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408KB ,
资源ID:124424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4424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范围:必修3;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选题1.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由此可见,二者的主张均A. 代表人民的利益B. 体现了仁政思想C. 抑制了土地兼并D. 得到统治者认同【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两者都主张轻徭薄赋,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人民的负担,都体现了仁政思想,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董仲舒和孟子的主张都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不是代表人民的利益;C选项

2、错误,材料中董仲舒的主张体现了抑制兼并的内容,孟子的主张并未体现,而且两者的主张都未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统治者对两者主张的态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广泛传播 封建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B C. D. 【答案】D【解析】据题干“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与时俱进,故正确;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

3、治思想,故正确;古代中国宗教思想也得到了广泛传播,故错误;古代封建教育、科举制都对儒家思想大力传播,故正确。故组合正确,故D项正确,ABC项都错误。故选D。3.董仲舒说:“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下面对董仲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 儒家伦理应该高于天理B. 揭示了世界万物的本原C. 是以人为中心的无神论D. 人类之特性乃天意所授【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反映出人类的各种特性都是上天所授的,是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故选D。“天理”是宋明理学的

4、探讨话题,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人与天的关系,并不是揭示了世界万物的本原,排除B;由材料来看,带有明显的神学色彩,排除C。4.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捍卫和发展了太阳中心说的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他们的思想都被称为“异端”。与这些所谓“异端”相对立的思想分别是A. 天主教思想和儒家正统思想B. 加尔文教思想和宋明理学C. 哥白尼学说和儒家正统思想D. 启蒙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可知,与布鲁诺思想对立的是天主教思想,根据“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结合所学可知,李贽反对儒家正统思想,提出“不以孔

5、子的是非为是非”,故A正确;加尔文教思想主张先定论和因信称义,不符合题意,排除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布鲁诺捍卫和发展了日心说,C错误;启蒙思想倡导科学合理性,布鲁诺追求科学,无法体现与布鲁诺的思想对立,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布鲁诺被教会烧死”“明末思想家李贽”,联系所学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明末清初思想家思想产生的思想背景分析解答。5.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A. 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B. 研究重点是社会秩序C. 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D. 注重人理性和价值【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一个人只有

6、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可知苏格拉底认为人只有真正地认识自己,才能是实现自己的本性,这是注重人“认识自己”的理性和“实现本性、完成使命”的价值,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强调个人的感受和自由的是智者学派不是苏格拉底;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强调“认识你自己”,研究重点是人自身,不是社会秩序;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真正地认识自己的意义,并未提到人的品德高于一切。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6.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

7、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A.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B. 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C.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D.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没有提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斗争对象的问题,故排除A项;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发生地区的不同,也反映出两者的一些差异,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是一场比较深刻的思想革命,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更加有利于社会的改革,故选C项;材料只涉及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不能代表近代所有的思想解放

8、运动,故排除D项。7.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笔下的浮士德是在魔鬼的引导下,享受了24年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而在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却是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被上帝拯救,灵魂归于上帝。可见A. 启蒙运动更强调个人力量B. 启蒙运动彻底改变了人文主义精神C. 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性更强D. 两个浮士德都处于中世纪的蒙昧中【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文艺复兴时期在魔鬼的引导下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强调的是魔鬼,意指文艺复兴借助宗教外衣,没有完全脱离宗教,而“在启蒙运动时期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突出了单个人的力量

9、,故A项正确;启蒙运动时期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而“彻底改变了人文主义精神”表述不合史实,故B项排除;启蒙运动上升到反对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故C项排除;材料不是两个浮士德本身的阐释,而是借助浮士德来说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区别,故D项排除。8.有学者认为,科学的进步应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闲暇”,不为生活而奔彼。而中国古代生活上有保障的富人不屑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真正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是工匠、失意的文人。按该学者的理解,古代科技存在的不足是( )A. 社会环境相对紧张B. 知识阶层的贫困化C 主流意识认识不足D. 生产力发层较落后【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

