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山二高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儿童文学:还原孩子的天空儿童文学,顾名思义,就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它的一大特别要求就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作品的主题要明确突出,形象具体鲜明,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想象丰富,而且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容易为他们所接受。新世纪儿童文学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进入了一个实力团队纷争和实力作家竞技的状态。今天的儿童文
2、学作家们追求市场效益,创作越来越商业化和娱乐化。今天儿童文学的著名作家越来越多了,但权威性在消失。新世纪儿童文学的格局变化,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也促使我们对儿童文学创作进行新的思考。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儿童文学的价值、阅读市场、作家的创作姿态等问题。儿童文学的价值包含以下方面:一是对儿童生命和生活的基本状态的呈现,这使儿童文学成为成年人了解儿童世界的窗口。二是对成人生命与生活的基本状态的适当表现,这使儿童文学成为儿童了解成年人世界的窗口。三是比如爱,比如合作,比如同情心和悲悯情怀等人类的基本情感。四是成年人的文化期待,包括成年人作为父母亲角色对儿童的呵护与关爱,以及父母亲对儿童的教育意愿和成长要求。
3、五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民族历史的理解。六是对母语意识的培养。儿童文学应该是很慎重的文学,值得我们不仅在文字上选用美的修辞,而且要在主题和内涵上进行母语文化的提炼和选择。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具备比一个优秀的成年人文学作家还要多一层东西,因为成年人文学要求文学性和思想性,儿童文学除了这些,还需要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要从表面纷繁复杂的人间世象中提炼出一个让少年儿童能够接受的表现形式,让他们喜欢看,这就是书写的角度的问题。儿童文学,要从内容上、角度上还原孩子的天空。儿童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整个人类传承不息的根本希望所在。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
4、力,自然也脱离不了儿童文学的熏陶。如何创作出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图书,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教育、引导的社会责任,将继续成为社会要解决的重要话题。1.从原文看,下列对“儿童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在创作内容和角度等方面还原孩子的天空。B.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要明确突出,形象要鲜明具体,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想象丰富,让孩子们容易接受。C.只有符合市场价值,利用所有的市场手段,儿童文学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像哈利波特一样,把儿童文学当作产业。D.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要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5、,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2.下列各项关于儿童文学的价值和对儿童文学作家的要求,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儿童文学能呈现儿童的和适当表现成年人的生活和生命的基本状态,所以儿童文学应成为成年人和儿童相互了解对方世界的窗口。B.儿童文学的价值应包含人类的基本情感和成年人的文化期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民族历史的理解和对母语意识的培养。C.儿童文学需要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应比一个优秀的成年人文学作家在表现形式上有更深一层的东西。D.如何创作更多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图书,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教育、引导孩子的社会责任是儿童文学作家乃至整个社会要解决的重要课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
6、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的儿童文学作家们追求市场效益,创作越来越商业化和娱乐化,今天儿童文学缺少权威,也缺少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B.中国儿童文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阅读市场,儿童文化商品市场的经营者和参与者应该把儿童文学当作产业,按照市场运行规律,利用所有市场手段,整合中国的文化力量(包括电影、电视)来促进儿童文学的发展。C.如今儿童文学的著名作家越来越多了,但权威性在消失,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儿童文学的价值、阅读市场、作家的创作姿态等问题。D.儿童是家庭、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传承不息的希望。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努力构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二、古代诗文阅读(3
