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31.50KB ,
资源ID:125171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5171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例谈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素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例谈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素材.doc

1、例谈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摘要:有效情境创设是历史课堂教学必备的手段。何为有效情境?有效情境创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一、问题的提出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一直以来都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当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思想上的普遍不重视;二是教师教学过程的程式化、教条化,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直接影响了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和历史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表述缺少感染性。以课本为蓝本,就事论事,语言苍白贫乏,没有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2.缺少问题情境的创设。在课堂教学中,在保持传统 “满堂灌”形式的基础上,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变为如今简单重复的“满堂

2、问”,课堂看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了,学生发实则缺少思维含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在再现历史与联系现实中缺少纽带,生班硬套,生活性。历史本来相对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创设历史情境的目的,就是拉近历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但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能够联系现实,但缺少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仍然难以理解历史、感悟历史。4.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方面,缺少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等。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的提高,多媒体走进历史课堂,在渲染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直观性、生动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使用不当、过滥的现象,由“人灌”变成“电灌”。缺少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长期以来,历史

3、课程没有关注学生体验历史的问题,在历史课程中,学生缺乏对历史的体验。历史课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教师围绕教材讲历史,学生围绕教材听课、做习题、测验考试。教师依据教材命题,学生靠死记硬背,把教材内容复现到试卷上。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活动基本局限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的心理活动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历史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可见,感知历史,或者说体验历史,是历史学习中的第一主要环节,也是基本环节。因此,如何创设历史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历史教学质量就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二、何

4、谓历史教学情境?以人教新课标必修三新文化运动微课设计为例,探究: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分别指什么?师:陈独秀是最早提出民主的人吗?生:不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曾为实现民主政治而努力。师:陈独秀为什么继续宣传民主政治?(出示PPT)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陈独秀) 师:对以往的政治运动百姓是什么态度?生:不关心。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生:缺乏民主意识。教师总结:陈独秀宣传的民主不仅仅是民主政治,更重要的是民众的民主意识。中国社会存在严重的专制余孽,陈独秀宣传民主,培养民主意识可谓对症下药。教师过渡:陈独秀

5、曾说过:“民主与科学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两个车轮。”这里的科学指的是什么呢?生:高科技产品、高新技术等。(出示PPT)(民国初年)一位初次见到电报线的老人,听说电报线能够传送消息,就偷偷把要捎给儿子的鞋挂在上面。第二天她看到鞋子变得破破烂烂的,以为鞋子已经被儿子收到,高兴地逢人便说电报线的好处。(邹树文)师:此时中国有没有科学?生:以电报为代表的高科技,但是中国又缺乏科学,这里的科学是指什么?生:民众的科学知识。由此可见,科学的内涵是丰富的。(出示PPT)科学者何?举凡一事之兴,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尊理性,而迷信斩焉。(陈独秀)师:陈独秀所提倡的科学是指什么

6、?生:理性或者科学思维。教师总结:科学可以用来反对迷信,启迪民智,只有拥有现代民智的国民才能真正践行民主。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有目的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可以利用风趣幽默、形象生动的语言,趣味无穷的图片、漫画、故事、视频等多种形式营造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问题的设计要有恰当的坡度,保证学生思维的连续和畅通。历史课中的问题探究,教师不是给“结论”,

7、而是挖掘、引发不同的疑问和想法,使其互相碰撞,进行探究,让学生始终处于能动的、自觉学习的状态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行动者。什么是教学情境?应当说,上面的案例就是典型。它告诉我们,所谓“情境”是指“对人引起情感变化的具体自然环境或具体社会环境”。所谓教学情境,是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其特点和功能是能够激发和推动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以及情感活动等,能够提供学习的素材。又如,以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抗日战争微课设计为例,探究:中华民族如何抗战?教师简述并归纳:针对这个问题,当时出现了三种声音: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共产党“游而不击”;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在三种声音中,哪

8、种声音更符合事实?依据是什么?(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教师根据情况归纳并过渡)教材提供的史实告诉我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引导下国共合作抗日分为两个战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游击战、各民族、各阶级、各团体团结抗日)。我们来看一些真实而生动的细节。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一张珍贵的图片,它反映的时间是1937年清明节,地点是中华民族祖先黄帝陵前,人物是国共双方的代表。(展示课件)材料:国共两党黄帝陵前合影和祭文国民党祭文:追怀先民功烈以焕发我民族之精神,驰抵陵寝,代表致祭我开国始祖轩辕黄帝之陵前曰共产党祭文:以鲜

