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4222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试卷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百年孤独(节选)加西亚马尔克斯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像史前的巨蛋。 每年三月,衣衫褴褛的吉卜赛人都要在村边搭起帐篷,在笛鼓的喧嚣声中,向马孔多的居民介绍科学家的最新发明。一个身材高大的吉卜赛人 -梅尔基亚德斯,满脸络腮胡子,手指瘦得像鸟的爪子,拿着两大块磁铁,从一座农舍走到另一座农舍,大家都惊异地看见,铁锅、铁盘、铁钳、铁炉都从原地倒下,木板上的钉子和螺丝嘎吱嘎吱地拼命想挣脱出来,乱七八糟地跟在魔铁后面。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狂热的想象力经常超过大自然的

2、创造力,他认为这种暂时无用的科学发明可以用来开采地下的金子。他用自己的一匹骡子和两只山羊换下了两块磁铁。这些家畜是他的妻子打算用来振兴破败的家业的,她试图阻止他,但是枉费工夫。在好几个月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着两块磁铁,勘察了周围整个地区的一寸寸土地,甚至河床。他掘出的唯一的东西,是十五世纪的一件铠甲。 三月间,吉卜赛人又带来一架望远镜和一只放大镜。磁铁的试验失败之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不甘心,马上又产生了将放大镜作为作战武器的念头。他用两块磁铁和三枚殖民地时期的金币交换放大镜。乌尔苏拉伤心地流了泪。那盒金币由她父亲一生节衣缩食积攒下来。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无心抚慰妻子,他冒着生命

3、危险,一头扎进了作战试验。他将阳光的焦点射到自己身上,因此受到灼伤,伤处溃烂,很久都没痊愈。他甚至编写了一份使用这种武器的指南,连同许多试验说明和几幅图解,请一个信使送给政府。他等待答复等了几年。最后等得厌烦了,他就为这新的失败埋怨梅尔基亚德斯,于是吉卜赛人归还了金币,换回了放大镜,并且给了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几幅葡萄牙航海图和各种航海仪器。梅尔基亚德斯亲手记下了修道士赫尔曼作的简要说明,把记录留给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让他知道如何使用观象仪、罗盘和六分仪。在雨季的漫长月份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把自己关在宅子深处的小房间里,不让别人打扰他的试验。他完全抛弃了家务,整夜整夜呆在院子里观察

4、星星的运行最后,他洋洋得意地向孩子宣布自己的发现:“地球是圆的,像橙子。” 吉卜赛人回来的时候,乌尔苏拉唆使全村的人反对他们,可是好奇战胜了恐惧,因为吉卜赛人说是要展出纳希安兹人最奇特的发明。大家都到吉卜赛人的帐篷去,花一分钱,就可看到返老还童的梅尔基亚德斯 -身体康健,没有皱纹,满口漂亮的新牙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觉得这一切既简单又奇妙,第二天他不再按时进餐,从早到晚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他向乌尔苏拉唠叨,“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 他让那些跟他一起建立马孔多村的人带上铁锨、锄头和狩猎武器,并把自己的定

5、向仪具和地图放进背囊,就去从事鲁莽的冒险了。探险回来以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绘了一幅地图。由于这张主观想出的地图,人们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马孔多是在一个半岛上面。他是恼怒地画出这张地图的,故意夸大跟外界往来的困难,仿佛想惩罚自己轻率地选择了这个建村的地点。“咱们再也去不了任何地方啦,”他向乌尔苏拉叫苦,“咱们会在这儿活活地烂掉,享受不到科学的好处了。”他决定把马孔多迁到更合适的地方去。 村里的男人已经开始准备搬家,乌尔苏拉却像蚂蚁一样悄悄地活动,唆使村中的妇女反对男人的轻举妄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说不清楚,不知什么时候,由于什么对立的力量,他的计划遭到一大堆借口和托词的阻挠,终于变成没有

6、结果的幻想。有一天早晨他难过地对乌尔苏拉说:“既然谁也不想走,咱们就单独走吧。” “不,咱们不走,”她说,“因为咱们在这儿生了个儿子”。 “可是,咱们还没有一个人死在这儿,”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反驳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亲属埋在这儿,他就不是这个地方的人。”乌尔苏拉温和而坚决地说:“为了咱们留在这儿如果要我死,我就死。”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试图用自己的幻想迷住她,答应带她去看一个美妙的世界:那儿,只要在地里喷上神奇的药水,植物就会按照人的愿望长出果实;那儿,可以贱价买到各种治病的药物。 “不要成天想入非非,最好关心关心孩子吧。”她回答,“他们像小狗儿似的被扔在一边,没有人管。” 何塞阿尔卡

