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安二中2022-2023学年度上期高2022级10月月考历 史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 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尽管他们相距遥远、几乎没有交通,但它们有着极其相似的文化特征,这可以说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的特点是A. 起源最早B. 世界领先C. 独一无二D. 多元一体2. 考古发现,地处黄河流域中游陶寺古城,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60米,面积约56万平方米。城南为公共墓地。在已发掘的1000多座墓葬中,有9座大型墓葬,出土了象征权力的钺和斧之类的玉石兵器。这表明A. 中华文明曙光初现B
2、. 玉石兵器普遍使用C. 早期国家已经出现D. 社会分工日趋精细3.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是A. 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B. 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C. 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D. 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4.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字可以用来了解当时的A. 宗法关系的深远影响B. 社会政治生活面貌C. 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D. 分封制度发展概况5. 分封制使人口从中心地带向周边地区迁移的同时,也把文化扩散到周边地区,天下共主、天
3、下同源观念加强。这就使得不管天下怎么分裂,人们都认为分裂只是暂时的,最终还是要回到统一上。这体现了A. 人口迁移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B. 文化认同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C. 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分裂动荡D. 礼乐制度推动中国走向大一统6. 周王将征服的土地分封给王室成员、功臣良将和先代贵族后裔,并依据礼制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再实行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周王允许层层分封旨在A. 加强中央集权B. 凝聚宗族的力量C. 树立君主权威D. 维护周王室统治7. 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人送来了祭肉,同时让桓公“免去下拜受赐的仪节”,但齐桓公仍按照礼仪下拜。会盟后,
4、诸侯们订下“无有封而不告(分封要报告盟主)”等盟约。对此认识准确的是A. 周代礼乐秩序得到维护B. 周襄王重建绝对权威C. 桓公霸业得到诸侯认同D. 宗法分封制得以巩固8. 据谷梁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庄公在修饰宫庙时“丹楹刻桷”(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违背了“诸侯宫庙之桷,斫之砻之,不加细磨”的规定。这则事例可佐证春秋时期A. 中央集权面临危机B. 周王室权威受到挑战C. 民间奢靡之风盛行D. 血缘宗法制开始解体9. 西周建立之初,“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到了东周时,“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导致“礼乐征伐”权力变换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力的发展B. 井田制的破坏C
5、. 诸侯争权夺利D. 生产关系变动10.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在齐国( )A. 分封制已遭到破坏B. 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 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D. 废除了贵族特权11.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 新兴阶级的产生B.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C. 社会秩序的稳定D.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12. 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也提出了“民贵君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主张。这反
6、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A. 以民为本B. 礼法并用C. 无为而治D. 教化万民13. 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相通之处是,都主张A. 君主专制B. 实行仁政C. 以德治国D. 国家统一14.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采取发展小农经济、改革用人制度,按照军功或才能而不是按血缘授官授爵,加强君主权威等措施。这些变法共同面临的时代背景是A. 新兴地主阶级掌握政权B. 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C. 周王室中央集权的加强D. 儒家思想受到广泛认同15. 春秋时期,虽然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但交战双方约
7、时而战,列队鸣鼓而战,在战争过程中不杀黄口(指小孩)、不擒二毛(指年长之人)是一种普遍的原则。这反映出A. 成年男性成为战争的主体B. 诸侯有意控制战争的杀伤C. 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D. 社会礼制对战争观的影响16. 关于秦的统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 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C. 秦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D. 秦以武力完成统一违背人民意愿17. 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统治B.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 建立了第一个
8、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 使人民从事生产有了安定的环境18.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千古一帝也”。以上评价主要是针对秦始皇A.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B. 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C. 统一了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D.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19.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郡国并行制D.