10、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科学的进步应具各的条件之一就是“闲暇”,不为生活而奔彼”和“真正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是工匠、失意的文人”可以看出我国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比较贫困,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中的社会环境与题干无关;材料没有体现主流意识和当时生产力的发展,CD不符合题意。9.说到人生追求与感慨,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A. 楚辞、汉赋、唐诗、元曲B. 宋词、唐诗、楚辞、元曲C. 元曲、楚辞、唐诗、宋词D. 唐诗、宋词、楚辞、汉赋【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1、,“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来自于北宋晏殊蝶恋花,属于宋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来自于唐代李白蜀道难,属于唐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自于屈原离骚,属于楚辞;“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来自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属于元曲,故B项正确,ACD项都错误。10.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清明上河图程朱理学元曲小说汉赋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市民文化”是指反映城市居民生活的文化,是社会底层文化的代表。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元曲

12、和小说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为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条件下而产生的,均属于“市民文化”形态,故、项符合题意。程朱理学是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不是社会底层文化的反映,故项不符合题意。汉赋是统治阶级上层的文化代表,反映的是当时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不属于“市民文化”形态,故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故排除ABC,选D。11.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

13、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B. 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C. 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D. 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儒士大夫为首”、“社会文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结合所学可知,居于“士农工商”四民之首的儒士阶层引领了社会的观念,使社会普遍看重读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轻视科技工艺的发展,最终造成现代科技上的落后,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是关于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原因的讨论,李约瑟认为问题不在思维方式上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儒士大夫引领的只

14、重读书的社会文化。该项与材料意思相反。C选项错误,思想文化专制的禁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反映的是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儒家思想重人伦的问题。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2.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宇宙的法则,这个法则支配了整个宇宙,也支配了最微小的物体。由此类推,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据此可知A. 近代自然科学成就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B. 理性主义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C. 牛顿经典力学支配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D. 牛顿的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中同样适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由此类推,

15、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结合所学可知,牛顿力学促进近代社会科学的发展,推动理性主义产生,为启蒙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故A项符合题意。B项,理性主义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此时启蒙运动尚未兴起,排除。C项,牛顿经典力学并非应用于“微观世界”,排除。材料“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强调人类社会法则可通过运用理性发现,并非将牛顿的自然法则适用人类社会,故排除D项。13.四川某中学举行了一场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一学习小组的代表作了精彩的演讲,其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A. 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B. 重大科学

16、理论出现是科技革命先导C. 杰出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大发展D. 欧洲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比尔盖茨不是科学家,而且就是伟大的科学家造就了伟大的科技革命,故可排除A;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材料体现了科学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没有体现科学伦理,故可排除B;D的说法不符合材料内容,因为比尔盖茨不是欧洲人,故排除D;材料体现了科学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说明了杰出的人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故本题选C。14.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里,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16倍”。由此,他得出的结论

17、是A. 物种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现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C. 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D. 生物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进化而来的【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现象说明生物物种的种类与生物生存环境之间有直接关系,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A正确;材料只是说明蛾的颜色与生存环境之间有直接关系,不能得出“现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无法体现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也无法体现生物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进化而来的,排除B、C、D。15.16世纪,西班牙医生赛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

18、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A. 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B. 教会失去原有权威C. 进化论被证明科学理论D. 教会实行宽容政策【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的“16世纪”“19世纪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到19世纪中期时,基督教神学受到冲击,教会失去原有的权威,因此达尔文的学说虽遭到教会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故B项正确。进化论在19世纪中期时诞生,并未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A项表述不合史实,故排除;C项与其遭到教会迫害与否无关,故排除;材料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教会失去原有权威,与教会宽容政策无关,故D项排除。【名师

19、点晴】中世纪,基督教内部的神性与人性之间的尖锐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等导致了社会罪恶和文化危机,直接引发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的权威不断受到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的挑战,从而出现了塞尔维特与达尔文的两种不同结局。16.鸦片战争后,梁廷枏先后作海国四说瀛寰志略,于”英吉利国”的“巴里满”(议会),“米利坚合众国”的“议事阁”更多记述详备,注目大半俱在“视听自民”和“聚众公议”。材料反映了A. 作者对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不满B. 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层次C. 作者对西方民主制度有初步涉及D.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巴里满”(议会),“米利

