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
2、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5小题,每小题1分,共65分)1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斧),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A青铜器制造业发达 B农业耕作技术提高C畜牧业十分发达 D铁制农具的使用2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3西欧粮食的收获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罗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
3、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水利灌溉技术发达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4“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缴纳租税的需要 商品交换的需要 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 B C D5据耒耜经记载,右图所示农具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它最早出现于A秦汉时期关中地区 B隋唐时期江东地区C东汉时期珠江流域 D唐朝时期淮北地区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A丝 B棉 C毛 D麻72010年11月11日,
4、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 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8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9“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状态是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10私营手工业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开始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了主导地位是在A宋朝中期以后
5、 B明朝中期以后C元朝中期以后 D清朝中期以后11下列有关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B. 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陶瓷生产格局C. 邸店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D. 城市中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布局12北宋之所以定都汴京,主要是因为可以借助汴水从南方运输粮食,当时每年大概从南方运输粮食600万担左右。这主要说明A汴水是北宋主要的运输通道 B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已完成C北宋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经济重心仍在我国北方地区13陆游杂赋中的“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了A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B“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C商品买卖必须明码
6、标价D富商大户在水运方便的“草市”相聚而居14从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到北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的变化,反映了A商业的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 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 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D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15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省区嘉靖至万历州县数 集市数顺治至雍正州县数 集市数 乾隆至道光州县数 集市数直隶山东14 13242 10482 52764 112643 53774 1583陕西(关中)16 14321 23828 264江西福建(不含台湾)45 45919 13151 54515 205
7、43 97639 511广东 72 127071 1959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16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17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枋田和许田。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A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B土地公有制形成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井田制遭到破坏18清朝曾规定:第一,严禁火药、铁器外销。第二,夷
8、商到岸必须起卸武器。第三,不准夷商购买中国书籍、学习中国语言文字。这些规定不能反映清政府A限制对外贸易 B对西方持防范态度C禁止对外贸易 D以天朝上国自居19“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主张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农商并重 D寓兵于农20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封建制度渐趋衰落C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D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21.世界历史资料选:“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
9、A.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 B.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 D.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22. 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第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B.第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C.第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D.第段说明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23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棉纺织业实现
10、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24.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25.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26. 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B美国独立
11、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27.从1651年开始,英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航海法案,禁止外国船只涉足与英国殖民地之间的贸易,但这些法案最终在1849年都被废除了。这一变化的根源是由于英国 A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B殖民优势地位丧失 C国家经济政策的转变 D建立起代议制政治28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2916世纪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A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的联系日益紧密 B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在欧美
12、纷纷建立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 D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30.1909年9月21日冯如驾驶着由他设计制造的“冯如1号”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南郊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冯如1号”飞机主要得益于 A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C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发电机的发明31科技改变生活,“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都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 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或发展 A B C D32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
13、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说的“奇迹”主要是指 A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B“全球化”市场初露端倪 C工业革命兴起 D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332001年1月30日,伦敦市发布空气质量战略草案。市长肯利文斯通说,每年英国有24万人死于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他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伦敦的空气质量,消除大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响。伦敦被称为“雾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时期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期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34读下图,从1750年到1865年,这是英国经
14、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获取了大量殖民地,掌握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B持续的社会政治运动推动了上层建筑的渐进变革 C最早开始并完成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转变 D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推动351884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第一栋“摩天大楼”。此后,高耸林立的大楼逐渐改变现代城市的面貌,成为二十世纪都会城市的重要景观。“摩天大楼”大量出现,主要由于 A.炼钢技术的改进 B.化学工业的进步 C.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D.计算机技术的应用36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
15、泛使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37右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 A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对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 C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38关于早期殖民侵略,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手段有赤裸裸的抢劫 C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旧制度的解体 D造成了殖民地长期贫困,应彻底否定 39下表是1870 一1900 年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此表所反映19 世纪后期
16、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40. 美国是一个基督教世界,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是上帝创造了世界,但在20世纪初,有人开玩笑说,现在的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重组了一回。对该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A.反映了上帝创世说B.摩根的能力堪比上帝 C.体现了垄断组织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D.强调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4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解体”指的是A封建经济停滞,半封建经济发展 B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C出现手工工场的行业增加,工场的规模变大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
17、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42.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服饰习惯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43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企业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4419世纪70年代,中国最早投资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近代工业的人是A官僚、地主和商人 B官僚和工场主C工场主和地主 D商人和高利贷者45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
