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学年上期期中试卷高三 历史(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表为西周晚期周王的婚姻状况(部分)出嫁者所在国娶入者出嫁者所在国娶入者出嫁者所在国娶入者申姜申国周厉王齐姜齐国周宣王苏改苏国周幽王姜氏齐国陈妫陈国孟姜国番改番国丰妊单丰国褒姒褒国据表可知,西周晚期( )A一夫多妻制开始盛行 B周王室通过政治联姻维系统治C周文化传播范围扩大 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得到加强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墨子宣扬“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这些主张的着眼点都在于( )A宇宙时空 B君主权力
2、 C社会秩序 D个人价值3汉代太常的职责是掌管祭祀祖先鬼神,引导天子祭祀。太常的“常”同“尝”,乃依四时奉献时物让祖先鬼神时时尝新之意。太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皇陵所在县的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据此可知,汉代的太常( )A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B成为了当时级别最高的官职C强化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D延续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4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但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经营模式逐渐壮大。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制度 B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加重C民间资本的经营方式较为落后 D私营
3、工商业承担高额赋税5董仲舒在维护君主权威的同时,又考虑到权力使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认为人是天的造物,因此人的形体构造与天的运行规律是完全相符合的,“小而为人,大而为天”“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因此“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此番言论的意图是( )A强调君主专制的统治 B抑制君权的滥用C论证天人一体的关系 D加强思想的统一性6唐代诗人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言中写道:“扬、越(扬州、越州)间,多作书模勒(雕版印刷)乐天(白居易)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这说明唐代( )A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B盗版印刷风气猖狂C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传播 D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7北宋建立“契税”,即田产房屋交易税
4、,宋开宝二年(969年)规定:典卖田宅应在两月内向官府输钱,请求验印,名“印契钱”。据此可知宋代( )A政府立法抑制土地兼并 B契税成为财政的主要来源C土地的私有开始合法化 D土地商品化发展趋势明显8南宋时江西景德镇的瓷器有的窑“器尚黄黑”,最受浙江人欢迎;有的窑专产高足碗、雪花碟等,最受川广荆湖人欢迎;有的窑专产绣花、银绣、弄弦之类的碗碟,最受江浙福建人欢迎。由此可知( )A制瓷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B市场需求差异推动制瓷业发展C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 D制瓷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9明太祖实录记载:“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
5、: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这表明当时( )A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B政府保护商人的合法权益C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D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10明代王守仁说:“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其目的是( )A发明本心以“致良知” B抨击程朱格物致知的烦琐C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 D针对知行脱节以矫正时弊11顺治十二年春,王夫之开始作周易外传,通过探索象数以穷理。在这部著作中
6、,王夫之精辟地阐述了“器”(客观存在的各种具体事物)和“道”(事物的规律)的关系,指出:“天下唯器而已矣”,他希望人们“勉于治器”。这一论断( )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C批判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D摒弃了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1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7、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13申报对1873年冬发生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给予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在案件延续的三年中,发表新闻和评论60多篇,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响应,引起了慈禧太后的重视,促成了冤案的平反。这表明申报( )A及时传播大量时事信息 B深受统治阶层的重视C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D推动清末司法近代化141873-1892年,轮船招商局与英国两家轮船公司四次签订航线营业份额合同,轮船招商局在长江航线份额为38%-55%,北洋航线为37%-60%,上海至宁波、上海至福州航线为50%-55%。这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
8、发展 B政府寻求自强求富之路C中外不断加深技术合作 D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15晚清以前,郑成功至多是以“遗民忠义”的“忠烈”形象受人景仰,也有人视之为“草寇”。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排满驱荷开拓台湾”而备受国人推崇。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国人信仰推高了郑成功地位 B近代以来传统儒家思想式微C国人对民族历史的重构以适应时代 D国人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普遍认同16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
9、反映了( )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团结为目标D革命党人为维护政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171919年9月,美国驻华公使离任时指出:“这一次中国民意的大觉悟,总括看来,可以使我们断定中国将来的重要国事必须要先得国民的意见,必须要合乎国民的需要。”这说明( )A美国同情中国的民主斗争 B反帝运动获得了国际认可C五四运动调动了爱国意识 D国人的权利意识开始觉醒18井冈山道路开辟时,引起党内部分人士的质疑。他们对农民革命持悲观态度,对这条道路横加指责,并提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能否救中国”“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等疑问。这些质疑( )A没有摆脱
