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489.50KB ,
资源ID:125013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5013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1、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论中国某学派时说: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该学派是A. 道家B. 儒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强调了儒学的社会实用功能,即在维护社会安定秩序方面儒家学者主张个人不能逾越礼制和要有社会责任担当,故本题选B项。A、C、D与材料不符。考点: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

2、变百家争鸣儒家2.汉书艺文志说到某学派:“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该学派是A. 儒家B. 墨家C. 法家D. 道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赏必罚,以辅礼制”这句话的意思是严格地按照法律进行惩罚,以此来辅助礼制。由此可知,法家强调以法治国,用来辅助礼制,故C正确;儒家强调的是仁和礼,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墨家强调的是兼爱、非攻,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道家强调的是无为而治,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3.先秦诸子学说中,有一学术流派在当时有很多人信从,特别是下层人信从的颇多,成为当时的显学,而经历短暂的辉煌之后

3、,竟烟消云散了。这一学派是A. 儒家学派B. 道家学派C. 法家学派D. 墨家学派【答案】D【解析】【详解】墨家学派代表社会下层的小生产者的利益,战国时期成为显学,汉代起逐渐消亡。材料中符合墨家学派的特点,故选D。儒家学派主张以德治国,汉代起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排除A; 道家学派主张效法自然和无为而治,法家学派主张严刑峻法和改革变法,不符合题意,排除BC。4.春秋后期,礼乐制度崩坏,太史乐官流散,典籍落入民间,士子国人,初则竞相传诵,转而各家自立说。据此可知,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A. 铁犁牛耕的使用B. 周王室衰微C. 文化扩散和教育下移D. 礼乐制度被破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

4、典籍落入民间,士子国人,初则竞相传诵,转而各家自立说”,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私学兴起,文化扩散和教育下移,使“士”阶层崛起,这是百家争鸣出现的一个原因,故C正确;材料信息与铁犁牛耕无关,排除A;材料主要说明文化、教育的发展对百家争鸣出现的影响,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礼乐制度被破坏是“士”阶层崛起的背景,材料不能说明礼乐制度被破坏是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排除D。【点睛】紧扣关键信息“典籍落入民间,士子国人,初则竞相传诵,转而各家自立说”分析解答即可。5.春秋后期至战国之季,诸子勃兴,蔚为壮观。时代的歌手们,或“以道鸣”,或“以术鸣”,或“以辞鸣”,汇成了一曲雄壮的交响乐。这一曲交响乐中诸子

5、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 人与自然的和谐B. 社会现实C. 人与社会的和谐D. 人的价值【答案】B【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尽管观点各异,相互争论和诘难,但其都各自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强调社会现实的变革符合自己的利益诉求,因此关注社会现实是各家共同关注的焦点,故B项正确;ACD三项各家也都有涉及,但不是所有学派共同关注的焦点,应排除。【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百家争鸣中各派主张的比较,得出共同点。6.汉初,丞相萧何为了流失人口快速回到原有工作岗位上以及减少多余的政策支出和浪费,制定出“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清静俭约”三大政策方针,作为西汉初年的政府政策大纲。据此可知,汉初A

6、. 经济发展迅速B. 崇尚道家思想C. 社会秩序稳定D. 阶级矛盾消除【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汉初治国思想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清静俭约”,这体现了道家的无为思想,表明汉初推行无为而治,B项正确;汉初处于经济恢复时期,A项错误;汉初推行无为而治,就是要稳定社会秩序,C项排除;D项消除表述错误。故选B。7.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至今上即位,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技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从材料中可以得知A.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C

7、. 隋唐以后的科举取士D. 诸子百家在汉武帝时期依旧十分活跃,并得到汉武帝择其善而用之【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出自史记和“至今上即位”可判断出司马迁写的是汉武帝时期,“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技之士成得自救,绝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的意思是只有学问,有艺能,不分治经学还是治诸子百家的,朝廷都为他们广开仕路,使他们才尽其用。特别杰出的人才,可以破格提拔,绝不徇私。可以看出,当时各派思想非常活跃,答案为D;A.材料没有看出罢黜百家,A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秦始皇焚书坑儒,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汉朝的事实,C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儒家思想发展的特征来分析

