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悲剧与人生的距离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我们的世界中有的是凶灾险恶,但是说这种凶灾险恶是悲剧,只是在用修辞比譬。悲剧所描写的固然也不外凶灾险恶,但是悲剧的凶灾险恶是在艺术锅炉中蒸馏过来的。像一切艺术一样,戏剧要有几分近情理,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它要有几分近情理,否则它和人生没有接触点,兴味索然;它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否则你会把舞台真正看作世界,看奥瑟罗会想到自己的妻子,或者老实递消息给司马懿,说诸葛亮是在演空城计!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
2、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悲剧都有些古色古香。希腊悲剧流传于人间的几十部之中只有波斯人一部是写当时史实,其余都是写人和神还没有分家时的老故事老传说。莎土比亚并不醉心古典,在这一点他却近于守旧,他的悲剧事迹也大半是代远年淹的。十七世纪法国悲剧也是如此。拉辛在巴雅泽序文里说,“说老实话,如果剧情在哪一国发生,剧本就在哪一国表演,我不劝作家拿这样近代的事迹做悲剧”。他自己用近代的“巴雅泽”事迹,因为它发生在土耳其,“国度的辽远可以稍稍补救时间的邻近”。这是以空间的远救时间的近。莎士比亚也很明白这个道理。他回到本乡本土搜材料时,他心焉向往的是李尔王、麦克白一些传说上的人物,这是以时间的远救空间的近
3、。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而在实际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所谓“主角”同时都有几分“英雄气”。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于无恶不作的埃及皇后克莉奥佩特拉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却也没有他们那副傻劲儿。许多悲剧情境移到我们日常世界中来,都会被妥协酿成一个平凡收场,不至引起轩然大波,如果你我是俄狄浦斯,要逃弑父娶母的预言,索性不杀人,独身到老,便什么祸事也没有。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易避免的灾祸里闯。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这种另一世界的感觉往往因神秘色彩而更加浓厚。悲剧压根儿就是一个不可解的谜语,如果能拿理性去解释它的来因去果,
4、便失其为悲剧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人类的普遍希望,而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期望,不能尤人,于是怨天,说一切都是命运。悲剧是不虔敬的,它隐约指示冥冥之中有一个捣乱鬼,但是这个捣乱鬼的面目究竞如何,它却不让我们知道,本来它也无法让我们知道。戏剧在人情物理上笼上一层神秘障,也是惯技。一部红楼梦所写的完全是儿女情,作者却要把它摆在“金玉缘”这个神秘的轮廓里。别说什么自然主义或是写实主义,易卜生写的在房子里养野鸭来打的老头儿,是我们这个世界里的人物么?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霎时间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这就是尼采所说的“从形相得解
5、脱”。 (选自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有删改)1. 下列对“悲剧与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悲剧能反映人生,但是它只是用修辞比喻的形式表现我们世界中的凶灾险恶,因而走进舞台,不须丢开世界。B. 悲剧所描写的也不外凶灾险恶,由于经过艺术加工,所以,悲剧的内容在时间或空间上大都距离观众的生活较远。C. 悲剧的主人公有平凡人缺少的英雄气。在实际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D. 悲剧往往充满神秘色彩,人情物理上笼着一层神秘障,因而让观众觉得剧中世界是另一个世界。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看奥瑟罗会
6、想到自己的妻子”,这是不懂戏剧的不近情理的特点所致,这样是将戏剧和现实世界等同了。B. 莎士比亚的悲剧故事都取材于距今十分久远的时代,这正体现了悲剧往往有些“古色古香”的特点。C. 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于无恶不作的埃及皇后克莉奥佩特拉,这些凡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主角们,具有我们没有的伟大魄力和那副傻劲儿。D. 曹雪芹为红楼梦设计“金玉缘”这个神秘的轮廓,可让另一世界的感觉因此而更加浓厚。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论是戏剧或是其他文学样式,都需要有几分近情理来寻求人生的接触点,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以使舞台世界和现实世界有所区分。B. 傻劲十足的平常人睁着大眼往人
