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78.50KB ,
资源ID:1261554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6155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西安中学高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 汉代太常的职责是掌管祭祀祖先鬼神,引导天子祭祀。太常的“常”同“尝”,乃依四时奉献时物让祖先鬼神时时尝新之意。大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皇陵所在县的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据此可知,汉代的太常()A. 延续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B. 强化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C. 成为了当时级别最高的官职D. 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2. 唐代科举进阶后,吏部选官以书判人,“故人竞学书”;北宋时期为了防止考官识别字迹,采取誊录制度,科举进阶后直接授官。故欧阳修说:“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今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

2、为耳。”材料可表明( )A. 书法艺术受选官制度影响B. 文人士子审美情趣改变C. 书法艺术在唐代达到巅峰D. 儒学成为官方正统哲学3. 明代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制,行省之下有府、州、县,县是中央政府任命官员的最基层单位。每个县有一个县官,根据省籍回避制度,必须由非本省出身者担任。明代推行“省籍回避制()A. 激化了社会矛盾B. 有利于中央集权C. 净化了官场风气D. 推动了地区交流4. 在宋代,客户是指无常产者,绝大多数是佃户。据统计,北宋初年客户约占总人口的40%,此后逐年下降,到宋神宗熙宁年间下降到4%,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自耕农经济得到一定发展B. 佃户成为耕作的主力C. 地主对农民

3、剥削有所减轻D. 土地所有权更迭频繁5. 唐代的“市”由“市令”专管或地方官兼职掌控,并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宋代“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务”成为各级地方市场管理和税收机构。这反映出()A. 地方分裂势力增强B. 熏农抑商政策瓦解C. 政府市场观念变化D. 坊市制度日益完善6. 明代常熟县志记载:“至于货布,用之邑者有限,而捆载舟输,行贸于齐鲁之境者常什六。”清朝时,河北等地的农民开始在地窖里织布,以足够的湿度来防止断线之弊,因而减少向江南购买棉布的数量,松江的棉布业便显衰落。这主要反映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A. 建立起跨区域商业网络B. 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C. 生产地域性分工

4、的加强D. 对全国性市场的依赖7. 玄学出自老子“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魏晋时期的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就是蕴藏于天地万物一般规律的“道”。他们认为纲常礼教、君巨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这表明魏晋玄学()A. 继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 偏离了孔孟传统儒学C. 糅合了儒道的思想内涵D. 削弱了佛教文化影响8. 清代潘耒盛赞顾炎武:“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朝章国典,民土风俗,元元本本,无不洞悉,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潘耒认为顾炎武A. 思想的社会影响广泛B. 脱离了传统儒学的束缚C. 具有求实批判的精神D

5、. 传承了陆王心学的精髓9. 公元前5世纪初,希波战争爆发。为应对战争,雅典公民大会从每个任期召开一次改为召开四次,在军事问题的决策上,重装步兵不再统揽大局,建造船只的木匠和招来划桨的雇工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变化说明()A. 战争客观上推动雅典民主进步B. 雅典民主突破了阶级局限C. 民主政治推动了城邦观念增强D. 雅典人参政议政十分活跃10. 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认为,“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况且,在罗马史中从来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这种认识表达出古罗马()A. 习惯法延续的必要性B. 成文法产生的必然性C. 公民法存在的必要性D.

6、 万民法形成的必然性11. 希腊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成为古希腊人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这反映出古希腊人A. 征服自然的顽强意志B. 崇尚武力并热衷殖民扩张C. 重视城邦的集体荣誉D.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观念12. 下表反映了 国别 代表 主张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提出交换正义的概念。交换正义是人们进行交易的行为准则 古罗马 盖尤斯 把债划分为契约与私权两大类 荷兰 格劳秀斯 传播了经院学者的契约理论,恪守契约是至上性的原则 英国 霍布斯 国家起源于契约 德国 康德 通过国家契约建立欧洲的统一与和平及全世界的统一

7、与和平 A. 契约精神是古今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B. 契约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丰富C. 契约精神自古以来就是西方的主流思想D. 契约是关于国家和国家权力起源的学说13. 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如表是其代表作教育论的课程设置方案。 人类活动课程直接保全自己生理学、解剖学获取生活必需品,间接保全自己逻学、力学、数学、光学抚养子女生理学、心理学、教有学与维持正常社食、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历史(政治、经济、社食、文化)娱乐休闲文学、艺术该课程设置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成熟B. 社会分裂对立的现实C. 日益工业化的社会需要D. 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14. 如图为19世

