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6.50KB ,
资源ID:1260355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6035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选修2: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选修2: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新人教版).doc

1、第4课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三维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谈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政协协议;国民党践踏政协协议重庆谈判的背景及意义;政协会议的意义通过史实认识国民党破坏民主运动的实质是为了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建立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理解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历史意义。搜集资料合作探究情景再现角色扮演认识人民群众是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力量;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尽一切努力争取民主;体验、感悟李公朴、闻一多等民主人士为争取民主而奔走呼号、光荣献身的精神,树立民主观念;理解民主政治

2、建设的曲折性、复杂性、艰巨性。国民党的“制宪”和人民民主运动国民大会与中华民国宪法;“一二一”血案;下关惨案;“李闻惨案”;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的实质;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历史意义。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民主党派之争主张的转变;国民党对民主党派的迫害;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民主党派在民主运动中的作用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推翻国民党独裁政府;中国人民之争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的意义。【重点难点】重点:重庆谈判、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共同纲领难点:抗战胜利后

3、的人民民主运动在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为实现政治民主和和平建国而与国民党独裁统治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最终赢得了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史实。这些史实充分说明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表明人民群众是推动中国共产党才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愿、尽一切努力争取和平与民主。【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新课】 展示李公朴、闻一多像,指出抗战胜利以后他们为代表的无数仁人志士为追求民主而不懈奋斗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以此导

4、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国统区的民主斗争1、双十协定的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背景A、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但标榜“和平建国”;B、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C、国共重庆谈判,中共努力斗争的结果。(2)双十协定确定的原则: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但在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上,双方未达成协议。(3)双十协定签订的意义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显示了中共和平、民主的诚意,挫败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使其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主动,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在国统区和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迫使国民党承认

5、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局面。)2、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6年召开,重庆讨论的焦点: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实质上是重庆谈判时关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的继续和发展。由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由于中共的争取,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并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P93问题:什么是第二条战线?第二条战线的作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他阶层人民,在中共领导下,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于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故称第二条战线。作

6、用:显示了人民的要求和力量,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使其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有力配合了解放战争的进行。二、土地改革1、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目的:为团结一切力量支持抗战内容: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用:可以团结农民和地主支持抗日。支持抗日民主政权。对减租减息政策的认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说明中共在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改变了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承认了地主土地所有权、地主对农民的债权和租佃关系。但对地主的封建剥削又进行了一定的限制。这一措施把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解放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即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有利于团结地主抗日,巩固了抗日统一战线。2、解

7、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1)目的: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2)内容:五四指示(1946年)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政策: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背景: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形势要求解放区更加普遍深入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以便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其中,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是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前提,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则是其方法。耕者有其田实际上是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即农民的土地私有制。意义

8、: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彻底铲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法,千百年来中国农民梦寐以求的历史夙愿在中共手中实现了,广大农民积极支援前线,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经济生产关系的基础。(3)意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广大农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实行的土地政策 国民大革命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和查田运动的土地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原因:为反对军阀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影响:有利于开展农民运动;反对军阀统治国共政权对峙时期:原因: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

9、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 原因:为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影响: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解放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原因:为了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政策: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影响: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土地政策制定的依据:由社会主要矛盾和斗争的任务决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实行的土地政策:土地改革(带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原因: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政策: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

10、制,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影响: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国家工业发开辟道路。三、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1、中共确立民主斗争的目标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1947、10中共中央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了打倒国民党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权,指明了民主斗争的目标。2、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贤达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准备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成为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力量。3、新政协会议的召开:1949.9.2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从民主发展历程的角度)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革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新政协会议的召开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力证明和具体体现,会上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巩固总结】【学反思】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