7、们易避免的灾祸里闯,这样就产生了悲剧。俄狄浦斯如果不杀人不娶妻,便能逃开弑父娶母的悲剧。C. “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一句中的“放大镜”喻指一定的艺术提炼和加工。D. 正因悲剧把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所以悲剧使人“从形相得解脱”,脱开了现实的重压。【答案】1. A 2. B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悲剧与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不须丢开世界”理解有误。
8、原文为“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故答案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B,“都取材于距今十分久远的时代”错,原文中为“莎土比亚并不醉心古典,在这一点他却近于守旧,他的悲剧事迹也大半是代远年淹的。”故答案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理解文本观点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
9、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选项B,“傻劲十足的平常人睁着大眼往人们易避免的灾祸里闯”理解有误。原文“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易避免的灾祸里闯。”故答案选B。【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
10、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乡魂冯骥才倘若你生长在故乡,那份乡情乡恋牵肠挂肚自不必说;倘若你出生在异地他乡,你对它的印象与情感都是从长辈那里间接获得的,对故乡,你又是怎样一种感觉?数年前,我应邀与几位作家南下访游,依主人安排,途经宁波一日。车子一入宁波,大家还在嘻哈交谈,我却默然不语,脸贴车窗,使劲向外张望着,好像急于想抓住什么,好跟心里的故乡勾挂一起。此时我才发现心里的故乡原是空空的。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面对祖父与父亲的出生地,为何毫无感应?啊,故乡原本只是我的
11、一个符号籍贯!我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第一次。我渴望与故乡拥抱和共鸣,但我不知道与故乡的情感怎样接通。好似一张琴闲在那儿,谁来弹响?怎么弹响?下车在街上走走,来往行人的宁波话一入耳,意外地有种亲切感,透入心怀,驱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感。我很笨,一直没从祖父和父亲那里学会宁波话。但这特有的乡音仿佛是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家乡的民歌,伴着我的童年、少年。那时,来串门看望祖父的爷爷奶奶们,大都用这种话与祖父交谈。父亲平时讲普通话,逢到此时便也用这种怪腔怪调插言谈话,好像故意不叫我听懂,气得我噘起小嘴抗议。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便逗我,哄我,依然还说那种难懂的宁波话这曾经让我又气又恨的宁波话,为什么此
12、刻有如施魔法时的咒语,一下子把依稀的往事、把不曾泯灭的旧情、把对祖父与父亲那些活生生的感觉,全都召唤回来,逼真地如画一般地复活了?在天童寺,一位老法师为我们讲述这座古寺的经历。他地道的宁波口音,使我如听外语,全然不懂。我便仔细去端详这法师的仪容,竟然发现他与祖父模样很像:布衣布袜,清瘦身躯,慈眉善眼,尤其是光光的头顶中央有个微微隆起的尖儿。北方大汉剃了光头,见棱见角,或圆或平;宁波人歇顶后,头顶正中央便显露出这个尖儿来,青亮青亮,仿佛透着此地山水那种聪秀灵气。我觑起眼睛再感觉一下,简直就是祖父坐在那里说话!祖父喜欢用薄胎细瓷的小碟小碗吃饭。他晚年患糖尿病,吃米都必须先用铁锅炒过。他从不叫我吃他
13、的饭,因为炒过的米少了养分。宁波临海,这里的人吃起海鲜精熟老到。祖父吃清蒸江螺那一手真叫空前绝后,满满一勺入口,只在嘴里翻几翻,伴随着吱吱的吸吮声,再吐出来便都是玲珑精巧的空壳了。每次吃江螺,不用我邀请,祖父总会令人惊叹又神气十足地表演一番。然而,祖父,如今你在哪儿呢?我心头情感一涌,忽然张开眼睛,想对老法师大喊一声:爷爷!奇怪,祖父是在我十岁那年去世的,三十年过去了,什么缘故使我隔着岁月烟尘,如此动情地呼叫他呢?是我走到故乡来了,还是故乡已悄然走进我的心中?前两年,我去新加坡参加一个会议。忽有十几位上了年纪的华侨同胞到宾馆来访,见面先送我一本刊物,封面上大大地写一个“冯”字。原来是此地冯氏宗
14、亲会的成员。华人在海外,组织各种同乡同族会,彼此守望相助,可剖肝胆。每每同乡同族人有了难题,便一齐合力解助;若同乡同族人有了成就,也同喜同贺。一位冯姓长者对我说:“你是咱冯家的骄傲啊!”我看见坐在侧面的一位老者,清瘦,文弱,似曾相识,心有所动,问道:“您家乡在哪儿?”“宁波。”他一开口,便带着很重的乡音。我听了,随即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老家也在宁波。”他马上叫起来:“现在就是一家,我们好近呀!”随即急渴渴向我打听故乡的情形。多亏我头年途经故乡,有点见闻,才不致窘于回答。他一边听我讲,一边忽而大发感慨:“全都不一样了,不一样了”忽而冲动地站起来,手一指叫着:“那是我去捉过鱼的地方!”然后