10、城市中心论的束缚 B及时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C否认了农民运动的历史作用 D低估了武装暴动的积极影响19下表为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这份数据可反映出( )棉纱进口棉布进口麦粉进口钢铁进口机器进口生铁产量下降38%下降20%下降15%增加20%增加20%增加30%A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B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C政府为抗战作物质准备 D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20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了成熟 B违背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追求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1、形成 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21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1956一 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确定了 “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提出了国家建设所需要的57项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和616 个中心问题,提出了各门学科的发展方向。这反映了党中央和国务院( )A一定程度上破坏“百家争鸣”的方针 B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C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加速科技发展 D制定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战略22改革开放之初,陈云强调指出要根据“鸟”的需要,设计“笼”的大小,并不断调整“笼”的尺寸,使“鸟”不被“笼”困死,而目能在“笼”中充分飞翔。“鸟笼经济”的提出意在( )A在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 B摆
12、脱计划对社会经济的影响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阐释计划与市场的互动关系232013年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并先后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针对不同全球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反映出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A形成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机制B不断调整以适应世界格局变动C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基础D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和奋发有为24公元前59年,凯撒颁布土地法案,向征战的士兵广泛分配土地,推动罗马行省的殖民化进程;他征服高卢地区后颁布法案赋予一部分人公民权;还通过了关于罗马行省官员任职期限的
13、法律。这表明( )A适时立法巩固了古罗马的统治 B高卢人都享有与罗马人同等的公民权C贵族和平民间的矛盾得以解决 D罗马行省的统治采取民主管理的模式25建筑师布鲁内列斯奇建造佛罗伦萨大教堂时设计了一个特殊的圆顶,不是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1436年教堂落成时,连教皇也惊讶于这个“神话穹顶”。这个别出心裁的设计体现出( )A民主科学精神引导下欧洲的思想解放 B人人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的宗教自由精神C佛罗伦萨公民反抗君主专制的决心 D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26论及牛顿科学成就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有学者指出:“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点,而且也是人类思想史
14、上最深刻的革命,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理学范围。”该学者的这一观点旨在强调A近代科技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推进作用 B牛顿定理对其它自然学科的深刻影响C牛顿科学精神对启蒙运动的促成作用 D经典力学为相对论创立奠定理论基础27洛克指出:人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政府的主要作用甚至唯一作用,就是在个人财产受到侵害时执行法律的惩罚权力。这种惩罚权力的行使不能是随意的,而必须按照政治社会一致同意的规则,或按照他们授权的代表一致同意的规则来行使。这种观点( )A本质上属于无政府主义 B反对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监督与制衡C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D为反对中央集权
15、制提供了思想武器28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C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29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每两年全部改选一次;而参议员任期是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的议员。这些规定( )A防止立法工作草率从事 B保证代表的广泛性和政策的延续性C兼顾中央和地方的利益 D充分体现了两院的制约与平衡原则30共产党宣言写道:“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
16、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这一论述意在说明( )A阶级斗争促进社会变革 B暴力斗争是革命的唯一途径C科学社会主义由此诞生 D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亟需改善31“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能够反映( )A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B核能的运用促进了经济垄断C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 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32关于俄国二月革命,苏联时期的观点认为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
17、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俄国一些学者提出二月革命后各地几乎没有两个政权并存的现象,地方的实际权力没有转到临时政府新任命的委员手中。这一变化反映出( )A观点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B苏联时期的评价更为客观公正C历史认识受到时代的影响 D详实史料会得出正确历史评价331933年6月,资源自给力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两国互相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法美也捐弃前嫌,于1936年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 )A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建立 B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C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D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341933年7月,罗斯福在致伦敦国际经济会议的电报中
18、声明,反对恢复金本位制,坚持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对于美国的上述政策,认识正确的是( )A罗斯福为稳定国际金融形势做出了贡献 B标志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扩展到金融领域C美国的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 D为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基础35西方文明简史中用“两个协定改变经济世界”作为章目,评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二战后,经济世界的“改变”主要是指( )A西方国家居于经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的经济协调机制C消除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壁垒 D出现倡导自由贸易的经济思想36下表是根据学者崔士鑫政策的风向标:英国政党竞选宣言研究(1900-2005) 一文整理的(1964-1979年)英国经
