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4226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单元评估检测(一)第一单元(45分钟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材料描绘的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礼乐制【解析】选B。王位世袭制是针对国王的王位继承,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分封制是周王将土地、人口分封给诸侯,贵族世袭,符合材料内容,故B正确;郡县制长官是任免,不是世袭,故C错

2、误;材料与礼乐制无关,故D错误。2.(2017中原名校模拟)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盖耕稼城郭之国,本已先周而有。周人不能尽灭之,以与周之诸侯并存;而此诸邦亦力不敌周人,认为共主,以天子礼奉事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A.异姓封国已显露出反叛之心B.推行分封实际是西周势力的拓展C.西周的大一统格局已经形成D.诸侯纷争的局面在西周已经出现【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周人无法灭掉“耕稼城郭之国”,只能分封这些国家为诸侯,而“耕稼城郭之国”也不敌周人,只能以周王为“共主”,西周通过分封这些“耕稼城郭之国”扩大了西周的势力范围,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A、D,C不符合史实。3.先秦盛行“

3、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表明了先秦时期()A.周王天下共主B.政权借助族权C.皇权至高无上D.社会分工明确【解析】选B。依据材料“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庶人工商各有分亲”可知政治与家族血缘相结合,故选B。【加固训练】来源:Z_xx_k.Com春秋时期齐桓公等纷纷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以诸侯会盟为形式成为“霸主”,有学者评论说“自有霸政,而封建残喘再得以苟延”。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诸侯争霸巩固了分封制B.“霸主”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C.新的国家组织方式产生D.“霸政”维系了贵族间的秩序【解析】选D。诸侯争霸是分封制瓦解的

4、表现,故A错误;根据“尊王攘夷”“封建苟延”主张维护周天子名义上的地位,故B错误;材料“封建苟延”得出勉强维持周王室,并没有产生新的国家组织方式,故C错误;“霸政”在“尊王”的前提下通过战争、会盟等方式确立起诸侯的长幼秩序,故D正确。4.(2017黄石模拟)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国”与“家”同治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解析】选B。由材料可以看出,九卿中一部分是为国家服务,一部分

5、是为皇室服务,故体现的特点是“国”与“家”同治。5.(2017洛阳模拟)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丞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A.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D.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解析】选C。材料信息是内朝首领霍光拒绝丞相参加废立皇帝的会议,汉代内朝权力来自皇帝,因此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皇权的加强,故C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内朝掌握决策权力,外朝掌握执行权力,材料体现不出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故A错误;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于汉武帝时期,故

6、B错误;D与题干中的“实质”不相符,故排除。6.(2017山西模拟)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解析】选B。中外朝的现象在汉代就已经出现,故A错误;三省六部制解决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完整相权被一分为三,故B正确;三省六部制,相权结构得到调整,目的是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故C错误;中国古代相权不断削弱,丞相不享有决策权,故D错误。【加固训练】钱穆先

7、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解析】选B。据材料“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可知皇帝由不参与决策到参与决策的过程,故B正确。7.(2017临沂模拟)五代时期,后汉将领史弘肇曾公然宣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此类主张在当时很有市场。北宋建立后,为扭转这种状况()A.实行分割事权的制度设计B.改变外重

8、内轻的政治局面C.确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D.“和平收买”功臣大将兵权【解析】选C。北宋政府实行分割事权的制度设计,主要针对和防范的是相权而并不是材料中所提及的武将擅权现象,故A错误;材料中涉及的是武将擅权而非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故B错误;针对材料中武将擅权和拥兵自重的现象,北宋政府采取了“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基本国策,故C正确;“和平收买功臣大将兵权”指的是杯酒释兵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触及武将擅权的现象,故D错误。8.(2017滨州模拟)元行省官员通常由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

9、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A.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B.削弱了地方的权力C.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D.强化了君主的权力【解析】选C。元朝采取君主专制制度,故A错误;元朝赋予地方一定权力,故B错误;元朝完善中央官制,故C正确;元朝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权力,与君权强化无必然联系,故D错误。9.察举制在两汉时期历经损益。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这说明察举制()A.按出身授官不能适应统治需要B.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C.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D.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解析】选D。材料中体现出察举制的积极作用,故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

10、现出察举制被九品中正制取代信息,故B错误;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是科举制特点,故C错误;“起初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说明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故D正确。【拓展延伸】察举制的内涵(1)察举又称“荐举”,是封建社会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由乡举里选的荐举制演变而来,是汉代在先秦注重对人的实际才能的考核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创立过程中,也吸取了秦的教训。汉初,高祖刘邦曾下诏郡国求贤,察举制就此萌芽,汉文帝时也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相谏者”,让各级官吏推荐道德品质好,能坚持原则的人才。但这些都是临时性措施,没有形成正式的制度,察举的范围、人数也有限。直到汉武帝时,国家的文治武