7、蒂奥布恩迪亚望了望窗外,看见两个赤足的孩子正在烈日炎炎的菜园里。他觉得,他们仅在这一瞬间才开始存在。他全神贯注地望着两个孩子,终于望得两眼湿润,他无可奈何地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 “好啦,”他说,“叫他们来帮我搬出箱子里的东西吧。” (有删改)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对封闭的马孔多村来说,吉卜赛人带来了外面世界新奇的东西,让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认识到马孔多的闭塞,这成为他探索新事物的契机。 B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相比,乌尔苏拉封闭、保守、节俭、务实,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热衷于幻想并为之奋斗时,是她看守着他们的家,养育着孩子们。 C“他们仅在这一瞬间才开始存

8、在”的感受,侧面体现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长期以来对探索的投入。“无可奈何的叹息”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家庭和孩子的愧疚。 D“地球是圆的,像橙子。”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凭借自己长期的努力,以一己之力得出地球是圆的的结论,说明他有一定的钻研能力和科研精神。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_ A小说注重从日常叙事中展现大时代。梅尔基亚德斯给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来的葡萄牙航海图、观象仪、罗盘和六分仪等东西透露出人类发展的时代感。 B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形象主要是运用叙述的方式,通过他对新鲜事物的探索表现出来的。此外,乌尔苏拉也对他的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 C“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

9、思议的事”“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对外界的关注和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反思。 D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吉卜赛人之间的矛盾构成了选文的主要内容,这个矛盾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同时又突出了人物形象。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分析。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请联系本文,谈谈对“魔幻”及其与“现实”的关系的理解。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寻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

10、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 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守仁因集众议曰:“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而纵谍

11、泄之。宸濠果疑。十余日诇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绐之。 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

12、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注】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刘瑾:明武宗时权宦,专擅朝政,后被判以凌迟。诇(xing):刺探,侦察。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 A.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B.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C.守仁天资

13、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D.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文中的“弱冠”指将要成年。 B.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者,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二、三甲各若干名。 C.兵部,我国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D.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

14、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王守仁不畏强权,正直敢言。他曾因上奏章救戴铣等人得罪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B.王守仁擅长军事。上杭一战中,他佯装撤兵,然后出其不意直捣敌人营寨,制敌获胜。 C.王守仁精于计谋。在平定朱宸濠叛乱时,王守仁审时度势,使用反间计迷惑了朱宸濠。 D.王守仁博学勤思,最终悟得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的道理,就以此创立了阳明学派。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其原因。他的这一做法与三十六计中的哪

15、一计相吻合?3.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

16、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下列各项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_ A.唯君图之图:考虑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感谢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陪上,赔付族庖月更刀族:众C.以乱易整易:替代,交换申之以孝悌之义申:申诫,告诫D.盖亦反其本矣盖:为什么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下列句子中“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_ A.以其无礼于晋 B.吾其还也 C.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D.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下面四个句子中,与例句句式一致

17、的一项是 _ 例:百姓之不见保 A.大王来何操 B.苟以天下之大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夫晋,何厌之有翻译以下三个句子。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南宋】张孝祥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注】这首词大约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张孝祥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县)时所作。三年前,张孝祥在临安兼权中书舍人,后为汪彻所劾罢。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

18、 A首句中的“湖边春色”为后面写“杨柳”“东风”“乘船游湖”作铺垫。 B“又”字既有对时光流逝、对历经坎坷的感慨,又有对再次来此的欣喜。 C三、四句写“东风”“杨柳”注情于物,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D五、六句表达了词人看贯世事,彻底解脱,置身湖光之中的悠然心境。本词的结尾两句“意境旷远、余音绕粱”,请赏析其精妙之处。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_ , _ ”。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 _ , _ ”的做法是在六国之下,借此警示勿重蹈前人覆辙。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 _ , _ ”(登岳阳楼)的壮阔,有过孟浩然“气蒸云

