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29.50KB ,
资源ID:12635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6359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选考部分 选考三 第2讲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选考部分 选考三 第2讲 WORD版含答案.doc

1、第2讲高考探究课【考情分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试题来源材料引文出处问题设计设问方式考点关键词命题分析2018全国卷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11分)说明(区别)类、说明(作用实质)类华盛顿;罗斯福1.从命题范围看:不拘泥于课标和考纲要求的知识点,去教材化(考查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无直接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教材中涉及)。2.从考查内容看:以中国历史人物特别是古代(唐、宋)和近代(晚清民国)重要历史人物(热点、争议、转型人

2、物)为主(2017年全国卷考查现代人物),主要考查人物及其与所处时代重大事件的联系或评价人物。3.从考查目标看:多采用概括类、评价(析)类设问,着重考查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义和不同时代对人物不同评价的原因(因素);考查古代杰出人物主要从人物的成就角度、考查近代杰出人物主要从社会变革角度、考查近代世界杰出人物主要从时代背景角度。4.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引文出处部分注明时间,隐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暗示作用。2018全国卷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7分)概括(原因)类、评价(功绩)类三娘子2018全国卷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6分)概括(原因)类、说明(区别)类唐宪宗2017全国卷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8分)概括(原因)类、分析(意义)类(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2017全国卷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

4、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6分)概括(原因)类、分析(原因)类历代对颜回的评价2017全国卷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7分)概括(背景)类、简述(贡献)类(新中国)陈云对经济的调整2016全国卷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6分)概括(背景

5、)类、评述类(唐朝)高仙芝2016全国卷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7分)概括(特点)类、背景类(清朝)郑板桥2016全国卷据周天度蔡元培传(1)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11分)概括(原因)类、概括(特点)类、评价类(民国)蔡元培2015全国卷摘编自元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6、,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9分)原因类、作用(意义)类(元代)丘处机、成吉思汗2015全国卷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并加以评析。(9分)概括(背景)类、概括(措施)类、评析类(近代)德国、俾斯麦与非常法2014全国卷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徐忠民包公叙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9分)概括(原因)类、说明(原因)类(宋代)包拯(包青天

7、)2014全国卷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7分)概括(措施)类、评价类(晚清)光绪帝、戊戌变法【真题体验】1.(2018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19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

8、易发展的人为障碍。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到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华盛顿时期政策的“中立”特点和罗斯福政策的“渗透”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中的“中立”“渗透”推理出二者基本特征在于

9、是否干预拉美内部事务。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美国自身利益、拉美经济发展以及抵制法西斯势力扩张等角度分析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结合德国对拉美地区的干涉和渗透以及罗斯福的应对措施推理出美国调整政策的实质在于维护美国自身利益、巩固其在拉美的地位。答案(1)不同:不参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积极参与拉美事务。(2)作用: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实质:以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维护美国根本利益。2.(2018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

10、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

11、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三娘子的行为与明代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第(1)问,根据材料“深受俺答汗器重”“相持已近200年”“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等信息,从三娘子推动明、蒙之间经济发展、满足人民安定生活的愿望等角度作答。第(2)问,可从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安定社会政治秩序角度作答。答案(1)原因: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2)评价: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3.(2018课标全

12、国,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

13、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巧妙地从材料信息中提炼出唐宪宗能够获胜的原因。第(1)问,可以从唐宪宗继位后采取的经济措施、在作战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等方面进行回答,其中应着重体现唐宪宗的开明与务实精神。第(2)问,需要立足材料信息“唐朝一时兴盛”“元和中兴”等,并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进行对比,既要体现二者维护统一、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又要体现治世时的国泰民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百姓安乐等。答案

14、(1)原因: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2)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4.(2017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

15、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对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要求季札即位”等信息,再结合儒家

16、思想的内容进行概述。第(2)问,根据材料“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大开”,结合其出访背景以及先进文化的认同感来回答。答案(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5.(2017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

17、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他居于陋巷

18、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闻一知十”“行其道”“独善其身”等信息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尊师崇道”以及颜回观点中的积极因素来回答。答案(1)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6.(2017课标全国,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19、,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

20、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解析第(1)问,由材料“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可知陈云的经济思想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背景结合新中国初期的国际环境、国内形势进行回答。第(2)问,从新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突破苏联模式的限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1)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