11、功达到极盛,各级官吏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非常需要建立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因而察举制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仕进制度,并得以真正确立其在两汉仕进制度中的主体地位。(2)从察举制的选拔人才方式可以看出察举制具有宗法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人才的大量涌现也造就了汉朝前期的兴盛;但由于其无法避免的自身缺陷最终导致察举制的察而不实和最终没落。10.(2017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唐代公私学校通常开设的课程有孝经论语礼记诗周礼仪礼易尚书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这些课程的开设()A.适应了科举考试需要B.以研读儒学为唯一内容C.表明统治者独尊儒术来源:学科网D.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解析】选

12、A。唐朝科举制发展为较完善的以明经、进士为主体的分科考试制度,根据题干中公私学校开设的课程既有适合明经科考试的儒家经典,也有进士科考试的诗赋、史学教材等,可知这些课程的开设适应了科举考试需要,故A正确。11.有人认为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皇帝“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这一结论相关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汉朝的中外朝制度C.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来源:Z|xx|k.Com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解析】选D。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皇帝集所有大权于一身,故D正确。12.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在军机处“行走”的官员或为大学士,或为尚书,或为侍郎,同时兼理原官职。此后,大学士“必充军机,

13、始得预政事”。这表明()A.低级别官员已无权参预朝政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C.内阁地位已然被军机处取代D.内阁权力开始弱化【解析】选C。材料中,大学士“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不能得出低级别官员无权参与朝政的结论,故A错误;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属于皇帝的侍从,B与史实不符,故B错误;大学士必须充任军机大臣才可参政,表明军机处已取代内阁的地位,故C正确;清朝内阁无实权,D与史实不符,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7分)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真正属于“家天下”的事例,主要有两项:一为“皇位世袭制”;二为“皇族特权制”。皇位世袭制史称“皇统”。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

14、,行嫡长子继承制。如西汉有司请于文帝曰:“子启最长,敦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文帝许之。启为太子,后即位为景帝。来源:学.科.网“皇族特权制”秦朝建立,李斯主张“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置诸侯不便。”刘邦大封其子弟为九国,占去国土的大半。东汉史学家班固曰:“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诸侯都处于半独立状态,君国子民,拥有军、政大权。材料二说此制(三公九卿制)中有“公天下”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1)官僚制度自秦朝以来,中央官吏不再行世卿世禄制度,而代之以官僚制度(2)皇权的制衡制度主要制衡方式有三种:一为太傅制度;二为廷议;三为法律廷议也叫做朝议、朝会和

15、大议等,是皇帝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定期集会议事的一种形式。所议有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救灾、战争等,参加廷议的官吏有文有武,职位自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诸侯王、众卿、将军,下至大夫、博士、令长(3)诸卿的设置和执掌以上材料均摘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1)根据材料一,请你对“皇位世袭制”和“皇族特权制”作简明扼要的定义。(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秦汉开始的选官制度是如何体现“公天下”的。(8分)(3)你认为应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材料二中提到的“朝议”制度?(9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用文明史观准确理解、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第(1)题应抓住材料一中“宗法制度”“行嫡长子

16、继承制”“大封其子弟为九国”“诸侯拥有军、政大权”等信息来作答;第(2)题应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的“科举制”等选官制度的变革来说明废除官僚世袭制所体现的“公天下”;第(3)题可以从材料二中关于“朝议”的情况以及参加人员范围广来说明其具有集思广益和减少决策失误的优点,但是最后的决定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朝议”制约皇权是有限度的,故评价应从这两个方面予以说明。答案:(1)皇位世袭制,是中国古代按照宗法制的规定,由皇帝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制度。(4分)皇族特权制,是皇族(皇帝的父母、兄弟、子女等)获得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特权的制度。(4分)(2)汉代的“察

17、举制”由地方官吏向中央推荐人才,中央予以考察任用;(2分)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2分)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是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2分)自秦汉开始,选官制度唯才是举,打破了官吏世卿世禄制,体现了“公天下”。(2分)(3)朝议是皇帝与大臣们集体议政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4分)另一方面,朝议召集与否、朝议的结果采纳与否和采纳的程度如何,都完全取决于皇帝一人,因此,朝议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5分)14.(2017滨州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史是一部不断改朝换代的历史,因而不断产生令人感到乏味的重复:创业打

18、江山、国力大振,继而是长期的衰败,最后全面崩溃。中国历代正史都反映了这一点,难怪中国人总是认为,最好的做法就是恢复上古的黄金时代。结果,中国文明就在这反复不断的人事变迁中艰难前行,而汉代以后的中国历史也多多少少都是汉代历史的重演罢了。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传统与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费正清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一部不断改朝换代的历史,以致到封建社会晚期不断衰落。根据题目要求,可围绕“传统与变革”的中心对费正清先生的观点进行评析。答案:观点一,同

19、意费正清先生的观点,即中国传统社会不断改朝换代,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2分)或观点二,对费正清先生的观点提出质疑,即中国传统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并非循环往复,而是孕育出很多新东西。(2分)论述:经济:古代中国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体,手工业和商业处于附属地位;政策: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始终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思想及科技成就: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思想逐渐走向僵化,科技创新成果少;对外交往:明清时期对外主要采取“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对外部世界了解相对较少;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古代中国不断强化,明清时期体制逐渐僵化。(每点2分,回答四点及以上得10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