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392.50KB ,
资源ID:1250250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5025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版一轮复习历史专题复习模式人民版学案:专题二 课题八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版一轮复习历史专题复习模式人民版学案:专题二 课题八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

1、课题八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一、“十四年抗战”(一)九一八事变与抗日救亡运动兴起(19311937年)1背景(1)日本方面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制定了大陆政策,侵略中国成为其既定国策。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政局动荡,国内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陷入困境。(2)中国方面:国民党加紧“围剿”红军。(3)国际方面:英法美执行绥靖政策;苏联自保。2侵华史实(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吞并了中国东北,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2)一二八事变:1932年日本侵略军袭击中国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3)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制造了华北事变,企图将华北变为其殖民地。

2、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中国共产党:1935年,面对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同时,在东北组织抗日联军。(2)中国国民党:一方面,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妥协,对内积极“围剿”红军;另一方面,国民政府也开始做抗战的准备。(3)中国人民国民党的一些爱国官兵开始自发地组织抗日斗争,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承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人民群众组织了抵制日货的运动,并对抗日活动捐款捐物。爱国学生组织了一二九运动,要求抗日,反对内战。(二)卢沟桥事变与全民族抗战(1937

3、1941年)1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开端。2日本的侵华罪行(1)军事侵略与占领:卢沟桥事变后,先后侵占了华北、华东和华南大片中国领土,企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2)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屠杀中国人民,蹂躏中国妇女,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实验并实施毒气战和细菌战。(4)对沦陷区进行血腥残暴的殖民统治。政治上,以华制华;经济上,以战养战。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2)1937年,

4、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得以实现。 注“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14年抗战”的概念,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也符合近些年史学界共识的主流观点。它全面反映了日本侵华的罪行,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独立领导的抗日战争,特别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以及其他中国军队的奋起抵抗。 拓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

5、,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辩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不断加剧,民族矛盾不断上升。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蒋介石并非无所作为,他着手加强国防战备,如在长城布防、将部分涉及国防的企业迁往西南地区、加强抗日宣传等。辩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合作抗战,而是以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引领、带头作用。注党外合作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4.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正面战场史实国民政府先后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结果淞沪会战粉碎了日

6、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敌后战场路线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史实1937年八路军配合太原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主动出击日军,发动百团大战影响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在相持阶段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5.向西南的大转移(1)国民政府首都的转移:南京沦陷以后,国民政府将首都迁往武汉,武汉会战后,国民政府又将首都迁往重庆。(2)民族工业的大转移: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国民政府将民族工业大量迁往西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3)文化教育的大转移: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北平、天津、上

7、海、南京等地的高校纷纷迁往西南地区,促进了西南尤其是重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中国的抗战(19421945年)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华盛顿成立,中国的抗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2国民党的消极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国民政府一方面开始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另一方面,开辟缅甸战场,配合盟军作战。3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将主力放在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加上国民政府的封锁和孤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困难时期。(2)在军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了艰

8、难的反扫荡斗争;在经济上,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在思想上,开展了整风运动,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4抗战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5抗日战争的影响(1)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日本侵华打断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东南沿海省份的工业损失最为严重,许多城市被摧毁,经济损失难以计算。日本侵华打断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正是因为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才强化了国民党一党独大的地位,增加了中国推行民主的困难。(2)抗日战争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唤醒全体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华民族焕发出的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促进了内地工业化的发展:内迁的工

9、业虽然远没有战前发展迅速,但改变了原来各地区工业分布不平衡的现象,形成重庆、昆明等11个工业区。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使中国出现了政治力量大一统的形势,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日成为国家统一的基础。赢得了国际地位和大国声望:1943年初,中国先后与美、英等国签署了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协议。抗战胜利后,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在抗日战争中,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现代化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空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注正面战场掩护敌后战场开辟;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协同抗日。辩(1)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主张依靠人民群

10、众和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抗战。(2)片面抗战路线:国民党主张依靠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军队抗战。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打一场国家和民族的战争,还是打一场政府和军队的战争。拓抗战时期,由于民族矛盾始终居于主要地位,所以国共合作关系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但由于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所以两党在合作抗日的同时,斗争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国民党始终坚持一党专制。拓减租减息这一政策虽具有改良性和不彻底性,但它削弱了封建剥削,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是抗战时期最符合实际的进步性土地政策,对争取抗战胜利和民主革命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补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

