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典例1卢梭指出:“如果人民被强迫去服从,并且服从了,这样做很对。如果人民可以打破这种桎梏,并且打破了,这样做更对。人民正是依据当初夺走自己自由的方式来重新夺回自己自由的,所以他们完全有权利来重新获得自由。”上述材料表明卢梭主张()A建立秩序稳定的君主专制 B人民应该服从君主C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政府 D人民应该追求自由2美国内战后,国会和最高法院的黄金时代到来了。在处置南部、安置黑人、制定关税货币政策、改革文官制度、反托拉斯、管理州际商等重大国内问题上,国会和最高法院桴鼓相应(紧密配合),各显其能。国会立法,最高法院通过判例来加以补充或限定,行政部门则无所事事。这说明()A南北
2、战争削弱了美国政府的行政权力B总统失去了对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权C联邦制的实行未能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美国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集训1从15世纪中期开始,意大利城市上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热衷于建造豪华的私人宫邸、别墅和花园。与此同时,他们对各种奢侈品艺术品、书籍和来自东方的商品产生浓厚的消费热情。这一变化()A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B反映了拜金主义已占据主流C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D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社会生活2下列选项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史实结论A摩诃婆罗多被古代印度奉为“圣典”,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书中穿插大量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为
3、印度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B马丁路德提出“只有信仰,并且有效地运用圣经,才能得救”有利于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C1950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为2960%;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为5392%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D1949年,苏联占领的德国东部地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美、英、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标志着美苏冷战的爆发3哥白尼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通过天文观测证实哥白尼学说的伽利略则被判处终身监禁。但是,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得到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的肯定。材料意在强调()A近代科学体系已经建立 B科学在与神学的斗争中前进C资本主义经济
4、发展不足 D天主教会的权威仍旧占主导4“有一种强大的光在全世界散播开来,特别是在英国和荷兰这两个自由国度文学与知识必将空前地大步前进”;他们大多持世界主义的观念,他们谈论的只是全人类;他们都怀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大多把英国视为理想政府的典范。上述思想和现象产生于()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C新航路开辟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5有学者认为,英国是第一个把国家真正放回到“民族”手中的国家。它解决了专制时代的固有矛盾:专制时代的国王以民族代言人自居而统治国家;现在民族自己掌握国家,宣称议会是它的代表。这种变化开始的标志是()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的颁布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D1832年议会改革
5、6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时,邦联债务高达数千万美元。国会没有实质性的征税权,所以其财政依赖于各州的分摊。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州都愿意按条约规定分摊费用,有的州则干脆赖账。这说明当时美国()A中央政府权威尚未构建 B地方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C分权制衡原则难以贯彻 D地方对中央决策缺乏认同7同是表现法国革命的影片,1982年波兰安杰伊瓦伊达导演的丹东从大恐怖阶段而不是从革命早期阶段开始,以悲观主义的手法表现革命者为争夺权力而牺牲理想;而1989年法国罗伯特安利可等人导演的法国革命用光辉的画面歌颂法国革命。两者区别表明()A电影艺术的魅力在于手法多样B国家利益的不同导致对历史思考的不同C电影易给观
6、影者带来错误感觉D历史影片实质上是拍摄者对历史的解释8在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的代表梅森主张国家的首都不应当设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如纽约、费城等;北方的康涅狄格州代表埃尔思沃斯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的决定。两人主张的共通之处是,通过宪法()A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 B防止外部势力威胁国家安全C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 D调和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9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者交换农奴。农民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须交纳赎金。”1862年,美国林肯总统领导的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
