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期中 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最能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A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B设立民众法庭C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 D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2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有一块古雅典公共账目碑,它上面刻录有管理雅典卫城祭祀活动的十名司库官组织节庆所支出的款项。根据梭伦的立法,有权担任司库官职的是()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AB C D3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
2、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农耕经济的繁荣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4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A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 B秦国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5右图是商鞅入秦给秦孝公讲述治国策略的场景,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一连几天都不厌烦你认为商鞅说的哪一点最能引起秦孝公的注意()A大王:治理国家,就要实行
3、仁政,体恤人民,靠武力和强硬不行,要以德服人B大王:你要治理天下,就要学习古代圣人尧、舜、禹的仁义之道C大王:治理天下就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大王:治理国家就要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明法度达到“以刑去刑”6“至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这使秦国()A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B加强了各地经济联系C促使地主经济发展 D发展了商品经济7据魏书文明皇后冯氏传记载:“(冯太后)性聪达,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由此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冯太后聪颖惠达冯太后做事果断,具有雄才大略冯太后的“登尊极”为孝文帝改革
4、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 B C D8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募役法 D免役法、更戍法91058年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当时的社会危机在于“尽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道耳”。以下观点与王安石此论无关的是()A提出改革国家经济制度的思想 B主张国家财政同社会生产紧密联系C认为财政困难的原因是治财无道 D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拯救危
5、机的关键10加尔文曾说:“有两种力量管理着人,其一主管他的灵魂和永生,其二主管他的肉体和人生。同样世上有两种权力机构:国家与教会。二者不应混同因为是上帝自己把二者分开的。”为此,加尔文主张 ()A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B没收教会的财产C反对基督教的权威 D确定公民的等级11宣传“不在乎圣经之外设计的律礼”,并导致“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的历史事件是()A14世纪的文艺复兴 B16世纪的宗教改革C1688年的“光荣革命” D18世纪的启蒙运动12.拿破仑站在吉萨金字塔前已经卧了几千年的巨大狮身人面像前对他的远征军说:“士兵们!4000年的历史在蔑视你们!”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当时埃及马木路克势
6、力强大,连年争权夺利使局势动荡、国力衰弱B.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乘虚而入,加紧对埃及殖民扩张步伐C.拿破仑是想激励法国士兵占领埃及的作战勇气D.拿破仑认为埃及文明久远、国力强盛13下列属于阿里改革的措施有()废除包税制主持开挖苏伊士运河 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创建新式军队和军校 引进外国技术、人才,创办报纸 A. B. C. D. 14马克思说:(阿里统治下的)埃及是“当时奥斯曼帝国唯一有生命力的地方”。以此理解正确的是()埃及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民族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A B C D15近代化包括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
7、西方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民主化。世界各国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途径是()A单一改革 B战争统一 C社会革命 D民族独立16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17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 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 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
8、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A B C D18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下对他的观点说法不成立的表述是( )A 1861年改革成功改造了沙皇专制统治 B资本主义经济仍在发展 C 新的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力量在壮大D改革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19.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C改革废
9、除了封建身份制度 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20.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 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 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21.日本的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明治维新推行了()A“殖产兴业”政策 B废除了旧体制C实行文明开化政策 D进行军事改革22.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
10、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231901年1月29日,清廷以光绪皇帝名义发布变法谕旨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深念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这表明()A清政府决心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 B清政府认识到了“变法”的重要性C清政府学习西方仍然停留在器物的层面 D清政府决定放弃纲常伦理24.改革政治体制是戊戌变法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在这方面的举措有()A制定宪法 B裁撤闲散
11、重叠机构 C设立农工商总局 D设议院25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中国的维新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重心的转移A B C D二、非选择题(2629题,共50分)26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
12、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材料二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麦斗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
13、公正所采取的措施。(2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措施上的主要不同点,并分别指出两次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影响。(8分)(3)两则材料能不能作为判断两场改革性质的依据?请说明理由。(3分)27.材料一 在德国历史上,对路德的评价非常高,很多人用优美的言辞来赞美他。胡腾说:“路德是日耳曼解放者。”海涅说:“路德在我们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人文主义的巨人”;也有人说他是“日耳曼史上的奇峰”材料二 从1529年开始,亨利八世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
14、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6分) (2)比较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不同点。(6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人近世文明入我国,以嘉永元年(1848年)始,虽民心早有所向,然肉食者鄙,循守旧制,奈何?幸我朝有识之士,秉“国为重”“肉食者为轻”之大义,更赖帝室尊严,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15、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以发动战争开始,而以彻底失败为止。它想以争夺世界与万国对峙,结果却被万国所不齿。明治维新作为日本现代化的早期努力,其一切失误均在战争中暴露无遗。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可以知道那是一次不彻底的现代化努力。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材料三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方面举例说明“我朝有识之士”是如何“废旧制,立新政”的。(8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作者均认为明治维新和百日维新各有成败,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加以说明。(5分)2
16、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点之-。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废除科举制,大办各类新式学校(当时称为学堂)。1905年清政府下令停止科举取士,再加上鼓励兴办新式学堂的政策一一落实,我国出现近代以来兴办新弍学校的热潮。到1909年,全国新式学堂的数量已达5000多所。在校学生超过160万人。新式学校取代旧式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提出新的办学宗旨。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明其智识,练其艺能。”1906年清政府又提出“忠程、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17、崇尚(崇尚科学技术等实用知识)”的五项办学原则,清政府主管教育的官员又宣称,学堂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体育培养人的身体之能力,智、德、美三育培养人的精神之能力,相应发展真善美之理想,以期培养完全之人物”。制定全国统一的新式学校学制。仿照日本将普通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幼儿园、小学)、中等教育(初中、高中)、高等教育(大学)。并规定各级学校的学习年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师范和工程技术职业教育。部分开放女子教育,允许兴办女子小学和师范学校。(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提出的办学宗旨和传统旧式学校办学宗旨的异同。(8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