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板块:漂泊的旅人.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4100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板块:漂泊的旅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二板块:漂泊的旅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二板块:漂泊的旅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二板块:漂泊的旅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板块:漂泊的旅人一、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理解文本中家、家园、家乡、故乡等概念的具体内涵,理解文本所涉及的归家、返乡与出走、离家等的关系。2. 学生通过研习比较,能说出本板块散文与你以前学过的散文的不同点。二、 教学重难点:1. 在研习文本的过程中,学生能品位文中含蓄的语句。2. 学生能调动自己的积累,鉴赏散文在表达方面的艺术特点,并能运用评点的方式展示。三、 课时安排:3课时。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想北平(一)导入:同学们,结束了第三专题第一板块“古典的乡愁”之后,我们进入第二板块的学习。这一个板块是对前一个板块的拓展和延伸,继续渲染了人们对故乡的眷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

2、,大家曾学习过他的文章,因此,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的相关内容,读读你所知道,你所了解的老舍。(二)1.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贫民家庭,一岁丧父,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中有42年是在北京度过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剧本茶馆,龙须沟。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初期,因被迫害而投湖自尽。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出版,老舍曾与1968年(也就是他

3、去世后的第二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结果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颁给了日本的川端康成。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并不在北京,而是在山东的大学执教。那时的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华北的情况变得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可以说,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撼人心。3.评点及示例:本专题的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向同学们推荐的研习方法是评评点,评点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方法,古人讲“不动笔墨不读书”,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脑到”。其中的“手到”指的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金圣叹

4、评点水浒传、三国演义、西厢记等,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等等,那么什么是评点呢?就是抓住课文的关键点进行评析的阅读教学方法。4.老师示例,学生自己评点,全班交流。5.讨论: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在本文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明确“形散神不散”,通过与巴黎、伦敦、罗马与君士坦丁堡的对比描写,描写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虽然材料很多很复杂,但是它们都表现了作者对北平,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6.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和尝试运用了评点的学习方式,评点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习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中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此外,还要注意本篇文章在板块中的内涵在外漂泊的旅人对故乡的眷念

5、之情。(三)板书设计:1. 评点的前提: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划出中心句、关键句和不懂的句子;了解一些作者和背景情况。2. 评点的对象:用词(是否恰当,效果如何);句子(表情达意,修辞);文章的层次、全篇内容情感的概括和分析;写作手法的分析和鉴赏。3. 评点方法:理解分析式(内容);概括、提取式,评价鉴赏式;想象联想式。交叉综合使用。第二课时:乡土情结(一) 导入:柯灵这位世纪老人在纪念香港文学创刊7周年写下这篇“乡土情结”,这篇文章稍加改动成了2003年的高考题,本文叙古写今,纵横捭阖,元气淋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二) 1.预习工作:结合所印发的材料,理解文中诗词典故的含义。2.让学生

6、概括前两节的大意。明确:乡土情结的由来与内涵。4. 第一节:什么是乡土情结?开头和结尾,除去材料。5. 第二节:让学生总结烙印的内容:亲人、故乡草木、家史、邻里乡亲。6. 让学生评点3-5节,找出人们离家的几种情形,交流对文本的理解。明确: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为了维持最低的生存要求,被迫离家;灾难和战争;放逐。7. 理解文章最后部分的内容,让学生评点和交流。理解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乡土情结中最重的一份情感。8. 讨论P76对话栏中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明确:本文引用大量的诗文为了体现乡土情结是一个普遍、久远的现象,作用是展现一个个生动的历史图景,具有感染力,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

7、9. 总结文章的写作思路(结合板书)和写作特点。(三)板书设计12:乡土情结的由来与内涵。35:叙述人们离家的几种情形。67:对“乡土情结”新的阐释。第三课时:前方(一) 导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象、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本文就是一篇摄影散文,这种新的文体由摄影和文字组成,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上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

8、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二) 1.这篇文章与前面的有何不同?.看到这幅图片,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明确】如果给图片配上文字,写成一篇散文的话,那么还需要对图片本身进行再挖掘,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作者曹文轩对于这幅图片是怎么挖掘的,他又挖掘出了什么有深意的内涵。2.1生朗读第一段,学生思考回答,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主要是对图片本身内容的一种描述,或者说是一种揣测。3.第二段:本文的文眼。着重写的是离家,与之前学的归家不同,这叫“反弹琵琶”,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特色。那么,人们离家到底要找寻什么?4.学生阅读第37段,概括“人为什么有离家的欲望”【明确】1、如同动物

9、,人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2、外面的世界诱惑着人们走出家门3、由于外在压迫,人不得不离家4、人的理想决定着人要不断向前走5.如何理解第7段中反复出现的“前方”,学生评点、交流【明确】象征性,“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指人的理想,是理想的召唤6.1生朗读第8段,这段在文中有何作用?学生思考回答【明确】承上启下;呼应前文,回到图片本身7.阅读910段,学生评点,如何理解“人生是一场苦旅”,明确“家”、“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明确】 “家”指人的精神家园,心灵的归宿“路”指人生之路,是人们找寻、追求的过程8.第11段,“人的悲剧性实质”在于哪些方面?如何理解?【明确】人在“走向前方、到

10、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人无法还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这里的家、家园,并不是指“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的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9.最后一段是对文章开始的呼应,同时也在引导读者进一步思索。10. 总结收束:作者从摄影作品引出联想,由离家想到人类的精神境遇,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行文的过程中,作者的目光又几次落到摄影画面上,具体的画面与展开的想象和思考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三) 板书设计:1:从摄影作品引出下文“正在路上”,离家或曾经离家。27:对人类的离家行为进行叙述和分析。811:分析人类悲剧性的精神状况。12:与开头呼应,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四) 教学反思:这一个板块重点介绍评点的学习方式,学生有参与,结合他们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理解文本,层次较浅,文本内容较深,所以效果不是很好,只是停留在学生有意识的评点活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不甚大,体现在对他人观点的关注和把握上,重点还是老师来分析,来评点,对学生理解文本的程度和能力难以把握,这是教学中棘手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