11、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拓民族国家意识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启示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的家国情怀逐渐转变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家意识。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意识空前高涨,推动了各党派、各民族、各地区联合抗战。在国家意识引领下,形成了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局面。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抗战的胜利使中国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使中国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获得了应有的尊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二、人民解放战争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原因: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

12、策略;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时间:1945年8月10月。结果: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2)政治协商会议时间、地点:1946年初,重庆。成果: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结果:政协协议很快被国民党撕毁。2人民解放战争(1)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2)过程阶段时间概况及意义战略防御1946年6月1947年6月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战略反攻1947年6月1948年9月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

13、反攻的序幕,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转折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最后胜利1949年4月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毛泽东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国共北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4月23日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随后,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3)意义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

14、、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对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补第二条战线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他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集团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它是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的第一战线而言的,故称第二条战线。注 “解放区”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辩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表明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但不能表明新民主主义革

15、命在全国范围内胜利,也不能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结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重难点一伟大的抗日战争注: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解读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使日本深陷中国战场,有力地支援了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的抗战。(二)史料探史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发展壮大的原因史料一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

16、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这是民族自觉性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史料二1937年8月,(洛川会议)会议决定:要坚持抗日战争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游击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在国统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争取全国人民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确定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摘编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探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体现“民族自觉性”的突出表现。(2)中国共产党提出团结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结合洛川会议决议的落实状况,分析如何体现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解读(1

17、)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封建专制下的中国缺乏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日本侵华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共产党在国统区发动群众争取政治经济权利为解决农民问题,确立减租、减息的政策(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体现了全民族的觉醒,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和群众基础;结合所获取的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提示(1)1937年9月,以国共两党为核心,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2)军事上,根据国共合作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列入国军序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游击战场符合国共合作协议。政治上,在国统区发动抗

18、日的群众运动,体现全民族抗战的统一战线方针。“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有利于团结社会各阶层,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系统认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发展壮大的原因1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懈奋斗的精神(1)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号召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这种为谋民众利益而顾全大局的精神,赢得人民的信任。(2)在实践中坚持和维护统一战线政策:民主政治建设上:坚持抗战与民主的协调统一,加强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建立“三三制”政权结构,吸引并团结广大抗日民众。经济上改善民生:为战胜经济困难,中国共产党深入开展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19、为改善民生、支持抗战奠定了基础。党的思想建设上:重视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整顿党内不正之风,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人心。军事上:以斗争求团结,同国民党破坏统一战线的行为作斗争。2英勇抗击日寇的实际行动(1)明确提出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广泛地发动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开展人民战争。(2)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实现有根据地、有后方的持久作战。(3)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受社会各界瞩目。(三)归纳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思想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

20、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为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组织上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战略上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精神上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1废除不平等条约(1)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加强与中国合作。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同时,美英加大对华援助力度,中国与美英关系日益密切。(2)过程:太平洋战争爆

21、发后,中国对德、意、日宣战,并宣布取消与之有关的不平等条约,废约行动正式开启。美国出于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日士气以及对日政治斗争的需要,开始考虑提前废约,并与英国进行磋商。而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建议本国“应该立即行动,干净彻底地废除不平等条约”。1943年1月11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同日,中英在重庆签署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新约规定废除的英美在华特权有: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的驻兵权、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外人引渡权、英籍海关税务司权等,同时宣布废除辛丑条约,将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

22、还中国。(3)评价:中美、中英新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美英建立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平等互惠关系,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推动了盟国间的合作,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2大国地位确立:1943年的开罗会议、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中国以四大国地位出席。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重大事务拥有“一票否决权”,国际地位空前提高。3原因分析:中国政府和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战后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4评价(1)结束百年受侵略历史,名义上取得与大国平等的权利。(2)国力相对较弱,实际上还难以承担大国的责

23、任,享受大国的权利,也没有完全实现独立自主。重难点二解放战争解读这是华君武先生作于1947年的一幅漫画,名为磨好刀再杀。画中的人物一手持写有“和平方案”的盾牌,一手正在磨刀霍霍,典型的挂“和平”之羊头,卖“内战”之狗肉。漫画寥寥数笔,揭穿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伎俩,使人们对重庆谈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二)家国情怀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1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湖南等省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和增加雇农工资的斗争,为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支援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2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24、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并在1931年制定了土地法。土地革命实行后,农民劳动热情高涨,踊跃参军,壮大了红军的力量。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订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一政策,降低了农民租率,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打击了不法地主,团结了地主中的开明分子,为全民抗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4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订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进行土地改革时,党执行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改运