8、。8.有学者指出,在关于君权限制完全没有与之相关的法律之时,除了由贤人的道德谏正之外,更诉之于神秘手段,以防止君权无限之强化。董仲舒与此相关的主张是A. 天人感应B. 天人合一C. 天道自然D. 天行有常【答案】A【解析】【详解】“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太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据此可以看出“天人感应”是为了限制君权,故答案为A; 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的哲学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B;天道自然指自然界的运动、发生和发展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另外的支配者的哲学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C;天行有常是荀子的观点,与材

9、料内容不符,排除D。9.柏杨先生评价说:这项“对策”,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的国策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代之而起的是漫长而单调的儒家思想的时代。柏扬先生评价的国策是A.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大兴文治,反对暴政D. 君主专制,天下一统【答案】B【解析】柏杨的评价表明该“国策”的实行抑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确立了儒学思想的独尊地位,这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果。故答案为B项。A项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具体内容,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在秦朝时已经确立,排除。点睛:为适应汉武帝建立大一统政治体制的需要,董仲舒把诸子百

10、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后,儒学由一家之言上升到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并贯彻于社会生活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自汉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10.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王国势力强大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 现实统治需要D.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单一的学说

11、难以适应复杂的统治需要,新道学适应了西汉初期修养生息、恢复生产、巩固政权的需要,而新儒学适应了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选项符合题意。王国势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选项排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而不能体现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B选项排除。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强烈的排它性,无法体现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选项排除。11.北宋僧人契嵩认为,佛教、儒教以及百家都是圣人之教,都引导人向善,只是各教教人为善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浅显、有的深奥、有的切近,有的玄远,但所起的作用是一致的。这一说法旨在A. 打击

12、儒学百家B. 促进三教合一C. 争取更多信徒D. 自由传播佛教【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僧人契嵩宣扬佛教、儒教和百家都是引人向善的圣人之教,目的是进一步弘扬佛法,传播佛教,使佛学思想融入社会主流思想之中,争取更多的信徒,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契嵩提倡佛儒调和,阐述了佛儒主流一致的思想,并非打击儒学百家;B选项错误,契嵩的目的是传播佛教,争取信徒,不是促进三教合一;D选项错误,当时佛教自由传播,并未受到遏制。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2.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

13、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理学深入世俗生活B. 家族控制地方权力C. 新兴市民阶层崛起D. 宗法制度重新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宋明理学强调人与家庭、国家的和谐意识,用理学规范人的行为,约束人,材料中“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规范族人言行”就体现理学深入世俗生活,答案为A;材料内容是家族通过族规家训来规范族人的言行,而不是控制地方权力,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新兴市民阶层崛起,C错误;宗法制度一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不能说重新建立,D错误。1

14、3.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 “正君心”才能天下平C. 通过“格物”获得知识D. “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材料提到,“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格物”获得知识,可以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内容【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的思想相关知识,属于备考热点之一。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格物致

15、知”便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讨论。他认为,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朱熹在程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认为连结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他训“物”为事,其范围极广,既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亦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规范。“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1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文天祥为国赴死的节操大义,他的仗义死节受到有识之士的广泛赞扬,论者以为其因实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反映了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A. 丰富和更新了儒学思想体系B. 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C. 重塑了人们的价值与信仰D. 压抑了

16、知识阶层的个性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讲的是程朱理学推崇民族气节,文天祥受到其的影响,这有利于重塑人们的价值与信仰,所以答案选C。程朱理学丰富和更新了儒家思想体系,但不是对宋代以后社会的影响,排除A;由材料不能得出B、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15.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节牌坊数量惊人,下表是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朝代唐宋元明清人数25217107098A. 妇女注重贞洁B. 理学摧残人性C. 政府教导有方D. 世风每况愈下【答案】B【解析】【详解】妇女注重贞洁只是现象而非本质,故A项错误;政府教导有方

