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77KB ,
资源ID:124404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440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世纪金榜》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14.36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世纪金榜》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14.36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考题演练跟踪检测【高考题组】考点新中国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1. (2014天津文综T9)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解析】选B。到1952年底我国的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由此可知A错误。1952年是我国一五计划的酝酿时期,从调整内容来看,

2、是侧重于工程建设等方面,这显然是为优先发展重工业培养专门的人才,因此B正确。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不应该从高校抓起,C排除。对高校院系调整是全国范围展开的,不仅仅是在天津,D错误。2.(2014北京文综T19)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解析】选A。1977年中国“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即恢复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这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体现,由此可知A正确。“科教兴国”是20世纪

3、90年代提出的,B不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12月,C可以排除。“三个面向”教育方针是1983年邓小平提出来的,与题目时间不符,D不正确。3.(2014江苏单科T11)右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化大革命”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解析】选C。本题的关键是称邓小平为“科教后勤部部长”,这是对邓小平重视科教事业的一种褒扬。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题词体现了他对教育的重视,C正

4、确。A时间不正确。B、D都是关于经济方面的决策,不符合题意。4.(2013全国卷T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解析】选A。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开设公共必修课、举办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的目的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普及科学知识,这着眼于构建与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新型的意识形

5、态,故A符合题意。C不是主要目的,B、D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即已存在。【拓展延伸】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教育改造和教育学习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教育发展刻不容缓,国家不是全盘否定旧教育,而是采取了改革旧教育,吸收有用成分的发展政策。国家也采取了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设中国教育的措施。这个时期的教育政策,无论是改造旧课程,还是学习苏联,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脱离实际和绝对化现象。【备选真题】1.(2015北京文综T40)(节选)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年,在西雅图举办了主题为“太空

6、时代的人类生活”的博览会。(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国际政治背景;列举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解析】本题主要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来回答。材料叙述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两国的太空竞赛,此时的世界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太空军备竞赛正是美苏争霸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有70年代的人造卫星、90年代以来的载人航天工程、21世纪的探月工程等。答案:背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太空军备竞赛。成就:人造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宇宙空间站。(答出三项即可)2.(2013四川文综T14)(节选)课程变化与

7、时代发展紧密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2)图4所示教材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解析】第(2)题由教材图片和文字判断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原因方面应结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形势分析,重点抓住“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主要特点。答案:(2)“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原因: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预测题组】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双百”方针的提出具有重

8、要的意义,下面与其不符的是()A.它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学术与文化发展的经验B.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D.不仅影响到国内,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解析】选D。“双百”方针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学术与文化发展的经验,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影响是在中国国内,不可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故选D。2.1956年,毛泽东曾明确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说各种意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在学术研究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B.任何议论都可以自由发表在报刊上C.思想言论

9、自由是宪法赋予人们的权利D.宪法与法律是学术思想自由的依据【解析】选D。根据“1956年”“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可见是指“百家争鸣”方针,即学术思想自由,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又说明宪法与法律是学术思想自由的依据,故D正确;A、B表述过于绝对化;C不是材料的核心。3.“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A.学风淡化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C.价值观扭曲D.科学发展滞后【解析】选C。材料主要讲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电影决裂的影响。学风淡化并不是最大的问题,A错

10、误;知识分子地位下降早就已经体现出来了,也不是这部影片的影响,B错误;这部影片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价值观的扭曲,即人们对事情判断标准的扭曲,C正确;科学发展的滞后不是电影带来的问题,是“文化大革命”最终导致的问题,D错误。4.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解析】选D。材料关键信息是“1977年12月10日前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是在十

11、一届三中全会以后,A错误;由于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后的恢复高考,中间耽误了大量的人才,所以人才短缺,一次高考的恢复,并不能完全保障新时期建设人才的需要,B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安排知识青年就业,而是恢复高考,C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所以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D正确。5.“从某些方面看,1977年甚至可以用国歌里的一句话来形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四人帮”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B.“双百”方针继续贯彻,各种观点盛行C.高考制度中断十年,出现“人才断层”D.“大跃进”蓬勃兴起,严重破坏生产力【解析】选C。“文化大革命”期间高考中断十年对教

12、育事业造成严重破坏,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C正确。6.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B.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解析】选C。题干中并未提到航天业在经济行业中的地位,A错误;题干中并未提中国是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B错误;

13、题干中提到航天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中国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垄断的相关信息,D错误。【备选习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又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材料三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把经济建设转移

14、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1)材料一中的图一拍摄于我国的哪一历史时期?该时期我国的教育状况如何?(2)结合史实和材料二,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与中国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的?(3)材料三中的“科教兴国”战略具有怎样的意义?【解析】第(1)题第一问由“知识青年在北大荒”可判断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第二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题注意从两者互相依靠的角度思考。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拍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该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2)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