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4426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学考题型(共100分)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齐鲁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以儒家思想学说为主要代表的、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它包含着齐鲁文化、河洛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是以先秦时期齐鲁两国文化为内核和主干,以齐鲁两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和延续作为主要描述对象的文化类型。齐鲁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斑斓多彩的地域文化中的一支,孕育出了中国古代伟大的

2、思想家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体系的创始人以及其他先秦诸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齐鲁地区成为“文化圣地”,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鲜明特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齐鲁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及贡献是多方面的。不仅儒家思想体系是在齐鲁文化的土壤里孕育而成,而且中国文化史上其他几种重要的思想学术派别也大都是由齐鲁文化孕育、影响或催生而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并称“显学”。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都是正宗的鲁国人,儒学大师荀子虽为赵人,但年十五即游学于齐国稷下学宫,并曾三次为祭酒。墨家创始人墨翟,也是鲁国人。墨子曾习儒术,受过儒家思想影响,后觉儒家

3、“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遂自立门户,创建了墨家学派。先秦兵学多出于齐文化,孙武、孙膑及司马穰苴均为齐国人。在中国古代兵学文化中,齐鲁兵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代表着先秦兵学的主体构成与最高成就。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虽非齐鲁之人,但中国古代道家形成和发展也与齐鲁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汉书艺文志将商代伊尹与姜太公列为道家之首,并将管子列入道家著作。在老庄之前,道家思想已萌芽于齐鲁文化之中。秦始皇攻灭六国,建立起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后,实行“焚书坑儒”政策,齐鲁文化一度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汉王朝建立后,采用黄老之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后又于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无论是黄老之学,

4、还是儒术,都是齐鲁文化的结晶。齐鲁文化在汉代逐步上升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承认的主流文化。儒学取得国家法典性的地位后,逐步在国家的支持下成为“经学”。汉代的经学大师大多出于齐鲁之地。据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汉初传授儒家五经的八位大师中有七人是齐鲁学者。此后,汉魏时期许多著名的经学大师大多为齐鲁学者,经学的话语权和解释权基本上为齐鲁学者所垄断。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齐鲁文化,成为西周至春秋战国数百年间华夏文明的代表和象征,自汉朝以来,儒家学说的许多核心价值观念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心理、共同民族意识的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范式的建立,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齐鲁文化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远远超越了其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

5、的地域界限,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阶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1. 关于“齐鲁文化”,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特殊地位,以先秦时期齐鲁两国文化为内核和主干。B. 齐鲁文化和河洛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一样都是中国古代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C. 齐鲁文化孕育了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体系的创始人,也孕育了其他先秦诸子。D. 齐鲁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齐鲁地区至今依然是“文化圣地”。2. 关于“齐鲁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及贡献”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齐鲁文化的土壤里孕育而成的儒家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文

6、化的核心内容。B. 先秦时期,齐鲁文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催生了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兵家、道家等流派。C. 秦汉时期,齐鲁文化上升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承认的主流文化,儒学成为国家支持的“经学”。D. 汉魏时期,儒学上升到国家法典性质的地位,齐鲁学者几乎垄断了经学的话语权和解释权。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墨子曾师从孔子,受过儒家思想影响,其创建的墨家学派与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B. 道家代表人物老庄虽不是齐鲁人,但是中国古代道家的形成和发展与齐鲁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C. 作为汉初治国指导思想的黄老之学和汉武帝尊崇的儒学,都是齐鲁文化的结晶。D. 齐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它

7、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远远超越了时空界限。【答案】1. D 2. C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关于齐鲁文化,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然后对应原文逐项分析。本题D项,“齐鲁地区至今依然是文化圣地”,无中生有,原文只有“齐鲁地区成为文化圣地,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鲜明特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这一说法。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考生解答时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阅读原文,找出相关段落,最后确定答案。本题要求为“关于齐鲁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及贡献的理解,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C项,“秦汉时期,齐鲁文化上升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承认的主流文化”,不合文意,根据原文表述,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政策,齐鲁文化基本被毁灭,没有成为主流文化;到了汉代才逐步成为主流文化。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原文,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认真对比。本题要求为“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本题A项,“其创建的墨家学派与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不合文意,原文表述为“墨家创始人墨翟,也是鲁国人。墨子曾习儒术,受过儒家思想影响,后觉儒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遂自立门户,创建了墨家学

9、派”,据原文可知墨家学派与儒家思想是并立的,故本题选A。二、文言文阅读(12分。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翻译题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各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

10、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B. 越国以鄙远鄙:边邑C. 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使缺,侵损5.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臣之壮也 是寡人之过也B. 吾其还也 失其所与C. 若亡郑

