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植被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甲图为某地景观图,乙图为旗形树图片。读图,完成12题。1.关于两图所示植被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图天然植被B.甲图草原C.乙图人工植被D.乙图森林2.造成乙图中树冠呈旗形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不均B.地形崎岖C.风力作用D.人为砍伐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图为人工植被;乙图为天然植被,为森林。第2题,旗形树冠的形成主要与风力作用有关。答案1.D2.C“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34题。3.符合上文描述的地点是()A.撒哈拉地区
2、B.西欧地区C.南极地区D.马来群岛4.当地的天然植被类型是()A.荒漠B.雨林C.落叶林D.针叶林解析第3题,材料描述的现象应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和东南亚的马来群岛等地。第4题,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发育热带雨林。答案3.D4.B下图示意某种植被在我国的分布(数字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比重,单位:%)。读图,完成56题。5.该植被最可能是()A.草原B.落叶林C.荒漠D.阔叶林6.该植被的类型和产量取决于()A.气温B.降水量C.地表形态D.人类活动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植被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稀疏,排除落叶林和阔叶林。荒漠
3、面积最大的地区应为新疆,而该植被分布最广的地区为西藏,故该植被最可能是草原。第6题,降水量决定了草原的类型,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草原的产量,如我国内蒙古高原植被自东向西的变化。答案5.A6.B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78题。7.北京的天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8.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解析第7题,北京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天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第8题,从材料中可知,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图示喇叭沟门附近海
4、拔较高,受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发生变化。因此,有天然白桦林的分布。答案7.C8.D9.读植被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属于天然植被的是和,属于人工植被的是和。(填“甲”“乙”“丙”或“丁”)(2)与图中其他植被相比,乙图植被的突出特征是什么?(3)指出丙图植被的突出特征及其成因。(4)指出甲、丁两图植被的显著区别。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乙图植被为热带雨林,丙图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属于天然植被;甲图植被为苹果树,丁图植被为柑橘树,属于人工植被。第(2)题,乙图植被为热带雨林,可四季开花;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有茎花和板根等现象。第(3)题,丙图植被为亚寒带针
5、叶林,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第(4)题,甲图植被为苹果树,属于落叶阔叶林;丁图植被为柑橘树,属于常绿阔叶林。显著区别是落叶阔叶林秋冬季落叶,常绿阔叶林四季常绿。答案(1)乙丙甲丁(2)四季开花;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有茎花和板根等现象。(3)树叶缩小为针状。适应寒冷干旱的环境。(4)甲图植被秋冬季落叶,丁图植被四季常绿。等级考提升练读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列有关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2.下列有关图中各景观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
6、述,正确的是()A.甲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丙四季常青常年气温较高D.丁生长旺盛常年高温多雨解析第1题,甲图的大漠胡杨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强,冬冷夏热,温差大;乙图的兴安林海分布于东北温带季风气候区,而雪域高原、冻土广布是青藏高原的典型特征;丙图的海南椰树分布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淋溶作用较强,易发育红壤,土壤有机质较少;丁图的黄山迎客松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以流水作用为主。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甲图的植被根系发达,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常年干旱,地表水缺乏;乙图的植被树叶呈针状是因为所处纬度高,气候
7、寒冷;丙图的植被四季常青,是因为其位于热带,终年高温;丁图的植被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答案1.A2.C近年来,多肉植物风靡中国。右图中A地区(阴影部分)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植物大多叶小、肉厚,这里大部分时间是荒芜的,只在每年8、9月百花盛开、生机再现,迎来短暂的生长季节。据此完成34题。3.该地区多肉植物的特征反映了当地()A.高温多雨B.四季分明C.大部分时间气候干燥D.降水充沛4.该地区8、9月“百花盛开、生机再现”反映了当地()A.晴天多,昼夜温差小B.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C.受湿润气流影响,降水多D.太阳直射,光照强解析第3题,“植物大多叶小
8、、肉厚”反映了当地气候干燥,为了减少水分的蒸腾,叶小;为了储存水分,肉厚。故选C。第4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气候相对干燥,因此降水是影响植物存活的重要因素;结合该地区纬度位置可知,8、9月受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C正确。答案3.C4.C台湾岛是我国的宝岛,岛上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樟树是特色树种,其叶片具有革质特征。樟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宜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6以上、1月平均气温5以上的地区,其抗寒能力不强。下图为我国台湾岛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5.图中台湾岛森林分布特征的主要成因是()A.受海洋影响显著B.南北纬度跨度大C.受林业发展区划影响显著D.受地形影响显著6.在台湾岛东部地区
9、,樟树不适宜生长的海拔是()A.0200米B.200400米C.4001 800米D.2 0003 500米7.樟树叶片具有革质特征,该特征有利于()A.减少水分蒸腾B.抗寒C.减轻病虫危害D.增强光合作用解析第5题,海洋不是影响森林类型差异的原因,A错。针叶林一般分布于高山或较高纬度地区。台湾岛纬度较低,纬度不是该地区有针叶林分布的原因,B错。林业发展区划不是影响该地区植被类型分布的主要原因,C错。台湾岛中东部地势较高,符合针叶林的生长环境,台湾岛的森林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D对。第6题,樟树宜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6以上、1月平均气温5以上的地区。台湾岛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
10、5。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在台湾岛东部地区,海拔超过2000米处,1月平均气温会低于5,因此樟树不适宜生长的海拔是20003500米,D对。第7题,樟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台湾岛降水丰富,叶片特征与减少水分蒸腾无关,A错。樟树叶片的革质特征,不能减轻病虫危害,不能增强光合作用,C、D错。樟树抗寒能力不强,叶片的革质特征主要起抗寒作用,B对。答案5.D6.D7.B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
11、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自然环境条件。(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后果。(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解析第(1)题,将“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即可。第(2)题,读图可知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小老头树”的存在说明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
12、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导致区域气候更干燥。第(3)题,根据前面两题的提示,主要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观的角度作答。答案(1)降水量小(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天然植被的恢复);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气候更干燥。(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区,应减少人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