9、行省制20. 统一中国后,秦朝政府采取了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历史上有积极意义。秦朝政府的这些措施的功能是( )A. 保障国家人民安全B. 加强对社会的管理C. 实行严格的阶级统治D. 提高对边疆的控制21. 史载,秦国所处的关中地区,土地不过天下的1/3,民众也大抵如此比例,但就其富庶程度,却达到了天下总量的60%,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到了汉朝,统治者非常重视关中平原。这说明A. 秦朝最早建立了皇帝制度B. 秦汉大一统有一脉相承的因素C. 秦汉加强对边疆地区治理D. 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22. 有学者认为,秦的统一把以往的“齐人”、“楚人
10、”等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同时,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也仍然留存了下来。这说明秦朝的建立A. 有利于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B. 促进了多种思想的碰撞与融合C. 奠定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础D. 兼具政治统一性和文化多样性23. 传统观点认为,秦二世而亡缘于暴政。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秦朝社会变革力度远超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帝王、群卿乃至庶人都处于恐惧之中而又没有合理的消解渠道是压倒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有学者提出,秦朝制度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没有得到中原以及关东人士的认同,遭反抗以至亡国。据此可知,关于秦二世而亡的认识A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B.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C. 随着研究
11、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 缺少对古代其他王朝的观察24. 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 实行察举制度B. 独尊儒家学说C. 实行郡国并行制D. 全面推行郡县制25. 西汉武帝除了把盐、铁、酒等手工业收归官营外,还实行了“均输平准”。均输官将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处贩卖,抑制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平准官利用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以此平抑物价。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旨在A. 抑制民间商业发展B. 巩固发展大一统国家C. 助力对外边疆开拓D. 降低民众的生活成本26. 如表是关于蜀身毒道的一些记载。据此可以推断出处记载
12、汉书.张骞传臣在大夏时,见邓竹杖、蜀布,阿安得此,大夏国人日:“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著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吕思勉中国通史当时(汉朝)蜀物入印度所走的路,当原令经自四川经西康、云南入蹈甸的路。A. 汉代张骞开通了蜀身毒道B. 早在汉朝四川地区和印度已有贸易往来C. 人口迁移促进了文化交流D. 中国的丝绸受到古印度上层人士的喜爱27.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下表是汉代不同时期的部分汉赋介绍。表中信息反映了时期作者作品主要内容西汉初年枚乘七发批判了统治阶级腐化享乐生活,倡导省俭西汉中期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
13、描述了诸侯、天子的游猎盛况和宫苑的豪华壮丽,在赋的末尾,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惩奢劝俭的用意西汉末年扬雄逐贫赋表达自己甘于贫困,鄙视“贫富苟得”的志趣东汉末年张衡二京赋强烈真切地指责统治阶级荒淫享乐生活A. 批奢折射出汉代的繁盛B. 倡俭是汉代主流治国思想C. 汉赋受到佛道思想影响D. 时代风貌影响了汉赋创作28. 据汉代早期农书记载,“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耕作制度和选种、育种的方法已在关中地区广泛使用。这些记载可印证,中国古代农业A. 耕作工具多样B. 重理论、轻技术C. 注重精耕细作D. 区域发展不平衡29. 春秋公羊传流行的时间大约是在汉景帝时期,其开篇第一句话为“王正月”,公羊传考证
14、说,这里的“王”指的是周朝当年的开国君主周文王,表明正月的规定是周文王当年制定的。这反映出A. 汉代集权政治的发展要求B. 汉代儒学复兴的艰难C. 崇古已成汉代主流意识D. 黄老之术主导地位的动摇30. 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A.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B.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 地方登强独霸一方D. 外戚宦宫交普专权二材料题(共2题40分)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
15、得了道德的意义。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摘自诗经周颂我将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哪些。概括这些机制的作用。(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诗经周颂我将所蕴含的主要意义,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早
16、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诸侯更相诛伐”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材料二“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材料三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17、。”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主张是什么,分别评价史料反映的两派治国主张?(2)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思想界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指出在这一趋势下秦汉所进行的努力?广安二中2022-2023学年度上期高2022级10月月考历 史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 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尽管他们相距遥远、几乎没有交通,但它们有着极其相似的文化特征,这可以说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的特点是A. 起源最早B. 世界领先C. 独一无二D. 多元一体【答案】
18、D【解析】【详解】由材料“尽管他们相距遥远、几乎没有交通,但它们有着极其相似的文化特征”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故选D;材料没有提及其他文明的发展状况,无法得出中华文明是起源最早或是世界领先的结论,排除AB;每种文明基本都是独一无二的,C项并不仅仅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特征,排除。2. 考古发现,地处黄河流域中游的陶寺古城,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60米,面积约56万平方米。城南为公共墓地。在已发掘的1000多座墓葬中,有9座大型墓葬,出土了象征权力的钺和斧之类的玉石兵器。这表明A. 中华文明曙光初现B. 玉石兵器普遍使用C. 早期国家已经出现D. 社会分工日趋精细【答案】C【