11、而有益于君 朝济而夕设版焉D. 焉用亡郑以陪邻 敢以烦执事6.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7.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A. 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B.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C.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D. 本文层层深入、步步紧逼,首尾叙事文字简洁,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不阙秦,将焉取之?(2)

1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答案】4. B 5. C 6. C 7. C 8. (1)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2)(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去了自己所结盟的力量,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实词词语的能力。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结合各选项具体分析。本题B项,“越国以鄙远”中“鄙:边邑”解释错误,“鄙”在这里解释应该是“把当作边邑”。故本题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虚词的能力。考生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仔细对比各选项,选出答案。本题A项,主谓

13、之间助词,不译 ;助词,的。B项,表示商量语气,还是;代词,自己的。C项,均表示承接关系。D项,介词,来;介词,用。故本题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古今异词语的能力。本题A项,行李:古义,使者;今义,指出门携带的包裹。B项,行李:古义指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指主人。C项,无礼:古今意义相同,没有礼待。D项,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配偶、妻子。故本题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考生解答时应认真对读原文与选项,注意细节。本题C项, “师必退,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错,应是从“侧面”。故本题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

14、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若:如果。阙:使削弱。焉:哪里。(2)因:依靠,凭借。而:表转折。敝:损害。所与:同盟国。知:通“智”。以:用。易:代替。这句话整体是判断句。【点睛】文言文阅读试题多是以叙述性文字为主,在整体阅读的时候,要用心的去查找文中的人和事。接着审清题目,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文言文原文,这样可以提高文言文阅读效率。首先要把对应文段用心精读一遍。另外,文段后的注释往往有提示作用,考生也要多加关注。在精读原文之

15、后,接下来就应该趁热打铁,从后往前做题。文言文翻译是失分很严重的题型,首先要读顺句子或语段,再结合上下文来推断意思;翻译时要注意文言文的句式和语序的变化调整,注意译句是否通顺。最后书写要认真,文言文翻译重在直译,注意要字字落实。三、诗文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赏(10分)9.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1)_,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_。(白居易琵琶行)(2)锲而舍之,_;锲而不舍,_。(荀子劝学)(3)遥想公瑾当年,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_,彩彻区明。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答案】 (1). 千呼万唤始出来 (2). 未成曲调先有情 (3). 朽木不折

16、(4). 金石可镂 (5). 小乔初嫁了 (6). 雄姿英发 (7). 云销雨霁 (8). 落霞与孤鹜齐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注意几个易错字形:(1)“千呼万唤始出来” 中“始” (2)“折”和“镂”(3) “初嫁” “雄姿”(4)“销”“霁”“鹜”。【点睛】古诗词默写年年必考,近年来理解性默写题的考查比例渐渐加大,难度比直接型默写稍大,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名句名篇内容,还要对课文

17、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要记得准、写得对、看得清。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与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10.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春日耕者苏辙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注】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这首诗颈联用妇子前来探看和取悦,侧面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运用_修辞手法,描绘了鸟儿上下翻飞相随的情景,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并为后面的议论作了铺垫。表达了作者_的思

18、想感情。【答案】 (1). 拟人 (2). 对农家春日忙碌和辛勤劳作的赞美,为农家温馨与和睦生活感到高兴,对王安石变法后政令繁多无用的嘲讽(批判、否定)。【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考生应从诗句的意象、手法、情感主题、与上下句联系来解答。答题的一般思路是:手法;诗句所表现的的人物、意象、环境的特点;作者的情感;结构作用(承接上句或照应题目,为下句做铺垫或引出下句)。“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用妇子前来探看和取悦,侧面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运用拟人的修辞格,描绘了鸟儿上下翻飞相随的情景,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并为后面的议论作了铺垫。对农家春日忙碌和辛勤劳作的赞美,为农家温

19、馨与和睦生活感到高兴,对王安石变法后政令繁多无用的嘲讽(批判、否定)。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_王梅芳大战过后的德国,一片废墟。两个记者步履沉重地走过,其中一个问:“他们还有重建家园的信心吗?”另一个指指地下室窗台上的花,肯定地回答:“有!有花的地方就有信心和创造生活的激情。”忘不了外婆的布花。在那些贫瘠灰暗的日子里,那些北风卷着雪花呼啸着掠过村庄的寒冬时,寂静简陋的农舍里,因为走资派外公而被遣返还乡的外婆盘腿坐在蒲团上,打开从江西带来的一卷卷色泽鲜艳的布头,带着安详的微笑,舞动剪刀,剪出一个个瓣,一片片叶,一朵朵花。玫瑰百合月季石竹,娇艳欲滴,层层的花瓣里

