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南中学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人:吴玲双 审题人:胡观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载(周)武王克殷后造新都镐京,是为宗周。后又于洛阳建一宏伟的东都,称为成周。“成周”的修建意在 A维护分封制度 B强化西周在东方的控制力C震慑商朝旧有诸侯国势力 D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2隋制规定,自亲王至都督皆给永业田,多者百倾,少者三十倾;京官从一品至九品都给职分田,多者五倾,少者一倾;农民一夫一妇受露田一百二十亩;地主官僚的奴脾受田,按其地位高低限制在六十人到三
2、百人之间,奴婢受田数量和普通农民一样。这种均田制度A对地主官僚有利 B加强了中央集权C促进了隋朝经济的繁荣 D抑制了土地兼并3“新建立起来的金碧辉煌的军事力量,不过是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幅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意在说明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扶清灭洋C师夷长技以制夷 D运动失败的必然性4针对2016年5月20日以来大陆游客赴台湾人数大幅下降的事实,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载了一幅漫画。下列表述符合漫画内涵的是A大陆游客是推动两岸交流的主力军B“一国两制,和平统”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C“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
3、交往的政治基础D台湾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陆游客5联合国第26届大会10月25日晚(纽约时间)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131个成员国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提案。35票反对票中,除了美,日,澳大利亚外,32票为第三世界国家。材料主要强调了A恢复合法权利来之不易B团结第三世界国家是中国外交的立足点C美国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失败D亚非拉美国家是反对恢复合法席位的主导力量6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布了一系列改革风俗的条规,内容涉及禁卖人口、禁止体罚、保护民权、严禁鸦片、禁止赌博、管制娟妓、改革历法、改变称呼、限期剪辫、劝禁缠足
4、、改革礼仪、树立新风等各个方面。其目的主要是A扫除封建专制 B维护革命成果 C改革风俗习惯 D祛除封建陋习7克里斯提尼把全阿提卡分为三十个区,其中十个区在雅典城及其周围,十个区在沿海,十个区在内地。每三个不同的区,即一个城郊区、一个沿海区、一个内地区合为一个地区部落。每个区有若干个自治村社组成,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自由民和外来的居民也取得了公民权由此可见,克里斯提尼改革A分散了氏族贵族的力量 B摧毁了氏族制残余C扩大了民主力量 D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8“公社并不像一切旧政府那样,自以为永远不会犯错误。公社公布了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告诉民
5、众。”马克思意在赞赏巴黎公社A取消高级官员的高薪制 B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C加强法治的措施 D对权力机关及公职人员的监督罢免权9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这样A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 B内阁辅臣拥有对国事的部分决策权 C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 D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10晚清著名外交家郭嵩焘在对外交往中不卑不亢,分寸合度,处理外交事务合乎国际惯例,英人称之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然而国内不断有人攻击他:“
6、此汉奸之人,我必不能容“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等等,迫使郭嵩焘辞职。这说明A部分官员仍然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B清朝官场相互倾轧的现象十分严重C与敌国打交道酌官员通常受到诟病 D道德绑架开始成为有效的攻击手段11有人认为:“汲取欧洲文明,必须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可以顺利达到目的。”这一主张 A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基本一致 B符合解决问题的循序渐进原则 C指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途径 D表明知识分子关注民众的呼声12古罗马法官判决过这样一个著名案例:甲请乙建造房屋,新房子落成后不久倒塌,导致甲的儿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及其儿子告上法庭,法庭判决乙的儿
7、子无罪释放,在乙到庭自辩之前,暂定无罪。法庭对这一案件的判决A有偏袒贵族、随意曲解法律之嫌 B事实并不清楚,判决有一些草率C因为被告缺席,审判程序不合法 D维护了法律和审判的公平与公正13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一开始遭到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人士的普遍反对党的领导人李可夫、布哈林、加米涅夫等人也纷纷表示不同意列宁的主张。在是否执行提纲的讨论过程中,有许多人离开布尔什维克党而转向孟什维克。(经过列宁的反复做工作)在表决有关这一问题时,118票中有71票赞成。可见,四月提纲A直接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B导致党内出现过重大分歧 C检验了革命队伍的纯洁性 D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进程14近年来,在中东、亚洲乃至南美洲
8、,许多国家的不少民众因为对外关系矛盾而开展了各种“抵制”活动:如开着日系车到处宣传抵制日货,拿着苹果手机围堵肯德基、麦当劳快餐店对此,正确的看法是A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逆转 B表达爱国的态度不在乎结果 C借鉴了近代抵制外货的经验 D表明这些人爱国主义热情高涨15宋史职官志载:“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迅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材料说明宋朝官制的特点是A重文轻武,官吏冗滥B二府三司,分权制衡C官与职殊,名与实分D守内虚外,强干弱枝16湖湘学统的代表人物王船山说:“儒者之统,与帝王之统并行于天下,而互为兴替。其合也,天下以道而治,道以天子而明;及