19、解析】【详解】材料中出现了城郭、象征权力钺和斧之类的玉石兵器等,这些都是早期国家的象征,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国家,C项正确;ABD项表述错误,与主旨无关,可排除。3.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是A. 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B. 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C. 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D. 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夏朝的王位继承大部分属于父死子继,联系所学宗法制的特点可知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故A项正确。材料显示夏朝没有具体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B
20、项的表述既与史实不相符,也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封建社会自战国开端,故C项不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夏朝的王位继承是有秩序的,混乱是偶然的。故D项不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信息,夏朝的王位继承大部分属于父死子继,从王位继承与宗法制的关系入手,联系所学就可得到正确答案。4.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字可以用来了解当时的A. 宗法关系的深远影响B. 社会政治生活面貌C. 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D. 分封制度发展概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甲骨文中的“王”“国”“侯”“戎”等词可以判断出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面貌,B项正确;宗法关系与“王”
21、“国”等信息不符,而且无法得出对后世的影响,排除A;甲骨文只能说明当时一种文化,多元性无法体现,排除C ;D中的“发展”无法体现,排除。5. 分封制使人口从中心地带向周边地区迁移的同时,也把文化扩散到周边地区,天下共主、天下同源观念加强。这就使得不管天下怎么分裂,人们都认为分裂只是暂时的,最终还是要回到统一上。这体现了A. 人口迁移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B. 文化认同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C. 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分裂动荡D. 礼乐制度推动中国走向大一统【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天下共主、天下同源观念加强”“人们都认为分裂只是暂时的,最终还是要回到统一上”体现的是文化认同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
22、性,B正确;材料与人口迁移无关,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对于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利于维护国家统一,C错误;材料与礼乐制度无关,D排除。故选B。6. 周王将征服的土地分封给王室成员、功臣良将和先代贵族后裔,并依据礼制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再实行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周王允许层层分封旨在A. 加强中央集权B. 凝聚宗族的力量C. 树立君主权威D. 维护周王室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推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室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D正确;西周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C排除;B与宗法制有关,排除。故选D。7. 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
23、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人送来了祭肉,同时让桓公“免去下拜受赐的仪节”,但齐桓公仍按照礼仪下拜。会盟后,诸侯们订下“无有封而不告(分封要报告盟主)”等盟约。对此认识准确的是A. 周代礼乐秩序得到维护B. 周襄王重建绝对权威C. 桓公霸业得到诸侯认同D. 宗法分封制得以巩固【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通过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人送来了祭肉,同时让桓公“免去下拜受赐的仪节”,表明了周天子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会盟后,诸侯们订下“无有封而不告(分封要报告盟主)”等盟约,说明齐桓公的霸业得到诸侯认同,故选C;葵丘会盟打破公侯伯子男秩序,以齐侯为盟主,破坏了周代礼乐秩序,排除A;春秋时期,周襄王势力衰
24、微,排除B;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排除D。【点睛】8. 据谷梁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庄公在修饰宫庙时“丹楹刻桷”(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违背了“诸侯宫庙之桷,斫之砻之,不加细磨”的规定。这则事例可佐证春秋时期A. 中央集权面临危机B. 周王室权威受到挑战C. 民间奢靡之风盛行D. 血缘宗法制开始解体【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鲁庄公在修饰宫庙时“丹楹刻桷”(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违背了“诸侯宫庙之桷,斫之砻之,不加细磨”的规定”可得出随着诸侯势力的强大,诸侯已经突破了礼制的束缚,挑战天子的权威,B项正确;当时没有中央集权,排除A;奢靡之风盛
25、行的说法错误,排除C;材料与宗法无关,排除D。9. 西周建立之初,“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到了东周时,“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导致“礼乐征伐”权力变换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力的发展B. 井田制的破坏C. 诸侯争权夺利D. 生产关系变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到了东周时,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迅速发展,地方诸侯力量逐渐壮大,导致地方诸侯冲击周王室统治,因此材料所述导致“礼乐征伐”权力变换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主要指的是分封制的瓦解,旧有
26、统治秩序逐渐瓦解,其根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井田制的破坏,排除B项;这时期诸侯争权夺利是材料所述的现象,而不是原因,排除C项;材料所述导致“礼乐征伐”权力变换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生产关系变动,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0.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在齐国( )A. 分封制已遭到破坏B. 确立了新社会制度C. 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D. 废除了贵族特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田氏自立为相,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破坏了宗法分封制,A项正确;材料阐述
27、的是田氏夺权,并没有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传统秩序遭到破坏,并没有打破固有的尊卑等级秩序,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贵族特权,排除D项。故选A项。11.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 新兴阶级的产生B.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C. 社会秩序的稳定D.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战国时”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动荡大变革时期,社会秩序不稳定,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的日益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起来,占有土地的人逐