20、似有幽香袅袅散出。待嫁的姑娘们蜂拥而来,羞答答地围着外婆,想要一束花放在未来的新房里。外婆慷慨赠予,老脸笑成了一朵花。外婆还把布花送给左邻右舍的农人们,让那些在贫困中挣扎的粗粝的心感受到了美的震动和明亮而温暖的照耀。那么灰冷的草屋,那么荒凉而寂静的岁月,因了几朵布花而刹时生动美丽起来,日子也就过得有盼头了。满腹诗书的外公死得很惨,他是饿死的。他曾有良田百顷,可死的时候肚里一粒米也没有。外婆在他的身边摆满了布花。没有面包可以,没有阳光可以,但生命里不能一日没有花啊,那是一个人心灵的家园。表姐萍下乡插队到湖南时带走了外婆的两束布花,我记得那是两枝嫣红的欲绽未绽的玫瑰。一年后,表姐乘的小船翻了,淹死

21、在她养鱼的湖里,同船遇难的还有另外两名女知青。二十岁的表姐长眠在了黄土之下,陪伴她的是那两束欲绽未绽的布玫瑰。表姐一米六七的窈窕身材,爱打篮球,梳着两条长辫子,笑起来酒窝忽闪忽闪的,她还没有来得及接受爱情,品尝生命所赐予的甘美醇酿,就遽然凋零了青春的容颜。但她拥有两束布花所能有的春之希望与梦想啊,在那无边的冷寂的黑暗里。浪迹天涯时,我在随身的行囊里放了两束已显陈旧的布石竹,是家乡山野上那种小小的淡淡的野石竹,像母亲忧郁的目光,又像岁月深情的回望。其时祖国大地已是花的海洋,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角角落落,繁花处处如云锦。但,我还是喜欢外婆的布花,有着温暖的质地和朴素的颜色,带着悠远的怀旧情调的布花

22、让我的心灵沉静,让我时常想起那段日子,想起故乡积雪的山峦,冰封的河流,杨林梢头的喜鹊窝,以及青石农舍里的外婆和她永不颓丧与妥协的生活。让我在面对挫折与失败时,能挺直脊背,坚定地对命运说声:不!外婆八十六岁那年溘然长逝,至死前几天都还在摆弄花。她的梳成美丽圆髻的长发,漆黑漆黑的,不掺一根白发,我仔细找过,一根白的也没有,这让人惊奇。这使她总是漾着淡淡微笑的脸庞显得高贵,纯真而静谧,像一张天使的脸,苦难在这里留不下丁点痕迹。我知道外婆一生都在花瓣上舞蹈。一个有花的民族注定会强盛起来,而一个开花的心灵永远不会萎落尘埃。(选自星岛环球网敏思博客,有删改)11. 开头为什么要写记者在战后德国废墟上的对话

23、?12. 根据文意,理解“两束布花所能有的春之希望与梦想”的内涵。13. 简要赏析“外婆”的形象。14. 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不超过5个字)【答案】11. (1)点明题旨:有花的地方就有信心和创造生活的激情。(2)为下文叙述的展开铺垫。(3)充实内容:一个有花的民族注定会强盛,一个开花的心灵不会萎落尘埃。 12. “欲绽未绽的玫瑰”布花所能有的“希望与梦想”,是艰难岁月里,爱美的女孩仍有或应有的青春的容颜、甜美的爱情和生活。 13. 被遣返还乡的外婆,面对生活的苦难,她乐观坚强,剪出布花,传播着美和爱,她有着纯真高贵的精神生活,有着对生活的创造激情。 14. 示范:永远的布花、布花、外婆的布花

24、。【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段落作用的理解能力。考生作答时,应从内容、结构、主旨情感等角度综合考虑。两个记者步履沉重地走过,其中一个问:“他们还有重建家园的信心吗?”另一个指指地下室窗台上的花,肯定地回答:“有!有花的地方就有信心和创造生活的激情。”这段对话从内容上,使文本内容更加充实,表达一个有花的民族注定会强盛,一个开花的心灵不会萎落尘埃。从结构上,这段文字放在开头,为下文叙述与花有关的情节的做铺垫。从主旨情感上:点明题旨,有花的地方就有信心和创造生活的激情。【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抓住关键词语,结合文段语境作答。“两束布花所能有的春之希望与梦想