18、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都选择了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B都选择了民主共和之路C都试图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D都选择了革命的道路46读19世纪到20世纪初“近代企业资本总额情况变化表”。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年代企业类型资本总额备注1862年至1894年军用工业5000万余两白银出现企业19家民用企业2964万银元出现企业27家1899年至1911年私人资本9350万银元新增厂矿企业410家A洋务运动企业的刺激和诱导 B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节制资本”解决民生问题47流传一时的“状元办厂”的故事的主角是指A荣氏兄弟 B张謇 C周学熙 D陈启沅48费正清
19、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A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49.右图是近代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火花中的信息说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发展民族工业的内在动力是A爱国心驱使 B政府放宽限制C列强放松侵略 D政治地位提高50. “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这篇评论最有可能发表在A1905民报 B1915年青年杂志C1922年申报 D1946年解放日报51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
20、立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52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 国民经济的恢复 B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完成 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53.下表是1957196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构成比例表。对表中所示数据解读正确的是年份占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轻工业总产值重工业总产值195743.331.225.5195834.330.535.2195925.131.143.8196021.826.152.1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经济建设“左”倾错误严重 工农业生产比例
21、失调 “八大”主要任务基本完成A B C D54.“文革”时期,提出全面整顿思想,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的是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刘少奇55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看到的人民日报可能是在A1976年 B1978年 C1984年 D1992年5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57常熟凌巷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口粮田,按劳力分责任田,分户经营
22、,农民可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出租等,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土地经营方式为A互助组 B高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5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完全实行按劳分配制度 实行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体制A B C D59.下图是两个不同时期参与天安门广场游行的群众队伍,方阵中的标语反映了当时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以下阐述正确的是图一 人民公社好 图二 联产承包好当时的政策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图一反映出农村工作中的 “左”倾错误图二反映出调整土地所有权后农民的感激之情
23、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A B C D 60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一九七八年以来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 _ ”,“北京奥运”“炒股”、 _和“雄起”。其中和两条是对其余8条产生决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它们应该是A西部开放,解放思想 B入世,市场经济 C对外开放,大国崛起 D改革开放,中国特色61“一夜崛起的城市”是对我国哪个城市发展的赞誉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62经济特区特殊在 A经济政策和管理制度 B社会制度 C生产方式 D地理位置63.20世纪90年代,中国
24、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C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64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集中于沿海地区 B形式多样,地域广泛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D从沿海到内地再到沿边扩展65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二、双项
25、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66两宋时期,我国的商业空前繁荣,表现为A货币经济开始占据主要地位 B在重要城市出现了为地域商帮服务的会馆 C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D海外贸易发达67在中国元朝时候,马可波罗曾到中国游历,他有可能带下面哪些物品回意大利 A珐琅彩 B白瓷孩儿枕 C耧车 D十三行的辉煌油画68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A. 打电话拜年 B.乘公共汽车上班 C.坐火车旅游 D.网上炒股 69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民用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下列企业中能起到这一作用的有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湖北织布局 D发昌机器
26、厂70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A“多” B“快” C“好” D“省”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5分)三、材料解析题(共25分)71(25分)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发展原因、发展动力,城市的功能、结构,城市的地位、作用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篆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
27、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l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 摘编自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材料二 直到16世纪中叶,利物浦还只是一个人口只有500人的小镇。1650年代英国内战后,利物浦的贸易和居民人数开始缓慢增长。踏入十八世纪,同西印度群岛的贸易超过了同爱尔兰和欧洲的贸易,利物浦开始发展。而奴隶贸易的利润帮助该市迅速繁荣起来,到18世纪末,利物浦控制了
28、欧洲41%,英国80%的奴隶贸易。同时这里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地区之一,1830年世界上第一条客运铁路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开通。到十九世纪初,40%的世界贸易通过利物浦船坞,利物浦的人口继续快速增加,最终成为英国第二大都市。摘编自百度百科利物浦材料三 上海英租界是最早的租界,1845年通过上海租地章程划定,1863年与美租界合并而成上海公共租界,租界内实行自治管理,不由英国派遣总督,而是成立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担任市政、税务、警务、工务、交通、卫生、公用事业、教育、宣传等职能,兼有西方城市议会和市政厅的双重职能。租界因享有公民领事裁判权,中国政府不能轻易干涉租界内部事务,难以对租界内的行为
29、进行司法活动,要从租界引渡犯罪的公民就会很困难,这个特点也往往令租界成为一些持不同政见者或战争时期平民的最佳避难场所。摘编自搜搜百科外国租界材料四: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国 家总人口(单位:万人)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约18004852法国(1851年)约360075%25中国(1851年)约432008911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的主要原因和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江南乡村市镇大量出现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促进利物浦城市发展的因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
30、知识,概括上海公共租界出现的背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6分)(4)材料四反映出中西在19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呈现什么差异?(3分)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2分)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_姓名:_学号:_ O 密 O 封 O 线O高一级历史科期中考试答卷成绩: 注意事项:1、本答卷为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题区。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答题,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71(1)(8分) (2)(6分) 非 答 题 区 域(3)(6分) (4)(5分) 【答案
31、】(1)原因: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特点:专业性强、分布密集。(2分)影响: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分工与合作(或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推动了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2分)(2)因素:殖民扩张,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工业革命;铁路、水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3)背景: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在华特权。(2分)影响:租界破坏中国领土主权与司法主权,是列强侵略中国的前沿;提高上海城市管理水平,传播近代工业文明、民主思想、科学文化,生活方式;为政治流亡者和战时平民提供庇护。(4分)(4)差异:19世纪中期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西
32、方国家。(3分)问题: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远强于农业文明。(2分)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历史科期中考试答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5小题,每小题1分,共65分)12345678910DBBCBDDCCB11121314151617181920CCBAADDCBD21222324252627282930CDCDCDACAB31323334353637383940DCCBAADDBC41424344454647484950BCDAACBCAD5152535455565
33、7585960CDDBBCDADD6162636465AAACC二、双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6667686970CDBCABBCA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5分)71(1)(1)原因: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特点:专业性强、分布密集。(2分)影响: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分工与合作(或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推动了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2分)(2)因素:殖民扩张,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工业革命;铁路、水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3)背景: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在华特权。(2分)影响:租界破坏中国领土主权与司法主权,是列强侵略中国的前沿;提高上海城市管理水平,传播近代工业文明、民主思想、科学文化,生活方式;为政治流亡者和战时平民提供庇护。(4分)(4)差异:19世纪中期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西方国家。(3分)问题: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远强于农业文明。(2分)非 答 题区 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