7、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阅读上表中两个文件的内容节编,可以看出()A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完全自由 B两个文件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C两国彻底废除旧制度实现民主政治 D美国全境禁止奴隶制促进南北统一1020世纪初,德国政府要求追加预算,但在帝国议会中遭到失败。为此,宰相比洛解散了帝国议会。后来,财政部国务秘书的征税提案又遭失败。比洛被迫于1906年6月提出辞职,宰相因在帝国议会中失败而去职,这在德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说明当时德国()A君主立宪体制开始确立 B国会与宰相实现了权力制衡C议会的作用和力量增强 D皇帝的权威遭到强有力挑战111861年,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等人推动
8、参、众两院通过了只有一条条文的法律:撒丁王国的“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为自己、为其后裔领取意大利国王之头衔”。由上述材料可以推断,意大利()实行的是君主立宪政体 撒丁王国力图实现国家统一废除了权力世袭的制度 封建君主攫取了统一的成果A B C D121872年,日本启动了“明治改历”,废除了沿用千年的太阴历,改用太阳历。太阴历通过日出和日落来确定时间,反映自然节气的转换,但每天和每个节气的长短都不固定,准确性远不如太阳历。这一做法()A加强了日本国民的民族认同感 B扫除了封建专制思想遗毒C为明治维新的开展做好了准备 D是工业现代化扩展的产物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
9、欧洲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和尖锐起来,新兴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为了给已经或即将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和理论基础。18世纪末在欧洲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思想革命运动,这就是启蒙运动。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材料二 启蒙运动提出和宣扬的自由和平等思想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虽然在一开始是以温和渐进的方式集中在思想领域,但应该看到这些思想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特别是其中关于政治体制的论述,使人们开始对政治和政治权力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摘
10、编自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启蒙运动对后世政治发展产生的影响。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彼得一世(16721725)成为沙皇时,政局混乱,教权与王权之争导致国家经济、文化及政治事业均没有起色。东正教会通过依附世俗政权,参与国家大事。同时教会拥有自己的特权,可以随意支配教会财产收入,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独立的审判权等。当彼得一世推行欧化改革时,教会中的反对势力纷纷反对。为了清除改革路上的阻力,彼得一世对俄国东正教会进行了改革:废除牧首制;利用教会加强皇权;削减教会地产;剥夺教会经济自主权
11、;规范神职人员的活动;打击反对改革的教会势力等。彼得一世的教会改革改变了俄国教会的发展方向,使俄国东正教会转变成为沙皇政权统治下的机构。彼得一世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强制教会为国家政权服务,将教会的管理世俗化。彼得一世的教会改革对俄国专制制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摘编自张宇彼得一世教会改革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教会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教会改革与西欧宗教改革的不同点。答案与解析典例1 【答案】D【解析】“人民正是依据当初夺走自己自由的方式来重新夺回自己自由的,所以他们完全有权利来重新获得自由”说明他强调人民有追求自由的权利,故选D项;“如
12、果人民可以打破这种桎梏,并且打破了,这样做更对”可见他对于能够推翻君主专制也是支持的,排除A项;“如果人民被强迫去服从,并且服从了,这样做很对。如果人民可以打破这种桎梏,并且打破了,这样做更对”不能说明他主张服从,因为他也表明推翻君主更好,排除B项;“人民正是依据当初夺走自己自由的方式来重新夺回自己自由的”体现的是民主,人民主权,而没涉及到国家政权的分配与构成,排除C项。2 【答案】D【解析】由材料“国会和最高法院桴鼓相应,各显其能”、“国会立法,最高法院通过判例来加以补充或限定,行政部门则无所事事”可知一改战争期间总统权力过大的局面,国会和最高法院权力扩大,说明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内部调整,故
13、选D项;南北战争期间颁布的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说明行政权的扩大,排除A项;美国内战后并未改变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排除B项;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并未提及,排除C项。集训1 【答案】A【解析】题干所述及的时间是“15世纪中期”,“建造豪华的私人宫邸、别墅和花园”、“对各种奢侈品艺术品、书籍和来自东方的商品产生浓厚的消费热情”,说明此时期的意大利城市上层居民比较关注自我,而这正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典型表现,据此可知这一变化是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故选A项;题干内容中的“私人宫邸、别墅和花园”、“艺术品、书籍和来自东方的商品”等诸多现象不属于“拜金主
14、义”的范畴,它们属于“自我”的范畴,排除B项;题干所述现象是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而不是“直接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排除C项;题干所述诸多显著变化能够丰富“广大市民的社会生活”,但是这并不是题干的主旨所在,排除D项。2【答案】B【解析】题干“只有信仰,并且有效地运用圣经,才能得救”,可知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和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解放了德意志人民的思想,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认同了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故选B项;“为印度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的是婆罗门教的说教,而摩诃婆罗多定型于公元24世纪,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且晚于婆罗门教80