28、渐转变为地主,出现新兴地主阶级,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逐步得到推广,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步瓦解,地主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并发展,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2. 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也提出了“民贵君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主张。这反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A. 以民为本B. 礼法并用C. 无为而治D. 教化万民【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出孔子、孟子主张君主应该对百姓施行仁政,不能过度剥削和压迫百姓,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的主张,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法治、礼法并用等方面内容,故排除B项
29、;无为而治属于道家思想,故排除C;教化万民是孟子的主张,其强调统治者要从思想上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D。13. 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相通之处是,都主张A. 君主专制B. 实行仁政C. 以德治国D. 国家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天下)定于一”、“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可以得出三者均强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故D正确;韩非主张君主专制,故A不正确;孟子主张仁政,故B不正确;以德治国是孔子的主张,故C不
30、正确。14.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采取发展小农经济、改革用人制度,按照军功或才能而不是按血缘授官授爵,加强君主权威等措施。这些变法共同面临的时代背景是A. 新兴地主阶级掌握政权B. 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C. 周王室中央集权的加强D. 儒家思想受到广泛认同【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掌握政权,为了巩固统治纷纷进行变法,故A项正确;材料与华夏认同观念无关,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而且中央集权确立是在秦朝,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不受重视,故D项错误。故选A项。【点睛】15. 春秋时期,虽然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但交战双方约时而战,列队
31、鸣鼓而战,在战争过程中不杀黄口(指小孩)、不擒二毛(指年长之人)是一种普遍的原则。这反映出A. 成年男性成为战争主体B. 诸侯有意控制战争的杀伤C. 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D. 社会礼制对战争观的影响【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中的“交战双方约时而战,列队鸣鼓而战”“不杀黄口(指小孩),不擒二毛(指年长之人)”“普遍的原则”等信息可知,当时社会普遍受仁、义礼制的影响,甚至影响了人们的战争观,故D项正确;A、B两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排除。【点睛】16. 关于秦的统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 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
32、基础C. 秦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D. 秦以武力完成统一违背人民意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和社会安定,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根据所学可知,国家统一和天下太平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秦王嬴政雄才大略,积极谋划消灭六国的策略,离间敌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7. 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
33、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 使人民从事生产有了安定的环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得免于战国”和“人人自以为更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以此肯定秦朝统一的重大意义在于使人民有了生产生活的安定环境,D项正确;人民从诸侯统治进入秦朝统治时期,与“人人自以为更生”不符,排除A项;我国政治格局的长远发展不是百姓最切实的利益, 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秦朝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与结束了战乱,百姓“自以为更生”的说法不对应,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34、18.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以上评价主要是针对秦始皇A.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B. 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C. 统一了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D.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并吞战国,海内为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被称为千古一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A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秦始皇在政治方面的功绩,“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是秦统一的影响,B不是材料主旨;
35、“统一了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是秦始皇统一后在经济上的措施,C不符题意;“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是秦统一的影响,D不是材料主旨。19.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郡国并行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管理上废除周代贵族政治即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使帝国组织十分严密,B项正确;秦朝废除而非实行了分封制,排除A项;郡国并行
36、制是西汉时期的地方制度,并非秦制,排除C项;行省制是元朝时才推行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20. 统一中国后,秦朝政府采取了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历史上有积极意义。秦朝政府的这些措施的功能是( )A. 保障国家人民安全B. 加强对社会的管理C. 实行严格的阶级统治D. 提高对边疆的控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朝政府采取了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等一系列措施”及所学知识可知,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措施加强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体现政府加强对社会的管理的功能,B项正确;修筑长城、北击匈奴体现了保障国家人民安全,但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苛政和