19、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豪情。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比喻手法描写江山壮美的句子“ _ , _ 。”面对美好的夜色,赤壁赋中的苏轼和友人泛舟湖面,击打船舷,放声歌唱;而念奴娇过洞庭中的张孝祥则将之化用为: _ , _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纵观历史,我们这个民族在每一个关键之处、每一个挫折时刻,都深深地刻着“道德”二字。近代以来,中国曾陷入 _的危困之局。尤其是抗日战争,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悲壮、大苦难,更是民族精神的大觉醒、大挣扎、大振作。 从政要到平民,从军人到妇孺,无数有节操的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图存。他

20、们是民族的脊梁,撑起了_的旧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雷锋、焦裕禄等_在新中国的道德星空图上,他们是德之_,国之栋梁。 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而道德是为人之本,处世之基。汉代崔寔在政论里说:“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梁肉也。”西方哲人亦云:“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两者都不约而同地把道德的教化与修养比作人的精神食粮。法律、准则等都是药石,而人是不能靠吃药来维持生命的。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今日之中国,欲民族复兴,首在立人。立人之道,首在立德。这个“德”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理想追求;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信仰;是“为天下之忧而忧,为天下之乐而乐

21、”的精神境界;是舍我其谁,“为天地立言,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是修齐治平的道德实践和人生磨砺。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 A.无与伦比风起云涌闪耀模范B.旷古未有风起云涌闪动楷模C.旷古未有风雨飘摇闪耀楷模D.无与伦比风雨飘摇闪动模范文章的叙述通常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艺术性,请指出文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句的错误类型并写出正确的句子。7. 名著阅读(红楼梦)。 红楼梦第五回有判词云:“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请问该判词暗示了红楼梦中哪两个人物的命运?请具体解释,并点

22、明两个人物最终的命运结局。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实”的造字本义为柜子里装满了贝壳,指家境富裕;进而引申为,充盈饱满没有空隙;再进一步引申为有内涵、不虚假。“实”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弘扬这种精神。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答案和解析1.【答案】【小题1】C【小题2】D【小题3】【小题4】【解析】(1)C“无可奈何的叹息反映了他内心深处

23、对家庭和孩子的愧疚”错误,根据语境可以看出,“无可奈何的叹息”反映了何塞阿尔卡蒂奧布恩迪亚内心深处面对沉重现实的无力感,他不想放弃搬家,但又不得不放弃。故选C。 (2)D“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吉卜赛人之间的矛盾构成了选文的主要内容”错误,选文的主要矛盾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业竭力钻研科学、探索外部世界与马孔多村的封闭保守之间的矛盾。故选D。 (3)“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狂热的想象力经常超过大自然的创造力,他认为这种暂时无用的科学发明可以用来开采地下的金子”“磁铁的试验失败之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不甘心,马上又产生了将放大镜作为作战武器的念头”“咱们再也去不了任何地方啦,他向乌尔苏拉叫

24、苦,咱们会在这儿活活地烂掉,享受不到科学的好处了。他决定把马孔多迁到更合适的地方去”认识到世界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局限;看到磁铁,他想到可以用其来开采地下的金子;看到放大镜,他产生将它作为作战武器的念头;感觉到村子的位置不理想,就动员大家搬家。由此可知,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个有远见,富于幻想,有时不切实际。由原文“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无心抚慰妻子,他冒着生命危险,一头扎进了作战试验。他将阳光的焦点射到自己身上,因此受到灼伤,伤处溃烂,很久都没痊愈”可知,为了用放大镜制造作战武器,他将阳光的焦点射到自己身上,以至于被灼伤。由此可知,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不怕闲难,不怕牺牲,

25、勇于探索实践。由原文“在雨季的漫长月份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把自己关在宅子深处的小房间里,不让别人打扰他的试验。他完全抛弃了家务,整夜整夜呆在院子里观察星星的运行”可知,他不顾妻子的反对,耗费钱财,多次尝试新事物;为了观察天象,他整夜整夜地呆在院子里。由此可见,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行动果敢,做事执着,甘于寂寞。由原文“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望了望窗外,看见两个赤足的孩子正在烈日炎炎的菜园里。他觉得,他们仅在这一瞬间才开始存在。他全神贯注地望着两个孩子,终于望得两眼湿润,他无可奈何地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好啦,他说,叫他们来帮我搬出箱子里的东西吧。”可知,在妻子的劝说下,他最终放弃了搬家的念