15、0到1000年,排除A项;题干“1950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为2960%”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为5392%”,只能得出世界城市化水平提高,不能得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差距,排除C项;“标志着美苏冷战的爆发”的是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早于1949年,排除D项。3 【答案】B【解析】由材料“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被判处终身监禁”、“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得到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的肯定”可知尽管教会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自然科学的发展,但科学家的精神和研究成就依然得到流传,说明在科学和神学的斗争中,教会最终没有阻止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故选B项;牛顿经
16、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排除A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自然科学的进步,材料并未提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是文艺复兴扩展的表现,说明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已经收到冲击,排除D项。4 【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人们相信进步、具有世界主义观念、强调怀疑批判精神、赞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这与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主张吻合,D正确;A、B、C均与材料思想主张不符。排除。5 【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光荣革命后,玛丽和威廉接受了议会的邀请成为英国国王,说明王权的合法性来自于议会,符合材料中“现在民族自己掌握国家,宣称议会是它的代表”的客观要求,故选A项;
17、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正式建立君主立宪制,确立起议会至上的原则,排除B项;责任内阁制主要协调的是首相、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排除C项;1832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影响在于增强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影响力,与王权无关,排除D项。6 【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邦联体制下,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而各州的权力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等,与题意相合,故选A项;题干提及的是地方权力很大,不服从中央,而不仅仅有自治权而已,排除B项;分权制衡原则在1787年宪法颁布后,排除C项;“缺乏认同”不合史实,应为“较少服从”,排除D项。7 【答案】D【解析
18、】针对法国革命,不同的导演截取的阶段不同,表现的主题不同(一悲观一歌颂),说明拍摄者对历史的解释不同,故选D项;电影艺术的魅力与“以悲观主义的手法光辉的画面歌颂法国革命”不符,排除A项;拍摄者从不同角度对历史进行思考,与国家利益无关,排除B项;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给与观影者以正确的认知,排除C项。8 【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国家的首都不能设立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和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其目的是防止各州对联邦的制约,以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故选A项;两人的主张防止内部势力威胁国家安全,而不是外部势力,排除B项;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与“国家的首都不应当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的决定”不符,排除C项
19、;1787年宪法将黑人奴隶按五分之三来折合计算南方人口的总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南方大种植园主的利益,调和了南北之间的矛盾,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9 【答案】B【解析】由表格中的规定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得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劳动力和市场条件,美国叛乱诸州的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从此为北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所以说两个文件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B项;由表格中的“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者交换农奴。农民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须交纳赎金”可知,俄国农奴只是无条件获得了人身自由,但并没有获得经济自由,所以不能说俄国农奴获得了完全自由,排除A项;俄国
20、在废除了农奴制之后并没有实现民主政治,排除C项;由“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可知,并不是美国全境禁止奴隶制,而只限于叛乱州的范围,排除D项。10 【答案】C【解析】据材料“宰相比洛解散了帝国议会,后来,财政部国务秘书的征税提案又遭失败,比洛被迫于1906年6月提出辞职,宰相因在帝国议会中失败而去职”可知,最初宰相解散了帝国议会,后来宰相在帝国议会中失败,被迫辞职,说明议会的作用和力量增强,故选C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A项;国会与宰相的权力制衡的含义是国会和议会之间相互制约与平衡,但材料体现的议会权力的扩大,排除B
