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广安恒升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4622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安恒升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广安恒升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广安恒升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广安恒升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广安恒升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四川省广安恒升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四川省广安恒升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1. 历史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II卷3至4页,共100分。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在每个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1.“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

2、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 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 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 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答案】C考点:本题考察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描述了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特点的宗法制度,材料中“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表明起到了维护家庭内部稳定的特点。故选C。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2.唐高宗后期,武则天建议弘文馆直学士刘祎之、著作郎元万顷等以文词召为翰林院待诏,入禁中撰书,时奉诏草制,密令参决,参与机要。因常于皇宫北门进殿,故时称北门学士。由此可见,北门学士实际上是( )A.中书省

3、最高长官 B.门下省最高长官 C.尚书省最高长官 D.分割了三省长官的权力【答案】D考点:从题干看,北门学士表面看是“入禁中撰书”,实 际是“时奉诏草制,密令参决,参与机要”,结合唐代三省六部制的 职能和特点,可以判断是为了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答案为D。3.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答案】D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

4、能力,从题干信息可知,明代内阁可以拒绝皇帝不合理的诏旨,这说明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故D项正确;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内阁是加强皇权的产物,故ABC三项错误。4.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设立五百人会议C.实行“公职津贴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答案】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注意题干中给的信息梭伦。B项和D项都是克利斯提尼改革时采取的措施,排除B、D。C项是伯利克

5、里改革时采取的措施,也与题干不符,答案为A。5.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这种“政体形式”最有可能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法国共和政体 C.美国联邦共和政体 D.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答案】D考点:1871年宪法。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1871年宪法。从材料“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可知应是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有效地维护了德国的统一,同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君主享有大权,但亦实行了代议制,具有一定的民

6、主色彩。A项国王统而不治,无实权;BC项都是建立的共和制。所以应选D6.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答案】D考点:美国1787年宪法。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阐明了两种对自由观点的不同理解,一是独立战争前,为争取自由反对政府暴政;一是战后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为了自由反对

7、群众暴政,并没有说明孰对孰错,只是阐明了两个对自由不同理解的观点。故选D。AC项明显错误,1787年宪法巩固了革命的成果;B项错误,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并非仅仅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7.天津条约第十款规定:遇有与中华地方官交涉事件,或公文往来,或会晤面商,务须两得期平:即所用一切字样、体制,亦应均照平行。这反映出( )A.列强强迫清廷放弃“蛮夷外交”思想 B.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优势 D.西方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答案】A考点:据题干的“所用一切字样、体制,亦应均照平行” 可知,列强通过天津条约强迫清政府接受西方思想和文化,进而 改变清政府的传统外交政策,故A 符合

8、题意。B、D 错误;C 材料中没 有体现8.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地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A.开辟敌后战场 B.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C.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D.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答案】C考点:开辟敌后战场应从1937 年开始,淞沪会战发生于 1937 年,A、B 错误;1940 年正处于抗日的相持阶段,D 项错误。1940 年八路军主动出击,发动百团大战与材料所述史实相符。9.1936年8月24日,大公报发表的社评朱徐毛彭等之新动向中指出:“近来

9、朱德、徐向前、肖克、贺龙及毛泽东、彭德怀等,突由川陕分道窜往西北,情形极可注意。”由此报道可以看出( )A.蒋介石加紧了对红军的军事“围剿” B.大公报在为国民党提供军事情报C.该社评是站在“剿匪”立场上立论的 D.工农红军已完成了战略转移【答案】C考点:依据材料中的时间“1936 年”可以看出是在国共对峙时期,此时期阶级 矛盾还是主要矛盾,材料中“突由川陕分道窜往西北,情形极可注意”说明该报道是站在国民党“剿匪”立场上立论的。10.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

10、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答案】B考点: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国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态度,A 项说法不正确,毛泽东当时主要说社会制度以后谈,并不是说已经提 出了一国两制;C、D 两项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材料的核心是毛泽 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1.“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这一时期一个很大的转变

11、。”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A.实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实行不结盟政策 D.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答案】C考点:不结盟运动。二战之后,世界政坛上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对立集团,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苏在政治军事上不断争霸,采取除战争之外的一切对立,称为“冷战”但是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不愿意卷入美苏的冷战,而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消除贫穷和发展经济作为自己的目标。1961年,由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等人发起了一场不结盟运动,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中国也有最初的“一边倒”转向了推崇“不结盟”。

12、12.1954年,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将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答案】D考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归绥、迪化等少数民族名称体现了旧中国对这些地区的蔑视,这是大汉族主义的色彩。而建国之后名称的变化则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A为断章取义,B材料中未体现,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13(24分)中产阶级指的是那些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在社会结构中间层的阶级,他们对推动社会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2分)并分析其积极作用。(2分)材料二 恩格斯在谈到商人时指出:“商人对于以前一切都停滞不变、可以说由于

14、世袭而停滞不变的社会来说,是一个革命的要素”。春秋战国时期,“自由商人来到了这个世界,他应当是这个世界发生变革的起点”。 资本论第三卷,第1019页(2)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这个世界发生变革的”内容。(6分)材料三 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3)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2分)材料四 徽商以儒商自居,经营致富后常常资助家人读书,据“中国第一状元县”体宁县志载:“明代徽州56万人口,书院多达54所。中国总计800多位状元中19位产生于休宁。”这些徽州人考取功名后,往往知恩图报,庇护徽商