26、头。由此可见,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关键时刻懂得让步。 (4)本题需要对“魔幻现实主义”的知识有了解,然后结合文本分析。“魔幻”是指表现方法和手段的奇异:运用象征、荒诞、夸张、变形等手法描写事物,刻画人物;“现实”是魔幻表象下、魔幻背后的现实。魔幻立足于现实,同时又表现现实。由原文“一个身材高大的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满脸络腮胡子,手指瘦得像鸟的爪子,拿着两大块磁铁,从一座农舍走到另一座农舍,大家都惊异地看见,铁锅、铁盆、铁钳、铁炉都从原地倒下,木板上的钉子和螺丝嘎吱嘎吱地拼命想挣脱出来,乱七八糟地跟在魔铁后面”可知,写到磁铁,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这段描写虽然夸张,但立足于磁铁吸铁的事实,

27、造成一种“魔幻”的神奇效果,对现实生活进行“特殊表现”,把现实变成一种“神奇现实”。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像,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使读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从而激起寻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创作真谛的愿望。同时它又表现了封闭的马孔多人“少见多怪”的社会现实,给读者以新奇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 答案: (1)C (2)D (3)有远见,富于幻想,有时不切实际。认识到世界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局限;看到磁铁,他想到可以用其来开采地下的金子;看到放大镜,他产生将它作为作战武器的念头;感觉到村子的位

28、置不理想,就动员大家搬家。不怕闲难,不怕牺牲,勇于探索实践。为了用放大镜制造作战武器,他将阳光的焦点射到自己身上,以至于被灼伤。行动果敢,做事执着,甘于寂寞。他不顾妻子的反对,耗费钱财,多次尝试新事物;为了观察天象,他整夜整夜地呆在院子里。关键时刻懂得让步。在妻子的劝说下,他最终放弃了搬家的念头。 (4)“魔幻”是指用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夸张的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特殊表现”,把现实变成一种“神奇现实”。如文本写到磁铁,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造成一种“魔幻”的神奇效果,“魔幻”是表现“现实”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它立足于现实,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现实。如本文描写磁铁的神奇效果“铁锅、铁盆、铁钳、铁炉

29、都从原地倒下,木板上的钉子和螺丝嘎吱嗖吱地拼命想挣脱出来,乱七八糟地跟在魔铁后面”,这段描写虽然夸张,但立足于磁铁吸铁的事实;同时它又表现了封闭的马孔多人“少见多怪”的社会现实,给读者以新奇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

30、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明确表达出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围绕观点组织材料,并形成答案。从文本情节引述论据分析。对于小说情节合理性的探究,绝对不能离开文本而漫无边际地去谈,而应该紧密结合文本,并运用文本中的具体情节等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

31、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2.【答案】【小题1】C【小题2】A【小题3】D【小题4】【小题5】【解析】(1)“年十七”作“谒上饶娄谅”的时间状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B;“讲”“读”是两个并列的谓语动词,其宾语是“五经”,故“讲”“读”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D.故选C.译文:王守仁天资异常聪敏。十七岁时拜访上饶人娄谅,和他讨论朱子推究事物的原理的主要意思。回家后,每日端坐,研读五经。他在阳明洞中建造居室,广泛阅读程、朱两家的学说,几年下来没有什么收获。 (2)A.“指将要成年

32、”错,“弱冠”表示成年20岁。 (3)D.“就以此就创立了阳明学派”理解错误,据原文“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可知,“阳明学”不是凭借“当自求诸心”而建立的,而是因当世学者聚集在一起跟从他才有了阳明学派的称号。 (4)因:根据;相率:相从,相随;栖:居住。译文:王守仁根据他们的风俗加以教化、引导,这些少数民族的人很高兴,相随砍伐树木建造房子,来给守仁居住。 甚:严重,厉害;疏:上书;举:推举;自代:宾语前置句,即“代自”;俟:等待。译文:守仁病得很严重,上书自请退职,推举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命令竟然就回去了。 (5)第一问:要找到原文相关叙述,据原文“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

33、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可知,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叛贼把守,如果我们越过南昌和他们在江上相持,两个郡的军队断绝我的后路,那我们就腹背受敌了。不如直接攻打南昌。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救。 第二问:战国时(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此种战略后来常为兵家所采用,称为“围魏救赵”法。所以这里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与三十六计中的“围魏