21、项;材料体现的是议会和宰相之间的关系,未体现皇帝权威的变化,且德国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皇帝权力较大,排除D项。11 【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的“意大利国王”可知,意大利实行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故正确;由撒丁王国的“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为自己、为其后裔领取意大利国王之头衔”可得,撒丁王国希望实现国家统一,然后由其国王出任意大利国王一职,故正确;由于意大利存在君主立宪政体,所以说明意大利并没有废除权力世袭制度,故错误;由题干中的“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等人推动参、众两院通过了只有一条条文的法律”可知,撒丁王国是民主制国家,而其国王不是封建君主,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12 【答案】D【解析】根据材
22、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沿用千年的太阴历通过日出和日落来确定时间,反映自然节气的转换,每天和每个节气的长短都不固定,其准确性远不如西方的太阳历,这些特点与农业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过程中,日本面对民族危机,开展明治维新运动,以“脱亚入欧”为目标,全面西化,其中在历法方面改用西方精确的太阳历,以顺应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潮流,D项正确;材料中日本改用西方太阳历的做法体现的是对西方的学习与借鉴,与增强国民民族认同感无关,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该做法与扫除封建专制思想遗毒无关,且明治维新保留了包括封建专制思想在内的大量封建残余,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所学知识,“明治
23、改历”是日本明治维新的一部分,排除C项。故选D项。13 【答案】(1)背景:封建专制统治强化;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矛盾加剧;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任答4点,言之成理即可)(2)影响: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做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结合所学欧洲18世纪的相关知识可知,18世纪欧洲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由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欧洲的发展”可得,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强;由材料二“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和尖锐起来
24、”可得,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矛盾加剧;由所学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可得,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2)由材料一“给已经或即将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和理论基础”可得,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做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由材料二“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并结合所学启蒙运动的影响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可得,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14 【答案】(1)原因:教权与王权的争斗导致俄国社会落后;东正教会权力过大,威胁政权稳定;教会反对势力阻挠彼得一世进行欧化改革;俄国与西欧在近代化方面有较大差距。(2)不同点:
25、主导力量不同:俄国是沙皇主导。西欧是资产阶级主导。内容不同:俄国主要是将教会财产收归国有,未涉及民众思想和社会形态革新。西欧宗教改革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政治运动。范围不同:彼得一世改革仅限于俄国自身;西欧宗教改革从德意志开始,波及整个西欧地区。作用不同:俄国教会改革为欧化改革做了准备;西欧宗教改革为社会的转型打下了基础。【解析】(1)据材料“教权与王权之争导致国家经济、文化及政治事业均没有起色”可知俄国历史上长期的教权与王权的斗争导致俄国的社会发展全面落后,使俄国在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与西欧国家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据材料“东正教会参与国家大事”“同时教会拥有自己的特权”可知东正教会在国家
26、拥有特权,对世俗政权影响较大,影响到了国家的整体稳定;据材料“教会中的反对势力纷纷反对”,可知当时教会势力反彼得一世的欧化改革。(2)据材料“彼得一世对俄国东正教会进行了改革”可知彼得一世宗教改革的主导力量是沙皇,而西欧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由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据材料“削减教会地产”“剥夺教会经济自主权”可知彼得一世宗教改革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财政经济方面,并未涉及民众的思想变革,内容具有狭隘性,而西欧的宗教改革既是宗教信仰领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又是一次政治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和教皇的权威,促进了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据材料“彼得一世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可知彼得一世宗教改革主要在俄国爆发,服务于俄国国家利益发展的需要,范围仅限于俄国自身,而西欧的宗教改革从德意志开始,很快波及整个西欧地区,出现了英国国教改革、瑞士加尔文教等一系列新教教派;最后,彼得一世的宗教改革使俄国逐渐摆脱传统东正教的影响,逐渐向西方文明靠拢,为下一阶段的欧化改革奠定了基础,而西欧的宗教改革为西欧地区逐渐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