15、逼我讲出更多细节,仿佛直要讲得往事重现才肯作罢。这老乡情不自禁把座椅挪到我身前,面对面拼命问,使劲听。可惜我只在故乡停了一天,说不出更多见闻。但我发现,我随便扯些街道的名称、旧楼的式样、蔬菜的种类,他也都视如天国珍闻,引发他一串串的问题、感叹或惊叫。他脱口吟道:“今时明月他乡客,旧地故人往日情。”我感到故乡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一切属于它的人们,不管背离它多久多远。我怕冷落了他人,才要转换话题,那些人却笑眯眯摆手说:“不碍事,你再给他多讲讲吧”他们高兴这样旁听,直听得脸上全都散发出微醺的神气,好像与我的这位老乡分享着一种特殊的幸福,那便是得以慰藉的乡恋。此时我多么像在家
16、人中间,张张陌生的面孔埋藏着遥远的亲切。我想象着在哪里曾与他们相关相连,唐宋还是秦汉?我想起在黄河边望着它烟云迷漫、波光闪耀的来处,幻想着它万里之外那充满魅力的源头。同种同族,同乡同姓,有一种血脉相通的源头感。有着共同源头的人,身上必定潜在着一个共同的生命密码,神秘地相牵。4. 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 初次来到宁波,作者却毫无心灵感应,他不禁对自己的故乡产生了怀疑。B. 作者儿时觉得宁波话怪腔怪调,到故乡后,却觉得乡音入耳,格外好听。C. 对三十年前去世的祖父的思念,使作者心中萌生出的故乡情愈发强烈了。D. 作者对故乡宁波并不熟悉,只好杜撰些见闻来应付海外同乡急切的打探
17、。5. 本文第一部分中,作者为什么强调自己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6. 本文第二部分中详细描写了天童寺的老法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4. C 5. “回”意味着曾经在故乡生活过,“来”强调的是作者第一次来到故乡,“来”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陌生与隔膜,为下文对故乡情感的转变埋下伏笔。 6. 文中详细描写了老法师的地道宁波口音,呼应了上文对童年时听宁波话回忆;描写了老法师的仪容,与祖父极为相似,引出了下文对爷爷的深切怀念。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情感,从陌生、隔膜到亲切、认同的转变,为下文抒发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做铺垫。【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能
18、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选项A,“对自己的故乡产生了怀疑”与文意不符。原文“下车在街上走走,来往行人的宁波话一入耳,意外地有种亲切感,透入心怀,驱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感”;选项B,“格外好听”与原文“有种亲切感”不完全一致;选项D,“杜撰”“应付”理解有误。原文:可惜我只在故乡停了一天,说不出更多见闻。但我发现,我随便扯些街道的名称、旧楼的式样、蔬菜的种类,他也都视如天国珍闻,引发他一串串的问题、感叹或惊叫。故答案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散文的内容的解读的能力。作答这类试题
19、,考生要注意把握文句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同时要扣住对全文的理解和把握作答。本题题干问的是:本文第一部分中,作者为什么强调自己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根据文本“啊,故乡原本只是我的一个符号籍贯!”说明了作者不是出生在故乡,所以作者说“来”故乡,体现了作者对故乡印象的模糊和陌生,也为作者对故乡印象转变奠定了基础。【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作用的赏析的能力。文段的作用类试题,一般要从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情感态度的作用。本题题干问的是:本文第二部分中详细描写了天童寺的老法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二部分写老法师在结构上与上文童年时候听宁波话形成了呼应。从内容及情
20、感上,老法师的外在的容貌及说话的口气都和祖父非常的相似,这勾起了作者对祖父的怀念,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刻的理解。【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实用
21、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相关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到 5.83 亿人,过去 5 年,手游用户数从 9000 万增 长至 5.54 亿,而青少年成为游戏主力用户之一。广东一所高校有学者进行了一项针对 518 名中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青少年中,大受欢迎的网游以暴力题材为主。玩家对暴力网游接触量越大,则越倾向于认为世界是丑恶的、他人是不值得信任的,同时对暴力的赞同度也越高,倾向于采取暴力行为解决矛盾冲突。记者调研发现,目前,受成瘾性电子游戏影响的群体呈现出低龄化、边缘化两大特征。低龄化00后甚至 05 后被称为数字化原住民,一些经营者在设计、运营成瘾