20、坚合众国”的“议事阁”更多记述详备,注目大半俱在“视听自民”和“聚众公议”可知梁廷枏对西方民主制度形式上已有所关注,但仅停留在民意公议层面,但还未真正涉及西方民主制度的内涵,故C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无法体现作者反对清朝专制体制,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此时向西方学习停留在器物层面,故排除。D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此时民族资产阶级尚未产生,故排除。17.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图报纸说法正确的有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撰文宣传变法图存新青年创造的时代是批判复古逆流,崇尚民主科学的时代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二字为孙

21、中山先生亲笔题写都创办于19世纪末,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A. B. C. D. 【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撰写“变法通议”,宣传变法图存思想,故正确;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批判复古逆流、崇尚民主科学,故正确;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故正确;梁启超在在时务报上宣传变法图存是在19世纪末,民报出现于1905年,新青年出现于1915年,故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ACD错误。18.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 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B. 西方

22、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C. 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D. 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开始被打破,一般来说,这时候翻译外国的小说应随着闭关锁国状态的打破而增加,但是实际情况却相反,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远远少于晚清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在民族危机不断加重的情况下,中国的有知之士认为中国的落后在于科学技术与制度上不如西方国家,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A项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排除。【名师点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为战争所惊醒,开始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提

23、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中国的科学技术不如英法等国,但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使地主阶级的梦想破灭,之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得出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君主立宪制,但最终没有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能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而题干中的时间正好符合学习西方的器物与制度的内容。19.陈旭麓先生认为,20世纪初的立宪派和革命派是一对矛盾,具有不同一性、对抗性,但另一方面二者互相联结,又具有同一性。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都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反对清政府统治B. 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求C. 经济基础的不同导致政治主张截然

24、不同D. 革命派的主张比立宪派更符合世界潮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区别和联系。立宪派主张进行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则主张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都是向西方学习,立宪派反对的是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并不是完全反对清政府,故A项错误;二者虽然具体主张不同,但是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故B项正确;二者产生的经济基础是相同的,都是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C项错误;无论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都符合世界潮流,没有优劣之分。故D项错误。20.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

25、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A. 追求平均主义,建立天朝上国B. 借鉴苏俄经验,践行马克思主义C. 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共和D. 抵抗西方侵略,推进中国近代化【答案】D【解析】【详解】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的三个环节的时间是1840-1919年,可知这是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结合所学,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和不断学习西方,寻找救国真理,推进中国近代化一直是主题,故D正确;太平天国追求平均主义,建立天朝上国,只符合第一个时间环节1840-1864年,不符合1864-1901年、1901-1919年,故A排除

26、;1917年十月革命后,我国才借鉴苏俄经验,践行马克思主义,不符合1840-1864年、1864-1901年两个环节,排除B;发展资本主义不是1840-1864这段时间环节的主题,排除C。21.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变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所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毛泽东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在( )A. 中共建党时期B. 国民革命时期C. 土地革命时期D. 抗日战争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时间。在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走向对峙的

27、十年,在共产党主攻城市失败后,开始走向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选C。22.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继承,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这里的“立论前提”主要是指A. 历史伟人的特殊经历B. 基于国情的科学分析C. 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D. 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指的是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故B正确;A项历史伟人的特殊经历和D项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不是立论前提,排除;C是邓小平理论的范畴,

28、排除。23.国民政府于1934年发起新生活运动,强调培养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这四种价值观。其目的是A. 摒弃粗鄙陋俗,融入国际社会B. 宣传传统文化,愚弄黎民百姓C. 提高民众素质,增强思想觉悟D 培养忠义精神,抵抗日本侵略【答案】C【解析】【详解】“强调培养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这四种传统的价值观”都是从生活习惯和文明举止等角度对国民的规定,显然有利于民众素质的提升,故C项正确;新生活运动属于民众素质的培养,没有体现摒弃粗鄙陋俗,融入国际社会的内容,故A项错误;此项措施并不是愚弄黎民百姓,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与应对日本侵华没有直接关系

29、,故D项错误。24.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科教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A. 双百方针、三个面向、三大改造、三面红旗B. 两弹一星、科教兴国、双百方针、211工程C. 上山下乡、南优2号、和平共处、中体西用D. 863计划、抗美援朝、希望工程、三民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双百方针、三个面向是文艺、教育领域,三大改造、三面红旗涉及的是经济,不符合题意,排除A;两弹一星、科教兴国属于科技领域,双百方针、211工程属于文艺和教育领域,符合题意,故选B;中体西用是近代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不符合“新中国”,排除C;三民主义是近代孙中山的思想,不