21、化事业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一、评价人物的基本原则1.时代性: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不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古人。2.辩证性:要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切勿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3.全面性:要看人物一生的全部活动和表现,把握主流,对其功过是非做出恰如其分的、全面的评价。4.科学性:评价历史人物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避免标签式、脸谱化的评价。5.发展性: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二、评价人物的一般思路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归纳其主张和措施,并逐条分析其影响。分析影响时,可从时空两个维度进行。2.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领袖

22、:主要看其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对本地区、本民族发展有何作用,对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有何作用,对国家的统一巩固有何作用。3.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主要看其主张、措施和行动,对反侵略、反专制、挽救民族危亡有何作用(政治),对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有何作用(经济,对西学的传播有何作用(思想),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探索强国富国之路有何作用(外交)。4.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其政治主张、对外政策和行动,对本国家、本民族历史发展进步有何作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何作用。5.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其影响

23、。从时间上看,有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从空间上看,有对本地区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同一类型的历史人物存在区别,一般可以从历史传统、社会现实、个人素养等角度进行思考。)三、评价人物注意事项1.英雄与时势:唯物史观认为“时势造英雄”。我们坚持“时势造英雄”的同时,也要承认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力。历史紧要关头,个别英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也可改变历史的航程。2.英雄与群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3.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主观能动性: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要受到客观环境

24、的制约。无论是英雄还是群众,只能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才能推动历史发展。4.客观效果第一,主观目的第二:评价历史人物必须用实践的标准,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当动机与效果不一致时,客观效果才是评价的主要依据。当然,我们也不能“唯目的论”,对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行为也应该谴责。5.历史评价第一,道德评价第二: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主要看其措施或行动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意愿。不能用儒家正统道德观,更不能用现代的道德标准要求古人。四、评价人物的一般格式(历史人物小论文)1.属性:确定人物身份。2.事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或事迹分类(政治、经济、文

25、化、军事、外交等),逐条叙述与该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3.影响:分析该人物产生的历史影响,可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分析。4.结论:全面总结,得出启示。五、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1.个人品格:几乎每一个科学家都有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良好品格,这是古今中外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内因,也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因素。2.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最深层的动力,国家和社会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是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外因。3.内外交流:内外交流的发展有利于科学家取长补短,近代留学教育是内外交流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落后国家的科技较快地赶超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成就。4.爱国思想:爱国精神是众多科学家最深厚

26、的精神动力,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一因素的作用更大,更是调动科学家科技救国的强大动力。1.(2019河北考前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公元110年(东汉安帝永相四年),羌胡作乱,大将军邓鹭想放弃凉州(今甘肃武威市)一带地方。虞诩认为“凉州既弃,三辅便成边塞”,建议征召凉州豪杰和州郡长官子弟到朝廷各部门做官。此建议被朝廷采纳,最终使凉州一带未脱离东汉政府版图。公元115年(东汉安帝元初二年),虞诩被任命为武都(今甘肃东南)郡太守。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以增灶计打败羌兵。任上,招抚流亡,赈济灾民,大力发展生产,开通水路,治郡三年,“人足家给,一郡遂安”。公元126年,出任司隶校尉,上任数月,虞

27、诩弹劾了太傅冯石、太尉刘熹,使他们丢掉乌纱。虞诩多次请求查处中常侍张防,历经曲折,最终将张防流放。虞诩一生“好刺举,无所回容,数以此忤权威,遂九见谴考,三遭刑罚,而刚正之性,终老不屈”。摘编自刘荣生一代人杰虞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虞诩所处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虞诩的历史功绩及其优秀品质。答案(1)时代背景:边境局势紧张;吏治腐败;百姓生活困难。(2)功绩:安定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关心百姓,发展农业生产;整顿吏治,缓和阶级矛盾。优秀品质:善用智谋;刚正不阿;关心百姓。2.(2018山东济南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

28、琢公,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随郑芝龙降清。1681年,康熙帝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积极进行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1682年,康熙帝决定攻台。1683年6月,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因功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世,赐谥襄庄,赠太子少傅衔。摘编自施伟青施琅将军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施琅受到清政府重用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施琅的主要功绩及其历史意义。解析第(1)问,结合清政府收复台湾的背景回答。第(2)问

