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莆田七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春秋战国时期,主张统治者应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2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曾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大意是治国不能急,不能用大火,要用慢火适当烹饪。其反映的思想是A民贵君轻 B克己复礼 C无为而治 D格物致知3图1是某学者描绘的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他意在说明A儒家居各家中心的地位 B法家成为各家思想归宿C诸子思想的传承与联系 D荀子集儒家思想之大成4战国时期,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流派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5荀子明确提出
2、了“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的观点,认为正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才造成了社会的动乱。除儒学外,其他各派都“蔽于一曲,暗暗于大理”,统统是“无用之辩”,“无用之辩”是“治之大殃”,必须予以根绝。据此可知,荀子主张A以法治国 B实行仁政 C无为而治 D思想统一6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人物分别是A孟子和韩非子 B老子和韩非子 C孔子和老子 D孔子和墨子7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下列主张反映这一社会状况的是A克己复礼 B道法自然 C制天命而用
3、之 D以刑止刑8“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持此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A无为而治 B民贵君轻 C人之性恶 D以法治国9“这一学派要求君主为民、利民,反对过分剥削劳动人民;提出薄葬、短丧的观点”。“这一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10荀子大略载:“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据此可知,荀子主张A礼法并重 B崇礼抑法 C崇法抑礼 D无为而治11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主要是利用了改造后的儒家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C“格物致知”的修养论 D“大一统”的思想12春秋繁露记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
4、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这一言论体现了董仲舒A民贵君轻的思想 B无为而治的主张C君权神授的思想 D重本抑末的主张13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由此可知他主张A格物致知 B“致良知” C工商皆本 D经世致用14二程遗书中记载:“万物能有是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这体现了A理是万物的本原 B知行合一的主张C工商皆本的观念 D经世致用的思想15明清之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思想家是A李贽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16明末清初有学者认为,“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
5、,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从中可知该学者主张A限制君权 B正心诚意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17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某一项发明,大约在14世纪末经由波斯传入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的是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18宋元时期,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多方面成就。其中,郭守敬的科学贡献是A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设计和监制了多种天文观测仪器C用人工磁化方法造出指南针 D对南北方的农业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19平民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节省了印刷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巨大影响。这项发明出现于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
6、宋朝20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是A犯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21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是夜洋中不可往,惟观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据材料可知A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 B指南针在北宋传入西方C北宋时期发现磁石指南 D指南针通过朝鲜传入欧洲22唐代文学家韩愈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来称颂李杜及其诗文。其中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篇被后人称颂为“诗史”,主要是因为杜诗反映了A雍容华美的盛唐气象 B唐朝由盛转衰时民众的离乱和漂泊C唐末黄巢起义的动乱 D中国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23表1描述的活动在当时适用于表1诗词出处舞则选兮,射则贯兮。
7、四矢反兮,以御乱兮。诗经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A保家卫国 B休闲娱乐 C附庸风雅 D传承习俗24明清小说中,以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为主线,揭示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的作品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2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该宋词的风格特征是A刚健豪放 B婉约含蓄 C朴素写实 D沉郁悲壮26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并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这里的“它”指的是A诗经 B离骚 C西游记 D水浒传27图1
8、中的符号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它出现于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28两宋时期,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有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阎立本的步辇图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D郑板桥的墨兰图29下图是南宋画家夏圭的临流抚琴图,画中一位士临流而坐作抚琴之状。该作品A社会生活的真实描绘 B构图气势宏伟、画风豪放C注重表现意境和笔墨情趣 D以人物为核心布局、构图30“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这句谚语是下列哪一艺术形式的体现A书法 B京剧 C剪纸 D绘画二、材料阅读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小孩在井边玩耍,不小心跌入井中。路过井边