9、其衰,而帝王之统绝,儒者犹保其道以孤行而无所待,以人存道,而道可不亡。”在这里,王船山 A强调儒学与传统政治之间的共生关系B主张儒道互补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C重申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不可撼动 D借助传统宣扬托古改制的思想主张171829年,道光帝谕军机大臣等:“朕闻外洋夷钱,有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诸名,在内地行使自闽、广、江西、浙江、江苏渐至黄河以南各省,洋钱盛行,凡完纳钱粮及商贾交易,无一不用洋钱。”这表明当时 A洋钱流入中国始于道光年间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C鸦片走私导致大量白银外流D清政府缺乏主权货币观念18美国建国之父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中指出:“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
10、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这表明他A主张扩大州政府的自冶权B认同权力制衡的立宪原则C肯定邦联制存在的合理性D警惕民主形成多数人暴政19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 A有否定君主专制的意识 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 D否定儒家治国理想20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理性”精神引导、彰显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类的思考。下列各项中,最符合1718世纪时期之“理性”内涵的是A“人是万物的
11、尺度” B“美德即知识”C“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D“主权在民”21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导致世界冲突的根源是文明的差异。而我国学者方永刚、唐复全则指出:“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最能论证方、唐二位学者观点的史实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北约华约对峙C尼克松访华 D东欧剧变 22“尚法而无法,下修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慎到、田骈也。”其中反映出 A诸子百家相互诘难的态势B对法家思想主张的直接
12、否定C对儒家思想主张的全面肯定D对道家思想主张的理性评价23读下图。这件反映中国青铜铸造超高工艺水平的国宝级文物曾被称为司母戊鼎,但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最新展出时却被专家命名为后母戊鼎。导致这一名称变化的原因解释中,最合理的应当是 A对文物的解释应当与时俱进B原先的命名者不够权威C原先的命名是没有依据的D对相关史料的解读形成了新认识241863年,上海英美租界合并为“洋泾浜北首英美租界”。1869年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公布,处理华人法律事务的会审公堂成立。以上史实说明 A列强取得了在华租地居住权和领事裁判权 B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扩大至租界中的华人C租界在事实上司法独立,成为“国中之国”D西方列强开始
13、联合起来,共同攫取在华权益25蒋介石曾说:“(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明白地说,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所以民生主义到最后一步,就是共产主义。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他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 以上言论 A显示了与苏联和中共合作的诚意B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基本一致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为国共合作奠定了政治和理论基础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20分,27题18分,28题12分,共50分)2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二千
14、多年前的荀子曾提出“天行有常”的观念,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但这一正确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延续和发展。正因为人还不具备认识自然规律的能力,对自然的敬畏不可能没有消极的一面。在异常气候和自然灾害面前,先民们往往以不变应万变,消极地等待它们自生自灭。如在洪水面前只能祈求天神息怒,尽职的官员甚至跳入洪水,期望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天的怜悯。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即使先知先觉的人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也找不到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途径。特别是在巨大的人口压力面前,生产更多的粮食成了头等大事,因此而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只能听之任之。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传统生存智慧与生态观材料二 狩猎是自古以来到处都存在的活
15、动,而毛皮贸易也一直是市场上的一项重要交易。但是,以往以生计为主的狩猎活动和毛皮交易市场的地方属性,对生态的影响并不明显。近代以后,古老的狩猎活动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欧洲人和亚洲人对兽皮、毛皮和象牙的需求给狩猎产品赋予了前殖民时代没有的新的经济价值”,而对野生动物制品的渴望驱使被称为“国际经济先驱”的商人和资本家们深入内陆,开拓边疆,对毛皮的追逐成为欧洲人在北美大陆四处扩张的内在驱动力之一。为了组织大规模的毛皮贸易,殖民者建立了多家毛皮公司,而当地的狩猎者也被纳入殖民者的毛皮贸易网络之中。近代世界经济中的这项贸易具有典型的掠夺性,商人和捕猎者们在一个地方尽量捕猎,直到在经济上无利可图为止,然
16、后换一个地方。当19世纪的狩猎者开始使用对动物更有杀伤力的武器装备以后,狩猎和毛皮贸易对野生动物的掠夺性就充分地暴露出来了,猎人和商人们所考虑的是“最大数量的眼前收获,根本不去考虑怎样保存资源”。商业性的狩猎很快使相关的动物处于灭绝或濒危境地。 摘编自俞金尧资本主义与近代以来的全球生态环境(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生态观的贡献与局限。(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全球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原因。(10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4分)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1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27(18分)有人说“妥协是一门高超的