34、救赵”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 (1)C (2)A (3)D (4)王守仁根据他们的风俗加以教化、引导,这些少数民族的人很高兴,相随砍伐树木建造房子,来给守仁居住。 守仁病得很严重,上书自请退职,推举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命令竟然就回去了。 (5)因为如果救援安庆会被断绝后路,以致腹背受敌,而攻打南昌,引叛军回救,安庆之围自解。围魏救赵。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王守仁十五岁时,曾到居庸关、山海关探访旅居,放眼观看,山川壮美。二十岁参加乡试考中,学问大有长进。不过更加喜欢谈论军事,并且擅长射箭。弘治十二年考中进士,不久授官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

35、等二十多人。守仁上奏章营救,刘瑾发怒,打了他四十廷杖,把他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一带群山连绵,草木丛生,苗族人、僚族人杂居。守仁根据他们的风俗加以教化、引导,这些少数民族的人很高兴,相随砍伐树木建造房子,来给守仁居住。刘瑾伏诛后,守仁酌情调任庐陵知县。 兵部尚书王琼一向看重守仁的才能。正德十一年八月守仁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正当此时,南中地区盗贼蜂拥而起。守仁亲自率领精锐部队驻扎在上杭。守仁先佯装撤兵,然后出其不意直捣敌人营寨,连续攻破四十多座营寨,俘虏、杀伤七千多人。正德十四年六月,宁王朱宸濠造反。守仁于是召集众人商议说:“叛军假如出兵沿长江顺流东下,那么南都将无法防守。我想用计阻

36、挠他们,至少十天内没有忧患。”于是他多方派出间谍,用檄文传命府县说:“都督许泰、郤永率领边疆部队,都督刘晖、桂勇率领京城部队,各四万人,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领自己的部队合计十六万人,直接攻打南昌。”又写了密信封在蜡丸中送交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说他们归国的诚心,然后让间谍泄漏信的内容。朱宸濠果然心中怀疑。十多天后侦察得知朝廷和地方部队并没有来到,才明白是王守仁欺骗了他。 七月初一,(朱宸濠)留下宜春王据守,胁迫他的部下六万人,袭击攻下九江、南康,然后出兵长江,逼近安庆。有人请救援安庆,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被敌军占领,我们越过南昌和敌人在江面上对峙,九江、

37、南康两郡兵力断我后路,这样我们将会腹背受敌。不如直接攻打南昌,敌人守备空虚,我军进攻一定可以攻破。叛军听到南昌被攻下,一定会解围自救。我们在湖中迎击他们,没有不能取胜的。”大家说“好”。宸濠果然从安庆撤兵,把战船连在一起组成方阵。官军用小船载着柴草,乘着风势放火。朱宸濠的船搁浅,他仓促间换船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活捉了他。总共三十五天叛乱就被平定了。 守仁病得很严重,上书自请退职,推举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命令竟然就回去了。走到南安就病死了,终年五十七岁。王守仁天资异常聪敏。十七岁时拜访上饶人娄谅,和他讨论朱子推究事物的原理的主要意思。回家后,每日端坐,研读五经。他在阳明洞中建造居

38、室,广泛阅读程、朱两家的学说,几年下来没有什么收获。被贬官到龙场,荒僻之地,无书可读,天天思索旧有知识。(一天)忽然悟到要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应当求之于己心,而不应当求之于外物,(他)感叹说:“道就在这里呀。”从此深信不疑。求学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从他,世上于是有了“阳明学”的称法。(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

39、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要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还要联系“三十六”计进行比较。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

40、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3.【答案】【小题1】D【小题2】B【小题3】C【小题4】【解析】(1)A谢:请罪,道歉。句意为:沛公您第二天不可以不早一点前来向项王请罪。 B陪:增加。句意为:哪里用灭郑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族:一般的

41、。句意: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 C易:取代,代替。句意为: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统一。 故选D。 (2)A其:代词,它,代指郑国。 B其:语气副词,表示商量、祈使语气,还是。 C其:代词,你们的。 D其:代词,他们的。 故选B。 (3)例句,被动句,“见”表被动。译文:百姓不被您爱抚。 A宾语前置句,“何操”即“操何”。译文:大王您来的时候带了什么礼物没有? B定语后置句,“天下之大”即“大天下”。译文: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 C被动句,“为所”表被动。译文: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俘虏。 D宾语前置句,“何厌之有”即“有何厌”。译文:晋国,有什么知道满足的呢? 故选C。 (4)越,越过;鄙,名词作动词