9、的人,见此情景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救助这个小孩。他抢救孩子,惟一的原因是出自于天生的同情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岳麓书社材料二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日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三字经材料三他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他到过许多州县,进行实地考察,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1)材料一是战国时期某儒学思想家为说明自己的观点而打的一个比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哪位思想家?其说明的观点是什么?(4分)(2)西汉董仲舒最早提出了“三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处世道德标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目
10、的是什么?材料二中的三字经)强调“三纲”“五常”的积极意义何在?(4分)(3)材料三中的“他”是明末清初哪位思想家?材料三反映了他什么思想主张?(4分)32(12分)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对民极为重视,他的著名之论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贵”指民的重要性而言,所谓“民贵”主要有两方面含义:民之向背关系着国家兴亡。其二,民是统治者的财用之源。无民就断了君子的财源,无民则君子不能行事。孟子认为得民之道关键在于给人民物质利益,给人民以生活保障。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史“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
11、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荀子王制材料二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三明清之际的民本思想家不是站在君的立场上调和君民关系,而是站在民的立场上批判君民关系的颠倒,这种民本思想,虽然还没有走到否定君权存在的必要,提不出一个建设民主国家的方案,因而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但他们已提出了民权的问题,并以此批判君权。张
12、祥浩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主张。(4分)(2)据材料二,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4分)(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是怎样发展民本思想的,有哪些局限性?(4分)33(12分)回顾儒学发展史,可知儒学总是在创新中得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材料二当时(西汉)的儒学者们,适应历史
13、的需要,勇敢地负起复兴儒学的重任:一是要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二是要恢复与保护儒家经典;三是要深化儒经研究。材料三在宋明理学思潮中,理学家在儒学理论创新方面,也十分典型。“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它的创立,既符合社会政治方面的需要,又有其理论思维内在逻辑的必然。材料二、三均摘自黄钊应当高度重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材料四至于到了封建末世,当民主主义开始萌动之际,古老的民本主义再度发挥其社会批判功能,并成为生发近代民主主义的生长点。明末清初黄宗羲(16101695)的名著明夷待访录,便承袭了前辈的民本主义思想,提出国君是“天下之大害”的惊世骇俗命题,向流行于当世的“君为天下主”的
14、传统论调提出挑战。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孟子和荀子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继承与创新。(2分)(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董仲舒在“深化儒经研究”方面有何贡献?“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最重要的是迎合汉武帝的政治需要,对此,董仲舒提出了哪些主张?(4分)(3)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理学是如何对传统儒学进行继承创新的?列举北宋理学家核心思想。(3分)(4)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到了封建末世,黄宗羲是如何对传统儒学进行继承与创新的?(2分)(5)综合上述材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1分)莆田七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月考试题测试试题评
15、分参考一、单选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CCDACB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BABDCBD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BACBABCCB1【答案】B【解析】略2【答案】C【解析】略3【答案】C【解析】据图示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间大都存在师徒或熟识关系,这种关系明显有利于他们思想的相互传承与联系,故选C项;儒家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没有居于中心地位,排除A项;战国后期诸子百家关系呈现多元到一统趋势,法家思想成为“显学”备受推崇,不能说法家是各家思想的归宿,排除B项;荀子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
16、者,但图片没体现,排除D项。4【答案】C【解析】略5【答案】D【解析】“除儒学外,其他各派统统是无用之辩必须予以根绝”表明荀子主张只能信奉儒学,这体现了思想统一,故选D项;以法治国是法家的思想,材料表明荀子主张只信奉儒学,排除A项;实行仁政是孟子的思想,材料表明荀子主张信奉儒学,排除B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材料表明荀子信奉儒家思想,主张思想统一,排除C项。6【答案】A【解析】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体现“民本思潮”;韩非子提倡改革,主张法制,建立中央集权,体现“专制主义”,故选A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辩证法,与“民本思潮”无关,排除B项;孔子主张仁、为政以德,体现“民本思潮”;
17、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与“专制主义”无关,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不符合“专制主义”,排除D项。7【答案】C【解析】由材料“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可知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就是主张人们要掌握自然并利用自然的规律,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而非人和礼乐规范的关系,排除A项;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而非改造自然,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刑罚,排除D项。8【答案】B【解析】略9【答案】C【解析】据所学百家争鸣的知识可知,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代表了下层民众的利益,材料观点与此一致,故选C项;儒家孔子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利益,孟子