25、动的开展,为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障。从中国社会矛盾上看抗战胜利后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一切斗争必须服从这个主要矛盾从阶级属性上看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会改变;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决心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从力量对比上看国民党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武装力量,中国共产党也拥有一定的经济军事实力从双方策略上看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中共抱着诚意与国民党和谈,但并未放松战争准备从国际形势上看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战略,在中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方针随堂巩固训练1(2018全国卷)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

26、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读懂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广大农民,团结社会各阶层一致抗日,实行了一种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土地政策,即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这一“有条件的、有原则的让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提高了其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农民的抗日热情。做对选A2(2017全国卷)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

27、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读懂这一文件兼顾了各个阶级的利益,应该是发布于抗日战争时期,有利于团结地主和资产阶级,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阵营,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做对选B3(2016全国卷)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

28、,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读懂在抗战相持阶段,由于阶级属性和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从“亲日派”“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反对与其他党派民主协商,以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做对选D4(2015全国卷)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

29、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读懂“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这一时期是在全民族抗战开始之前。由材料中国民政府构筑的防御要塞区域来看,主要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这一时期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背景,这样的布置实质上反映了国民政府为抗战作准备及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做对选B5(2015全国卷)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

30、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读懂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实行的侵华政策是以战养战,故可知其发行“联银券”“军用票”是为获得中国的物资维持战争。做对选B6(2014全国卷)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读懂抗日战争初期

31、,由于敌强我弱,中国在正面战场的抗战连连失利。顾维钧上述讲话的主要目的是争取各国对中国的同情以及对中国的抗战给予道义、物资等方面的支持。做对选A7(2018全国卷)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读懂 中共中央为了不被外交条件束缚而采取静观的态度,体现在中共不以束缚

32、手脚的条件来换取西方国家的承认,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做对选A8(2017全国卷)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读懂通过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力量迅速壮大,共产党力量在农村得到迅速发展,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做对选D9(2017全国卷)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

33、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读懂根据1858年天津条约内容,列强取得了内河航运特权,人民解放军的这一做法,是一种反侵略的斗争,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是对中国主权的维护。做对选B10(2013全国卷)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

34、国民党中央()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B. 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读懂抗日战争期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材料中湖北省政府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没有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认可,这说明在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的权衡中国民党中央选择了维持农村原有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不想改变当时农村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即不想改变当时的农村生产关系。做对选D1(2019淄博一模)1935年,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又改为民主共和国。1937年,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

35、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解析:选B两党开始由对峙走向合作是1936年的西安事变,故A项错误;由于民族矛盾的不断上升,两党关系不断调整,故B项正确;19351937年没有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故C项错误;新高潮指的是“一二九”运动,故D项错误。2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战时土地政策大纲,其中关于农民土地问题规定:“奖励人民以土地呈献政府,并应没收汉奸土地,征收利用不良土地,依法分配于伤兵难民。”这说明()解析:选A由材料内容可知国民党采取了“没收汉奸土地,征收利用不良土地,依法分配于伤兵难民”的土地政策,联系时间“1938年”可知这一政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36、中日民族矛盾为主要社会矛盾的情况下,为充实抗日物质需要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故A项正确。3(2019安徽江淮十校联考)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作出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内党支部教育的指示,要求“普通党员的政治教育,一般的应当包含:怎样做共产党员,支部本身的工作,统一战线政策,乡村工作,争取敌伪军工作,临时的策略教育等。”这表明,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党性教育()解析:选DA、B、C三项在材料中并没有被提及,故排除;根据材料“普通党员的政治教育,一般的应当包含:怎样做共产党员,支部本身的工作,统一战线政策,乡村工作,争取敌伪军工作,临时的策略教育等”可知,这一时期普通党员的政治教育主要是为抗日战争服

37、务的,并且十分注意敌后抗战的实际需要,故D项正确。4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解析:选B渡江战役的胜利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故A项错误;这次会议中出席代表及选出的委员中民主人士和其他非党人士占有一定比例,反映了联合政府的倾向,可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表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体现,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故B项正确;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

38、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民主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大会,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D项错误。5“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用独轮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这些现象共同体现了()解析:选D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结果,而淮海战役的胜利也离不开民众的支持,所以两者共同反映了民众的支持影响战争结局,故D项正确。课时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1938年11月,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表声明:“此次战争的目的在于建立东亚新秩序”“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另由其他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持,则帝国亦不事拒绝。”12月为“建立东