25、”中“希望与梦想”是关键词,这两束布花是表姐萍下乡插队到湖南时带走了外婆的两束布花,欲绽未绽的玫瑰正如二十岁长眠在了黄土之下的表姐。“表姐一米六七的窈窕身材,爱打篮球,梳着两条长辫子,笑起来酒窝忽闪忽闪的,她还没有来得及接受爱情,品尝生命所赐予的甘美醇酿,就遽然凋零了青春的容颜。”这里布花所能有的“希望与梦想”,是艰难岁月里,爱美的女孩仍有或应有的青春的容颜、甜美的爱情和生活。【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考生需认真阅读文本,找出相关情节,归纳概括。根据文本“因为走资派外公而被遣返还乡的外婆盘腿坐在蒲团上,打开从江西带来的一卷卷色泽鲜艳的布头,带着安详的微笑,舞动剪刀,剪出一个个

26、瓣,一片片叶,一朵朵花”。可概括出“被遣返还乡的外婆,面对生活的苦难,剪出布花,可见她乐观坚强”;根据“外婆还把布花送给左邻右舍的农人们,让那些在贫困中挣扎的粗粝的心感受到了美的震动和明亮而温暖的照耀”可概括出“外婆传播着美和爱”,根据文段结尾处“这使她总是漾着淡淡微笑的脸庞显得高贵,纯真而静谧,像一张天使的脸,苦难在这里留不下丁点痕迹。我知道外婆一生都在花瓣上舞蹈”可概括出“她有着纯真高贵的精神生活,有着对生活的创造激情”。【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考生应读懂文本,把握情感,找出关键词语。本文由两位记者的对话写起,引出与布花相关的情节的回忆,“布花”一词反复出现,是文章写作

27、的重点,是情感的载体,代表着希望和梦想。所以本文可以以“永远的布花”、“布花”、“外婆的布花”做题目。五、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17分。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20题3分;21题4分)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寥廓(ku)彷徨(hung)颓圮(p)浪遏飞舟()B. 慰藉(ji) 长篙(go)峥嵘(zhng) 挥斥方遒(qi)C. 袅娜(nio) 幽僻(p)名媛(yun)碎屑(xu)D. 漫溯(s) 瞋目(chn) 淬火(cu)数见不鲜(shu)【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

28、正确的一组是”,然后按要求作答,要求考生认真阅读各选项,找出错误读音,选出正确答案。本题C项,“名媛(yun)”错误,应读作“yun”;“碎屑(xu) ”错误,应读作“xi”。故本题选C。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激亢船弦万户候绿树成阴B. 凄婉款待刍菊花心志健全C. 蹀血羁鸟陶然亭对现诺言D. 樊笼狼藉墟里烟了截爽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重要字形的能力。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认真观察各选项,选出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考生要注意区分形近字,结合词语含义确定字形结构。本题A项,“船弦”应为“船舷”,“万户候”应改为“万户侯”;B项,“刍菊花”应改为“雏菊花”,

29、“心志健全”应改为“心智健全”;C项,“蹀血”应改为“喋血”,“对现诺言”应改为“兑现诺言”。故本题选D。17.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沁园春长沙是毛主席写的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词题。词牌规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等。词牌与词的内容无必然的联系。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春秋的顺序来记载历史,既是历史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C. 狄更斯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匹克威克外传等,其中双城记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D. 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它以消

30、息、通讯、特写等样式提供各种最新的资讯。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可以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学常识的能力。主要考查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学生要结合平时积累,同时要注意细节,逐项进行排除。本题C项,“双城记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表述错误,应改为“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故本题选C。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打出招聘王小丫“魅力搭档”广告,应聘者有4000余人,其中包括30位博士生也去一显身手。B.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言大于行”的现实告诉我们:真正的“低碳之路”才刚刚起步,绿色生活的消费

31、模式和低碳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C. 周庄是古镇旅游开发过度的典型例子,违章的建筑、林立的商铺、摩肩接踵的人群,人们已很难体会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韵味。D. 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曲中,无论是实现国家民族的富强,还是追求普通个体的幸福,“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主旋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考生应按照题目要求,如本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这是一道选择题。首先对比四个选项,发现异同。考生可以通过语感或分析句子成分判断。本题A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可去掉“也去一显身手”;B项,搭配不当,“低碳理念”与“完善”不搭配;C项

32、,成分残缺,“违章的建筑、林立的商铺、摩肩接踵的人群”无谓语,可改为“很难使人们体会到”。故本题选D。1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农村合理利用户型沼气池,堪称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的先驱,_,至今仍有活力。_,_,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推广。是我国普及最广、发展最早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是我国发展最早、普及最广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它解决了部分农村炊事及照明的能源问题部分农村炊事及照明的能源问题被它解决了联合国也青睐它也为联合国所青睐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33、排列。本题第一处“发展最早”紧承“先驱”之意,选。第二处,全部文字陈述的对象始终是“它”, 选。第三处 “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推广”的主语是“联合国”, 选。故本题选D。20.结合下面漫画的标题过犹不及,说说它的讽喻意义。【答案】过犹不及: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画面讽刺总是超前学习,最初应该学会的做人的道理却没有学好的现象。也讽刺那种不做好根本,只知道冒进的现象及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漫画的理解能力。考生应先仔细解读漫画,看题目,看内容,找夸张之处,注意细节,透过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考试中漫画多为讽刺否定类型,其目的是在揭示某种现象或问题,批评某类人的做法。漫画的标

