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69.70KB ,
资源ID:1240973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4097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阶段检测卷四 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第八、九、十单元)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阶段检测卷四 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第八、九、十单元)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阶段检测卷四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第八、九、十单元)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2广东省梅州市高一期末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毛泽东如此界定抗日战争()A意在突出敌后战场重大贡献B有利于推动重庆谈判的进行C忽视了国民党对抗战的贡献D利于完整还原抗战历史过程22022浙江省高一期中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重要活动时间会议主要内容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35年1

2、2月17日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7年2月9日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对以上信息解读合理的是()A中共不断纠正党内的右倾和“左”倾错误B中共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政策调整C民族危机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中共在民族危机关头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3杨得志将军在回忆录横戈马上说:“即便是突遇伏击,指挥官仍举着军刀,指挥钻在汽车底下的士兵出来拼命往坡上爬,敌人想占领制高点林彪部署的3个团将乔沟内的日军分割成数段,并迅速进入沟内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该文描写的战役是()A平型关战役 B淞沪会战

3、 C台儿庄会战 D百团大战41946年,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A.重庆谈判国共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C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52022浙江省高一期中历史地图是学习战争史的重要资源,如图为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次大会战大致地理位置。以下结合史实对图示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处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B.处会战抗战初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战役C

4、处会战结束后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D处会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在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6毛泽东在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中写道:“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但是我们渡过了困难。”渡过经济困难的主要手段是()A“打土豪、分田地” B开展大生产运动C实行“三三制原则” D发动百团大战72022泰安市高一期末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伟大胜利”是指()A

5、北伐战争的胜利 B红军长征胜利结束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82022泰安市高一期末学者杨奎松评价某事件时指出:“双方一个力图以承诺民主为掩护,将国家重新统一在一党的控制之下;一个则必欲以事实上割据的办法来保存自己的军队和干部,两者完全是背道而驰。”材料描述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时期的南北和谈B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C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谈判D1949年的北平和谈92022枣庄市高一期末下图为某同学整理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采取的土地革命政策。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是()19271935年,“打土豪、分田地”。19351946年,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19461949年,解放

6、区彻底平分土地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国际政治力量的态度C.民族危机的加深 D国共关系的演变10新民主主义时期所形成的许多革命精神,都是今天宝贵的精神财富,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这些革命精神的核心是()A不畏艰难 B爱国主义 C实事求是 D敢为人先11会议虽然存在的时间十分短暂(在法律上有5年,事实上只有10天),却在新中国历史上有着特定的地位:它为新中国的诞生提供了合法性形式;它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终形成创造了条件;它奠定了中共领导下政治协商的制度基础。这次会议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十一届三中全会D第一届全国

7、人民代表大会12下表是“克林德碑”的相关信息,其变化说明()时间事件1900年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北京东单牌楼与清军发生冲突,被清军当场击毙,即“克林德事件”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醇亲王载沣赴德国谢罪,清政府在克林德被杀处建立牌坊,即“克林德碑”1918年德国在一战中战败,中国成为一战战胜国。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碑”1952年在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为表扬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公理战胜碑”改为“保卫和平碑”A.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B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D维护民族尊严与正义的基础是国家实力13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

8、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A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已宣告失败B中共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C.中国放弃“一边倒”外交方针D中共已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14时代精神是指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面临着物质匮乏、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这样的时代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时代内涵的精神是()A挽救危机、救亡图存B艰苦奋斗、发奋图强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D引领时代、开拓进取15经历长期

9、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共同的思想精髓是()A完善社会主义的体制B加强党的政治建设C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D继承发展和与时俱进16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几经调整。对下表中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时间文件内容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允许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2014年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10、制随农村形势变化不断完善B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开启了农村经济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进程D.彻底解决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受益权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材料一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

11、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导致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6分)(3)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4分)1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致力于追求中华民族复兴之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

12、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材料二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材料三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

13、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11月)(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所做出的努力。(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的理由?(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典型事例。(4分)192022曲阜师大附中期末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4、材料我们亚非各国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过程是不同的;但是,我们争取和巩固各自的自由和独立的意志是一致的。不管我们每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如何不同,我们大多数国家都需要克服殖民主义统治所造成的落后状态,我们都应该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按照我们各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各自的国家获得独立的发展。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亚非会议召开的目的。(4分)(2)周恩来总理在会上阐明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否矛盾?请指出理由。(8分)202022衢州市高一3月考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土地政策经历了数次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

