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九)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50031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九)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九)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九)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九)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九)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九)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一、选择题(2022大连模拟)植物分布区的扩展和迁移主要受种子散布能力和环境特征影响。落叶松是西伯利亚特有种,在漫长的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其分布范围不断扩展。下图为北半球落叶松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亚欧大陆东岸落叶松集中分布区南界纬度低的原因是( )A西风势力强B冬季风影响大C地势低平 D光照充足2亚欧大陆中部少见落叶松分布,表明( )A落叶松对水分差异敏感B亚欧大陆中部动物数量少C亚欧大陆中部风力较弱D落叶松主要借助洋流扩展3亚欧大陆中低纬地区东西部落叶松零星分布可能是因为( )A人类活动的破坏B山地地形的分布C不适应当地环境 D其他物种

2、的竞争解析:1.B2.A3.B第1题,由材料“植物分布区的扩展和迁移主要受种子散布能力和环境特征影响。落叶松是西伯利亚特有种”可知,落叶松适宜在较寒冷的地区生长,亚欧大陆东岸受冬季风影响温度低,适宜落叶松向纬度较低处延伸。另外在西北风的影响下,种子向低纬度方向散布。第2题,亚欧大陆中部降水少,气候干旱,落叶松少见,说明其对水分差异比较敏感。第3题,亚欧大陆中低纬地区东西部落叶松主要分布在横断山、阿尔卑斯山等高海拔地区。冰期时落叶松向南扩展到亚欧大陆中低纬的东西部地区,间冰期落叶松向北退去,山地基带的落叶松向高海拔延伸而保留,而低海拔地区的落叶松因热量条件变化而消失。201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

3、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发布的全球1.5 增暖特别报告中指出,为实现全球气候变暖不超过1.5 的目标,需要全球在2050年左右达到净零排放。下图为20152050年为实现全球气候变暖不超过1.5 与2 情景的碳排放趋势对比(含预测)图。据此完成45题。4与2 情景的碳排放相比,1.5 情景( )A碳排放顶峰不会到来B2050年完全实现零排放C碳排放速度下降更快D极端气候会逐渐消失5与2 情景的碳排放相比,1.5 情景减少的碳排放量主要得益于( )A化石燃料的全面禁用B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C经济增长速度放缓D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升解析:4.C5.B第4题,由图可知,1.5 情景碳排放速度下降更快。第5题,与

4、2 情景的碳排放相比,1.5 情景减少的碳排放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能源效率提升带来的能源消费总量下降和能源结构朝向低碳方向优化实现的。(2022南昌模拟)下图分别为北极、南极地区多年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据此完成67题。6北极地区多年海冰面积最小的月份是( )A12月B23月C89月D910月7下列关于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及可能原因,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海冰消融快,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B北极地区海冰消融慢,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C南极地区海冰消融快,下垫面的比热容较小D南极地区海冰消融慢,受西风漂流降温影响解析:6.C7.C第6题,读图分析,由图中海冰面积最小时的月份判断半球,图1海冰面积

5、在8、9月份达最小,为北极地区。图2海冰面积最小时在2、3月份,为南极地区。第7题,由上题可知,图1为北极地区,则图2为南极地区。由两图纵坐标数值可计算出南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快于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快于北极地区的可能原因应是南极地区主要为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所致,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内大小相同,B错误。二、非选择题8(2022潍坊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研究表明:黄土高原造林区域地表温度的变化主要由白天地表温度变化主导而表现为降温。森林的反照率(反射太阳辐射与入射太阳总辐射的比值)通常低于草地和农田,造林能够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使地表温度

6、升高;但相较于草地和农田,森林具有较大的叶面积和表面粗糙度,并且森林生理活动消耗的水分更高,因此,造林可促进蒸散发(地面上植物的蒸腾与植株间土壤蒸发量之和),致使地表温度降低。图1为黄土高原造林在不同季节对白天和晚上地表温度的影响图,图2为黄土高原造林在不同季节对反照率和蒸散发的影响图。(1)说出黄土高原造林区域地表温度表现为降温的依据。(2)黄土高原的造林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具有季节性周期变化,整体上,春季和夏季的降温程度较大。分析造林地区春季和夏季的降温程度较大的原因。(3)从气温的角度,分析森林恢复对黄土高原气候变化的意义。答案:(1)造林地区地表温度的变化主要由白天地表温度变化为主导;森林

7、覆盖增加后蒸散发增加造成的降温作用大于反照率减小造成的增温的作用。(2)黄土高原为温带地区,植被的生长主要在春季和夏季,该时期的蒸散发作用对造林区域温度下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反照率减少导致该区域变暖,蒸腾更多的水分,从而在生长季持续降温。(3)森林恢复可以吸收大气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储存起来;森林恢复对地表有降温作用,在区域尺度上减缓了气候变暖的趋势。9(2021天津等级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呈现变暖趋势,给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1)图中所示北冰洋永久性块

8、状冰的区域分布特征见下表,填表分析原因。永久性块状冰区域分布特征原因在极点附近地区分布_在欧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小_我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建立在斯瓦尔巴群岛上。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2)分析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的原因。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会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冻土、植被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使温室效应增强,也可能会使温室效应减弱。(3)任选一角度(温室效应增强或减弱),说明上述变化影响温室效应的过程。解析:第(1)题,永久性块状冰在极点附近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为纬度高、气温低;在欧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小的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影响,海水增温,与大西洋之间的通

9、道使温度较低的海水与温度较高的海水交换多,海水温度高,冰块少。第(2)题,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该群岛气候、生物数量和种类及生长速度、岛屿面积等角度分析作答。该岛屿纬度高,气温低,生存环境恶劣;气温低,热量低,生物生长速度慢;岛屿面积小,生物数量、种类少,相对封闭。第(3)题,温室效应增强:冰川面积变小,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地面辐射增强,使温室效应增强;冻土融化、土层中释放的温室气体增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温室效应减弱: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光合作用能够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削弱温室效应。答案:(1)极点附近地区温度更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海水增温与大西洋之间通道较宽,与温度较高的海水交换多(2)该群岛气温低,环境极端;生物数量、种类少,生长缓慢;岛屿面积小,相对封闭。(3)角度一:温室效应增强。过程:冰川面积减小,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地面辐射增强,使温室效应增强。过程:冻土融化,土层中释放的温室气体增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或角度二:温室效应减弱过程: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光合作用能够吸收更多二氧化碳,使温室效应减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