17、只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C;守节是当时的社会习俗,不能说明社会风气问题,故D错误;守节的妇女在明清时期明显增多,这与宋朝以后的程朱理学对女子的束缚有关,这体现了体现了理学摧残人性,B正确。16.当明朝的学校风靡“四书五经”之时,李贽却让学生猜谜:“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表明李贽A. 提倡经世致用思想B. 主张“理”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C. 敢于挑战正统权威D. 认为学校是判断是非的最高机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君不君,臣不臣”可知李贽敢于挑战正统权威,故C项正确。A项为顾炎武所提倡,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李

18、贽对“理”的见解,排除。D项,为黄宗羲思想主张,排除。1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开篇阐述人类设立君主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故其认为“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以下主张符合黄宗羲思想的是A. 废除君主制度B. 君臣共治天下C. 实行君主立宪D. 提倡法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天下不能一人而治, 则设官以治之。”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共治天下,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黄宗羲不是主张废除君权而是主张限制君权,故A项错误。黄宗羲没有提出君主立宪的主

19、张,故C顶错误。材料主要是批判君主专制的危害,主张君臣共治,没有涉及公平法治,故D项错误。18.清末一思想家这样说道:“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此言论主张A. 体察百姓的疾苦B. 为君主分忧C. 为天下谋利益D. 崇实致用的学风【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意思是文章之所以不能在天地间灭绝,是因为它能使人明白道理,能记述政事, 能使人察知民间隐情,还好讲述人间的美善,供人们学习。像这些方面, 既有益于当今社会,也有益于将来借鉴。符合顾炎武主张的“经世致用”思想,关注现实的学术风气,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ABC的内容,

20、排除。19.“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B. 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C. 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D. 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可知人们对新的书写材料有需求,促使蔡伦改进造纸术,A正确。蔡伦只是纸的改进者,不是发明者,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B错误。“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说明了蔡伦改进造纸术所用的材料价格比较低

21、廉,C错误。考古实物资料才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D错误。20.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这表明了当时A. 劳动力过剩B. 轻视科技发明C. 雇佣制广泛存在D. 文化需求低迷【答案】A【解析】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说明当时劳动力是过剩的,排除A;材料是轻视科技成果的使用而非重视科技发明,排除B;明代才有雇佣制,排除C;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宋代时代的人们的文化需求强烈,排除D。21.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

22、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对文中提到的“力量和影响”最佳的阐释是A.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B. 使封建骑士和城堡不堪一击C.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D. 曾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仅仅是造纸术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仅仅是火药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仅仅是指南针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中国的发明创

23、造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所以选D。22.下表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6A. 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对自然探究B. 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C. 中国古代科技在明清时期迅速转化为近代科技D. 中国古代科技主要分布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领域【答案】D【解析】【详解】从表中数据可知,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等与农业发展有关的成果较多,这说明的是中国古代科技是为农业服务的,因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答案为D;通过对科技成果统计表的统计,对自然的研究占到六分之一左右,所以材料不能体现注重对自然的探究,A错误;中国古代科技重

24、视实践经验,忽视理论概括和抽象,B错误;材料不能显现这些科技在明清时期,C错误。23.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指南针在近代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A. 近代中国的愚昧落后B. 中国古代科技的沦丧C. 社会环境影响科技作用的发挥D. 指南针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C【解析】注意限定信息“实质”,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社会得到了不同的应用,结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差,西方凭借科技的广泛应用而快速地发展强大,成为引领世界的中坚力量;中国则由于自身的社会环境致使科技发明没有转化为快速增长的生产力而日趋落后,由此可知科技能否发挥重大作用关键