22、性电子游戏时倾向 于针对低龄群体。江苏省电子竞技运动协会副会长孙紫阳说,业余玩家尤其是低龄玩家往往比专业选 手更容易对游戏成瘾,因为缺乏辨别力,游戏的设计能持续给他们以精神刺激,获得巨大快感。边缘化成瘾的青少年存在一些共性,如现实世界社交面窄、少有其他获取娱乐的途径等。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精神科主任医师陈振宇介绍,临床发现游戏上瘾的孩子社交能力差,在现 实世界中找不到存在感,一定程度上这是农村、县域留守儿童成为重灾群体的原因。成瘾性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巨大杀伤力有两大主因,一是复合成瘾难以断根,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长期持续的负面影响;二是游戏构建的虚拟世界,以粗暴甚至错误的规则冲击误导
23、了未成年人三观,埋下严重社会隐患。(摘编自低龄化边缘化:成瘾性电子游戏正摧毁我们的新生代2018 年 6 月 6 日 新华网)材料二:从 6 月 19 日开始,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并且通知世界各国将这个 病症纳入医疗体系。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把“游戏障碍”正式列入“精神与行为障碍”,其典型症 状是:无法控制地玩游戏、越来越经常将电子游戏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 增加游戏时间。要认定为游戏成瘾,需要满足下列条件:首先要表现出对游戏的自控力不足,其次是将游戏的优 先级放在其他兴趣与日常活动之前,就算有身体或精神上的负面情况也要继续玩游戏甚
24、至增加游戏时 间,然后病患因为游戏已造成家庭、社会、工作等方面重大损害,最后需要至少十二个月才能确诊。WHO 称,对于游戏是否成瘾,相关行为要持续至少 12 个月才能确诊,如果症状严重,观察期也 可缩短。部分国家此前已承认游戏成瘾是重大的公共卫生议题,许多国家都有治疗游戏成瘾的戒瘾机 构。(摘编自环球网科技 2018 年 6 月 19 日)材料三:如今好玩的网络游戏多如牛毛,少数青少年游戏成瘾,精神颓萎、身体羸弱、学业荒废,甚至诱发盗窃、暴力等行为。因而,如何防止游戏参与者从“着迷”走向“沉迷”,是亟待破解的公共卫生课题。正如工厂不能只顾盈利而肆意排污,游戏开发运营商有责任规制游戏的“副作用”
25、,不能一切向钱看。日前,不少游戏开发商采用实名认证等措施,推出防沉迷系统;有的游戏公司还上线“数字契 约”功能,引导家长和孩子订立使用契约这些主动作为,展现出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业界也逐步认识到,应当努力从“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可以说,积极承担责任,主动转型升级,游戏行业才能摆脱困境,实现健康发展。然而,市场如马,脱缰则野。近年来,有的游戏平台实名认证形同虚设,各类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手段频出,还有一些网络游戏传播低俗色情、渲染凶杀暴力,甚至扭曲历史、传播不良观念这些顽疾,仅靠市场自我调节,显然难以消除。治理游戏市场乱象,必须善用法律与制度。除了事后下线封禁涉黄涉暴的
26、网络游戏,能否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将可能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拒之网外”?可否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用户,建立游戏分级制度?强化监管、创新手段,既是引导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的必然要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不少研究表明,青少年走上网游成瘾之路, 与其成长环境息息相关。有的家庭亲情冷漠或过度约束,激起“青春叛逆”,无形中将孩子推向网络 游戏;有的家长自己就是“游戏迷”,为孩子树立起反面榜样。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游戏上瘾,要 么粗暴地拔掉电源、没收终端,要么简单地将孩子送到“网瘾戒除学校”。事实证明,类似做法效果 十分有限。与其一味
27、苛责、视游戏为洪水猛兽,不如一点一滴改善家庭教育,通过增亲子之情、添假 日之乐、促健康之趣,在潜移默化中为孩子培养多元爱好,提升自控能力。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上 台阶的过程,当他们眼界更开阔、生活更丰富,游戏的吸引力也自然会减弱。数字时代为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也潜藏着风险和挑战。面向未来,进一步增强“反成瘾”的自觉、共同维护“数字健康”,我们才能更好地拥抱数字生活、追求美好生活。(摘编自姜赟美好生活需要“数字健康”2018 年 06 月 20 日人民日报)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相对于专业选手,低龄群体由于缺乏辨识能力,往往更容易受游戏的连续性刺激的影响而上瘾。B.