7、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共9分。王义方,泗州涟水人,孤且窭,事母谨甚。研究经术,性謇特。举明经,诣京师,客有徒步疲于道者,自言:“父宦远方,病且革,欲往省,困不能前。”义方哀之,解所乘马以遗,不告姓名去,由是誉振一时。不肯造请贵势,魏征异之,欲妻以夫人之侄,辞不取。俄而征薨,乃娶。人问其然,曰:“初不附宰相,今感知已故也。”(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五)【注】窭:j 贫穷。謇:jin 正直。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且窭,事母谨甚 孤:幼年死去父亲B义方召首领,稍选生徒 稍:逐渐C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 柄:把柄D高宗特原义府
8、之罪 原:赦免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义方“仁义”和“忠诚”的一组是( )A义方哀之,解所乘马以遗 请下有司杂治正义死状B义方召首领,稍选生徒,为开陈经书 将加弹奏,以问其母C既葬皎原武,归妻其家,而告亮墓乃去 初不附宰相,今感知已故也D辍马载皎妻,身步从之 欲妻以夫人之侄,辞不取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义方自幼丧父,侍奉母亲非常恭谨。他饱读诗书,前往京城长安参加明经考试,途中遇到一名徒步赶路的人,了解情况后,就把自己的马送给他,没有告诉自己的姓名就离开了,因此美名震动当时。B王义方在朝中不肯走访请托权贵,因此魏征非常器重他,并要把夫人的侄女嫁给他,他婉言
9、谢绝了。不久魏征去世,为了报答宰相的知遇之恩,王义方主动迎娶了魏征夫人的侄女。C中书侍郎李义府想占有姿色过人的罪囚淳于氏,要大理寺寺丞毕正义将她从监狱里弄出来。高宗皇帝下令重新审理这个案子,王义方上奏请求,但高宗认为他毁辱大臣,言词不谦逊,把王义方贬谪到莱州任司户参军。D王义方担任洹水县县丞时,好友张亮的侄子张皎临死前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希望把自己的尸体运回家乡安葬,王义方答应了他。张皎死后,王义芳按照张皎的遗言,把他安葬在家乡原武,并在坟前祭告,最后将他的妻子儿女送回家。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义方哀之,解所乘马以遗,不告姓名去,由是誉振一时。(3分) (2)臣生当陨首
10、,死当结草。(3分) (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一9题。(11分)8、中间两联是怎样写梅花之美的?(5分)答:_9、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了什么作用?(6分)答: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2)潦水尽而寒潭清,-。滕王阁序(3)-,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5)袅袅兮秋风,-。湘夫人(6)天长地久有时尽,。长恨歌第卷 表达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红 山 楂 矫友田校园的西北角儿,有一
11、小片山楂林。那是多年以前,一些毕业前的学生栽种的。 到了秋天,那些山楂树上,就挂满了绿色的“弹珠”。渐渐地,那些绿色的小果儿,开始泛出红晕,像女孩羞涩的面孔,躲在叶丛中,注视着一些青春朝气的身影。一些淘气的同学,在山楂果儿还未熟透的时候,便会偷偷采摘一把,然后带到教室里,像儿时弹琉璃球一样弹着玩。即使那些喜欢吃零食的女生,也不屑将它们塞入口中;因为她们的口袋里,从来就不缺口香糖、话梅果儿。偶尔,她们只是相互恶作剧地将那些酸得发涩的山楂果儿咬碎,而后,将它们吐掉。他的性格有些孤僻,总是喜欢独自到那片山楂林旁,静静地思考,或者阅读。每次,见到滚落在教室墙角的山楂果儿,他就会弯腰拾起,并将它们保存起
12、来。尽管学校总务处的负责人,早已在山楂林旁竖上了“切勿采摘”的牌子,但是那些喜欢恶作剧的学生,仍会趁着晚自习的时候,悄悄下楼去采摘。一天,他们的班主任带着一份通知书走进教室。她是一位身材胖胖,面容温善的中年教师。通知书的内容,是安排他们班在下午的时候,将那一片山楂林砍掉。听了之后,他蓦地站了起来,不解地问:“张老师,为什么要砍掉那些山楂树呢?”他莽撞的举动,令同学们感到有些惊讶。而张老师并没有生气,她只是温和地一笑,解释道:“因为经常有一些不自觉的同学,去采摘山楂果儿,并扔得到处都是,校领导对此很恼火”下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拥向那一小片山楂林,唯有他呆在教室里。有些同学发现他的眼里竟闪动着泪花
13、从此,那片山楂林从校园里消失了。他变得愈加沉默了。时而,同学会发现他失魂落魄地站在那一个空荡荡的角落,在思考着什么。年终的联欢会眼看就要举行了,为了将联欢会办得隆重一些,几名班干部经过磋商,决定将班费全部用来装饰教室,而食品和饮料啥的,则由同学们自备。联欢会那天,各式各样的水果、饮料和小食品摆满了桌子。他带来的礼品,竟是一兜大煞风景的山楂果儿。几个舍友都清楚那些山楂果儿的来历,那是他在同学们砍完山楂树之后,独自到现场,一个一个从地上捡起来的。然后,他将那些山楂果儿洗干净,放在更衣橱里“捂红”的。没有一位同学,愿意去拿一颗酸酸的山楂果儿吃,尽管它们已经红得那么诱人。同学们竞相登台表演节目,待到他
