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3.66KB ,
资源ID:12415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415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语文案例反思用智慧激活课堂_人教版新课标.docx)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用智慧激活课堂_人教版新课标.docx

1、小学语文案例反思-用智慧激活课堂人教版新课标我有幸聆听了潘文彬老师的两节课,内容是少年王冕。他的课比他的书,更直观地演绎了什么叫“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让每个听课的老师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首先潘文彬老师的课带给我“时间分配”的启发。 “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离不开“听说读写评思悟”的语文实践。可是一堂课的时间有限,一篇课文要练的地方却很多。以前我经常有顾此失彼的尴尬,或者是要拖堂才能讲完。自己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每遇到考查,学生不能答出教过的知识,乃是常事。以教字词为例,高年级学生的字词应该以课前预习为主,那么课上该花多大精力来检查呢?我总担心学生不会按要求预习,于是课上花很多时间

2、检查,而且,每个“字宝宝”都不放过。这样一来,既浪费了时间,学生又觉得简单无趣,而且没有突出重点,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留存率自然就低。 潘老师选择学生不了解的容易出错的地方来检查,问学生写“冕”要注意什么。学生把上面部分错读成了yu,但也说出了“两横不能碰到两边”的注意点。潘老师给学生纠正了读音,指出应该读mo,并出示了这个字的象形图案,解释了这个字的来源,学生一下子明白了mo为什么“两横不能碰到两边”,这样学生以后就很难再写错。至于学生能自己掌握的生字词,潘老师直接听写,让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很快就过关了。但是在易混淆的多音字问题上,潘老师又详细地列举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同时列举了多音字出现在课文

3、里的句子,让学生判断意思,选择读音。把多音字的读音跟意思对应起来,先理解意思,再确定读音,可谓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也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提供了方法。 潘文彬老师在字词教学上所分配的时间,让我明白了,高年级字词教学应该是根据内容来突出难点。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放心交给学生自学。但是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要不遗余力地教清楚,把学生教会。 其次,潘文彬老师的课告诉我“教什么”更重要。 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该是老师课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入新课的时候,潘老师从儒林外史和吴敬梓入手,然后问学生“书上哪里出现了这本书的名字和作者的名字”,自然而然地提醒学生“预习要细心地把书上每个角落都看到”。

4、学习 “冕”字时,潘老师让学生在本子上书写,并且叫学生注意写字姿势。指名学生读书时,潘老师随口问其他学生“听别人读书该怎样拿书”。就这样,潘老师将学习习惯的养成一点一滴不着痕迹地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在读书的过程中,潘老师随时叫学生在书上打着重号,用横线划下人物的语言,把自己想到的词语写到书上相关内容的旁边,学习前辈大家在书上写点评。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书,边思考;读写结合潘老师将各种学习语文的方法也在不知不觉中指点给了学生。 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让人受益终生的。比起十篇百篇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加重要的让学生学会怎么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

5、学习,教师才能一劳永逸,也才真正实现了发展学生的教育目标。 第三,潘文彬老师给我们示范了怎样“用智慧激活课堂”来“让学”。 潘老师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唤醒,一种诱导,就是唤醒学生生命的自觉,诱导学生用自己的心智去学习。潘老师在揭示课题后,首先让学生说有什么想问的。学生联想到儒林外史,纷纷提问:“作者为什么推崇王冕?为什么第一个写王冕?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自然而然进入思考状态。在指名学生读课文的自然段时,潘老师见缝插针地让学生联系课题和第五自然段的内容,提出了新的问题:“课题是写人,为什么第五自然段花这么多笔墨来写景?”这个问题为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埋下了伏笔。当学生通

6、过自主阅读,说出若干王冕的优点时,潘老师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7个自然段800多字的篇幅,想出了一个更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王冕这么多优点,课文只用了7个自然段800多字,作者是怎么表现出来的?”这个问题将学生的学习一下子从“课文写了什么”推到了“课文怎么写的”层面上。 在教学过程中,潘老师一直注意用“问”来驱动课堂。他并不是采用简单地“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而是引导学生提问,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李政道曾经说过:“学问学问,是要学会问,而不是只学会答。”而我们平时的课上,学生问得太少,答得太多,其本质实为被动学习。而潘老师的“让学”,其本质才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在他的语文课上,有自由的呼吸,有丰富的安静,有美丽的发现,有亲密的合作,有快乐的分享。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纯美状态。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