28、 对于某人游戏是否成瘾,WHO 认为相关行为的表现要持续至少12个月,否则不能诊断为“游戏成瘾”。C. 游戏成瘾给少数青少年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而,如何防止参与者游戏成瘾成了一个亟待破解的公共卫生课题。D. 游戏产业要健康发展,开发商就必须有责任意识,有行业伦理,能积极创新,同时还要接受外 界的监管。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世卫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势必会引起很多争议,但其判断的标准为卫生专业人员提 供了诊断参考依据。B. 那些家庭关怀缺失、少有其他获取娱乐的途径等青少年,比较容易成为沉溺于网游的玩家。C. 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表述各有侧重,但都论及游
29、戏成瘾的成因、危害及破解措施。D.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游戏成瘾有别于我们平时认识中的“网瘾”,着迷甚至沉迷游戏也不能轻 易地论定为到了精神疾病的程度。9. 如何防止青少年游戏成瘾?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的看法或建议。【答案】7. B 8. C 9. 游戏开发商要有责任有良知规制游戏的“副作用”,不能一味趋利,能主动优化设计内容,转型升级。青少年本身也要加强自控力,提升辨识能力,培养多元的爱好。政府部门加强法治监管,整顿游戏市场乱象,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关爱充分,家庭教育恰当,父母做好榜样。公共卫生医疗部门也可根据世卫组织的新规定,加强这方面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工作。【解析】【7题详解
30、】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B项,结合文本内容“WHO称,对于游戏是否成瘾,相关行为要持续至少12个月才能确诊,如果症状严重,观察期也可缩短”分析可知,“否则不能诊断为游戏成瘾”表述不准确。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
31、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可知,无中生有,材料一没有涉及破解措施。故选C。【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探究题。针对文本内容,谈看法或建议,既涉及文本内容分析,又需要拓展延伸。如何防止青少年游戏成瘾,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不少游戏开发商采用实名认证等措施,推出防沉迷系统可以说,积极承担责任
32、,主动转型升级,游戏行业才能摆脱困境,实现健康发展”,游戏开发商要有责任,有良知,规制游戏的“副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为孩子培养多元爱好,提升自控能力”,青少年本身也要加强自控力,培养多元的爱好。“仅靠市场自我调节,显然难以消除。治理游戏市场乱象,必须善用法律与制度”,政府部门加强法治监管。“青少年走上网游成瘾之路,与其成长环境息息相关要么简单地将孩子送到网瘾戒除学校”,家庭关爱充分,家庭教育恰当,父母做好榜样。结合材料二内容分析,公共卫生医疗部门也可根据WHO的新规定,加强预防、诊断及治疗工作。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课外选文: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耿秉字伯初,有伟体,腰带八围。博通书记
33、,能说司马兵法,尤好将帅之略。丙申春,以父任为郎,数上言兵事。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显宗既有志北伐,阴然其言。永平中,召诣省闼,问前后所上便宜方略,遂见亲幸。每公卿会议,常引秉上殿,访以边事,多称帝心。十五年,拜驸马都尉。十六年,以骑都尉秦彭为副,与奉车都尉窦固等俱伐北匈奴。虏皆奔走,不战而还。十七年夏,诏秉与固合兵万四千骑,复出白山击车师,遂定车师而还。肃宗即位,拜秉征西将军。遣案行凉州边境,劳赐保塞羌胡,进屯酒泉。建初元年,拜度辽将军。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章和二年,复拜征西将军,副车骑将军
34、窦宪击北匈奴,大破之。封秉美阳侯,食邑三千户。秉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然远斥候,明要誓,有警,军阵立成,士卒皆乐为死。永元二年,代桓虞为光禄勋。明年夏卒,时年五十余。赐以朱棺、玉衣,将作大匠穿冢,假鼓吹,五营骑士三百余人送葬。谥曰桓候。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梨面注流血。长子冲嗣。及窦宪败,以秉窦氏党,国除。冲官至汉阳太守。曾孙纪,少有美名,辟公府,曹操甚敬异之,稍迁少府。纪以操将篡汉,建安二十三年,与太医令吉平、丞相司直韦晃谋起兵诛操,不克,夷三族。于时衣冠盛门坐纪罹祸灭者众矣。 (节选自后汉书耿秉传)【注】 梨面: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风俗,割面流血,以示忠诚、
35、哀痛。梨通“剺”,割破、划开的意思。课内选文: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
36、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
37、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选自项羽本纪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B. 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C. 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D. 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
38、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11. 下列对课内选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飨”,用酒食款待宾客,文中是犒劳的意思。文中项羽为了鼓舞士气而犒劳士卒。B. “季父”,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季父”一般指最小的叔父,也可泛指叔父。C. “籍”,本意为“名册”,文中活用为动词,取“登记”之义。D. “本纪”为史记中记叙历代帝王生平、政绩的部分,项羽虽然在楚汉之争中以失败告终,但他的生平被列入“本纪”中,足以说明他是一位有魄力的帝王。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耿
39、秉备受宠信。显宗常常让耿秉参与公卿集会议事,并让他巡查边务,他的所为多能符合皇上心意;肃宗时,任命耿秉为征西将军,封美阳侯。B. 耿秉屡立战功。永平十七年,耿秉受诏与窦固率兵出白山攻打车师国,平定后返还;章和二年,耿秉和窦宪一起征讨并大败北匈奴。C. 耿秉深受爱戴。他在边疆任职多年,深受匈奴人的感恩怀念;匈奴人听说他去世的消息以后,举国痛哭,有人甚至割脸流血以表达心中的悲痛。D. 耿秉治军有方。耿秉生性勇敢,处事简便而高效,行军时常身先士卒,休息时不安营扎寨,但遇到紧急情况军队能迅速进入作战状态,士兵都愿意为他效死。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
