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神农”的传说1农业的起源(1)时间:七八千年前。(2)区域: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农耕经济。(3)农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4)传说:相传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2农业的地位(1)长期以来农耕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2)古代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思维点拨 1五谷:一般指稻、黍、稷、麦、菽;六畜:马、牛、羊、猪、狗、鸡。2“神农氏”就是中国传说中的“圣王”炎帝,而不是黄帝,他
2、不仅教民耕作,还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历程2评价(1)积极:耕作技术改进,促使农产品产量提高,推动农业发展。(2)局限: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发展。概念阐释 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三、贫者无立锥之地1土地制度(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2)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
3、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3)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2土地兼并(1)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买卖的合法性;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2)表现: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剥削农民;土地高度集中。(3)影响: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易错提醒 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允许土地买卖;而小农经济下小农也占有一部分土地,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但很容易被地主兼并,导致破产。思维点拨 全面认识均田制(1)含义: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在不触动原来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的一种
4、土地管理制度。(2)前提:政府掌握大量的无主土地或荒地。(3)目的: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护统治。(4)实质: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5)作用:均田制的实行首先照顾的是贵族、官僚、地主的利益;一定程度抑制了世家豪族对劳动人口和土地无限度的侵占,有利于小农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政府财赋收入的增加,对社会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四、沉重的赋税和徭役1表现2影响(1)积极:农民的赋税成为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承担的徭役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农民的艰辛劳动是古代帝国富强和繁荣的基础。(2)消极: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的直接原因。五、水利事业的进
5、步1水利工程(1)远古传说:大禹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既平息了洪水危害,又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2)战国:李冰主持兴修都江堰、郑国主持兴修郑国渠。(3)汉朝:关中农民创造“井渠”。东汉王景治黄河。2历史文献(1)早期史书:把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2)地方史志:大多将当地水源、河流、湖泊及其治理和利用的情况详加记载。3灌溉工具(1)隋唐五代:北方:立井水车;长江流域:高转筒车。(2)宋代:水转翻车。(3)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思维点拨 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两点认识(1)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它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减轻旱涝灾害等。(2)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灌溉工具的进步,从侧面反映了
6、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知识点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材料探究材料一古代农具材料二(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在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上有何变化?(2)材料二中图一是什么时期的何种工具?该工具的改进有何作用?与图一相比,图二中农具有何优点?(3)生产工具的改进,对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有何影响?提示:(1)制作材料:由石头、骨到铁等金属材料;制作方法:由原始的磨制到冶炼、铸造。(2)汉代;耦犁;其优点在于出现了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使牛耕得到了广泛推广。图二是唐代的曲辕犁,它减轻了自身重量,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能自由控制耕地的深浅;耕作平稳,利于水田使用。(3)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大大
7、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朝着精耕细作的方向发展。要点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1)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2)从制作方法上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3)在使用的动力上,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4)在农具种类上,经历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化。知识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材料探究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布縿,此其分事也。墨子非乐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
8、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晁错论贵粟疏(1)材料一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影响古代中国小农经济不稳定的因素有哪些?提示:(1)反映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赋税沉重;自然灾害;生活负担重;高利贷盘剥。要点归纳全面认识小农经济1含义: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2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9、相结合,自给自足,交换少。(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性格。(4)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3影响(1)积极影响自给自足,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推动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政来源。为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取得奠定了物质基础。(2)消极影响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等特点,使人们形成了“安土重迁”的思想,这一思想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10、的发展,影响了中国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1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出现 D个体小农经济出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制耒耜,教民农作”可得出这与农业有关,排除A、B两项;再从“远古时期”“神农氏”等信息,可排除D项,故选C项。2“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种粒”“下通足窍”“且行且摇”,由此判断是播种工具耧车,故选B项。A、D两项是耕作工具
11、,排除;C项是灌溉工具,排除。3明朝中期,山西大同等处,“膏腴土田悉为豪强占种”。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自然经济解体 D土地兼并严重答案D解析“膏腴土田悉为豪强占种”指土地集中到豪强地主手中,反映了当时土地兼并的严重。故选D项。4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流动,古人出行必须持有官府发放的“路引”,相当于现代的身份证,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B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来源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D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答案B解析在中国古代,赋税、徭役及兵役的来源主要是农耕生产者,要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征发徭役、兵役,必然要控制人口的流动,将农民束缚在土地生产上,故B项正确。5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答案B解析材料“脚痛腰酸,高田车进低田出”说明是依靠人力灌溉的翻车,故B项正确;耧车属于西汉时期出现的播种工具,筒车、风力水车是依靠水力和风力的灌溉工具,故A、C、D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