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1课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测控导航考点题号资源跨区域调配1、5、6、8、10、12、1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2、3、4、7、9、11、12、13一、单项选择题(321322页)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如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13题:1.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2.西电东送是指中西部地区的水电和火电输
2、往东部,图中有火电站分布的是() A.B.C.D.3.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B.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D.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解析:1.C2.D3.D第1题,西电东送主要是将中西部的电力输往东部,从而减小东部地区煤炭的输入,改善当地的大气环境。第2题,地区是山西省北部和内蒙古南部,该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所以也是火电站分布较多的地区;地区包括六盘水地区,火电作
3、为补充。第3题,我国能源最大输入省市是上海市。(2012成都期中)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为“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45题:4.“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5.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C.工程路线短,
4、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至西北和华北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解析:4.A5.C第4题,“调水”变“调电”后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减少,水资源利用量减少,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第5题,西线调水线路短,可以利用黄河河道输水。(2013滁州模拟)读图,回答67题:6.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小镇的引水线路最合理的是()A.B.C.D.7.小镇通过上述线路引水,如果过度引用河水将导致()A.甲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B.甲河下游方向河段水量锐减C.乙河下游方向河段净化能力下降D.乙河下游方向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加大解析:6.D7.C第6题,引水线路的设计要求之一是要短,比适合,另一
5、方面,引水要能自流最好,引水线路从等高线上看是从低处到高处,不符合条件。故选D。第7题,本题考查水资源利用的有关内容。由于是从乙河引水,和甲河无关,A、B项排除。过度用水会使乙河下游水量变小,下游河段净化能力下降,流量季节变化则和河流补给有关。故选C。(2012皖南八校三模)2012年1月,国内最大规模运煤专线蒙西到华中运煤铁路(即蒙华铁路)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蒙华铁路北起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终点到达江西省吉安市,线路全长1 837千米,规划设计输送能力为2亿吨,预计2017年将建成投入使用。据此,回答89题:8.建设蒙华铁路决定性的因素是()A.地质地形B.河流分布C.人口数量增加D
6、.国民经济发展9.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缓解华中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的是()A.实施能源多元化,积极开发新能源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冶金工业C.实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D.增强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能力解析:8.D9.B第8题,社会经济因素是现代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第9题,华中地区能源并不丰富,若大力发展高耗能的冶金工业,必然增加煤炭等能源的需求量,进而加剧华中地区能源供应紧张局面。(2012潮州调研)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1011题:10.下列有关电力输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北线输出地区的水能蕴藏量居全国第一南线输出的主要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的水电北线输出的既有火电,又有水电输出电
7、能的省区均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A.B.C.D.11.下列有关电力输入地区的正确说法有()输入地区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工业地带输入地区均有发达的钢铁工业基地和优良的海港输入地区能源不足,但发展工业所需的矿产资源配套较好输入地区已初步形成我国的城市群(带)A.B.C.D.解析:10.D11.C第10题,水电最为丰富的是中线通道;南线输出地区位于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既有水电又有火电;西电东送的北线有水电也有火电;输出电能的省区均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普遍能源紧张。第11题,东部能源输入地区工业发达,城市密集,已初步形成我国的城市群。二、综合题(322页)12.我国正在编织一张“超级”网络,以
8、获取一种国内越来越渴望的资源。这种资源就是天然气,有望与石油“平起平坐”的能源,也是21世纪消费量增长最快的能源。读图回答问题:(1)据图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1年以后上海的能源消费构成将以天然气为主B.2009年以前上海的天然气消费主要来自西气东输一线C.西气东输二线比西气东输一线的年输气能力低D.至2011年上海供气总量上升,天然气价格将下降(2)试简要分析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对中亚和我国各有什么重要意义。(3)试从经济、生态两方面,简要分析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影响。解析:答题时,首先应注意审清题意,找出题目要求的“中心词、限定词”,例如:“中亚和我国
9、”“经济、生态两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简要分析”“有利影响”等。其次,应注意正确分析图表数据的含义,如在第(1)题中,不可将2011年上海天然气的“供应来源构成”与“消费构成”混淆,不可将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对上海的供气量”与“总输气量”混淆。答案:(1)B(2)对中亚:有利于中亚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障天然气供应,促进节能减排,推动国际能源合作互利共赢;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钢铁、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沿线城市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电厂、化工企业和
10、居民生活使用的燃油和煤炭,将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3)经济方面:缓解能源紧张的压力,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生态方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改善大气环境。13.“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下图为海水西调入疆构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工程建设可能对沿线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2)分析图中A、C两地气候特征差异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区域AC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不利解析:第(1)题,该工程主要经过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工程建设易引起生态环境破坏,渤海海水引流过程中易造成土地盐碱化。第(2)题,读图可知,A区域位于渤海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利于农业发展,但易遭受旱涝、寒潮等灾害;C区域位于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瓜果、棉花等作物生长,但降水少限制了农业发展。答案:(1)生态环境破坏;土壤盐碱化等。(2)区域AC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年降水量少,大陆性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不利春旱、夏涝、寒潮(低温冻害)气候干旱,降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