17、艺术”,更有人说“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 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材料二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碍)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材料三 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向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
18、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中国古代政治斗争的看法;(4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明近代英国、近代中国通过哪些势力的相互妥协保证了新政体的建立。(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6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妥协的看法。(4分)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初,明太祖发布诏令禁止白银流通,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
19、要货币。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这标志着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但是,历来国内采纳银两皆不多。社会上巨额的白银需求,造成银贵金贱的局面在欧洲,其金银比价完全相反。这种悬殊的金银差价,使外国以白银对中国进行贸易,更为有利可图,因而大量流入中国。正是由于此时大量外银流入国内,非常及时地补充了国内白银的供给,缓解了银荒。据统计,仅明朝后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就超过三亿两。材料二 明清之际就有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其中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著作中都提到了明代白银的流通情况,并以“银力竭”即白银供不应求为由提出了废止金银流通的一些主张。 摘编自浅论明代白银货
20、币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白银货币化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或观点),并就所拟论题(或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ADCABCDDACD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CADBADCBDBB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20分)(1)贡献:先民在长期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理性的相对先进的生态观,有利于他们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也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4分)局限: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这种生态观不可能上升到自觉的程度,因而不可避免存在消极的一面。(2分)(2)早期的
21、商人和殖民者所从事的掠夺活动;内陆探险活动的深入;工业革命产生的消极影响;商业性的狩猎活动频繁。(10分)(3)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意识;进行全民环境保护安全的教育和宣传。(4分,言之有理即可)27(18分)(1)观点:中国缺乏妥协传统; 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打压改革力量,导致矛盾激化; 中国不善于制度创新。(任意两点4分)英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完成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中国:革命派和掌握实权的袁世凯妥协,促成清帝退位,维护民主共和政体(4分)(2)愿望: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任意两点4分) 策略:求同存异。(2分)(3)看法:政治妥协是一门艺术,有利于制
22、度创新; 国家内的政治妥协有利于保证国家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国家间的政治妥协能有利于世界和平。(任意两点4分)28(12分)注意:这里提供的答案示例,仅仅是评分参考,不是评分的唯一依据。在阅卷时,教师应该根据题意灵活掌握答案,准确地给学生评分。【答案示例】观点:白银作为主要货币,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给国家经济造成了很大的风险性。论证:(1)白银作为贵金属,自身具有较大的价值。比其他金属铸币拥有重量轻、便于携带等优点,比纸币的购买力更加稳定。事实上,明代民间贸易冲破政府的禁令,既有前述原因,也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选择。(2)白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必须与经济总量相适应。当市场上的
23、商品丰富而白银总量较少时,它显得特别贵重;反之,白银总量较多而商品供应不足时,白银就会贬值。因此,白银的购买力也是随着商品数量和白银总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不是十分稳定的价值尺度。(3)明代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有大量白银流入。表面上看,这是对外贸易顺差的表现,值得肯定,但是中国以外来的白银为主建立了银本位制,实际上中国市场上的白银主要依赖外国的输入。一旦外国减少或停止对中国的白银输入,必然造成国内白银的缺乏,从而造成中国经济的损失,加大中国经济的风险性。【评分说明】(1)确定观点或给出观点3分。(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9分。论证的内容参照如下等级评分:等 级分 等 标 准一等(97分)充分、准确地运用史实;论证充分;层次分明;逻辑严密。二等(64分)能够运用相关史实;论证比较充分;有一定的层次;逻辑比较清晰。三等(30分)史实不准确或不能运用史实;论证不充分或没论证;逻辑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