40、在匈奴。(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答案】10. B 11. D 12. A 13. (1)耿秉常常认为中原空虚消耗,边疆不安定,其中的祸患就出现在匈奴。(2)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3)我派遣官兵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这句话的含义是“耿秉在边疆任职七年,匈奴人感激他的恩德信义。后耿秉受召任
41、执金吾,很受皇帝亲近器重。皇帝每次巡视郡国及幸临宫殿台观,耿秉常常率领禁军护卫于左右。皇帝任命耿秉的三个儿子做郎官”。根据理解原句“匈奴怀其恩信”,“匈奴”做主语,此句前面要断开,故可以排除AC两项。根据理解原句“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的主语是“秉耿”前面要断开,故可以排除D。故答案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选项D,“他是一位有魄力的帝王”理解有误。项羽并不属于帝王
42、,司马迁把他归入帝王行是表现对项羽的敬佩和尊重。故答案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选项A,“并让他巡查边务,他的所为多能符合皇上心意”理解有误,应该是“显宗拿边疆之事询问他,他的回答多能符合皇上心意”。故答案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
43、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中国”中原、“虚费”空虚消耗、“患”祸患。(2)“游”交往、“活”使之活。(3)“所以”原因、“非常”意外的变故。【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 ,就
44、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参考译文1:耿秉字伯初,高大雄壮,腰带八围。博通书籍,能够解说司马兵法,尤其喜好将帅用兵谋略。因为父亲的功勋而被任用为郎官,屡次上书谈论军事。他常常认为中原空虚消耗,边疆不安定,问题就出在匈奴。用战争消灭战争,是有盛德的君王的做法。当时显宗已经有心北伐,暗中很赞同他的意见。永平年间,(皇帝)征召耿秉到宫中,询问他前前后后上奏的对国家有利的谋略,于是耿秉被皇帝亲近宠幸。每次公卿集会议事,皇帝常常带耿秉上殿,拿边疆之事询问他,他的回答多能符合皇上心意。永平十五
45、年,任命耿秉为驸马都尉。永平十六年,以骑都尉秦彭为耿秉的副手,与奉车都尉窦固等一起讨伐北匈奴。匈奴都已逃走,于是不战而还。永平十七年夏,显宗派耿秉和窦固集合部队共一万四千骑兵,再次出白山攻打车师国,最终平定车师国而返还。肃宗即位,任命耿秉为征西将军。派他巡视凉州边境,慰劳赏赐城堡营寨的羌人、胡人,进军屯驻酒泉郡。建初元年,任命耿秉为度辽将军。耿秉在边疆任职七年,匈奴人感激他的恩德信义。后耿秉受召任执金吾,很受皇帝亲近器重。皇帝每次巡视郡国及幸临宫殿台观,耿秉常常率领禁军护卫于左右。皇帝任命耿秉的三个儿子做郎官。章和二年,又任命耿秉为征西将军,作为车骑将军窦宪的副手征讨北匈奴,大败他们。皇帝封耿
46、秉为美阳候,食邑三千户。耿秉生性勇敢,而且处事简练,行军时常常自己披着铠甲走在前面,停下来休息时不安营扎寨,但也把哨兵放得远远的,明确约法律令,有紧急情况,军阵马上列成,士兵都乐意为之效死。永元二年,耿秉代替桓虞担任光禄勋。第二年夏天耿秉去世,时年五十多岁。皇帝赐给朱棺、玉衣,命将作大匠为其挖墓,给予奏军乐的待遇,五营骑兵三百多人送葬。谥号桓侯。匈奴人听说耿秉去世,举国痛哭,有人甚至割脸流血(以表达心中的悲痛)。(耿秉的)长子耿冲继承爵位。等到窦宪事败,因为(或“认为”)耿秉是窦氏的同党,封地被剥夺。耿冲官做到汉阳太守。耿秉的曾孙耿纪,年轻时有美名,被公府征召,曹操很敬重他,认为他与众不同,逐
47、渐升迁为少府。耿纪认为曹操将要篡汉,建安二十三年,他与太医令吉平、丞相司直韦晃密谋起兵诛杀曹操,没有成功,被夷灭三族。当时官宦豪门因耿纪遭遇祸事被灭族的很多。参考译文2:刘邦驻军霸上,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ying)做丞相,珍宝全都被刘邦占有。”项羽大怒,说:“明天犒(kao)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这时候,项羽的军队40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军队10万,驻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沛公在崤山的东边的时候,对钱财货物贪恋,喜爱美女。现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气运,都是龙虎的
48、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气运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是韩王派给沛公的人,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够用来抵挡
49、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如啊。这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您亲自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
50、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王答应了。课内文言知识14.下列加点字词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晋军函陵夜缒而出邻之厚,君之薄也进兵北略地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皆白衣冠以送之素善留侯张良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常以身翼蔽沛公道芷阳间行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
51、理解能力。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军”驻扎、穿着白色的衣服、取道、名词作动词;在夜里、向北、用木匣子、像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增加、与谁交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是百余骑跟从他,动词的使动用法。故答案选D。15.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A. 以其无礼于晋 B. 群臣侍殿上者C.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 见燕使者咸阳宫【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能力。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
52、题目,不要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混淆,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选项B,侍奉在殿上的群臣,例句知道那件事的宾客,定语后置;选项A,状语后置,对晋没有以礼相待; 选项C,判断句,标志是者也;选项D,为省略句“见燕使者于咸阳宫”。故答案选B。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送杨少府贬郴州王维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注)若为:怎堪 青草瘴:番禺杂编“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16. 下面是对诗歌的解
