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千字文》9.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24212 上传时间:2025-11-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千字文》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千字文》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千字文》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千字文》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千字文》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千字文》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千字文》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千字文》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千字文》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仁慈隐恻,造次弗离。注释隐恻:即“恻隐”,指同情心。造次:仓促,慌忙。译解 不管环境如何恶劣,情况如何危急,一个人都不应失去仁义、慈善和同情心。荀巨伯千里救朋友 汉朝有个叫荀巨伯的人,远道去看望一个得了重病的朋友。到了朋友那里,正遇上匈奴人攻城。朋友诚恳地对他说:“我是马上要死的人,没有什么可怕的。你赶紧回去吧,逃命要紧!”荀巨伯回答说:“这怎么行呢?我跑这么远就是为了看望你。现在你遇到灾难,却让我去逃命,我怎么能做出这种不顾大义、苟且偷生的事呢?” 很快,匈奴人攻进了城。看见荀巨伯像一个没事人一样进进出出,匈奴军头目有些奇怪,满脸杀气地问道:“大军进城,全城没个人影,你却还在这儿,难道不怕死

2、吗?”荀巨伯镇定地回答:“我的朋友重病在身,我不能扔下他一个人逃走,也不愿看见他被人杀死。我只要求你们开恩,让我代替他死。” 匈奴军头目听了这话,很是佩服。他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我们这些人攻城略地,已经干了不义的事,怎么能再去害你这样的义士呢?”于是命令撤军,全城百姓的性命财物因此得以保全。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荀巨伯重视友情,不顾自身安危的高尚品德,竟能感化敌军放下屠刀,可见友情的可贵和伟大。拓展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作者文天祥在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

3、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舍生取义的志向,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来源:学*科*网注释颠沛:困顿,受挫折。匪亏:不可缺失。译解 即便在最颠沛流离、穷困潦倒的时候,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高尚的情操,也不可有丝毫的亏缺。崖山殉国 1276年初,元军铁骑一路南下,临安沦陷后,南宋政权已近土崩瓦解。 在临安沦陷前夕,大臣陆秀夫带着年幼的皇子赵昺悄悄出城,逃到温州,与大将张世杰会合。不久,两人在海上拥立赵昺即位,把水军转移到广东崖山,继续打起宋朝的旗帜,反抗元军的进攻。 为了迅速扑灭南宋的小朝廷,元世祖派大将张弘范为帅,带领精兵两万人,南下灭宋。张弘范带军很快到达崖山

4、,他先派人向张世杰劝降。张世杰说:“我知道投降元朝,不但可以活命,还有富贵荣华。但我宁可丢脑袋,也决不变节。” 眼看劝降毫无希望,张弘范决定拼命攻打。 崖山背山面海,易守难攻。张世杰把宋军的一千多条战船排成一字阵,用绳索连接起来,决心跟元兵同归于尽。元军先用火攻,但不奏效,就用船队封锁入海口,要把宋军活活饿死渴死。宋兵在海上苦不堪言,战斗力严重削弱。 一天,张弘范的坐船忽然奏起了音乐。宋军听了,以为元将正在举行宴会,稍微松懈了一下。哪想到这恰恰是元军总攻的讯号。乐声一住,元军发起总攻,箭如雨一样射向宋船。顷刻间,宋军的多条战船已经被占领。两军展开了激烈的交战,从晌午到傍晚,崖山的海上,海潮汹涌

5、,杀声震天,海水都被染红了。 眼看元军就要杀到眼前,大臣陆秀夫明白大势已去,他流着泪对赵昺说:“陛下,国家到了这步田地,为免受辱,我们只有以身殉国了。”说完,他背着赵昺一起跳进了大海。 张世杰拼死杀出重围,带军趁着夜色朦胧,撤退到海陵山。半夜时,海岸上突然刮起飓风,有人劝张世杰登岸避风,但张世杰坚持不肯上岸。一阵巨浪袭来,把他的船打沉了,这位誓死抵抗的宋将终于落水牺牲。 崖山之战是灭亡南宋的最后一战,虽然此战宋军以失败告终,但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在绝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民族气节和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不能不让人叹服。今日位于崖山南面的崖山祠,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在这里供奉有陆秀夫和张世杰的塑

6、像,以纪念他们的忠烈。拓展正气歌宋文天祥来源:Z|xx|k.Com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磋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来源:

7、学科网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来源:学科网ZXXK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注释逸:乐,闲适。守真:保持本来面目。志满:志趣得到满足。逐物:追求身外之物。译解 性情沉静心情就会安逸,内心躁动精神就会疲乏。保持自己纯真的本性,内心就会得到充实。一门心思追求物欲上的享受,人格和意志最终就会转移改变,身心也会受到损害。于谦两袖清风 于谦是明代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是一位清廉的好官。下面讲一个他年轻时的故事。 明朝时,每年年末

8、都要召一批地方官员到京城,接受朝中大臣们的考察问询。有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去京城时会带上很多的金银财宝,送给京城的大官,而这些东西都是从当地老百姓身上搜刮来的。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县衙的工作安排好之后,就准备动身了。于谦手下的人赶忙拦住他说:“大人,您什么东西都不带,这怎么行呢?” 于谦装作不懂,故意问:“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还要带什么呀?” 手下人说:“您进京接受考察却不送礼,那些大臣恐怕会不高兴的。不肯送金银,难道不能送点土特产吗?” 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是谁规定进京就必须送礼的呢?我每年就那么点俸禄,哪有闲钱去巴结上司呀!” 于谦说着,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人说

9、:“不过,袖子里倒带了点东西。”手下人瞪大眼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您带的是什么?” 于谦哈哈大笑:“两袖清风!” 后来“两袖清风”就成了赞美官员清正廉洁的专用成语了。拓展 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隐士,有一次齐高祖萧道成写信问他,山里到底有什么好东西让他如此流连?他就写了四句诗回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坚持雅操,好爵自縻。注释好爵:高官厚禄。縻:牵系,拴住。译解 如果始终保持高雅的节操,好的职位自然就会属于你。悬鱼太守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羊续的清官,他非常爱吃鱼。在他担任南阳太守时,有一天,他手下的一名官员为他送来当地的特产一条白河鲤鱼。这种鱼味道鲜美无比,

10、价格也很贵。 虽然羊续很喜欢吃鱼,但是,面对下属送来的鱼,他坚决不收,再三要求对方拿回去。可这位官员也很固执,一定要羊续收下。最后,羊续拗不过他,只好暂时收下了。 这位官员前脚刚走,羊续就让下人拿来梯子,把这条大鲤鱼挂在屋外的柱子上,一点都没有要吃它的意思。结果这一鲜美的鲤鱼,竟然给晒成鱼干了。 再后来,这位官员又送来一条更大的白河鲤鱼。这一次,羊续什么都没说,直接把他带到屋外的柱子前,指着柱上悬挂的鱼干说:“你看看,你上次送的鱼还挂着,已成了鱼干,请你一起都拿回去吧。” 这位官员被羊续的廉洁感动了,反观自己,觉得非常羞愧,便灰溜溜地提着鱼走了。 此事很快在百姓间传开了,人们都称羊续为“悬鱼太守”,后来人们常用悬鱼太守来比喻清廉、不收受贿赂的官员。来源:学科网拓展 有这么一个以廉为宝的故事。话说春秋时,宋国大臣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