仍然以维护君主制为中心。14阅
1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二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三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策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变政;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3、。(1)材料一、三分别代表哪个派别?他们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5分)(2)材料二属于哪一派别?与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5分)(3)以材料四中的“两位先生”为核心内容开展的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6分)(4)综合以上材料,请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的发展历程。(6分)解析:第(1)问,应依据两则材料中的人物和观点来做出判断。第(2)问,先依据材料确定属于哪一派别,再归纳相似点。第(3)问,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判断这场运动是新文化运动,进而结合所学回答其影响。第(4)问,把握不同时期不同派别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特点来回答历程。答案:(1)派别:洋务派、维新派。共同之处: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2)派别: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相似之处: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3)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4)发展历程: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