15、。 摘编自纪录片徽商(4) 依据材料四分析与“状元”相关的选官制度是什么?(2分)请指出在这一制度影响下徽州人对经商、读书、做官三者之间关系上的认识。(3分)材料五 至鸦片战争,这个古老的国度不情愿地敞开了大门,中国地域人才分布,也有了新的坐标系。国学大师胡朴安评价说,“粤人好大喜新有能以新学说、新主义相号召者,倡者一而和者千,数日之内,全省为之相应。” 中国新闻网聚焦科学桂冠“江浙现象” 学者称仍能释放百年热量(5) 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学大师胡朴安所说的这种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3分)并用至少两个史实论证他所说的历史现象。(4分)【答案】(1)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

16、标准。(2分)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2点各1分)(2)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士阶层崛起;井田制瓦解,私有制发展;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6分)(3)突破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2分)(4)科举制。(2分)认识:经商收入可以为读书创造条件;读书可以实现做官的梦想,做官后的读书人对徽商可以提供庇护。(意思相近即可,3分)(5)原因:列强入侵,门户开放;沿海地区商业超过农业,现代多于传统,喜尚新奇;办报纸、创学会,传播西方新思想。(3分) 史实: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名,一呼百应,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呼吁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推

17、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等共和思想,全国追随者众,成为辛亥革命的领袖,后又提出三大政策,领导了国民大革命。(答出其中两例即得4分)考点:雅典民主制;古代中国的商业;选官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等。(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及作用的分析与理解。首先要结合材料“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及所学的雅典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度分析回答第一小问。联系整个梭伦改革的内容分析解答历史作用。(2)此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具体内容,主要表现为原来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生产力获得发展,私有土地出现,诸侯争霸战争不断,思想上则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3)第

18、一小问考查的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宋代时期“市”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具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4)此题比较容易,根据常识也能知道与状元相关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的实行带来的影响可以依据所学知识直接进行回答。(5)回答原因是主要从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思想文化方面考虑。政治方面广东遭受 列强入侵,致使门户开放;经济方面受外来经济的冲击,小农经济瓦解得早;思想方面看容 易接受西方先进的思想。举例时候主要扣住题目的要求“以新学说、新主义相号召者,倡者 一而和者千”,回答起来就十分容易了。 14人类文明发展至今

19、,全球成为一个整体,中国人的全球意识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更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 “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标准 摘编自(宋)石介中国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对宇宙和世界体系的认识。(2分)这一认识指导下的对外交往的理念是什么?(2分)结合古代中国文明发展状况(可以从自然环境、经济、科技等方面思考)分析这一认识产生的原因。(6分)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清廷一些官员一方面出于对西方列强强权的义愤,力图解除不平

20、等条款对中国的束缚,伸张自身的权益;另一方面,出于与西方国家办理外交事务的实际需要,这些官员逐渐认识到有必要了解西方在调整国际关系方面的法律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因此,力主将近代国际法引入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接受英、法、美、俄等国公使入京设馆。作为对等性的反应,1868年,清政府向欧洲派出了第一个外交使团。1877年中国第一个驻外使节也被派往伦敦,翌年,在欧美其他国家开始设立使馆。(2)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4分)材料三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

21、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共同纲领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说:“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闭关自守只能是更加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如果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3)据材料三分析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共同的世界意识。(4分)两个时代与世界融合状况不同,毛泽东时代中国与世界隔离较久,邓小平时代加速融入

22、世界,试分析原因。(8分) 【答案】(1)中国是宇宙的中心,是世界的中心。(2分)理念:夷夏观念下的朝贡外交(或礼番外交)。(2分)原因:中国地处东亚大陆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下,对外界了解较少;自然经济(或农耕经济)为主导;科学技术和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封建统治者形成盲目自大心理。(6分)(2)变化:清朝统治者开始抛弃传统的“天下国家”(或天朝上国、或夷夏观念)意识,逐渐形成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外交理念。(2分)原因:鸦片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严重,民族自尊心严重受挫;为了解除不平等条约的威胁,维护国家利益,急需要了解近代国际外交知识。(4分)(4)共同意识:都主张对外开放,融入

23、世界发展潮流,促进国家发展。(4分)不同原因:毛泽东时代没有融入世界的因素:国际上两极格局,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敌视;国内:“左”倾错误影响中国发展进程。(4分,国际背景2点各1分,国内背景2分)邓小平时代融入世界的因素: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错误,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改革开放;中美建交,中国调整外交政策,开拓对外交往新局面;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迅速发展(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形成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4分,国内背景改革开放2分、外交1分,国际背景1分)考点:近代以来外交理念的变化。(1)考查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24、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可得出中国古代对字宙和世界体系的认识,即中国是宇宙的中心,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得出古代中国的外交观念是夷夏观念下的朝贡外交。(2)考查阅读材料提炼信息,比较归纳的能力,由材料中“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微,几乎不用了”分析可知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逐渐用平等眼光看待世界;原因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联系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冲击归纳即可。(3)毛泽东与邓小平处于不同的时代,因此需要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分析,毛泽东时期美苏两极格局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仇视,中国当时没有完全融入世界,而到邓小平时代,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实施改革开放以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中国融入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