8、纪中后期西方大国在世界贸易中占的比重(%)据图可知,该时期()A. 英国仍保持贸易优势地位B. 美德工业水平一直落后英国C. 世界贸易总额不断地增长D. 西方大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15. 1706年,英国安妮女王在写给财政大臣的信中指出:“朕所希望的是支持和任用所有同政府保持一致者的自由,不论他们是辉格党人或托利党人,而不受某个政党的限制。”这表明当时的英国()A. 国王仍掌握某些权力B. 责任内阁制遭到了破坏C. 政党成为国王的附庸D.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16. 有学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追求一种效率和安全之间的平衡,不唯人民的意志是瞻,对民主层层设防,充分利用民主,同时又对民主加以控

9、制”。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对民主加以控制”的是()A. 众议员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B. 总统对国会议案有否决权C. 参议员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D. 最高法院大法官两届任期17. 有学者认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政治上独具特色,经济上国家主导,自上而下地推行福利国家建设,以解决社会矛盾既可以避免沙皇俄国式的专制,又可以避免英国和法国那样弱小、颓废和低效的民主政体的弊端。”该观点认为德意志第二帝国()A.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B. 采取威权政治适应发展C. 建立健全福利国家制度D. 组建了独立的立法机构18. 1842年,英国全国宪章派协会的请愿书指出:“议会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做主的。它只

10、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这一请愿运动()A. 说明工人阶级成为光荣革命的主力军B. 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C. 解决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D. 反映出国际工人运动已经蓬勃开展起来19. 有学者认为:无论在风格和内容上,一些写作都十分专注于表达作者的观点,从而失去了思想与事件的交流,或者可以说他们从未打算过尝试交流。这种“自我迷恋”是以牺牲读者为代价的。材料反映的文学流派是()A. 新占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20. 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陆续设立南洋通商大臣和北洋通商大臣,由地方要员兼任,负责南北的交涉通商、海防交通等

11、。后来南洋大臣成为湘系的禁脔,北洋大臣成为淮系的专设交椅。这反映出()A. 清廷抛弃天朝上国的腐朽观念B. 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C. 清政府已具备完善的外交机构D.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21. 1867年,针对西方在修约过程中的非分要求,李鸿章“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1881年,驻外公使曾纪泽利用西方“可随时修约”的规矩,赴英外交部“谈商改条约之事”。这反映出()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B. 国际环境利于外交斗争C. 外交平等成为国人共识D. 对外交往增强主权观念22. 自19世纪末开始,“内地会”成为近代中国境内基督教的最大势力。如图是“内地会”中各国传教士比例变化图。由图

12、推知()A. 国力消长影响列强在华势力B. 传教士成为列强侵华的先锋C. 英美两国争夺中国矛盾尖锐D. 基督教在华传播呈下降趋势23.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登陆后,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其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中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只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英军指挥官百思不得其解,问中国翻译,翻译答曰:“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这说明当时()A. 中国百姓民族意识淡薄B. 英军熟悉中国国情C. 民众态度决定战争结局D. 满清政府统治腐朽24. 中国近代现史上,有两次对外开放。一次是鸦片战争之后的开放,一次是1979年以后的开放。两次对外

13、开放的共同之处是()A. 都是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的行为B. 都有由东南沿海向政治中心地区发展的趋势C. 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D. 都主要体现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的要求25. 清朝晚期,有两份针锋相对的檄文,一份是奉天讨胡檄布四方渝:“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清廷)之天下也。”另一份是讨粤匪檄:“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胡虏”“外夷”指外国侵略者B. 发表檄文的是清政府和维新派C. 分歧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文化D. 对立双方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26. 某事件发生后清廷极为惊恐,匆忙颁行谕令:“此

14、举不容轻视,决议用全力痛剿之,今日已有旨令陆军大臣荫昌亲帅近畿陆军两镇乘车南下,先电豫抚就近拔赴援。海军统领萨镇冰亦赴鄂会剿。”此次“会剿”是为了A.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 抵抗八国联军侵华C. 平息“保路运动”D. 扑灭辛亥革命之火27. 如图是载于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上的漫画自由。画中两个懵懂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该漫画反映出()A. 儿童成为新思想传播的主体B. 清政府大力宣扬宪政的思想C. 辛亥革命推动自由观念传播D. 社会上进步与守旧思想并存28. 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

15、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在强调A. 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B. 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C. 行政权有效的制约了立法权D. 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29. 鸦片战争后,湖南安化、平江等传统绿茶产地,多转而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红茶,各地竞相仿制,一批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陆续出现。这反映了湖南当地()A. 茶业生产经营因时而变B. 饮茶风尚渐与国际接轨C. 官府大力扶持私营产业D. 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30. 下表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表,此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

16、于( )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951900 100 4500 7 750 19011911 300 5600 31 510 A. “抵制日货”运动开展B. 政府经济政策调整C. “实业救国”思潮高涨D. 列强侵华方式改变二、材料解析题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古代基层社会在秦汉时期已形成“官、绅、民”三种力量格局。传统中国社会的乡绅是国家权力体系与社会宗法制度相互联系的中枢,是乡村社会的建设者,自觉塑造乡村风俗和承担维持社会治安的责任。一方面,“家国同构”式的、“国家渗透社会”的古代社会形态形