18、和荀子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道家主张统治者要无为而治,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法家主张统治者要建立强权,实行严刑峻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隆礼”“重法”说明荀子主张礼法都是治国的手段,需要并用,故选A项;荀子“重法”,而非抑法,排除B项;荀子“隆礼”,而非抑礼,排除C项;D项是道家的主张,排除D项。11【答案】D【解析】略12【答案】C【解析】题干中“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体现了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故选C项;民贵君轻是一种民本思想,强调百姓对政治统治的重要性,排
19、除A项;无为而治的主张属于道家思想,董仲舒属于儒家,排除B项;重本抑末的主张阐述的是重视发展农业,轻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略14【答案】A【解析】略15【答案】B【解析】略16【答案】D【解析】材料中“明道淑人拨乱反正思起而有以救之”体现了研究学术应该关注社会实际问题的经世致用思想,故选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限制君权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中“非利己而已也”体现不是为了加强个人修养的正心诚意,排除B项;“格物致知”是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的主张,排除C项。17【答案】C【解析】略18【答案】B【解析】略19【答案】D【解析】略20【答案】B【解析】略21【答案】A【解析】
20、略22【答案】B【解析】略23【答案】A【解析】略24【答案】C【解析】略25【答案】B【解析】略26【答案】A【解析】略27【答案】B【解析】略28【答案】C【解析】略29【答案】C【解析】材料“南宋画家夏圭临流抚琴图”属于文人画,夏圭通过绘画作品中的山河残缺不全,其特点是注重意境,抨击南宋政治黑暗,偏安一隅,故选C项;文人画并非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描绘,排除A项;“构图气势宏伟、画风豪放”是政治统一,国力强盛的时代背景,排除B项;以人物为核心布局、构图是人物画的特点,文人画的特点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排除D项。30【答案】B【解析】略二、材料阅读31【答案】(1)思想家:孟子。(2分)观点:
21、性本善。(2分)(2)目的:加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2分)意义:注重伦理道德,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围绕“和谐、稳定、和睦”等答题即可得2分)。(3)思想家:顾炎武。(2分)主张:经世致用。(2分)【解析】略32【答案】(1)孟子:民贵君轻;民心向背关系着国家兴亡;民是统治者的财用之源;统治者得民之道关键在于给人民物质利益,给人民以生活保障。(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荀子:君舟民水;君主要施“仁爱”。(2分)(2)关键:薄敛、节俭。(2分)标准:百姓的忧乐。(1分)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1分)(3)发展:提出民权,批判君权。(2分)局限:没能提出新制度的建设方案;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
22、仍属于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2分)【解析】(1)第一小问孟子思想,根据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出民贵君轻;根据材料一“民之向背关系着国家兴亡”得出民心向背关系着国家兴亡;根据材料一“民是统治者的财用之源。无民就断了君子的财源,无民则君子不能行事”得出民是统治者的财用之源;根据材料一“孟子认为得民之道关键在于给人民物质利益,给人民以生活保障”得出统治者得民之道关键在于给人民物质利益,给人民以生活保障。第二小问荀子的思想,根据材料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得出君舟民水;根据材料一“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得出君主要施“仁爱”。(2)第一小问关键,根据
23、材料二“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得出薄敛、节俭。第二小问标准,根据材料二“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得出百姓的忧乐;第三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二“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得出天下为主,君为客。(3)第一小问发展,根据材料三“他们已提出了民权的问题,并以此批判君权”得出提出民权,批判君权;第二小问局限性,根据材料三“虽然还没有走到否定君权存在的必要,提不出一个建设民主国家的方案,因而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得出没能提出新制度的建设方案;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仍属于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33【答案】(1)孟子:主张仁
24、政。(1分)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1分)(2)贡献:著有春秋繁露一书;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并加以改造。(任答1点,1分)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任答3点,3分)(3)继承创新: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2分)核心思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1分)(4)继承与创新:承袭先秦儒学;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抨击君主专制。(2分)(5)意义:“有教无类”等思想有助于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其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其大一统思想有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任答1点,1分;言之有理即可)【解
25、析】(1)关键判断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仁,利用所学可得第一小问孟子,主张仁政。第二小问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2)第一小问贡献,主要根据所学董仲舒如何改造儒学的史实可得著有春秋繁露一书;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并加以改造。第二小问主张,结合所学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可得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3)第一小问继承创新,主要结合所学理学的建立可得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第二小问核心思想,结合北宋的“二程”核心主张可得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4)据材料四“承袭了前辈的民本主义思想”可得承袭先秦儒学;结合材料四“国君是天下之大害”可得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抨击君主专制。(5)结合材料一“七十子之徒”可得“有教无类”等思想有助于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结合材料二、三、四可得其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其大一统思想有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