53、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秋景,虚写别后之景。B. 本诗想象朋友被贬后路途遥远,景物凄凉,山水险恶等种种艰难,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命运的担忧。C. 诗歌运用典故,把杨少府与贾谊相比,肯定了友人了才华。D. “青草瘴时过夏口”点明送别的时间,说明作者是春天送别杨少府的。17. 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6. D 17. 对贬谪者才华的肯定和对友人的鼓励和安慰。尾联运用典故,把才子贾谊比作友人,以贾谊之才肯定友人之才华;写朋友将在郴州稍作停留,不会像贾谊悼念屈原一样伤感,以此鼓励安慰朋友。【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
54、诗歌内容的理解及手法的赏析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面是对诗歌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的内容,然后将自己的理解与选项进行比对分析。选项D,“作者是春天送别杨少府的”理解有误。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若为秋月听猿声”送别是在秋天。故答案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考生要注意理解诗歌的情感类试题,要从诗歌的标题、注释、体现情感的关键句(尾联)来考虑作答。题干问的是: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例如本题,考生首先要抓住标题“送杨少府贬郴州”送别诗,一般都是对朋友的不舍和依依惜别的情
55、感。再抓住诗歌的尾联,不难理解作者是借助把友人和贾谊进行对比,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友人的宽慰和劝解的情感。【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
56、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名篇名句默写18.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但我不能放歌,_,_,沉默是今晚的康桥。(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答案】 (1). 怅寥廓 (2).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3). 夏虫也为我沉默 (4). 为变徵之声 (5). 士皆垂泪涕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
57、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寥廓”“笙箫”“徵”“涕泣”。【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1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
58、人员 的天职。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 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 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A. 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B. 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当仁不让C. 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 D. 义不容辞当仁不让责无旁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一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重在责任。“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许推辞,强调“道义上”。第一句中,从语义来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应该做的事,故应使用“当仁不让”。第二句中,前面已经说明“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故后
59、面应是说“教育子女”是父亲的责任。第三句中,强调“出国演出任务”在道义上不容推辞。【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比如本题中的三个词语,“当仁不让”强调“积极主动”,“责无旁贷”强调“责任”,“义不容辞”强调“道义上”。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
60、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视频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 也要提防不被念歪。B. 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 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C. 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 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D. 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
61、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 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否定不当,“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提防”与后面的“不”矛盾。B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成分残缺,“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一句的后面应该加上宾语“的人或单位”。【考点定位
62、】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B项,“矛盾”与后面的“分担”不搭配。D项,应是“对人或单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63、比如A项,“提防”已经包含了否定的意思,故后面一般不能跟否定词,类似的词语还有“防止”“避免”“以防”等。视频21.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A. 萧云仙道:“小弟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前日奉读老先生怀古佳作,所以特来拜谒。”(儒林外史第四十回)B. 贾妃看毕,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C. 那两位记者都说:“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我们明天早晨定会驾临府上聆教。”便转身向方老先生恭维,陪着一路出车站。(围城二)D. 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承谬爱,何敢拂此盛情。”说着,便同士隐过这边书院中来。(红楼梦第一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64、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A项,“奉读”,拜读。敬辞。“拜谒”,拜访谒见。使用得体。B项,“愚姊妹”,对自己姐妹的谦称,使用得体。C项,“驾临”,敬辞,称对方来临。“聆教”,听受教益。常用于书札。“恭维”指出于讨好对方的目的而去称赞、颂扬;也指是对别人的言行持否定态度的一种委婉说法。使用都不得体。D项,“谬爱”,错爱。称人见爱的谦词。使用得体。所以选C项。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顾名思义,维生素_。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