37、严刑峻法体现了严格的阶级统治,但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在西南设郡县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控制,但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1. 史载,秦国所处的关中地区,土地不过天下的1/3,民众也大抵如此比例,但就其富庶程度,却达到了天下总量的60%,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到了汉朝,统治者非常重视关中平原。这说明A. 秦朝最早建立了皇帝制度B. 秦汉大一统有一脉相承的因素C. 秦汉加强对边疆地区治理D. 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关中地区作为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长期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说明秦汉大一统有一脉相承的因素,B项正确;秦朝最
38、早建立了皇帝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A项错误;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并非边疆地区,C项错误;直到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学才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D项错误。22. 有学者认为,秦的统一把以往的“齐人”、“楚人”等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同时,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也仍然留存了下来。这说明秦朝的建立A. 有利于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B. 促进了多种思想的碰撞与融合C. 奠定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础D. 兼具政治统一性和文化多样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秦的统一把以往的齐人、楚人等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可知秦的统一实现了政治制度的统一性;根据“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也仍然留存了下来”可知秦的统
39、一保留了文化的多样性,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可知ABC都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23. 传统观点认为,秦二世而亡缘于暴政。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秦朝社会变革力度远超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帝王、群卿乃至庶人都处于恐惧之中而又没有合理的消解渠道是压倒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有学者提出,秦朝制度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没有得到中原以及关东人士的认同,遭反抗以至亡国。据此可知,关于秦二世而亡的认识A.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B.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C.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 缺少对古代其他王朝的观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对秦朝灭亡的原因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了多种观点,导致这种情况
40、的原因在于研究视角不同,比如秦亡于暴政是从阶级史观角度得出结论,而秦朝抑制多元文化发扎导致灭亡是从文化史观出发,因此选项C正确;A选项表述不符合实际,排除;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24. 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 实行察举制度B. 独尊儒家学说C. 实行郡国并行制D. 全面推行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不会造成此类现象,故A
41、项排除;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25. 西汉武帝除了把盐、铁、酒等手工业收归官营外,还实行了“均输平准”。均输官将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处贩卖,抑制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平准官利用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以此平抑物价。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旨在A. 抑制民间商业发展B. 巩固发展大一统国家C. 助力对外边疆开拓D. 降低民众的生活成本【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均输官和平准官的职责,可以得出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旨在稳定人心,巩固统治,巩固发展大一统的国家,B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只
42、是打击了垄断和商人的囤积居奇,不能体现抑制民间商业发展,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只是起到稳定统治,巩固国家的作用,与边疆的开拓无关,排除C项;当时的中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商业的发展对民众生活影响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26. 如表是关于蜀身毒道的一些记载。据此可以推断出处记载汉书.张骞传臣在大夏时,见邓竹杖、蜀布,阿安得此,大夏国人日:“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著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吕思勉中国通史当时(汉朝)蜀物入印度所走的路,当原令经自四川经西康、云南入蹈甸的路。A 汉代张骞开通了蜀身毒道B. 早在汉朝四川地区和印度已有贸易往来
43、C 人口迁移促进了文化交流D. 中国的丝绸受到古印度上层人士的喜爱【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在汉代就已经有了中国与印度地区交往的记录,说明汉朝四川与印度已有贸易往来,故选B;张骞开通的是古代丝绸之路,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四川与印度地区的贸易往来,而非人口迁移,排除C;材料中没有涉及印度上层人士的态度,排除D。27.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下表是汉代不同时期的部分汉赋介绍。表中信息反映了时期作者作品主要内容西汉初年枚乘七发批判了统治阶级腐化享乐生活,倡导省俭西汉中期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描述了诸侯、天子的游猎盛况和宫苑的豪华壮丽,在赋的末尾,委婉地表达了作
44、者惩奢劝俭的用意西汉末年扬雄逐贫赋表达自己甘于贫困,鄙视“贫富苟得”的志趣东汉末年张衡二京赋强烈真切地指责统治阶级荒淫享乐生活A. 批奢折射出汉代的繁盛B. 倡俭是汉代主流治国思想C. 汉赋受到佛道思想影响D. 时代风貌影响了汉赋创作【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汉赋在两汉以及汉代初期和汉武帝时期描述的内容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内容是对时代的反映,因此汉赋创作受到时代的影响,D正确;A与题干中汉初和东汉末年的内容不符,排除;B与汉武帝时期的内容不符,排除;西汉初年佛教尚未传入中国,排除C。28. 据汉代早期农书记载,“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耕作制度和选种、育种的方法