9、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揣摩国共两党代表当时的心情,他们会在黄帝陵前说些什么?(同桌交流,代表国共两党致辞)教师简述并归纳:我们可以想象,此时此地,国共两党祭文中都有“国难当头,共同抗日”的内容。这既是历史的真实,也是民族意识的觉醒。三、创设有效历史教学情境的方法新一轮课改的理念要求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性地位,要求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在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中,认真研读课标,深入解读教材,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按照“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的教学思路,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

10、潜力。教师适时地给予点拨,从而达到立德树人,培育现代合格公民的历史教育目的。 1.问题情境如何创设?如我们所用的人教版历史教材每课正文前都有“探究的主要问题”,可以好好利用。但教材给出的有些问题不一定适合学生的认知层次,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较好的方法是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启发学生结合知识点,分析思考、议论析疑。以人教新课标必修三新文化运动微课设计为例,探究: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呢?(出示PPT)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李大钊) 儒者三纲之说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选自陈独秀(1916年1月15日青年杂志1卷5号)师:儒学受到批判的原因是

11、什么?生:维护专制、禁锢思想。(出示PPT)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选自鲁迅狂人日记)教师讲解:在抨击旧道德的过程中,鲁迅无疑是最激烈的人,在他的狂人日记里直接把儒学定位在“吃人的礼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儒学的问题。 教师总结:儒学维护专制独裁,禁锢思想,与民主科学理念相违背,与新青年的标准违背;批判旧道德,将人的思想从旧的伦理道德压制下解放出来,为民主科学的传播扫清了道路。教师过渡: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此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旗帜

12、鲜明地要进行文学革命。生成性教学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能够更深度地激发学生的意识和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灵动与鲜活,提升课堂生态文化水平和品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及对学生学习价值观的高度关注。2.教学案例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结合实际课堂教学,教师恰当地引入案例,可以优化教学情境。例如:在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一课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案例:案例:“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 问题思考:罗马最早出现的法叫什么?为什么要从习惯法过渡到成文法?阅读教材P26第1段找出答案(出示PPT)。学生回答:习惯法;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

13、律,损害平民利益。案例分析:(出示PPT)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法官会怎么判呢? 学生回答:维护罗莫洛家人的利益。教师小结:(出示PPT)法官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习惯法的存在,就成了平民与贵族矛盾的一个焦点,当时的罗马统治者是怎样处理这个焦点的呢?(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罗马习惯法存在缺陷,为成文法的学习做

14、好铺垫。)(2)十二铜表法标志着成文法诞生学生阅读教材P26第2段教材和学思之窗。 问题思考:如果还是上一个案例,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呢?(出示PPT)学生回答:罗莫洛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教师小结:十二铜表法标志成文法诞生。它内容广泛,条文清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权利, 但维护的仍是奴隶主贵族的权利。(出示PPT)(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回顾和学生阅读教材、史料,在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要让学生理解;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是社会发展和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必然结果。)本课的很多案例也是对古罗马知识的介绍和传播,这些案例不仅能引起学生兴趣,而且

15、可以使在一个接一个的审案中完成教学任务,使知识融会贯通。3.借助影音、图片、实物等创设教学情境。在教授必修一第2单元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直接明潦地弄清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我给学生们播放了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社会状况以及英国的社会状况:中国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以英国为代表)两种耕织手工作坊机器生产两份礼单土特产品近代科技成果两种外交闭关锁国殖民扩张两种制度君主专制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两种文明农耕文明封建主义工业文明资本主义军事装备清军使用的鸟枪射程仅100米,枪长2米,1分钟能发1-2次英军步枪长1米多,射程200-300米,1分钟能发3-4次很自然地得出以下的结论:19世

16、纪上半期欧亚大陆的两端中英两国兴衰局势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鸦片战争前中国日趋衰落的国力构成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可能性;而英国为了满足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这就又决定了英国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战争的结局必然是中国失败。原本复杂难懂的知识,被所创设的影音情境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前要深入了解课本知识的内在特征,在需要的时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影音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除了上述的问题情境、语言情境、影音情境、角色情境以外,还有角色情境、数据图表情境等,教师应该积极开启自己的思维,精心创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的环境和氛围,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不断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