30、符合“新中国”,排除D。25.莫言,出生于山东高密,20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下列文艺方针或原则影响其文学创作的有( )“双百”方针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文学艺术为社会主义服务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寻根文学指的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这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双百方针”的影响以及邓小平提出“两为”方针,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符合题意,A正确;D项是邓小平于1979提出,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故排除BCD。26.近

31、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其中处的初衷应该是批次留学时间留学初衷第一次晚清第二次民国初期第三次国民政府时期科技救国第四次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五次改革开放以后创业立业A. 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B. 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C. 富国强兵、建设国家、科教兴国D. 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中国大量留学生出国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故是富国强兵;民国初期留学热潮目的在于实业救国,故是实业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量学生留学苏联,目的在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建设强调的社会主义国家,故是建设国家;因此正确答案选D。27.

32、英国画家兼诗人威廉布莱克(17571827年)曾写道:“不要杀死飞蛾或蝴蝶,因为最后的审判即将来临。将你的悲与喜交织在一起,披一件给纯净心灵的衣裳。在每一份伤痛与悲哀中,必然亦有喜悦的存在”。这属于A. 古典主义流派B. 浪漫主义流派C. 现实主义流派D. 现代主义流派【答案】B【解析】威廉布莱克是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伟大诗人之一,所以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浪漫主义文学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材料中的语言风格能够体现出热情奔放的语言、瑰

33、丽的想象。28.据史蒂芬法辛艺术通史记载,1874年,一群被巴黎沙龙拒绝的画家自行举办“艺术家、画家雕刻家无名社团联展”。他们的作品不随时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绘画技法也有创新,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后人称“他们的画作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这次联展的著名作品是A. 大卫马拉之死B. 凡高夜间咖啡馆C. 莫奈日出印象D. 修拉大碗岛的星期末下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印象派美术作品。依据材料“他们的作品不随时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他们的画作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并联系所学可知,该流派是印象画派。A项属于新古典主义美术作品,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B项

34、属于后印象派美术作品,故B项错误;C项是印象派美术作品,故C项正确;D项是新印象派美术作品,故D项错误。故选C。29.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毕加索绘画 墨兰图A. 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B. 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C. 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D. 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毕加索的绘画是现代主义风格,它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墨兰图是中国文人画,它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它们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D正确;印象画派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A错误;现实主义绘画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B错误;现代主义绘画反对理性

35、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C错误。30.清钦差大臣耆英曾向道光帝上奏:臣等伏思该夷所请各条,虽系贪利无厌,而其意不过求赏码头,贸易通商而止,尚非潜蓄异谋。江苏布政使李星沅看到南京条约文本后说:至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且约中如赎城、给烟价、官员平行、汉奸免罪,公然大书特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这反映清朝部分官员A. 对英国侵略的目的有清醒认识B. 对战争造成的危害有充分认识C. 意识到条约签订有损国家主权D. 天朝上国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中“臣等伏思该夷所请各条而其意不过求赏码头至夷妇与大皇帝并书”等信息可知,此时清朝部分官员仍然具有根深蒂固的天朝上国观念,故D项正确;“而其意

36、不过求赏码头,贸易通商而止,尚非潜蓄异谋”说明清朝官员对英国侵略的目的并没有清醒认识,故A项错误;“约中如赎城、给烟价、官员平行、汉奸免罪,公然大书特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说明这些官员对战争造成的危害没有充分认识,也没有意识到条约签订有损国家主权,故BC错误。二、材料分析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宋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时期。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中国的古典并没有丧失,只是经过韩愈以后重新检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宗教,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别在中国扎根。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

37、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李翱的工作,终于引发了后来理学和禅宗的活跃气息。材料二 1096年欧洲第一次十次军东征发动,通过东征,欧洲人发现在教会垄断的文化圈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东征带回了许多古希腊文化典籍,由教会外学者翻译为拉丁文,这就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契机,让欧洲人可以重新认识古典,重新检视其文化遗产。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他们扩大了视野,不再甘于只接受独断的基督教文化。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1)根据材