65、重要作用。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虽然很少,_,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夜盲症、角膜干燥症,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神经炎、脚气病。大多数的维生素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人体内难以合成,即使少部分可以合成,但分量不足,不能满足肌体的需要,_。【答案】 (1). 即维持生命的元素 (2). 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疾病 (3). (因此)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必须经常从食物中获取)【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
66、小误差。如此题中的第一个空,根据对文本意思的理解,是给维生素下定义。第二个空根据前文“虽然”,所以此空填“但”。第三个空是对前文的总结,根据对上文的理解,应该填“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作文23.请以“与_同行”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将文题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与幸福同行我们总是在抱怨生活,抱怨日子过得窝囊,抱怨没有知己。我们真正的朋友总是少得可怜。孰不知同一片天空下,开朗的笑容只是梦幻般的幻影,阳光的背面,隐隐的孤独。有时我们也会露出落寂的微笑,有时我们也会对自己说要坚强地走
67、自己的路。岑寂的夜晚,抬起眼帘便见一轮明月,孤寂敢愈加地强烈。明明白天不曾在意这些感受,也许是被刻意地遗忘了。我们常常会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非主流里的颓废眼神并不是做作,而是来自于心底的那座空城。我曾在杂志上看到一句话“能同行在一个世界上,就是一种幸福。”这句话让我蓦然醒悟。我们彼此都是幸福的,却无知地憧憬着幸福。幸福的概念是什么?能够会心地笑,笑得很甜很甜,这就是幸福。在我们的生命中,过客无数,有的见过一面下一秒就忘了,有的相处很久印象很深。这些印象深的人被定义为朋友。有不少人从我身边匆匆走过,只给我留下了一个个背影,也有不少人在我身边与我并肩而行,转头便能看见清澈的眸子与勾起的嘴角。有多少
68、人会对你微笑?那么我还在忧伤什么。过客们走了,却留下了份份幸福。身后足迹漫长,却是我们一起走过的最好证明。成长的路是逆着风的,被吹得纷飞的是发丝,依然坚定的是我们的追求。许多人追求幸福的时间远远多于珍惜幸福。我不止一次听到别人说,不要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我们通常都忘记了那只牵着好友的手,等到了松开的时候,才倍感懊悔。既然现在是幸福的,为什么不好好把握呢。珍惜幸福这是我的追求。生活其实是很公平的,挚友走了,另一个知己会与你同行,知己走了,另一个伙伴会与你在一起。至少,老天不会让你一个人,还有人陪着你,这就是幸福的法则。如果你还在抱怨什么,如果你还在说“我被遗忘了”,如果你还在低声地哭泣,为什么不
69、想一想那些与你同行的人呢能同行在一个世界上,就是一种幸福。这便是我的理解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此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考生首先要注意围绕半命题拟写属于自己的写作立意的角度,其次是选准角度后集中进行合理的挖掘命题的内含。考生要注意命题的要求是:请以“与_同行”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考生要注意从半命题中选择好写作的角度,例如可以补写为:“与乐观同行”考生就可以围绕“乐观”这一心态进行写作;“与刻苦同行”考生可以围绕“刻苦”的品质进行写作;“与挫折同行”考生可以围绕“挫折”的应对进行写作。以上都可以是考生写作立意的角度。同时要注意作文的具体要求:
70、请将文题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以上具体的要求,考生都要做到,这是写作的硬性要求,不容忽视,要一一落实。【点睛】命题作文审题七法:(一)增补信息法(添枝加叶法)(“组词造句”)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如果题目中有代词,则指出具体指代的内容、对象。)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如“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
71、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增补信息法”,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然后取其一点入题。(二)明确重心法(审题眼)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如:“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
72、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三)探究寓意法。(比喻象征联想法)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说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两点:(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
73、点。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这一类作文,命意的关键在于抓住命题中的核心词素,把抽象命题具体还原,再把具体概念抽象提升;或者把大话题从小处着手,小话题从大处引申。(四)追问法“追问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追问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五)化意为象法(化虚为实)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此法称为“化意为象法”。(六)一分为二法“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这就是“一分为二法”。(遇到“中性题目”时,要注意正反思维、辩证思维)(七)巧用材料法有的材料(提示语),蕴含着跟题目有关的丰富的信息。审题时就是充分探究材料,分清层次与角度,结合追问法、添枝加叶法等,明确写作的内容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