42、,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译文: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因,依靠;敝,损害;与,结交,亲附;知,通“智”,明智。译文: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这是不仁道的;失去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 以,因为;盖,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强援,强有力的外援;完,保全。译文: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答案: (1)D (2)B (3)C (4)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这是不仁道的;失去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 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43、,原因是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参考译文: 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包围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之南。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退走。”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亡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夜里,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属下。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

44、边邑,您知道这不好办,哪里用灭郑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实力增强,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经过,郑国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无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有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晋惠公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得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结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

45、没有我的今天。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这是不仁道的;失去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也撤离郑国。(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 (3)此题是考查文言文中文言句式知识点。平时学习要多积累一些判断文言文句式的标志性词语,还要熟悉现代语法,才能判断词语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

46、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

47、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4.【答案】【小题1】D【小题2】【解析】(1)D“彻底解脱”不当,“此心到处悠然”,不仅在说自己的心境无论到哪儿总是悠闲安适,更包含着自己这颗备受折磨、无力回天的心只能随遇而安、自寻解脱了。 (2)首先要抓住词句中的意象,展开联想,把这两句词所描绘的画面用

48、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然后点明手法以及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最后阐明词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比如本题,“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通过“亭”“水”“天”“沙鸥”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湖水一碧万顷,天水相连,沙鸥自由飞翔其间的辽阔深远而又充满蓬勃生气的画面。前一句“寒光亭下水连天”是静景,属于整体描绘,后一句“飞起沙鸥一片”是动景,属于具体描写。 答案: (1)D (2)动静结合水天一色为静景,沙鸥自由翱动静。一静一动,描绘岀一幅充满了蓬勃的生气画面;以景结情,结尾两句用水天一色,沙鸥飞起的和谐之景,表达词人对于世路尘佁的鄙弃憎恶,对于返归自然的恬适愉快之情。 译文: 问候这湖中的春水,岸上的春花,林

49、间的春鸟,你们太美了,这次的到来距前次已是三年了。东风顺吹,我驾船驶过湖面,杨柳丝丝拂面,似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 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沉浮我已习惯,无论到哪里,我的心一片悠然。寒光亭下,湖水映照天空,真是天水一色,水面上飞起一群沙鸥。 赏析: 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问讯”,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湖边”,点明远道而来,刚至湖岸,为下文乘船游湖作铺垫。“春色”,形容万紫千红的美好春景,乃下文“东风”、“杨柳”之引笔。“重来”,说明是再次来此,表明“问讯”实是有意重访。“又是三年”,不仅突出相别的确切时间,而且暗示其间经历了人生的多少波折变幻;一个“又”字,

50、内涵复杂,既包含了对时光流逝的叹惜,对历经坎坷的感慨,也包含了对湖边春色的怀恋,对再次来此的欣喜。词人酷爱自然之情,潇洒出尘之姿,就在这质朴明快、语近情深的起句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全词飘逸清朗的基调。 如果说起首两句是从词人有意重访的角度而言,三四两句则从客观风物欢迎自己的角度下笔,描画出上船离岸乘风过湖的情景。“东风”、“杨柳”,都紧承“春色”发展而来。东风似乎有意,轻轻吹拂,送我渡过湖波;杨柳似乎含情,微微摆动,丝丝擦着我面。词人不说船乘风势,人触柳丝,而说风助船行,柳拂人面,正是注情于物的拟人写法,从而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通体和谐的艺术境界。词人那种超脱尘网、得其所哉的无限快意,就这样得到

51、了淋漓酣畅的表现。 上片以作者自己与风物的互相映衬,表达了重访三塔湖离岸登船之际的快意感受;下片则以世路与湖亭的强烈对比,抒发了置身寒光亭时的悠然心情。 “世路”二句,暗承上片“过湖”,由描述转入议论,看似语意突兀,实是一脉相通。“世路”,是一条政治腐败、荆棘丛生的路,与眼前这东风怡人、杨柳含情的自然之路岂能相提并论。然而,词人说是“如今已惯”,这不仅表明他已历尽世俗道路的倾轧磨难,对权奸的打击、社会的黑暗业已司空见惯,更暗寓着他已看透世事、唾弃尘俗的莫名悲哀和无比忧愤。因此,“此心到处悠然”,也就不仅在说自己的心境无论到哪儿总是悠闲安适,更包含着自己这颗备受折磨、无力回天的心只能随遇而安、自

