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60714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2考古学家夏鼐指出:“有的学者认为,小屯殷墟文化,代表中国最早的文明,是中国文明的开始。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白

2、胡子了”。作者意在说明A商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B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C中华文明起源争论激烈D中华文明的起源模糊不清3.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制造方面能够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在()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3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5.春秋时期,周襄王被其弟太

3、叔带赶跑,晋文公约会诸侯用武力平定了太叔带的叛乱,恢复了周襄王的地位,博得了“尊王”的美名。城淮大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其霸主地位得以认可。这说明A.传统政治体制受到冲击 B.晋文公成为第一个霸主C.宗法制度已经开始瓦解 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6.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嫛、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B.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C.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 D.战国时期随葬品以铁器为主7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强调“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把“朋友有信”纳入“五伦”之中;荀子认为讲诚信则政治公正清明。这表明当时儒家A顺应自然追求个性B重视塑造忠君思想C力图维护伦理秩序D积极建构文化认同8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学派主张儒家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道家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墨家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法家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A重建政治秩序B变革政治制度C发扬民本思想D构建官僚政治9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

5、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A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B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C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D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10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秦朝中央职官除三公九卿外,还有上卿级别的前后左右将军,负责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负责修筑宮廷的将作少府等等。这些职官不由世袭而来,而由皇帝亲自任命。由此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有利于提高政权的运行效率C开创官僚政治的运行模式D表明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11秦朝时期,“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这反映出秦朝A实行依法治国 B百官胆小怕事 C皇帝

6、独裁专断 D行政机构缺失12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A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C.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D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13汉代在郡一级,郡丞、长吏辅佐郡守,都尉管武事、督邮管监察,列曹分理民政、财政、司法、教育等,但所有这些官员都是郡守的属官。县一级也是如此。汉代地方行政体制A形成了制约机制B避免了裙带关系C杜绝了吏治腐败D实现了权力集中14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铸铁技术的进

7、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15.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16秦汉时期,平民百姓大都以素食为主,只有贵族,老者可以食肉,且对饮食礼仪有很多繁文缛节的规定。到了唐朝,食肉者不断增多,狂饮大嚼、粗放饮食代替了以往的精细餐饮。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商品经济的繁荣B食品结构的改变C儒家思想的影响D民族交融的推动17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

8、(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人类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C东汉纸取代了竹简缣帛D文字记载是印证历史史实的唯一依据18公元317年,司马睿(晋元帝)在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兄弟辅助下,优待江南士族,平定叛乱,建立东晋政权。当时,政治由王导主持,军事由王敦控制,晋元帝对王敦甚至有“请避贤路”的表示。东晋政治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谓。该历史现象()。A说明晋元帝注重分权制衡以稳定政权 B沿袭前代“君弱臣强”的畸形政治统治结构C反映出门阀政治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D是东晋君主专制统治强化的必然产物1

9、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材料反映这一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是()。A由北向南迁徙 B迁徙涉及阶层广和规模大C加速南方开发 D政府组织和被动迁徙并存20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A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 D顺应了

10、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21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建起众多皇家粮仓,其中含嘉仓至唐天宝八年(749年)总储粮量约为5 833 400石,被称为古代中国最大的粮仓。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南粮北运 B隋唐时期对农民的剥削最沉重C均田制的推行防止了土地兼并 D隋唐结束分裂后北方长期稳定22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主要原因是出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炀帝个人的享乐欲望是其次要原因。没有隋炀帝,运河还是会由别的人来开凿的。这一看法的主要依据是()。A政治军事中心的南移 B南北政权的分裂对峙C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 D关中地区经济的没落23汉唐盛世皆是帑藏丰实,充斥汉武太仓的是“陈陈相

11、因”的粟,玄宗开元时的公私仓廪则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储粮从“粟”到“稻米、粟”这一变化的主要条件是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交通运输不断发展C洲际物种交流的影响D政府均田成效显著24唐太宗告诫巡视州县的官员:“就田陇间劝励,不得令有送迎,多废农时”,还规定:“诸非(非法)兴造及杂(额外)徭役”,超过一定的数量,“坐赃论”。这说明唐太宗()。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推行均田,鼓励垦荒C保证农时,减轻负担 D不兴土木,休养生息25开元年间,唐玄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处置使。玄宗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这一变化()。A直接导致了

12、唐朝的灭亡 B促使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C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6.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A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B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C都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 D都始终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27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C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D维护区域人

13、才选拔公平28唐开元十一年,唐玄宗将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称之为“中书门下”,下设5房分主政事,有行使权力的“中书门下之印”。中书令是大权独揽的宰相,中书门下成为中央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货真价实的宰相府。门下省名存实亡,完全失去了它原本的审核封驳之权。据此推断这一时期A宰相专权趋势出现 B三省六部制被废除C专制皇权有所削弱 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9有学者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指A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行政体系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

14、动了宰相的积极性D“皇权下的民主”,是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30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A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 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C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第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31题17分,32题13分,33题10分)31. (16分)钱乘旦说:“无论什么国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

15、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相疏远,相攻击如仇雠 ,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材料三: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

16、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宋)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初期三省的职责和特点,分析唐初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7分)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候,一医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

17、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据论语孟子材料二 (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但在政治学领域,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对周王室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与孟子对周王室的态度不同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政治影响?(5分)33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

18、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4分)(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19、科举制的积极影响。(6分)连城一中20202021学年上期高 一 年级月考一 历史 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题,60分。题 号12345678910答 案DBBDACCADB题 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 案CBDBADBCAD题 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 案ACBCDABACA二、非选择题31. (1)制度:分封制(2分)原因:西周疆域辽阔,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2分)(2)制度:郡县制。(2分)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了统一。(4分)(3)职责:中书省(草拟

20、)、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3分)特点:相互合作;相互牵制。(2分)意图: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巩固唐王朝统治。(2分)32. (1)不同: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2分)(2)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6分)(3)特点:兼采各家思想,带有神秘色彩。(2分)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3分)33. (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4分)(2)影响: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