39、亚新秩序”,又提出所谓“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则。这主要表明()A国民政府的亲英美路线引起中日冲突B为灭亡中国日本在策略发生了新变化C日本根本目的在于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D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开辟引起日本警惕解析:选B据材料“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则帝国亦不事拒绝”表明日本对国民政府由军事进攻转变为诱降为主,故B项正确。2(2019合肥模拟)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各界联合会宣言发表:“东北有三千余万民众,两百余万健儿,各输其财,各捐其躯,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决斗。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据此可知()A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形成B东北地区是

40、抗日战争的主战场C东北民众是中华民族抗日的先锋D中日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解析:选C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是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开始的,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东北人民抗战的决心,没有涉及战场问题,故B项错误;面对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决心抗击日本的侵略,可见东北人民是抗日的先锋,故C项正确;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故D项错误。3(2019太原一模)自1934年开始,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1937年后,国民党的军政委员多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宣传著作。这些举动()A表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推动了全国性

4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C导致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D客观上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变化解析:选D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甲午战争后,故A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就已经兴起,且当时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是社会自发力量与中国共产党,不是国民政府,故B项错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是华北事变后,故C项错误;题干提及国民党与国民政府打着民族复兴旗号,有利于激发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客观上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变化,故D项正确。4(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徐州会战前夕,周恩来在回复国民党将领白崇禧的咨询时指出:津浦线南段的作战应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徐州以北应将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白崇禧照此

42、实行了。这表明()A国共两党共同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B徐州会战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战序幕C徐州会战运用的战略战术比较灵活D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确立解析:选C根据所学可知,国共两党制定了不同的抗战路线,故A项错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故B项错误;由材料“白崇禧照此实行了”可知国民党运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灵活的战略战术,故C项正确;材料只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战略战术对国民党的影响,没有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5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一败再败,南京沦陷,“唯武器论”“亡国论”甚嚣尘上。台儿庄战役之后,“唯武器论”不攻自破,“最重要的是我国军民人心认识

43、对日本人还可一战”。这说明台儿庄战役的胜利()A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B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解析:选A根据“我国军民人心认识对日本人还可一战”表明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故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故B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1937年9月,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3月,故C项错误;据所学可知,1938年10月,武汉会战后,抗战转入相持阶段,故不能扭转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故D项错误。6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通过对于党务报告之决议案指出:“今后本党应力求在乡村社会力量之发展。过去本党组织仅

44、偏重城市而忽略乡村,致广大农民群众易为异说所乘,今后亟应以乡村为发展组织与宣传之主要对象,于乡村社会中深植本党之势力,而使违犯主义之思想无从流布于社会。”决议表明国民党()A调整作战方针应对抗战形势变化B在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立场上倒退C改变了忽视人民抗战力量的立场D对敌后战场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解析:选B国民党把共产党的主张列为“异说”,是对国共合作的一种破坏、倒退,故B项正确。7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中记载:“1944年,蒋的部队在日军一号作战攻势面前节节败退;史迪威将军的撤换引发了美国对蒋介石政权的失望;知识分子在重组的民盟下开始活动,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敌后战场转入反攻。”这主要反

45、映出1944年()A国民政府统治离心已见端倪B日军持续进攻战略效果明显C敌后根据地合法地位得到认可D民主党派已支持中共的主张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蒋的部队在日军一号作战攻势面前节节败退”“史迪威将军的撤换引发了美国对蒋介石政权的失望”得出国民政府统治离心已见端倪,故A项正确。8(2019廊坊期末)1944年11月,美国皇冠杂志说:“中国军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缅北战役表现出中国军队忍受无限艰难的伟大,是世界上任何军队都望尘莫及的。”材料中的“缅北战役”()A重新打通了西南的国际交通线B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D使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解析:选A缅北战役是中

46、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美、英军的协同下,在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对日军的进攻战役,毙伤日军25 000余人,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故选A项;1937年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B项;1940年下半年的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排除C项;1938年10月起,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排除D项。9毛泽东说:“从中国革命的将来看,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而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这一战略思路的提出()A适应了国民革命的需要B促进了土地革命的结束C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反攻

47、D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析:选D国民革命的波及范围并没有到达东北地区,故A项错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主要是在南方的湘赣地区和西北的陕甘宁地区,同样在东北没有根据地,故B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的控制范围同样没有达到东北地区,故C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是我们党在兵力和实力上唯一超越国民党的战区并以东北解放区为战略基地逐步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故D项正确。10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把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把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把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把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