34、题过犹不及,“过犹不及”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画面有四幅图画组成:幼儿读小学,小学读中学,中学读大学,大学读幼儿学做人。尤其是最后一幅漫画,是主旨所在,讽刺总是超前学习,最初应该学会的做人的道理却没有学好的现象。也讽刺那种不做好根本,只知道冒进的现象及人。【点睛】漫画题寓意类答题指导:1看画面内容,明确画面的指向2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画面的夸张之处,这多是漫面所要表达的高意所在。可将漫画所反映的直观内容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漫画的含义。答题格式:叙述画面内容(如有标题,一定要写出来)揭示漫画主题指

35、出讽刺意义。21.名著阅读再说他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他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他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本文节选自_(著作),描写的人物是_。联系原著,请写出两个最能体现这一

36、人物性格特征的成语_,_。【答案】 (1). 水浒传 (2). 林冲 (3). 嫉恶如仇、 (4). 粗中有细、委曲求全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本名著知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应结合作品和课本所学知识作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本题文段选自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由此判断,本文节选自水浒传,描写的人物是林冲。联系原著,林冲因恶了高太尉,被刺配沧州,想做一顺民,可见其“委曲求全”,到草料场后,出门买酒时关门看炉子以及锁门的细节描写,可见其“粗中有细”。六、作文(40分)22.以“触动”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答案】触动生活中常有许多温情脉脉的细

37、节打动我们,有时是一个动作,有时是一个物品,瞬间的触动由此定格,成为永恒的怀念。 题记人人都知道,母亲爱是心中最柔弱的一份爱。她深深的触动着我们的心灵。但我一直没有什么感受,直到亲眼目睹了那件事后 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我放学时天已经黑了。街上的人很少,似乎都被寒冷的东风吹跨。我漫无目的地四处张望,渴望一丝路人带来的亲切与温暖。这时,从黑暗中递来一束灯光,一位中年母亲载着她6岁左右的儿子,在空无一人的马路上骑着。母亲穿得很少,借着车上的灯,我能看清。儿子揽着母亲的腰,亲昵的说着什么,而母亲,不时回头看儿子。他们骑得很慢,很吃力。 忽然,远处又有一束灯光,摇晃着,倾斜着,是一辆汽车!逆行的汽车!那

38、位母亲来不及躲闪,与汽车撞了个“满怀”,车子倒了,母亲被撞出好几米。那辆车上的人,只下来看了看,什么都没有,竟走了!那位母亲趴在地上,极力想站起来看看他的儿子,可是,是那么艰难,那么艰难 远处的儿子被重重的压在自行车的下面,男孩本来就瘦小,再压上一个自行车,似乎脸都紫了。他也想站起来,去找母亲,但他那瘦弱的身躯怎能“顶”起自行车,无奈,他带着哭腔喊了一声:“妈妈”那位母亲听到后,全身打了一个哆嗦,她使出全身的力量,艰难的站起来,一步一步走向儿子,移开了自行车,母亲抱起儿子,“怎么样,孩子,没事吧?”男孩使劲摇了摇头。懂事的问:“妈,您没事吧?”母亲轻轻的摇了摇头。母亲很坚强,把皱着的眉头舒展开

39、了。可是,我仍能清楚的看到那位母亲的脸上,红了一块,紫了一块。也许还有的地方磨破了皮,我分明看见她在轻微的发抖。她的衣服,太薄了! 看到这里,我再也不袖手旁观,跑过去扶起母子两人,谢过我后,母亲把儿子抱上了自行车,慢慢地向前走去,直到消失在夜色中 我的视线模糊了。我的内心深出,那极柔弱的地方被触动了!爱!这是母爱啊!无私而又大气的爱啊!母爱是斜倚的白莲,纯洁典雅,朵朵绽心间。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终于明白了,我终于理解了,我的内心被触动了,我深知,就是那份浓浓的母爱,触动了我已“枯干”的心灵,自从上高中后我和母亲的关系一直都不好,因为我们的意见总是相反,我喜欢的东西在他眼里太过于“疯”,她