45、已在关中地区广泛使用。这些记载可印证,中国古代农业A. 耕作工具多样B. 重理论、轻技术C. 注重精耕细作D. 区域发展不平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可以看出,这些方法都是精耕细作的方法,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看不出工具,排除A;BD项不能体现,排除。29. 春秋公羊传流行的时间大约是在汉景帝时期,其开篇第一句话为“王正月”,公羊传考证说,这里的“王”指的是周朝当年的开国君主周文王,表明正月的规定是周文王当年制定的。这反映出A. 汉代集权政治的发展要求B. 汉代儒学复兴的艰难C. 崇古已成汉代主流意识D. 黄老之术主导地位的动摇【答案】A【解析】【
46、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汉景帝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中央政府的实力已经大大增强,出于集权政治的发展要求,其才会在春秋公羊传开篇的第一句话写上“王正月”的话语,以此来凸显中央政府的权威,故选A;材料未提及儒学复兴遭遇到的磨难,无法得出“复兴艰难”的结论,排除B;崇古只是一种表达当下现实需要的途径和载体,即所谓的“借壳上市”,其未曾成为汉代社会主流意识,排除C;黄老之术的地位到汉武帝时期才被动摇,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30. 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A.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B.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 地方登强独霸一方D. 外戚宦宫交普专权【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题意可知,东汉
47、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前期,亦即光武帝、明帝、章帝时期,皇帝本人能够控制国家的政治权力。但进入东汉中期以后,从和帝开始,东汉政权内部,出现了外戚、宦官轮流把持国家最高权力的局面。这种情况,贯穿于整个东汉中后期的历史,成为东汉政治史的一个重要特点,D项正确;农民起义,不属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排除A项;东汉中期以后,出现了外戚、宦官专权的局面,并非朝中大将篡夺皇位,排除B项;地方豪强独霸一方,不属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二材料题(共2题40分)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
48、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摘自诗经周颂我将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49、“周人统治的机制”是哪些。概括这些机制的作用。(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诗经周颂我将所蕴含的主要意义,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答案】(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作用:对当时:有利于疆域扩展,加强统治 ,文化认同 诸侯独立性大,容易出现分裂割据。对后世:影响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族分封; 是中国的姓氏起源中国地名的简称宗法制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形成政权与族权结合;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
50、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解析】【详解】(1)机制:根据材料“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及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作用: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对当时和对后世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如对当时:有利于疆域扩展,加强统治 ,文化认同 ;诸侯独立性大,容易出现分裂割据。对后世:影响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族分封; 是中国的姓氏起源;中国地名的简称
51、。宗法制作用: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形成政权与族权结合;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等方面分析。(2)意义:根据材料“诗经周颂我将”“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可知,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包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等等。(3)原因:根据材料“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可知,血缘关系逐渐疏远;宗法制遭到破坏;根据材料“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可知,王室的衰落;礼崩乐坏
52、。破解:根据材料“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可知,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材料二“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材料三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
53、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主张是什么,分别评价史料反映的两派治国主张?(2)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思想界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指出在这一趋势下秦汉所进行的努力?【答案】(1)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在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实现,是一种消极应对社会变革的治国思想。法家主张改革和加强中央集权,不仅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来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 (2)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
54、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努力: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其思想在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实现,是一种消极应对社会变革的治国思想。根据材料“世异则事异.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可知,法家主张改革和加强中央集权,其思想不仅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来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2)趋势:根据材料“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可知,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根据材料“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努力: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对思想的统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也是对思想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