38、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文化复兴的历史条件。(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相似之处。(3)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谈谈对影响文化发展因素的认识。【答案】(1)条件:古典文化奠定的基础;外来文化的传入;各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儒学家复兴儒学的努力;唐宋经济繁荣,文化政策开明。(2)相似: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发展的要求。(3)认识:文化发展需要开放、交流;文化发展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文化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解析】【详解】(1)由材料“中国的古典并没有丧失,只是经过韩愈以后重新检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可见古典文化奠定的基础;由材料“从丝

39、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宗教,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别在中国扎根”,可见外来文化的传入;由材料“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可见各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由材料“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学者提倡回归经典”,可见儒学家复兴儒学的努力;结合所学,唐宋经济繁荣,文化政策开明。(2)由“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等语句可知,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共同点在于,都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按照社会发展程度的要求,使得本土文化在其基础上与外来文化在不同程度上相融合。(

40、3)比较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相似之处来看,文化发展首先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由“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再结合唐朝辉煌的文化来看,文化发展应该需要开放的社会环境,不断创新。32.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指导思想,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学习到中国化的深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红旗一举千里明,铁锤一举山河动。中国诞生共产党,燎原星火满天红。革命民歌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材料二 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

41、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三 20年前,一篇真实记录小平同志在深圳视察时所做重要谈话(简称“南方谈话”)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更加系统化和最终形成,是邓小平晚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其特殊的重要性。时间越久,越放射出其真理的光辉。摘自2012年3月1日人民网文史频道请回答:(1)材料一中“十月的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让“十月的风”吹来的代表人物及其表现?(2)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从正反两个方面各举一例论证材料二的观点。(3)据材

42、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南方视察的背景。(指出南方谈话的核心内容和意义。【答案】(1)十月的风:指马克思列宁主义。代表人物及其表现: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2)正例:确立土地革命的路线,开创工农武割据理论。反例:坚持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3)背景:国内:改革开放取得大重成就,但面临一些问题;国际:国际局势动荡,带来不利影响。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判断社会主义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意义: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解析】【详解】(1)联系所学可知“十月的风”是

43、指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的风”吹入我国的时间和标志,联系所学可知,应当是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2)根据材料中的“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联系所学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从正反两个方面可以分别列举确立土地革命的路线开创工农武割据理论和坚持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其中一为正例,一为反例。(3)邓小平南方视察的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国内国际两方面的因素来回答。南方谈话的核心内容和意义,联系所学有关知识来回答,即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33.阅读下列材料,回

44、答问题。 材料一 宋时,科学技术非常繁盛。宋在战国司南基础上发明了指南针。毕羿在唐代雕版印刷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唐代发明火药,宋代建立后不久,建立专门制造火器的“兵工厂”,备有详备的边疆地图,以备战时需要。宋史记载,有人制定“新历二十卷”,便赐官“司天监”;有人制定“乾元历”,颇为精密,“优赐束帛”。城市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致使坊市制逐步消亡,手工业作坊分工细密,规模宏大,能织出复杂花纹的丝织品。以胡瑗为代表的教育家们以“体、用、文”教授学生,创经义与治事两斋。他的治事包括治兵、治民、水利、算术等科。沈括在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思想的鼓舞下,致力于科研,成就梦溪笔谈。摘

45、编自宋代科技兴盛的原因简析等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表(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技兴盛的原因。(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有何特点?【答案】(1)原因:吸收前代成果;战争需要;政府的奖励;工商业的发展;实用教育思想的影响;变革精神的推动;科学家的个人努力。(2)特点:科学技术成果丰硕;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些项目或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科技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宋在战国司南基础上发明了指南针。毕羿在唐代雕版印刷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建立专门制造火器的兵工厂,备有详备的边疆地图,以备战时需要。”、“有人制定新历二十卷,便赐官司天监;有人制定乾元历,颇为精密,优赐束帛”、“城市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以胡瑗为代表的教育家们以体、用、文教授学生,创经义与治事两斋。”、“沈括在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思想的鼓舞下,致力于科研,成就梦溪笔谈。”等信息从吸收前代成果、战争需要、政府的奖励、工商业的发展、实用教育思想的影响、变革精神的推动及科学家的个人努力等方面概括宋代科技兴盛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中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数量和作用及意义等相关所学从成果丰硕、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些项目或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等方面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