40、总说不适合我。而她看的东西,我总会说太老土,早过时了。平日里母亲挂在嘴边的“多穿点衣服,别冻着”“路上慢点”,我总是嫌唠叨,嫌烦。此刻,我不禁想起在家中等待我的母亲,不觉加快了脚步岁月无痕,当我们蓦然回首,翻阅着心灵的书籍,却发现,在某一页,某一行,某一个字中,有着一种不可名状的触动,它在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难以忘怀。这便是感动,不需要任何理由。【解析】【详解】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文题中的关键词语“触动”,即是指某一事件或某一瞬间使我的心灵受到极大震动,要么是感受到清晨的朝露,要么是感受到人生的真谛,总之,这一“触动”要具有大的震撼力。所选的事件还必须有“触动”我的内涵,在写作

41、过程中,要把“我”因这一事而受到的触动,即心理过程描绘出来,“我”受到了哪些触动,这些触动带给我什么样的启迪等。立意:可以写亲情、友情让我受到触动,也可以写身边的励志人物上我受到触动,还可以写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让我受到的触动。素材:1.她们触动了我。它们傲然地挺立在悬崖峭壁上,稳固、正直;它们缓缓地张开可爱的笑脸,高贵、典雅;它们没有因寒风的侵略而枯萎,孤傲、顽强。它们犹如那伟大的娘子军,永远向前进,向前进!2. 余光中说:“如果夜是一场青雨淋淋,幸而我还有一盏台灯,撑开一盏暖黄光晕。如果死亡是一场黑雨凄凄,幸而我还有一把古典的小雨伞,撑开一圈柔红的气氛。”这纷繁世间,原本有那么多令人称沉醉的

42、色彩,就算面对黑夜与死亡,因了这些色彩,我们便不再畏缩。只要用心,便可以从一花一木中感受一整个小宇宙,从一红一绿中收获心灵的触动。到那时,便真会成诗中所写:“打开心门,所有喜悦的飞鸟不请自来。”3. 微微友谊,触动了我的心灵,若让夜停止清唱,只留下淡淡的剪影,是否我的惆怅,会随着夜的静止而宁静。4. 妈妈听我说好吃,就每天给我做热汤面,我的感冒很快好了。天气仍然是寒冷的,但妈妈的热汤面能驱散所有的严寒。妈妈的爱是如此的伟大而深沉,以前我肆意地享受着妈妈的爱而不自知,一直撒娇而不听话,但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一次感冒、一碗热汤面,让我的心灵被深深触动,有滚烫的母爱温暖着,我这一生,心不会再寒冷。5.

43、 母亲的爱永远都是那么的美,永远都会陪伴在我的身边。这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可我要怎么回报她的爱呢?也许一份好的成绩是给她的最大安慰吧!此刻我坐在考场上,又想起了她那浓浓的母爱,触动了我心灵的母爱!6. 她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法,并且以乐观的心态接受病魔的挑战。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我看见病魔好几次被她打倒在地,它反复用能量也打不过小女孩。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治疗,小女孩的病情渐渐地减轻了许多。病魔也被她顽强的意志力和乐观的心态触动了。小女孩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让我知道了病魔并不可怕,最主要的是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它。7. 静默,那一幕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我的心里。那么的透彻,却触

44、动了我的心。行文结构:本题可写一篇记叙文。开头先写一个简短的题记,照应“触动”。开头段引出母亲、母爱的话题,点出“母爱深深地触动着我们的心灵”。然后“但我一直没有什么感受,直到亲眼目睹了那件事后”引出下文。主体部分:回忆性叙事,运用动作、神态、肖像、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描述细节,真实展现画面,写出使“我”心灵受到触动的场景;然后引发“我”的感触。结尾:“蓦然回首,翻阅着心灵的书籍,却发现,在某一页,某一行,某一个字中,有着一种不可名状的触动,它在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难以忘怀”升华文章主旨,照应题目。第卷(共50分)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每小题5分,共50分)23.文学作品往往呈现作者不

45、同的思想倾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表达追求涅槃永生的佛教思想B. “生灭原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表达诸行无常的佛教思想C.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表达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道家思想D. “安得广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民胞物与的儒家思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了解把握能力。A项,出自李白游泰山。翻译:如何找到长生不死之药,然后展翅高飞飞向仙山蓬莱与瀛洲这样的人间仙境。这是道教思想,而涅盘是佛教修行者的终极理想,意译为“灭、灭度、寂灭”,指灭一切贪、瞋、痴的境界,因为所有的烦恼都已灭绝,所以永不再轮回生死B项,