29、,第一小问,据材料“1682年,康熙帝决定攻台。1683年6月,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从收复台湾和守卫台湾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顺应历史潮流、促进国家统一、台湾社会发展等方面回答。答案(1)背景:平定“三藩之乱”,国家基本统一;郑氏割据台湾,坚持抗清。(2)功绩:收复台湾;上书力主保留、守卫台湾。意义: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与台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2019山东考前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69年勃兰特成为联邦德国社会民主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的总理。他在联

30、邦议会发表的第一个政府声明中,就把外交政策的改革列为重点,积极推行“新东方政策”,其主旨是“与西方合作和协调一致,并与东方达成谅解”;“放弃使用武力”,“与苏联和东欧各国人民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和平”;承认两个德国的存在,发展两个德国之间的“特殊关系”,为德意志民族未来的统一做出贡献;“我们必须维护民族的统一,使德国两部分摆脱当前不正常关系”。之后他不顾国内自由保守派的攻击和责难,勇敢地采取一系列重大步骤,1970年12月7日勃兰特访问华沙并与波兰签署了一个互不侵犯协定,通过承认德国波兰的边界位于奥德尼斯线,正式发表放弃德国领土的主张,这期间勃兰特来到华沙犹太人牺牲纪念碑前,屈膝长跪以谢罪。勃兰特

31、新东方政策的实施开始了一个以合作为主导地位的时代,勃兰特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摘编自丁建弘全球通史系列德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勃兰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原因。答案(1)加强与西方国家合作;放弃使用武力,缓和与苏联的外交关系;实现与波兰的和解;发展两个德国的特殊关系,维护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任意三点即可)(2)打破冷战思维,推动世界合作;正视历史,促进民族和解;有利于德国统一。4.(2018山东青岛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81年,章士钊生于湖南善化县。幼读私塾,13岁时即开始研究柳文。1900年寄读于武昌两湖书院,

32、后执教于家乡私塾。1902年,受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考入南京陆师学堂学习军事。次年进入上海爱国学社。任上海苏报主笔,连续登载反清文章并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从事革命活动。1914年,章士钊留英归国,其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系统论述了“调和立国”论。认为:专制者,兽欲也。遏此兽欲,使不得充其量,以为害于人群,必赖有他力以抗之。与此同时,他一再指斥另一种极端“暴民专制”。他说:“往者清鼎已移,党人骤起,其所以用事,束缚驰骤卤莽灭裂之弊,随处皆有。国人乃皇皇然忧,以谓暴民终不足言治”摘编自章士钊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章士钊早期经历所反映的时代特色。(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章士

33、钊的“调和立国”论。解析第(1)问,所谓时代特色,即时代的背景,可以结合“18811903年”,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角度分析。第(2)问,既要肯定进步,同时指出局限性。“积极性”根据“认为:专制者,兽欲也。遏此兽欲,使不得充其量,以为害于人群,必赖有他力以抗之”概括总结,“消极性”主要表现为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国的国情和革命的不彻底性。答案(1)特色:新旧思想交替;帝国主义侵华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清政府日益腐败,革命风起云涌。(2)积极:“调和立国”论反对专制,有助于反对袁世凯的复古逆流和专制统治,加速民主进程;反对暴力斗争,主张以调和立国,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宽

34、容。消极:没有看到中国的封建势力根深蒂固;辛亥革命很不彻底,需要继续革命的必要。5.(2018广西玉林、贵港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1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举义时,他向滇军将士泣血致辞:“袁势方盛,吾人以一隅而抗全局,明知无望,然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此次举义,所争者非胜利,乃中华民国四万万众之人格也。”1916年3月16日,蔡锷令右翼赵又新梯团自白节滩经双合场进攻纳溪侧背,为主攻;中路顾品珍梯团一部由渠坝驿沿叙永河向纳溪正面佯攻,朱德、张煦两支队从侧翼向兰田坝迂回前进,阻击泸州援纳之敌,刘存厚师进窥牛滚场,威胁江安

35、守敌,掩护主力攻纳。17日,几路部队同时向敌发起进攻,连战皆捷,朱德一路甚至挺进到距泸州仅几公里的地方。经此一战,敌主力“第七师将校伤亡殆尽,士兵损失过半,已无再战能力。”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随之结束。摘编自白寿彝白寿彝史学二十讲:近代前编(1)根据材料,指出蔡锷在护国战争中的作为。(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护国战争的历史意义。解析第(1)问,据材料“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几路部队同时向敌发起进攻,连战皆捷”等概括。第(2)问,据材料“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随之结束”得出政治意义,再结合所学,从