15、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状态,农业生产跌至谷底,这就决定了党和政府必须把恢复国民经济作为当时的主要任务,把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基本目标。当时在我国农村地区占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约占有全国80%的土地,而占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全国20%的土地,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改变现状。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通过,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大陆基本完成,这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意义,也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经过1953年开始的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根本转变。摘编自程文朝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材料二1958年,全国又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但运动

16、脱离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六七十年代,农业生产举步维艰。1978年,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创造出“包干到户”的尝试,其他一些省份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在推进实行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同时,也开始试行包产到组。这些大胆的尝试,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对于新的责任制形式,中央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只有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一般并不加以提倡。1980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改革实践,同年,中共中央指出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在中央的支持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 整理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

17、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实行土地改革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简述土地改革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6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推进过程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关于农村土地政策的制定,你可以总结出哪些历史经验?(8分)阶段检测卷四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第八、九、十单元)1解析:毛泽东认为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把前六年的局部抗战和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来看待的,肯定了前六年局部抗战中中国军民出生入死、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故选D项;敌后战场是指在被日军已经占领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战场,由共产

18、党领导,以开展游击战争为主要形式打击日伪军,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1945年4月24日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重庆谈判开始于1945年8月29日,毛泽东不可能预见到重庆谈判,且如此界定抗日战争是还原整个抗战过程(从局部到全面抗战),与重庆谈判无关,排除B项;抗日战争从1931年开始,包含了国民党对抗战的贡献,排除C项。答案:D2解析:表格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由“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到“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到“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政策调整:阶级矛盾占主导而反对国民党,民

19、族矛盾占主导而联合国民党反对日本侵略,故选B项;“不断纠正”不妥,民主革命时期右倾和“左”倾错误并没有反复出现,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1937年9月,与题干时间范围不符,排除C项;D项虽然表述是正确的,但未能反映题干信息要求,排除。答案:B3解析:据材料“林彪部署的3个团将乔沟内的日军分割成数段,并迅速进入沟内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9月,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师长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平型关大捷,故选A项。答

20、案:A4解析:结合所学解放战争的史实可知,国民党公然违背“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故选C项;重庆谈判国共签订“双十协定”,排除A项;国人和平建国要求并未脱离实际,国民党试图一党独裁,悍然发动战争,排除B项;1949年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排除D项。答案:C5解析:为湖北武汉,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故选C项;为山西太原,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是淞沪会战,地点不符,排除A项;为江苏徐州,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战役是山西的忻口会战,地点不符,排除B项;是上海,抗战以来中国在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是山东台儿庄大捷,地点不符,排除D项

21、。答案:C6解析:据材料中一系列的“没有”说明抗日根据地面临极大的经济困难,1942年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渡过了经济困难,故选B项;在八年抗战时期放弃了“打土豪、分田地”,排除A项;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是“三三制原则”,排除C项;军事上发动百团大战振奋了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排除D项。答案:B7解析:据材料“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可知为抗日战争,故选C项;北伐战争打倒的是军阀,排除A项;红军长征结束挽救了革命,并不是完全胜利,排除B项;解放战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不是反侵略战争,排除D项。答案:C8解析:据材料“双方一个力

22、图以承诺民主为掩护,将国家重新统一在一党的控制之下;一个则必欲以事实上割据的办法来保存自己的军队和干部,两者完全是背道而驰”,可知重庆谈判国共双方就军队、民主建国等方面展开谈判,故选C项;辛亥革命时期的南北谈判并没有以民主为掩护,排除A项;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并不存在用割据的办法,排除B项;北平和谈主要是保护古都,并不是国家重新统一,排除D项。答案:C9解析: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主要内容分别是推翻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允许土地私有制存在和彻底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主要是因为这三个时期国家的主要矛盾分别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故选A项;结

23、合所学,19271935年和19461949年土地政策主要受国内政治力量影响,而非国际政治力量,排除B项;民族危机加深只适应于19351946年的土地政策,排除C项;国共关系的演变也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结果,排除D项。答案:A10解析:根据所学,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反映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根据中国实际国情,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因此这些革命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故选C项;不畏艰难只能反映部分精神的实质,无法体现这些精神的共同核心,排除A项;这些精神主要是出现在中国内部革命进程中,爱国主义不是其核心,排除B项;

24、敢为人先主要是红船精神的实质,而不是所有精神的核心,排除D项。答案:C11解析:“为新中国的诞生提供了合法性形式;它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终形成创造了条件;它奠定了中共领导下政治协商的制度基础”说明此次会议的三个特点:确认新中国的合法,为人民代表大会制作示范,后来演变成政协,由此可见它只能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故选B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新中国成立之前,它解决的是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问题,不能体现出新中国的模式,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新中国已经成立,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这些根本的制度已经确立,排除C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的