46、出自陈宝琛的落花诗。翻译:在生灭之间早知万物万象是一场空,眼看春花都要交付给东风。“倾国”是借代,本来指的是美女,在这里指“花”。在这首诗里作者充满了人生的问题,透过诗词,以及对佛教真实智慧的开悟,把它表达出来。C项,出自陶潜饮酒。翻译:这样的生活中有着真淳朴实的意境,我已经了然领悟,心想辨明分说,却一时不知如何表达。“忘言”出自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妄言。”据此,诗中陶潜要表达的是,他在与大自然景物融合之中已经体会领悟到一种人生的况味(得意),达到了“忘言”的境界。人间词话称此诗已入“无我之境”。D项,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翻译:如何才能得到广阔的房子

47、,收容天下的贫寒之士,使他们都能遮风挡雨,展露欢颜?充分表露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24.人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质素,而文人亦常在诗作中流露对人伦的真切感受。我国传统将人伦略分为五个层次: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为了更切合实际,可以稍稍改动为:(一)夫妻,(二)亲子,(三)手足,(四)朋友,(五)群己。下列诗篇,其内容符合此排序的一项是()甲: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南朝范云诗)乙: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唐代孟浩然诗)丙: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唐代杜甫诗)丁:一春檐

48、溜不曾停,滴破空阶藓晕青。便是儿时对床雨,绝怜老大不同听。雁回杳杳浑无梦,鹊语啾啾似有凭。忽得远书看百过,眼昏自起剔残灯。(南宋刘克庄诗)戊:灯怯寒威焰不青,忽闻急雪打窗棂。宵深未敢抛刀尺,为伴孤儿课一经。(清代汪铃诗)A. 甲丙乙丁戊B. 甲戊丁乙丙C. 丙乙甲丁戊D. 丙丁戊甲乙【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重要诗句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考生应结合诗句中重要词语和诗句含义分析作答。本题中甲,出自范云自君之出矣。翻译:自从你离开后,房里用丝罗作成的帷幕只能独自吞咽秋风。我对你的思念如蔓生的野草,连绵延长不断绝啊!用来表示夫妻感情。乙,出自孟浩然送朱大入秦。翻译:游人朱大要到武陵去,分手时,

49、我将价值千金的宝剑赠送给他,用以表达我平素对朋友的一片真心。用于表示朋友之情。丙,出自杜甫孤雁。翻译:孤雁不吃不喝饮清水,只是哀鸣着想找同伴。谁来可怜形孤影单,与雁群失散于云雾重重之中。同伴身影,似现天边,孤雁于是更努力地哀鸣,希望同伴能听见。偏偏林中的野鸦不知孤雁的心绪,犹自乱纷纷地鸣噪。符合(五)、群己。丁,刘克庄和仲弟十绝。翻译:春天的时候,屋檐间流下的水滴,在台阶上滴答作响,让苔藓的色泽更加青翠。想起小时候常一起对床听雨,如今年纪大了却无法同听雨声,真令人感伤。雁鸟飞得不知去向,连梦中都不曾出现;但鹊鸟啾啾却又像是在诉说什么。突然接到你从远方寄来的信,忍不住翻来覆去地看了许多遍,哪怕眼

50、睛看花了,灯油快用完了,还是起身来把灯拨亮继续看。符合(三)手足。戊,出自汪铃夜课。翻译:灯火似乎也害怕寒冷而显得黯淡,忽然又听到一阵急雪敲打窗户。即便夜深,也不敢抛却手上的剪刀与尺,只因为要陪伴小孩继续读书。符合(二)亲子。故本题选B。25.论语中“君子”与“小人”之对比,有时指上位者与下民,有时指有德者与无德者。下列与“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中,“君子”“小人”所指相同的一项是()A.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C.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D.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

51、考生解答本题时应结合语境正确选择。本题“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中的“君子”和“小人”分别指上位者与下民,D项所指与此相同。A、B、C项中的“君子”和“小人”分别指有德者和无德者。故本题选D。26.民生富裕一向被视为立国的基础。下列文句,不蕴含“藏富于民”思想的一项是()A.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B.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C.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逐

52、项理解句意,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题目中“藏富于民”,即民生富裕。本题A项,“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这句话强调的是对金钱财物的态度,与“民生富裕”无关。故本题选A。27.“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下列各项中,其手法不属于“春秋笔法”的一项是()A. 林黛玉进贾府中,刻画权倾贾府、笑里藏刀的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B. 雷雨中,周朴园对女仆梅侍萍始乱终弃,三

53、十年后面对鲁妈,在回忆当年时说侍萍是“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C. 鸿门宴中写刘邦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从鸿门宴上逃走时,写道:“脱身独骑。”用了一个“独”字,来显示作者的态度。D.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鲁迅先生描写烈士遇害时,写到“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又写到“其一是手枪”“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艺术手法的理解能力。考生应了解 “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