17、成了自上而下等级分明的两种力量,即官僚制与乡土秩序。乡绅之治是国家权力在地方的延伸,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通过察举、科举等方式将文化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力。乡绅之治所代表的国家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文化权力政治化的结果,是附属于专制王权阶层的。另一方面,乡绅之治也是乡村平衡国家权力无限渗透的天然屏障。社会中如果没有同国家权力抗衡的自治组织或团体,国家就会通过层层官僚机构将偏离于公共利益的强权意愿直接贯穿到社会底层。中国古代乡绅,尤其是本籍乡绅,相近的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使其带有强烈的情感和身份认同,成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公共权力的主导者。摘编自秦德君、毛光霞中国古代“乡绅之治”:治理逻辑与现代意蕴材料二英

18、国乡绅的产生得益于为加强王权、巩固中央集权进行的封建制改革。国王启用乡绅治理地方的目的是强化王权,乡绅与国王、大贵族之间均存在依附关系,但在执行王室政策、法令的同时,自身利益与地方利益使得乡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形成“乡绅自治”。这是英国传统地方自治的体现,也是近现代英国地方自治的基础。乡绅对地方治理的影响主要通过担任治安法官来实现,治安、刑事司法、税收等体制都因治安法官权力的逐渐增大而被纳入其中。由于乡绅是治安法官的主体,担任治安法官成为乡绅发挥地方影响最佳途径,而治安委员会更是乡绅群体议事、处理地方事务的自治机构。长期以来,乡绅占据议会下院的主体,下院是乡绅获得国家政治话语权、维护自

19、身与地方利益的主要阵地。经过英国 19世纪的宪政改革,乡绅在政治上的影响逐渐衰落,但并非被彻底“消灭”,更多的乡绅在英国工商业资本主义发展中转变身份。摘编自顾荣新英国乡绅与英国宪政关系简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乡绅之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乡绅政治的演变趋势。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英两国乡绅之治的共同作用。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根据材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化特点”这个中心,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证

20、。(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33.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13年底张謇出任农商总长,立即着手经济法制建设。他深知,想要快速顺利有效地进行经济法制建设,仅靠自己和农商部的主观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上获得时任大总统袁世凯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在下取得广大工商界的参与和拥护。对于国务院,张謇尽量利用机会宣示和解释自己制定经济法规的设想和方案,以争取获得支持和同情。对于作为法律审核机构的参议院、众议院和法制局,张謇设法沟通,除了在实业政见宣言书中已表示希望两院给予支持外,还在某些重要法规交付审议时,希望参政院和法制局视情况而简化审核程序,尽速审议通过。对于工商界,张

21、謇尽量兼顾工商业习惯,吸收他们所提出的合理意见,如不能吸收则给予解释说服。张謇在制定经济法规时较多地注意到了本国的经济状况,如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就是根据清末资政院在全国各商会讨论和广泛的调查基础上拟订的。商律总则和公司律草案,经农商部邀请起草员来京,复加审视,修正十余条后币制定。其他经济法规的制定,也比较广泛地征求了工商界的意见。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与民国初年的经济体制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进行经济法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经济法制改革的主要特征并简析其作用。西安中学高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123456789AABACDCCA1011

22、12131415161718DDBCAABBB192021222324252627DBDAABDDD282930AAB31.【答案】(1)特征:附属于专制王权,是国家权力在地方的延伸;与文化权力政治化密切相关;平衡国家权力;具有较强的地缘和血缘色彩。背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宗法观念的影响;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儒家思想根深蒂固。(2)演变趋势:政治影响逐渐衰落;乡绅逐渐转变为工商业资产阶级。共同作用: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维护地方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节约行政成本;凝聚乡村力量;形成独特的乡村文化。32.【答案】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通过图示我们能看出:中国的近代化道路与西方近代化道路

23、走的是完全相反的道路,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中国近代化道路的畸形发展等论题。在结合中国近代化道路过程进行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论题:中国近代化发展畸形 论证:西方近代化首先从精神层面变革,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中国近代化是受西方列强侵略而被动开始的,随着民族危机加深和对西学认识的深化,地主阶级开明派领导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近代中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民族工业缺少资本积累,技术和思想等准备不足,发展艰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虽对封建制度进行变革,但没能使中国走上独立自主、民主化道路。虽出现中体西用、民主科学等新思想,却没能引发彻底的思想文化变革。因此,中国虽顺应历史潮流而开始了近代化进程,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使中国近代化发展畸形,难以实现。 参考论题:中国近代化缺乏正确的道路中国近代化历程艰难33.【答案】(1)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2)特征:注意协调各方力量;广泛听取意见;关注国情。作用:有利于改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制体系的基础,为后世经济法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