25、正式组织形式,制定了宪法取代了政协的共同纲领,排除D项。答案:B12解析: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向中国挑衅被击毙,却建立“克林德碑”以向德国谢罪,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的屈辱外交;而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保卫和平碑”,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其变化说明国家实力是维护民族尊严与正义的基础,故选D项;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是表象,不是实质,排除A项;1952年新中国早就成立,独立自主,排除B项;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指两次鸦片战争之后面临的严峻形势,排除C项。答案:D13解析:“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意为我们不能照搬苏联的道路,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

26、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选B项;1956年苏联还未解体,排除A项;50年代中国仍坚持“一边倒”外交方针,排除C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是“文革”期间的口号,而1956年“文革”还未开始,排除D项。答案:B14解析: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面临着物质匮乏、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时代精神,故选B项;挽救危机、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排除A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当前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和时代精神,排除C项;引领时代、开拓进取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排除D项。答案:B15解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

27、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髓,故选C项;完善社会主义的体制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排除A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排除B项;继承发展和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排除D项。答案:C16解析:据材料“允许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到“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可知,其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农村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完善,但实质仍是公有制经济,均属于在生产关系范围内的调整,故选A项;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几

28、经调整”可知,材料强调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不是市场经济,排除B项;“开启了农村经济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进程”是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强调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并未直接“彻底解决”问题,排除D项。答案:A17解析:第(1)问从诗歌给出的时间“1928年”、作者“毛泽东”、地点“井冈山”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这条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第(2)问从诗歌的题目“毛泽东七律长征”可知,该诗歌描写的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原因”一问,导致红军长征的原因即可从“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角

29、度来回答。“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答出。第(3)问根据材料“百万雄师过大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天翻地覆”则指的是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迅速解放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从此被推翻。答案:(1)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或者“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4分)(2)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结果:三支主力红军会师陕北,实现了战略转移。(6分)(3)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战役:渡江战役。天翻地覆: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4分)18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内涵,据材料一“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

30、大斗志”可知,爱国主义;据材料一“中国人民表现出了的反抗精神”可知,反抗精神;据材料一“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可知,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等。第二小问努力,据所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以及思想解放的潮流可知,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等。第(2)问据所学抗日战争的知识可知,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因此,抗战的胜利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据材料二“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可知,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据所学抗日战争的知识可知,废除部分不平等条约,收回了台

31、湾等领土,维护了国家主权;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基;从民族复兴的角度看,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第(3)问据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知识可知,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帝国主义统治的根基;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领导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后,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答案:(1)内涵:爱国主义

32、、反抗精神、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等。(2分,任答两点)努力: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等(任答两点2分)(2)理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废除部分不平等条约,收回了台湾等领土,维护了国家主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基;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任意两点4分)(3)典型事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帝国主义统治的根基;领导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

33、的胜利;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任意两点4分)19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 “我们争取和巩固各自的自由和独立的意志是一致的”“我们大多数国家都需要克服殖民主义统治所造成的落后状态”可知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总理在会上阐明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故两者不矛盾。答案:(1)目的: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4分)(2)“求同存异”的方针。不矛盾。理由: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求同存异”

34、则具体灵活地贯彻此原则。(8分)20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状态,农业生产跌至谷底”得出农业基础差;据材料一“当时在我国农村地区占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约占有全国80%的土地,而占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全国20%的土地”得出土地占有不均。第二小问意义,“经济意义”:据材料一“占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约占有全国80%的土地”结合所学得出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政治意义”:结合所学得出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第(2)问

35、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创造出包干到户的尝试”得出农民自发创造;据材料二“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在推进实行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同时,也开始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得出由逐步试点到全国普及;据材料二“中央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一般并不加以提倡”“在中央的支持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得出中央政策由限制转为支持。第二小问历史经验,据材料二“1958年,全国又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但运动脱离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在推进实行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同时,也开始试行包产到组”结合所

36、学得出实事求是,政策应适时调整;据材料一“把恢复国民经济作为当时的主要任务,把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基本目标”结合所学得出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据材料一“把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基本目标”、材料二“在中央的支持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得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答案:(1)原因:农业基础差;土地占有不均。(2分)经济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2分,任答2点)政治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2分)(2)特点:农民自发创造;由逐步试点到全国普及;中央政策由限制转为支持。(4分)历史经验:实事求是,政策应适时调整;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4分,任答2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