25、在于能否为其广泛应用提供适合的社会土壤和环境,故C项正确;A、B、D与材料主旨意图不符,应排除。24.国家宝藏栏目曾介绍过故宫博物院藏品上阳台帖,它是唐朝诗人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作品,全卷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法度不拘一格,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境相似。与该作品风格类似的书法作品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全卷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法度不拘一格”等信息可知,李白的上阳台帖是草书。张旭的肚痛帖是草书,与材料信息相符。故答案为C项。ABD项,李斯的会稽石刻是篆书,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是楷书,王羲之的兰亭

26、序是行书,与材料信息都不符,排除。【点睛】图片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a.一“审”首先审图,要认清图片包含的要素和表达的意思;其次审注,注的内容对图起补充或解释的作用,有助于理解图的深层意。b.二“联”抓住图片中的文字、数据等关键信息,将题目与教材相关内容相联系,以准确判断答题的重点和方向。c.三“甄别”一些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并不完全待合历史事实,甚至与历史事实相背,因此审图和解读时要注意瓶别,以免产生错误的认识。25.下图为苏轼所绘的枯木怪石图,他曾自题其画云:“枯肠得酒芒角出,肺肝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留,写向君家雪色壁。”米芾也曾评论:“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

27、胸中盘郁也。”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A. 儒学精神影响了文人的绘画风格B. 反映了作者不畏强权追求民主的时代精神C. 集绘画、诗歌、书法、篆刻为一体D. 具有崇高清远冲淡、追求格调神韵的意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绘画。枯木怪石图显示出了非凡的意境:怪石压在枯木之下,怪石的顽强似乎是感染了枯木,枯木的下半段同样是刚劲有力,顺着枯木向上似乎是要“乘风归去”。这幅枯木怪石图向人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顽强,正气,坚强,淡泊。所以A、D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通过示意图可知此画是文人画,这一时期绘画特点可知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追求民主”材料没体现,符合题意,故选B项。26.有学者评论清明上河图

28、道,“它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这意在说明清明上河图A. 开创了新的绘画模式B. 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C. 受到现代艺术家重视D. 是当时太平盛世的刻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依据材料“也为我们展示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可知,这表明清明上河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为研究北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帮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清明上河图展示当时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的价值,并

29、非是其开创了新的绘画模式;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清明上河图具有丰富的价值,并非意在说明其受到重视;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民族矛盾、社会矛盾尖锐,并非太平盛世。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7.徽班初入京时,唱白纯用方言乡语,仅五十一多年,许多艺人“念字口音皆北京化了。”他们还根据百姓兴趣编了三十六本连台轴子“三国戏”,广受欢迎。这些都促成了京剧的形成。这表明京剧形成过程中()A. 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要B. 实现了社会教化的功能C. 融合了其他剧种的特长D. 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念字口音皆北京化了”、“根据百姓兴趣编了三十六本连台轴子三国戏”可知徽班在发

30、展的过程中适应了当地居民百姓的兴趣和需要,促成了京剧的形成,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反映的是徽班满足了百姓的需要,而非统治阶级,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反应京剧的社会教化功能,排除B项;京剧的形成是迎合了百姓的需要,没有体现融合其他剧种的内容,排除C项。28.“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无端盗贼起,忽已岁时迁。巫峡西江外,秦城北斗边。为郎从白首,卧病数秋天。”(杜甫历历)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文学作品是时势及其变迁的反映B. 表现了杜甫诗作浪漫主义的特征C. 可作为研究当时历史变迁的旁证D. 作品表现出凝重沉郁的艺术风格【答案】B【解析】【详解】文学作品是时代风貌的艺术再现,反映了当时的时势

31、及其变迁,可作为研究当时历史变迁的旁证,杜甫的这首诗作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史实,表现出凝重沉郁的艺术风格,故ACD三项说法正确,排除。杜甫的诗作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特征,故B项错误。29.宋代话本小说打破了长期以来以文言文为文学语言的传统,首次将民间的语言(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体现了一种“亲民化”倾向。这说明话本小说A. 体现了文学的平民化发展B. 加速了传统文学的衰落C. 旨在向民众宣扬理学思想D. 开创了章回体小说先河【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文学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宋代话本将民间的语言(白话)作为小说的