52、寻解脱了。词人由爱国志士而成江湖处士,无奈去到和谐美好的大自然中寻求解脱,内心悲愤难言,却说“到处悠然”,可谓语近旨远,沉郁至极,与那“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辛弃疾先后同调,从而铸成凝聚全词主旨的警句。 结尾两句,紧承“悠然”二字宕开一笔,着力描写来到湖中寒光亭时所见的自然美景。词人撇开“世路”,来到寒光亭上,只见寒光亭下的湖水一碧万顷,犹如辽阔无际的蓝天;在这明丽如画的水天之间,一群沙鸥展翅飞起,自由翱翔。这一静一动、点面交映的画面,充满了蓬勃的生气,陶醉着词人的心胸。特别是沙鸥飞起的镜头,不仅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更寄寓着“鸥鸟忘机”(典出列子黄帝)与鸥同盟的

53、深意。如果说上片以问讯春色和风物含情写出了物我一体的美妙境界,那么,下片就以唾弃世路和同盟鸥鸟表露出投身自然的悠然心境。而这末尾两句,纯粹写景,以景结情,语淡意远,余味不尽,词人对于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对于返归自然的恬适愉快,尽在言外,从而成为全词意境旷远、余音绕粱的结笔。(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按照题干要求,首先要抓住词句中的意象,展

54、开联想,把这两句词所描绘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然后点明手法以及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最后阐明词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炼句题的答题步骤:(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3)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答案】【小题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小题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小题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小题4】千里澄江如练,翠峰如簇【小题5】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解析】故答案为: (1)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重点字:礼) (2)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重点字:苟) (3)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重点字:庭) (4

55、)千里澄江如练 翠峰如簇(重点字:练、簇) (5)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重点字:舷、啸)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和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赤壁赋中的名句辑录: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6.【答案】【小题1】C【小题2】【小题3】【解析】(1)第一处,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旷古未有,自古

56、以来都没有过。这里说的是近代以来中国遇到的“危困之局”,应用“旷古未有”。第二处,风起云涌,大风起来,乌云涌现,形容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这里说的是“旧中国”的形势,应用“风雨飘摇”。第三处,闪动,不稳定地抖动;闪耀,闪烁,光彩耀眼。这里说的是雷锋、焦裕禄等在道德星空图上光彩夺目,应用“闪耀”。第四处,模范,值得学习的、作为榜样的人,可以作为榜样的,值得学习的;楷模,榜样,模范。根据语境,这两个词均可使用。 故选:C。 (2)通读文段,文段中“这个德是人生磨砺”等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文中论证“德的重要性”“德是什么”时均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人无德不立,国无

57、德不兴”等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3)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文中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有节操的仁人志士”重复赘余,可删去“有节操的”:二是成分残缺,可在“救亡图存”后加上“的历史洪流中”等。据此按要求回答问题即可。 答案: (1)C (2)文段中使用了排比、引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其中,“这个德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理想追求;是以人为本,为

58、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信仰;是为天下之忧而忧,为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文中论证“德的重要性”时均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3)文中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有节操的仁人志士”重复赘余,可删去“有节操的”:二是成分残缺,可在“救亡图存”后加上“的历史洪流中”等。故正确句子为:从政要到平民,从军人到妇孺,无数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所给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找出文中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每一

59、个修辞举例分析。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先分析画线句子,找出其中的语病,然后针对语病一一加以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在近11年的高考中年年出现,已成为必考题型之一。分值一般不少于3分。考查的病句类型主要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种。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辨析病句,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修改病句,通常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7.【答案】解答本题,可根据主要人物名字的谐音及关系理解分析。咏絮才是黛玉作过的咏絮词,此处是借此表示对黛玉才华的怜惜。还有一种说法,“咏絮才”是用典,谢安的侄女谢道韫,把雪比喻成柳絮,写诗很有才华。后来便把在

60、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此处是表示对黛玉才华的怜惜。“停机德”取自乐羊子妻,故事说乐羊子的妻子,见到丈夫停学回来,就停下织布机剪断布匹,用来形容,学习不可中断。用在此处是对宝钗恪守封建礼教最后下场的叹息。“玉带林”将其反过来谐音就是林黛玉,“玉带林中挂挂”又暗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金簪”有宝钗的意思,“金簪雪”便是薛宝钗。“金簪雪里埋”精美金簪被埋在冰冷的雪里,暗示宝钗没有得到宝玉爱,被宝玉冷落。在宝玉痴傻之时,贾母、王夫人等人骗宝玉娶了宝钗。黛玉知道宝玉娶了宝钗,病情加重。焚烧了所有的诗稿和帕子,含恨而死。宝玉和宝钗结婚不久,就出家,留下薛宝钗独守空房。 答案: 暗

