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案例反思-例谈拼音教学的有效性人教版新课标何为有效性?通俗而言,就是完成某件事情后所达成的好的效果。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就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目标完成得如何,学生的学习效果怎样。现在来看看我们身边的随堂课:有准备不够充分,教学流程混乱的;有课堂结构不合理,未到站就停车的;有对教材“吃”得不够,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显然,这样的教学算不上有效。最近,我听了一节拼音课,很受启发。课后,我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刚入学的孩子,我们的拼音教学到底能带他们走多远?一、创设情境,活化教材【片断一】教学声母“q”师:老师手里拿的什么?生:气球。(师板书:气q。)师:数一数,老师手里一共有几只气球?生:七
2、只。(师板书:七q。)师:老师想把这七只气球送给大家,想不想要?生:想!师:不过,我们得先学习“气”和“七”的声母。(板书:q,生试读,师正音。)师:为了鼓励大家,我给你们表演一个吹气球的节目。(师吹气球。)师:你看到了什么?生:老师在吹气球。师:老师在哪里吹气球?吹了几只?生:老师在讲台上吹了七只气球。(师引出拼音“qi”,并板书。)【反思】一年级教材中安排了许多优美的情景图。教学时,这位教师结合教材及孩子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营造出一个生活情境:吹气球。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教给学生“q”的发音方法,并根据情境训练学生说话,为学习“qi”以及它的四声创造条件,这样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二、
3、关注学生,以导引学【片断二】:教学声母“x”师:老师手里有一张图片,想不想看?生:想。师(拿出图片):这是什么?生:西瓜。(师板书:xi。)师:你们喜欢吃西瓜吗?生:喜欢。师:好,现在你们接着看图,看看你们还能发现什么?生:我发现西瓜被切成了四块,像英文字母“x”。生:像作业本上的大叉。生:像剪刀。师:今天,我们就认识一位新声母朋友“x”。(师板书“x”,并教发音方法。)师:谁来给“x”编个顺口溜呢?生:西瓜西瓜x、x、x,四块西瓜x、x、x,像把大叉x、x、x,像把剪刀x、x、x。【反思】片断中,教师顺着从未知到已知、从感性到理性、从“死”到“活”、从理解到应用的教学顺序,让学生乐在其中。三
4、、循序渐进,达成目标【片断三】“j”“q”“x”的书写教学师:在书写这三个字母时,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呢?生:要注意写字的姿势。生:要注意笔顺和四线格的位置。生:还要注意观察老师在黑板上的范写。师:书写声母“j”时,要占哪几格?生:上、中、下格。(师范写,生跟师空书,依次教学“q”和“x”。)师:互相交换,看看谁写得好。(师巡视检查,个别指导,把写得好的给大家欣赏。)【反思】片断中,教师将示范与训练相结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掌握了“j”“q”“x”的书写方法及格式。拼音教学是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为了能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教师必须活化教材,关注学生,优化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欣赏到更远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