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10.端午粽【教学内容】教科书P4647内容。【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端、粽、节”等13个生字,会写“午、节、叶”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3.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师:端午节都做什么?(吃粽子,赛龙舟。)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端午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横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总结,巩固知识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2课时一、谈话导
3、入师:同学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那粽子如何包呢?需要我们提前准备什么材料啊?(学生自由回答)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二、整体感和1.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学生分小组读。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什么?小组之间互相说说,教师抽一个小组汇报。三、理解课文1.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自然段。)2.师:读文章第二段,说一说包粽子前要准备什么材料?(箬竹叶、糯米、红枣。)师:下面我们来观看一下包粽子的过程吧。(播放视频)3.师:同学们平时吃过什么馅的粽子啊?(红枣、蜜枣、豆沙。)师:那外婆给“我们”煮的什么馅的粽子啊?(红枣、红豆、鲜肉。)4.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为了纪念
4、爱国诗人屈原。)师:谁能给大家讲讲屈原的故事?(学生可以试讲,教师补充)师:同学们,听了故事以后,你能说说屈原是个怎样的人吗?(屈原是个忧国忧民的人,爱国的诗人,和祖国共存亡的人。)师: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又是怎么做的呢?(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四、课外拓展师:同学们,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除了吃粽子还干什么?(赛龙舟、挂香包等。)师:为什么吃粽子?为什么赛龙舟?(学生可能不知道或回答不完整)师:因为人们为了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因为人们为了防止水怪伤害屈原,就把小船装扮成龙的形象,水怪以为是龙王来了,就会被吓跑。这就
5、形成了赛龙舟。五、总结全文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饮雄黄酒、游百病、悬钟馗像等。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给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我们要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板书设计】端午粽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爱国之情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教学反思】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连,所以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端午节和屈原的材料,在课堂上交流、反馈,加深本文了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同时,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读通、读顺,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他们了解屈原的一腔爱国热情和人们对屈原的思念和尊敬。但是,由于实际情况不能现场让学生学习包粽子,成了本课最大的遗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