32、语言进行创作,体现了一种“亲民化”倾向,这说明文学的平民化趋势,A项正确;B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无法得出向民众宣扬理学思想,排除C;话本不是章回体小说,D项错误。故选A。30.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便颁布谕旨:“诏天下郡县闾里皆立社学,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各州县在城并乡村,但有三五十家,便请个秀才开学,教军民之家子弟入学读书,不妨他本业,务要成效。”这说明,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是A. 政府的重视B. 商品经济的繁荣C. 教育大众化D. 市民阶层的壮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诏天下郡县闾里皆立社学,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教军民之家子弟入学读书”可知,教育的大众化推动国民识字率提高,

33、是促进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故C正确;材料重视教育是民众文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但政府的重视不是小说繁荣的原因,排除A;材料信息与商品经济的繁荣无关,排除B;材料只是涉及教育方面的内容,无法体现市民阶层的壮大,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诏天下郡县闾里皆立社学,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教军民之家子弟入学读书”,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分析解答。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1.儒家思想产生以后,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改造、发展和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

34、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朱子文集“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天下为主,君为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失。”黄宗羲“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顾炎武“盖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王夫之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

35、极作用。(2)依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关于“理”的内涵,说说宋明理学为什么是“两汉儒学所无法比拟的”?(3)阅读材料三指出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了哪些主张?请你选择其中一则材料谈谈你对这种主张的认识。【答案】(1)思想:仁、礼。作用:有利于规范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等);有利于教化人民,治理国家。(2)内涵:“理”是世界的本源,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在社会上表现出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原因:重点从政治方面转向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吸取了佛道思想的精粹,将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形成一整套囊

36、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宋明理学上升到思辩化阶段,形成论证严密的儒学思想体系,是哲学化的儒学。(3)主张:批判君主专制,否定帝权;提倡经世致用;坚持唯物论;认识:黄宗羲的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顾炎武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形成务实的学风;王夫子的主张有利于冲破理学唯心主义的牢笼。【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为“仁和礼”。积极作用:结合所学可知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教化人的角度分析。(2)依据材料“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

37、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朱熹关于“理”的内涵:“理”是世界的本源,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在社会上表现出是儒家伦理道德。原因:可从理学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如吸收佛道思想、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哲学的思辨化等。 (3)根据材料三,抓住关键信息“天下为主,君为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失.”体现了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思想;“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体现出提倡经世致用;“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体现唯物思

38、想;对清初思想家主张的认识选择其中一个,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2.中国曾在古代的科技文化方面为世界发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代百年一度落伍了;而今,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中国的科技发明创造又迎来新高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39、”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说:“13世纪的中国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材料三 两届世界博览会中美展品对比表时间国家代表性展品1876年中国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蓝等美国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2010年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美国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2)材

40、料二中,汤因比和余秋雨都对宋代的中国非常向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可能会关注的宋代市民文化现象,并分析这些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3)材料三所列两届博览会中美展品的不同,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分析2010年中国展品变化的原因。【答案】(1)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表现: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火药广泛用于军事。(2)现象:瓦肆(城市中娱乐场所)的出现;宋词的繁荣;宋代话本的出现;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风俗画的兴起等。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说明:现代中国在奋力追赶世界发展潮流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原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取

41、得了伟大成就: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环保问题得到重视。【解析】【详解】(1)观点:根据材料“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表明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表现: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的科技表现在活字印刷、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等方面。(2)现象:根据材料二“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结合所学即可从瓦肆、宋词、宋代话本、风俗画等方面之处来分析他们可能会关注的宋代市民文化现象。原因: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需要从商品经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等方面分析这些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3)说明:根据材料可知,中国1876年的展品主要是传统手工业品,2010年为航天技术、可食用环保材料等高科技产品,美国展出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说明中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在环保等世界发展潮流方面取得较高的成就。原因:主要从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环保方面分析。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