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第1课一、选择题1北魏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A匈奴B鲜卑C氐D羌【答案】B2.右图为拓跋部首领拓跋珪,下列成就属于他的是()重整拓跋部并建立国家迁都平城注重培养人才,设立太学重用汉族地主ABCD【答案】D本题考查北魏政权的建立者拓跋珪的政绩,均为其政绩,故选D项。3北魏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的根本原因是()A拓跋珪等统治者实行改革,使北魏强大B前秦瓦解C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客观上其他政权的弱小【答案】A改革旧的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北魏得以发展并统一北方的根本原因,故选A项。4.(2020山西大同期末)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国家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征发主要
2、依靠地方众多的宗主进行,这种方式()A.奠定了地方分裂的物质基础B.减轻了农民负担C.有效地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D.缓和了阶级矛盾【答案】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依靠宗主征收赋税与徭役会导致地方截留中央的财政收入,促使地方财力上升,导致地方分裂势力增强,故A项正确;由于地方宗主具有征税权,会导致横征暴敛,加重农民负担,排除B项;材料中的措施明显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排除C项;该措施明显会导致宗主和农民的矛盾激化,排除D项。5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化B鲜
3、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C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D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答案】B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拓跋部原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地区后,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经济文化相对先进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致使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材料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故选B项。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采用汉族先进文化B学习汉族统治政策C促进民族融合D巩固统治【答案】D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魏经济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在大量役使奴隶劳动的同时,在中原封建经济的影响下,对广大被征服的人口,不得不采取封建方式组织生产道武帝入主中原以后,面对人口众
4、多的汉族地区,一开始就采取了田租户调的封建剥削方式,中原的封建经济关系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拓跋部贵族面临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他们圈占、抢夺大量的土地,逐渐转化为封建贵族,拥有的奴隶则变成了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材料二445年,陕西一带人民起义,参加者既有汉族,也有羌族等其他少数民族,起义军很快就发展到十余万人。北魏皇帝亲自统率大军镇压,几经周折,才平息了这场起义。但是,此后各地起义仍时有发生。(1)材料一所叙述的内容中蕴含着哪几种社会矛盾?北魏统治者采用封建生产关系发展经济对之后的孝文帝改革有何作用?(2)材料一、二表明,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认为其改革的根本目的
5、何在?【答案】(1)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作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2)原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危机严重。根本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北魏统治。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北魏统治者在建国之初就注意汲取汉文化的营养,学习中原地区的经济、政治制度。道武帝在继位之初,就下诏“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即打破原有的部落组织,由原来按“族姓”即血缘关系划分居住地域改为分土定居,将所有部落户口都变成国家的编户齐民。从此,各部落逐渐走向定居,从事农业生产。明元帝继位后,又大力劝课农桑,减免一半田租,并选贤任能,到处网罗汉族士人参
6、与北魏的政权建设。太武帝在位期间,还积极笼络世家大族,将大批汉族的世族人士召入平城,居官任职。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带来的胡文化,也对中原汉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胡服、胡羹、胡饼等,就在北方地区广泛流行,为汉族人民所喜好。民族大融合的浪潮,正在中原大地蓬勃兴起。(1)自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以来,北方地区出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表现如何?(2)出现这种历史发展趋势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表现: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汉族也吸取了鲜卑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北魏政权逐步封建化。(2)原因:北魏统治者采取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和政治经济制度;重用汉族人士,使其参与政权;鲜卑族与汉族生活在同一地域,相互学习和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