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5 ,大小:85KB ,
资源ID:12465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465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广东专版上册期末复习课件:专题九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5张PPT).ppt)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广东专版上册期末复习课件:专题九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5张PPT).ppt

1、专题九 课外文言文阅读人教版(一)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节选自朋党论)【注释】党引:结成私党,互相拉拢。交疏:交情疏远。保:关心爱护。【解析】修养。A项,等到/来得及;B项,原因/旧的知识;D项,国家/国都。C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

2、线的句子断句。以之事国 则同心而共济 终始如一 此君子之朋也。3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小人无朋”的原因。小人贪图功名利禄(权势、私利、金钱);小人相互钩心斗角;小人见利忘义;小人遇到利害冲突反目成仇。/【参考译文】大体说来,君子与君子,是以理想目标相同结成朋党;小人与小人,以暂时利益一致结成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呵。然而臣又认为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小人所喜的是利禄,所贪的是货财。当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暂时互相勾结而为朋党,这种朋党是虚伪的。等到他们见利而各自争先,或者到了无利可图而交情日益疏远的时候,却反而互相残害,即使对其兄弟亲戚也顾不得。所以臣认为小人无

3、朋党,他们暂时为朋党,是虚伪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所依据的是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誉和节操。用它们来修养品德,则彼此目标相同又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用它们来效力国家,则能够和衷共济,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二)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

4、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注释】养晦堂:刘蓉居室名。浸淫:渐渐扩展。踬:跌绊。习之中人:习惯在人的身上一旦养成。窒焉:受阻碍的样子。窒,阻碍。宁:安宁。【解析】看,视。A项,年少/一会儿;B项,扩展/放纵;D项,所以/原来的、旧的。C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俯而读 仰而思 思有弗得 辄起绕室以旋。3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什么深刻的道理(用原文回答)?请谈谈你的理解。“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这是告诉人们: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或:要重视初始阶段学习习惯的养成)。/【参考译文】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

5、,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每经过,刘蓉总要被绊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刘蓉父亲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他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他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于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所以说,君子做学问

6、,最重要的是开始时需谨慎。(三)夔一足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选自韩非子)【注释】夔:我国记载最早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地位的官员。【解析】询问。B项,听说/使知道;C项,相信/讲信用;D项,指派/使唤。A2请用四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夔 人也 何故一足 彼其无他异 而独通于声。3“夔一足”和“穿井得一人”虽然都使人产生误解,可是原因不一样。你能分别说出产生两种误解的原因吗?“夔一足”是因为“足”字的多义而引起的误解,而“穿井得一人”则是因为不结合语境,不推究事理而导致的理解有误。/【参考译文】(鲁国的国君)哀公问孔子:“我听说夔一只脚,可信吗?”(孔子)说:“夔,是个人,怎么会一只脚?他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只是精通声律(音乐)。尧说: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指派他当了乐正。因此有学识的人说:夔有一足够。不是一只脚啊。”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