54、征实和劝惩的目的.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运用曲笔。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文,并不是说谎。本题B项,周朴园的话“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是说谎,是歪曲,不属于春秋笔法。故本题选B。28.佛祖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确立了什么样的说法传法方式()A. 坐禅静思,渐悟法门B. 当头棒喝,单刀直入C. 不立文字,以心传心D. 语语机锋,步步莲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识记典故的能力。考生应先阅读题目中材料内容,理解主旨内容,再结合选项对比分析。本题“佛祖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

55、叶尊者破颜微笑”,源自禅学中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迦叶是佛祖的大弟子,意会领悟了释迦摩尼拈花一笑的意思,他这破言一笑非同小可,不仅得到了佛祖传递给他的菠萝花,佛祖并“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他”,最后使之成为一代禅宗。因此题目中说法传法方式对应“不立文字,以心传心”。故本题选C。29.根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观点,下列诗句最符合“有我之境”的一项是()A.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B.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C.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D.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

56、对诗歌内容情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请题干要求,结合选项诗句逐项理解分析。本题内容是王国维对于审美意境的区分,其中引入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概念对于中学生而言都是比较陌生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主要涉及“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本题C项,“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中“同孤”是指“月”与“我”同孤,已注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属于“有我之境”。故本题选C。30.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

57、及其合格者,分别称为()A. 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B. 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C. 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D. 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考生应结合已掌握的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正确判断。院试是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的一种考试,也叫章试。各地考生在县府里参加考试,由省里的提督学政主持,考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茂才)或相公。明清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为省一级考试,由翰林或部院官员主考,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由礼部主考,合格者为贡士,

58、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进士,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者称为“连中三元”。故本题选B。31.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法分别是()A.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题干是“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下列

59、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法分别是:”题干与备选答案要求一一对应。需要平时识记并了解我国古代文人的作品集名方式,并加以总结归纳帮助记忆。D项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房名。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谥号“文正”。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号稼轩。王右丞集,作者王维,官至右丞。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点睛:我国古代文人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其命名方法大致可归纳为十种:一、以“地名”(籍贯)命名。柳河东集。作者

60、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亭林诗文集。作者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故称“亭林先生”。北宋文学家沈括晚年隐居润州梦溪园,故有梦溪笔谈。二、以“书室名”(书斋名)命名。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室。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饮冰室”是其书室。七录斋集。作者张溥,“七录斋”是其书室。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惜抱轩”是其书室。三、以“谥号”命名。王文公集。作者王安石,谥号“文”。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谥号“文忠”。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谥号“文正”。四、以“号”命名。诚斋集。作者杨万里,别号诚斋。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号稼轩。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号文山。五

61、、以“字”命名。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六、以“官职”命名。1、王右丞集。作者王维,官至右丞。2、杜工部集。胜者杜甫,官至工部员外郎。七、以皇帝“年号”命名 。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嘉祜集?权书。作者苏洵,此集为宋仁宗嘉祜年间编辑。八、以文体命名。陆机文赋。九、以姓名命名。李清照集,陶渊明集。十、以做官地命名。1、贾长沙集。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在长沙做官。2、宋代陆游曾在四川做官十年,十分热爱蜀地,就将自己的诗集命名为剑南诗稿32.“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基础性性质的学说。可以理解为:太阳光能照到的地方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下列对“江阴”“汉阳

62、”“衡阳”“华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长江南岸、汉水的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B. 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北边、华山的南边C. 长江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D. 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南边【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考生应结合已掌握的知识正确判断。“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在北回归线以北,终年不会有太阳直射,阳光会从南面照射,山的南面可以被太阳照射到而北面则受不到阳光照射,所以山南为阳,俗称“阳坡”;山北为阴,俗称“阴坡”。水(河流)的方面,由于地形是西北高向东南渐低,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东流的河流在流动时会倾向于往东南方向流动,南岸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蚀下淘,南岸相对高差大,地势低湿,岸下难受光照;北岸反之。江阴:处于长江南岸。汉阳:汉水的北边。过去的汉阳与汉口连成一片,在明史中说到,汉水一直是从龟山之南流入长江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鹦鹉洲头汉阳汽车渡口。大约十五世纪初,汉水在郭茨口改道。河水的特点就是裁弯取直,这次汉水径直向东流经龟山之北入长江,形成了今天的模样。所以,今天的汉阳应该改称为“汉阴”才是。衡阳:处于南岳衡山的南边。华阴:西岳华山的北边。故本题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