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池州市2021届高三历史1月月考试题(艺术班)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 )A. 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 B. 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 C. 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 D. 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2. 从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后,直到清王朝的覆灭,君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兄死弟及”。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 )A. 以年龄为准则 B. 以血缘纽带 C. 以等级为核心 D. 以德才为标准3. 据史载,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
2、:“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该材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A. 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B. 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C. 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D. 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4. 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A. 分封制B. 三公九卿制C. 郡县制D. 皇帝制5. “玺”在先秦时期不为最高统治者所专有,但秦朝之后“天子独以印称玺”。由此可知,秦朝以后“玺”( )A. 反映了
3、帝位的世袭传承 B. 标志着封建国家的建立C. 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D. 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6. 徐天麟先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 郡国并行制 B. 颁布“推恩令”C. 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 实行中外朝制度7.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A. 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B. 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C. 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 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8. 王毅中国皇权制
4、度研究认为:“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能印证此观点的史实( )A. 三公九卿制 B. 内外朝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一省制9. 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日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日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日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日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是( )A. 世禄制B. 征召制C. 察举制D. 科举制10. 宋代司马光曾说:“凡择言官,当以三事为先
5、,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晓知治体。”清官包拯亦言,监察官“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这说明古代( )A. 选拔监察官程序复杂 B. 监察官直接服务于皇帝C. 监察官选任重视德行 D. 皇权加强依赖监察制度11. 意大利历史学家格罗索曾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形成恰恰应当归功于一定的历史要求,这种要求从外部对法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他所说的外部推动指的是( )A. 公民与自由民之间的斗争 B. 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斗争C. 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斗争 D. 罗马居民与外邦人之间的斗争12.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有这样的规定: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
6、斯的罚金。不得以蛊术损害他人的庄稼。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材料表明罗马法律注重( )A. 主权在民 B. 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C. 天赋人权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3.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而在曹魏时的新律中则首次入律了所谓“八议”(亲,故,贤,能,功,贵,勤,宾),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上八种人犯罪,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须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供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十二铜表法与新律的最大区别在于( )A. 是否注重君主权力B. 是否重视纲常伦理C. 是否注重公平公正D. 是否保护个人利益14. 十二
7、铜表法规定:要式行为(具备特定的法定形式或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行为)中的证人或司秤如果事后拒绝作证,要受“名誉减损”的处分,从此丧失作证的资格,他人也无须为之作证。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 )A. 强调法律至上 B. 重视个人信用 C. 提倡人人平等 D. 注重社会和谐15. 民主选 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A. 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B. 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C. 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D. 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16下列有关百团
8、大战的叙述正确的(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C反映了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D歼灭了日军一百个团17“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鸦片战争18某革命团体成立的章程中说:“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该团体是A兴中会 B同盟会 C国民党 D共产党19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是 ( )A华侨的支持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C共产党敌后战场的配合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0据国民政府的官方统计,某年全国的
9、“反动刊物“比上一年年增加了90%,其中共产党的刊物占54%。“某年”共产党的刊物宣传的主题应该是A发动工农群众支持北伐战争 B领导根据地军民的土地革命C宣传敌后游击战和持久抗战 D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21有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曾经描述一幅荒谬绝伦的景象: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发动了一场对美国成功的军事袭击。这场袭击不仅迫使美国允许其可卡因贸易合法化,而且还让美国掏了一笔巨额的战争赔款。当然上述情景仅仅是想象而已,然而这种类似想象却在十九世纪的中国确确实实发生过,为“确确实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2战场波及长江南北岸,在皖中一皖西
10、、赣北一赣西北、鄂东、豫南等广阔地域抗击日军进攻,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的战役之一。此后,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该战役是( )A太原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23下面框内文字出自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旅政治委员刘华清将军的回忆录,他记述的军事行动,这是一个月白风清之夜,也正是中国共产党26周年前夜,在“打过黄河去,向党的生日献礼“的口号中,我旅指战员有序地登船。( )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C揭开了人民军队战略反攻的序幕 D基本推翻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241937年底,国民政府提出应“采取游击战争与正规
11、战配合,加强敌后游击”的建议,后通令各战区加强游击战。到1938年底,国民党留在敌后的兵力总共有六七十万人,一度建立起广阔的抗日根据地。这反映了抗战初期( )A国民党为有效抵御侵略积极调整策略 B敌后战场上升为抗击侵略的主战场C国民党力图限制中共在敌后发展壮大 D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战术日益趋同251985年,聂荣臻元帅为纪念48年前的一场战役作诗如下:“集师上寨运良筹,敢举烽烟解国忧。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东渡黄河第一战,威扫敌倭青史流。常抚皓首忆旧事,夜眺燕北几春秋!”这场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二、非选择题(26题25分,27题25分,共5
12、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5分)26. 法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末见。秦简中的经济法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等一百多条律文。它们对秦代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广泛调整,使秦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盛,巩固、确立并发展了封建制度 万方浅谈秦的经济立法及其特点材料二 在罗马法的发展史上,万民法成长和法学家活跃时期是罗马法律和法学空前繁荣昌盛时期。这一时期,内战停止,国土继续扩张,各地交通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剧,民
13、族人民之间联系加强,罗马的商业和手工业极兴盛,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大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民主发展,使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所有这些不仅在客观上提供了建立统一法律的体系的要求,而且也为法律的发展和法学的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也在罗马境内流行起来,它提出的理性、正义、诚实等理念为法律找到了一个更加高尚和神圣的目标。 郭守兰西方法文化史纲(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国经济立法的特点?(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罗马法律发展的因素?(8分)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法律理念的不同?(5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14、题。(共25分)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材料四 辽宁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时,意外发现了一份很多学者都未见过的“廷寄”。“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的密信,系用牛皮纸封制,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书写在信封两
15、侧:“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创制”和秦朝以后的“变局”分别是什么?(6分)(2) 材料三体现了唐朝中央机构有何重大的调整变化?(4分)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上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7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ABCBCCADBB11121314151617181920DABCACBDCD2122232425CBDCB二、材料题(26题15分,27题16分,28题19分,共50分)26.(15分)(1) 秦始皇。(3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6分)(2) 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政令统一,便于国家集中力量等。(6分)27.(16分)(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官僚制。(6分)(2)措施:分封诸侯王国。(4分) 后果: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形成王国问题。(6分)28(19分)(1)趋势:人口连续增长(上升)(4分)原因:“贞观之治”奠定基础,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继续发展。(6分)(2)安史之乱(3分)破坏了社经济,唐朝由盛转衰,百姓生活贫困。(6分)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