48、”。中央军委的这一决定()A旨在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B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需求C落实了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的总方针D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解析:选B材料只是更改“野战军番号”,未涉及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故A项错误;野战军番号由“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分别更改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故B项正确;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召开,时间上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是在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故D项错误。11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

49、,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A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B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解析:选A根据“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可判断该军事行动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A项正确;辽沈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故B项错误;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故C项错误;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故D项错误。12(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声明:“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

50、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人民能够维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与目前最低生活水准,则我个人更无复他求。”这反映了他()A不甘心放弃仍试图影响政局B害怕失败想推脱战争责任C准备改组政府放弃一党专政D尽快结束战争以争取和平解析:选A材料“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说明蒋介石仍然坚持一党专政,坚持国民党的统治地位,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政治上力图构建新型的乡村统一战线,理顺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关系,以参议会为载体,调动起人

51、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民众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同时也为乡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民主政治基础。经济上成立了劳动互助的村庄,农民已不是一户一户各不相关的各自劳动,而是为着一个确定的生产任务而奋斗;另一方面互助合作运动对于克服众所周知的乡村个人主义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文化上对于乡村教育,赋予了中共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与目标。这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即便在小学教育中亦是如此。在陇东分区,各完小均以 群众报、解放报、陇东周报作为教材,选择了14篇报上的文章,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产生展览会的意义在哪里”、“打倒国民党的特务政策”等等。摘编自乡村建设的延安道路材料二1933年

52、山东省政府决定在山东进行县政建设实验,由梁漱溟主持的研究院进行改革。首先,裁局设科,科长多由研究院毕业生充任。此外,县政府增设了户籍室、农村金融流通处等机构。其次,乡设乡学、村设村学以代替原来的医、乡、镇公所,实质是实行“政教合一”的自治制度,即以“村学”、“乡学”作为乡村的自治组织。在建立的村学中,设有小学部、成人部、妇女部。村里还为失学儿童设有共学处,因陋就简,随处施教。在乡学中,一般设有高级小学部或职业训练部等,供村学学众进一步学习。通过这些措施到1937年,邹平已接近扫除文盲的边缘。另外研究院大力兴办农业合作社,到1936年底,已经成立了棉花运销、蚕业产销、林业生产、信用、购买、机织等

53、多种合作社,计307所,社员8 828户,已收股金12 422元。七七事变后,日本进攻山东,梁漱溟离开,邹平乡村建设实验至此结束。摘编自梁漱溟与邹平乡村建设(1)根据材料概括陕甘宁边区与山东地区乡村建设的措施。(1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1分)解析:第(1)问,分别根据材料一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次方面分别概括和材料二“裁局设科,科长多由研究院毕业生充任县政府增设了户籍室、农村金融流通处等机构”“乡设乡学、村设村学以代替原来的医、乡、镇公所。实质是实行政教合一的自治制度”“研究院大力兴办农业合作社”“在建立的村学中,设有小学部、成人部、妇女部”

54、即可归纳总结。第(2)问,根据材料一中进行经济建设的措施可知西方列强的经济入侵及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冲击;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的时间及材料二提供的时间1933年,可知军阀割据及日本侵华带来的动荡;根据材料一、二中都有关于教育的内容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形成平民教育思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政府对乡村问题的关注。答案:(1)陕甘宁边区:建立基层民主制度;开展互助合作;乡村教育政治社会化。山东地区:精简行政机构;推行“政教合一”自治制度;兴办农业合作社;普及教育。(2)背景:西方列强的经济入侵;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冲击;军阀割据及日本侵华带来的动荡;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形成平民教育思

55、潮;国共两党政府对乡村问题的关注。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认为,作为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影响最大的两大政党,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以及斗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大问题。两党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政治制度建设,在实践中出现了巨大的差别,导致两党出现了不同的结局。结合材料与中国近代国共两党活动的相关史实,围绕“政治实践与社会环境”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两党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政治制度建设,在实践中出现了巨大的差别,导致两党出现了不同的结局”,再结合近代中国国共

56、两党的史实,围绕“政治实践与社会环境”这一主题可以确立的论题是政治实践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然后再结合国共两党在不同时期的史实进行论述,论述时一定要围绕着所立的论题进行阐述。答案:论题:政治实践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阐述:(1)孙中山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国,改组国民党,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建立了专制独裁统治,最终丧失民心,导致政权垮台。(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足国情,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致力于反帝反封建,建立民主共和国;先后与国民党进行两次合作,掀起国民革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探索并实践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不断加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权建设;通过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总之,任何政党的政治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一基本国情,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进行积极探索,否则必然会失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