36、思想角度和日本角度回答。答案(1)作为: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面对危局,指挥得当,以少胜多。(2)意义: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美梦;捍卫了民主共和政体;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一定程度上阻止日本独霸中国的计划;革命精神激励后人。6.(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基雅维利(14691527)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他认为性善论的观点在政治活动中极为荒谬,因为一旦有了适宜的机会,人心就会自然地堕落,因此“要建立任何一种秩序,唯一的方法是建立君主专制的政府”,但也告诫君主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针对意大利内部分裂、外有强敌的情况,马基雅维利猛

37、烈抨击罗马教会,指责教会是造成意大利分裂的根源,另外,他一再鼓励君主们要建立空前的伟业,并特别强调各种统治权术的重要性。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材料二从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绝大多数评述仍然站在道德的立场上批判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性,“恶魔”“邪恶的马基雅维利”“魔鬼”是他的代名词。17世纪,对马基雅维利的评判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成为“政治科学之父”,培根还称从他的身上找到了摧毁教会哲学的方法。摘编自李鹏从历代评价看君主论的历史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基雅维利的主要思想。(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基雅维利的思想进行简要评价。答案(1)主要思想:性恶论;建立

38、君主专制;保护私有财产;抨击罗马教会;主张意大利的统一;强调各种统治权术的重要性。(2)简评:他具有爱国情怀,积极倡导意大利的统一;强调世俗权力,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抨击罗马教会,为后世反对教会的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保护私有财产,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要求;过分强调权术,忽视了道德约束。7.(2018湖北黄冈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潘恩抵美后,北美事件逐步走向武装抗英的高潮。但是,当时的北美人并未下决心独立。“国王仁慈,议会暴虐”的看法不仅在民间,甚至在军队中都很普遍。1774年9月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宣言犹在宣称完全忠于王室,依附大不列颠。可是战争却在每天每夜、每时每刻地进行着,因此就出现了

39、一个十分奇特的局面:战争在持续,但战争的前景却模糊不清。可以这样说,这时的北美大陆只有战争,没有革命。战争是在潘恩的常识发表以后,才获得近代意义的公民内容和划时代的历史地位的。1776年1月10日,潘恩在罗什等人的鼓动下,匿名发表他那篇惊骇世俗的小册子。在这本不过50页的小册子中,他宣称这些真理如常识一样自然可信:“乔治三世只不过是大不列颠皇家畜牲”,他是北美事件的首恶之源。英国王室并不神圣,因为据英伦三岛征服史记载,英王的“始祖是某一伙不逞之徒中的作恶多端的魁首”。“和解与毁灭密切相关”,“独立才是唯一的出路”。“英国属于欧洲,北美属于它本身”,“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独立之后,实行共和政体

40、,而不是恢复英国留下的制度。“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推翻国王这一称号,把它分散给有权享受这种称号的人民”。“只要我们能够把一个国家的政权形式,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立的政体留给后代,花任何代价来换取都是便宜的”。摘编自朱学勤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独立思想启蒙者潘恩(1)根据材料,概括潘恩常识发表的背景和主要主张。(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潘恩的常识对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潘恩抵美后,北美事件逐步走向武装抗英的高潮。但是,当时的北美人并未下决心独立”“1774年9月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宣言犹在宣称完全忠于王室,依附大不列颠。战争在持续,但战争的前景却模糊不清”,从目标不明确、抱有幻想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乔治三世只不过是大不列颠皇家畜牲,他是北美事件的首恶之源”“英国属于欧洲,北美属于它本身”“独立之后,实行共和政体,而不是恢复英国留下的制度”,从丢掉幻想、摆脱控制、确立政体等角度回答。第(2)问,结合常识的内容分析常识对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答案(1)背景:北美武装抗英斗争出现了高潮,但还没有提出明确的独立要求;北美人民对英国国王抱有幻想使战争的前景模糊不清。主张:丢掉对国王的幻想,北美摆脱英国的控制而独立;北美建立共和制国家。 (2)影响:促进了北美人民独立意识的提高;推动了北美战争转向独立革命;影响了美国建国时政体的选择。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