61、示了薛宝钗、林黛玉的命运。 “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指薛宝钗,“金簪”喻“宝钗”,“雪”,谐音“薛”,句意暗寓其结局之冷落与凄苦。“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指林黛玉,“玉带林中挂”,前三字倒读谐“林黛玉”三字,又暗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林黛玉结局为病死,薛宝钗结局为守活寡。【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能力。我们平时要多看名著,对其故事情节有大致的了解与掌握。名著名篇复习,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

62、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8.【答案】求真务实,开拓

63、进取 当今世界人浮于事的现象,名目繁多。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人人都想要蹭一波热点,也达到求关注的目的。因此,网上更多的是夸张、博人眼球的“流量明星”。它们仿佛更符合现在受终的胃口。谦虚、低调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事求是,务实求创新,变革求发展,才是一个大国所应去追求的。我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在心里种下一颗求真务实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扎根在大家的心中。为什么我们在这里要反复强调求实精神的重要性?因为我国历史上曾经有深刻的教训。 若将时光倒转48年,那么,我们将看到中华大地上曾经上演的极荒唐、极悲哀的一幕:人民公社“大跃进”,各地粮食高产“放卫星”,河南省西平县1958年竟称小麦亩产7320斤

64、,党报上也公然刊登密集的稻穗托住一位小姑娘的摄影照片。粮食多得吃不完了,于是,各地大办公共食堂,“放开肚子吃饱饭”,国家对农村大量征购粮食,结果,不到半年,1959年春天部分地区就出现饥荒,1960年冬春几乎全国城乡处处缺粮,大量的人口因饥饿死亡,高产卫星叫得最响的河南信阳地区人口饿死率高达30%,河南全省一个冬春竟饿死200多万人。这是什么性质的灾难?这是浮夸风、共产风的恶果! 弄虚作假,祸国殃民!只有求真务实,才能兴国富民。综观改革开放20多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我们的经济发展之所以这么快,我国十几亿人口的生活水平之所以由基本温饱提升到小康,最关键的一条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65、我党奉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中央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较落后、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还不高这一国情,大力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工商企业推行股份制和多种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政策,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创造的积极性。这20多年来人们的逐步富裕,各地的经济发展,我国的国力强盛,归根到底,靠全国上下的求真务实,靠党和国家制订并实行了一系列适合国情、适合我国社会实际的法律、政策和制度、机制! 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求真务实,这是我们应当坚持的工作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我

66、们必须奉行的思想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每一事物都具有与其他事物不一样的特殊性,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即规律性,因此,不论是治党治国,还是办企业、种粮食、造房子,都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努力使主观与客观实际、客观规律相符合,而不能使计划、目标和法律、政策、办法、措施等与客观实际脱节,与客观规律相悖。只有主观与客观实际相符合,那创新规划、政策措施才能切实施行,那劳动、那努力才能结硕果、出实绩。 愿大家都能记取“大跃进”浮夸风的惨痛教训,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解析】首先解读材料,本题材料主要对“实”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进行了解说

67、。“实”字的本义为物质的丰实;引申为有内涵、不虚假和求真务实的精神,这三个义项的引申路径是从物质到精神再到人格;其次材料阐释了“实”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提示考生,需要从物质财富创造、个人品格、民族精神等不同层面对“实”进行思考和辨析。 参考立意: 1论求真务实的重要性; 2生活容不得半点虚假; 3踏踏实实学习,真真切切做人。本文采用议论文的文体,开篇结合网络的“流量明星”,引发我们对求实精神的思考,亮出观点:我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在心里种下一颗“求真务实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扎根在大家的心中。”主体段落,阐释求实的内涵,列举事例,人民公社“大跃进”,各地粮食高产“放卫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反对比论证,内容充实,符合题意,朴实自然又不失灵动,表达准确到位,句式的灵活多样。结尾段紧扣中心,重现自己观点。愿大家都能记取“大跃进、浮夸风”的惨痛教训,说老实话,老实事,做老实人,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能够做到踏踏实实学习,真真切切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