19、济和进出口的数据。这些变化( )A反映出英国“世界工厂”地位丧失 B使得英国此后更加注重市场的作用C折射出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 D一定程度上说明英国经济不断衰退371978年,苏联向西方出口石油增加了5%,但其外汇收入却增加了2.5倍,达到了140亿美元。苏联用于购买国外技术和粮食的财政硬通货中60%以上是石油收入。这一现象( )A体现出勃列日涅夫改革显著成效 B助长了苏联低效僵化体制的发展C说明苏联的工业正快速健康发展 D使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38美国之音是美国重要的对外广播媒体,其所传达的讯息与美国当时盛行的政治观点是一致的,下表为美国之音对部分国家广播节目时间的变化据此可知美国(
20、 )语言小时/日1984199119972010亚美尼亚语1.251.2500俄语614290乌克兰语4420缅甸语1228.5汉语11242544韩语1.51.51.514A对外宣传重心受国际格局影响 B试图以文化传播干涉国际事务 C放弃了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思维 D在后冷战时期宣传能力的减弱39“经济全球化呼唤全球的共同参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集团完全有可能成为多极化进程中的必然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多极化不应也不可能再重复历史上曾经形成的仅由几个大国主导,并以牺牲中小国家利益为特征的所谓均势。”这反映了多极化的实质是( )A强国意志和模式的输出 B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过程C世界力量对比的
21、均势化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40钱乘旦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错。但当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到各种本土性时,就一定要嵌入各种文化背景中”。这说明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 )A导致了本土文化丧失 B与本土文化共存交融C激化各民族间的矛盾 D实现世界文化的趋同第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题,41题22分,42题18分,共40分)41.经济民族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对民族国家主权观念构成了强大的挑战。联合国的经济制裁、世贸组织的“透明条款”等,都表明主权行使的困境。民族国家面对在主权“夹缝”中膨胀起来的跨国
22、公司,不得不“割让”一块块的生存空间。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造就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促使一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到国际社会的反应。在这个意义上讲,主权的行使并非随心所欲。 摘编自邹树彬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主义材料二 经济民族主义主张,每个国家都应该把追求更多的超额利润以满足本民族国家的需求当做最重要的政治目标之一。一般而言,它对激进的全球化观念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认为不应该为抽象的世界福利而牺牲本国利益,相反,这一理念内含了“此胜彼败”的逻辑,它往往认同一个民族国家经济地位的上升要以牺牲另一个民族国家经济为代价这样的残酷现实。 李永刚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民族主义材料三 积极
23、的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国家针对全球化的适应性调整。“积极的”表明要顺应全球化趋势,不是被动地作出反映性政策;“民族主义”仍是核心,表明国家帮助自己的公民增加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积极的经济民族主义如果被发展中国家充分采纳和利用,就会对现存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摘编自邓维、宋国栋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主义的关联分析: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挑战民族国家主权观念的表现并据材料二概况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主张。(14分)(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积极的经济民族主义”的内涵及其积极影响。(8分)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4、(18分)材料一 众多研究发现气候冲击引发的经济冲击是造成暴力犯罪、冲突和内战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宗教活动,从更广义的范围观察,它通过经济冲击直接威胁社会稳定,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经济的脆弱性在气候冲击下更是暴露无遗。通过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发现,气温的降低会显著增加社会不稳定程度,且具有长期的持续效应。学者考察了2000年来干旱与洪涝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王朝的影响,发现降雨量越少,游牧民族的入侵的概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根据梁若冰、美布雷特辛斯基的文章整理材料二 早在2007年,由英国电视导演马丁德肯执导的纪录片全球变暖大骗局指出:1940年至1975年人
25、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上升,但气温却连续30多年下降,可见二氧化碳和气温上升没有直接关系。无独有偶,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发生的“气候门”事件引发轩然大波: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电子服务器被一名黑客入侵,上千封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在过去13年里通过邮件交流的记录遭到窃取,并被公之于众。在一封被公布的电子邮件里,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的主人菲儿琼斯写道,在编辑新的数据时,他将实际气温数据添加到过去20年里的系列中的工作,同时还有对1961年以来气温下降趋势的隐瞒。而菲儿琼斯正是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负责全球气象数据整理的关键人物。发达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自身发展高端服务业之时,突然竖起环保大旗把
26、主要依靠资源出口和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摆上全球气候变化的谈判桌,受到国际社会的怀疑和非议也无可厚非。 沈立全球变暖背后的博弈(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历史上气温降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全球气候变化进行谈判的背景,并指出国际社会对这一行为的怀疑和非议的原因以及争议的本质。(10分)20202021学年上期期中测试高三 历史 参考答案110 BCDAB CDBBD 1120 BACBC DCACD 2130 CADAD CCABA 3140 ACBCB BBABB41 (1)表现:国际组织对主权的制约;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世界经济的依
27、存性对主权行使的限制。(3点6分)主张:利润最大化;否定激进的全球化;反对牺牲本国利益;信奉“此胜彼败”的逻辑。(4点8分)(2)内涵:主动做出适应性调整;提高本国公民的竞争力。(4分)积极影响: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各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有利于经济民族主义与经济全球化和谐共融。(2点4分)42. (1)(8分)农业方面:粮食总量下降,容易造成粮荒;社会方面:引发各种矛盾激化,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人口方面:人口下降迅速,出现波动;民族方面:游牧民族南侵,给中原地区带来战争;国家政权:中原王朝或南迁,或灭亡,造成朝代更替。(每点2分,4点8分。)(2)(10分)背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气候危机不断出现;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每点2分,3点6分。)原因:国际社会质疑发达国家此举是以保护环境为由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机会的遏制。(2分)本质:反映了各国发展权之争,也体现了发展模式之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