14、上台的时候,他说他要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多年以前,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小男孩,他们一家只靠山上的那片山楂林子维持生计。每天,他的父母都要上山侍弄那一片山楂林子,期待着秋天果儿红时,能够有个好收成。果儿熟时,他的父母就会将采摘的山楂果儿挑到几十里的山外卖掉,再用所得的钱维持生活和孩子的学费。然而几年后,山楂果儿的身价陡然跌落了,很少有人喜欢吃山楂了。在山楂红了的时候,小男孩再也见不到父母那挂满汗珠的笑脸。天蒙蒙亮的时候,父亲便挑着一担山楂果儿到山外去了。当天黑父亲赶回来时,筐子里的山楂果儿常常是原封不动。父亲经常蹲在那一片山楂林旁,一袋接一袋地抽着旱烟。终于有一天,父亲狠了狠心说:“咱们把那山楂树砍
15、了吧”母亲苦苦哀求道:“咱不能犯傻呵,山楂林可是娃儿的学费。俺想过了,咱可以把山楂果儿做成糖葫芦卖,或许还能多卖几个钱哩。”于是,母亲学会了做糖葫芦。晚上,她忙着做糖葫芦;白天跟丈夫一起,扛着插满糖葫芦的草靶,步行几十里到小镇上卖。就这样,那些山楂果儿养活了他们一家,也把那男孩送入了大学。然而在去年冬季一个风雪交加的一天,扛着草靶的母亲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倒了,再也没有醒来讲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哭了;继而,他拿起一颗山楂果儿,塞入嘴里咀嚼起来,说:“你们也许不知道,她就是我的母亲”此时,张老师站了起来,她也拿起一颗红山楂吃了起来,眼里噙着泪花说:“这红红的山楂果儿,就是父母的心呵!来,让我们重
16、新体味一下父母的心吧!” 转眼之间,那一兜红红的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了。最后一个节目是张老师的,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字:“我是你们的老师,也喜欢你们叫我一声妈妈!” (选自当代)(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A、小说开头写他的性格、行为与众不同,暗示了“他”与山楂之间有一定的因缘和情感联系。B、独自来到山楂林,拣起散落的山楂果,不解的询问老师,山楂树被砍时闪动泪花,这些描写,反映了他对山楂的深厚感情。C、山楂果成就了他的今天,也带走了他的母亲。他为同学们讲的故事有力地升华了小说的主旨。D、“红山楂”是母爱的写照,也是人性美的体现。小
17、说最后写红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说明大家从中受到震撼。E、小说选材巧妙,情节曲折离奇,以情动人,读起来让人深感沉重,又倍感温暖。(2)本文在叙述方式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主要特色是什么?试加以分析。(6分)_(3)作者为什么要以“红山楂”为题?试从情节和主题方面加以分析。(6分)_(4)简要分析张老师这个人物形象,并探究这一形象在全文中的作用。(8分)_四、语言运用(20分)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人在不断的追逐中寻找快乐,有的人却在平凡的生活中安之若素,品味着平淡的幸福。B毕业时,虽然我们班同学都没有许下海誓山盟,但是我们在心里一直把彼此当做一辈子的朋友!C
18、在热烈的掌声中,这次为期一周的漫长的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了。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也终于松了口气 。D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者,他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户籍制度是依法确认、收集、提供人口基本信息的制度,具有身份证明、人口统计和社会控制的管理功能。B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深圳商品房成交平均价格下跌以及北京、上海楼市成交量大幅萎缩,引起了房地产业内外的广泛关注。C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要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否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D今年辽宁旅游将以“做精旅游产品、做强旅游企业、做好旅游服务
19、”为重点,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1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传说中的荆棘鸟,是自然界一种奇特的动物。它一生只唱一次歌。_,_。_,_,_,_!一曲终了,荆棘鸟终于气竭命殒,以身殉歌以一种惨烈的悲壮塑造了美丽的永恒,给人们留下一段悲怆的绝唱。使人间所有的声音霎那间黯然失色! 当它终于如愿以偿 便不停地找寻荆棘树 从离开鸟巢开始 就把自己娇小的身体扎进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树上 和着血和泪放声歌唱那凄美动人、婉转如霞的歌声 A B C D15. 把下面关于“科学发展观”概述的长句改为三个短句。(5分)科学发展观是在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兼
20、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答:_16. 仿照下面示例,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意思完整的排比句。(6分)朝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明月无语,却散发着温柔。_;_,_。_;_,_。六、作文:(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