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分层训练(二十二)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A组专项基础达标(建议用时:30分钟)1对于反应,N2O4(g)2NO2(g)H0,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导学号:99682228】D从开始至平衡,由于容器容积增大,密度减小,达平衡后密度不变,A错;反应过程中,反应热不会变化,不是变量,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B错;都是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转化率一定时达到平衡,D对。2(2017滨州第二次质检)在2 L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一定量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进行到4
2、 min时,测得n(SO2)0.4 mol,若反应进行到2 min 时,容器中n(SO2)为()A1.6 molB1.2 molC大于1.6 mol D小于1.2 molD易错选B,许多考生会认为,时间一半,消耗的反应物也是一半。这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已知条件下,4 min时n(SO2)0.4 mol,是反应消耗之后剩余的SO2的量,而反应消耗的n消(SO2)(20.4)mol1.6 mol,另一方面,从0 min至4 min时,速率是变化的,一般来说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较大,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因此从0 min至4 min时,前2 min的反应速率应该是比后2 m
3、in的大,前2 min消耗SO2的量大于0.8 mol,因此反应进行到2 min时容器中SO2剩余的量就应该小于1.2 mol。3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恒容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已达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BSO2和SO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单位时间内生成2 mol SO2时,也生成1 mol O2C该反应为非等体反应,平衡前p减小,当p不变时说明达到平衡状态了。4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A2N2(g)O2(g)=2N2O(g)H163 kJmol1BAg(s)C
4、l2(g)=AgCl(s)H127 kJmol1CHgO(s)=Hg(l)O2(g)H91 kJmol1DH2O2(l)=O2(g)H2O(l)H98 kJmol1D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H0。5(2017西安模拟)一定温度下,某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C(g)2D(s),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minn(A)/moln(B)/moln(C)/moln(D)/mol01.001.200050.5010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99682229】A前5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B)0.050 molL1min1B平衡时,其他
5、条件不变,分离出少量物质D,正反应速率加快C其他条件不变,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D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时,反应平衡常数减小D选项A,由表中数据和题给反应方程式推知,5 min时物质B减少1.0 mol,故前5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B)0.10 molL1min1,A错误。选项B,物质D是固体,分离出少量物质D,对平衡的移动无影响,B错误。选项C,加压使平衡正向移动,C错误。选项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D正确。6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NO2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烧杯内有水)中:在(1)中加入CaO,在(2)中
6、不加其他任何物质,在(3)中加入NH4Cl晶体,发现(1)中红棕色变深,(3)中红棕色变浅。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NO2N2O4是放热反应BNH4Cl溶于水时放出热量C烧瓶(1)中平衡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烧瓶(3)中气体的压强增大A加CaO放热,加NH4Cl吸热,温度高颜色深,说明2NO2N2O4的H0A2X(g)Y(g)Z(g)起始(mol) 1 1 0转化(mol) 0.6 0.3 0.3平衡(mol) 0.4 0.7 0.3v(X)0.001 molL1s1,A项正确;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化学平衡逆向移动,Z的平衡浓度小于原来的,
7、B项不正确;若增大压强,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物质Y的转化率增大,C项不正确;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D项不正确。8(2017潍坊一模)温度为T0时,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Z(g)(未配平),4 min时达到平衡,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T1、T2时发生反应,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反应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v(X)v(Y)2v(Z)B图a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37.5%CT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3.3
8、D该反应正反应的反应热HT2,T2T1,温度升高,c(Z)增大,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0,D项错误。9将4.0 mol PCl3和2.0 mol 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到平衡时,PCl5为0.80 mol,如果此时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 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导学号:99682230】A0.8 molB0.4 molC小于0.4 mol D大于0.4 mol,小于0.8 molC已知:10汽车尾气中的C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
9、应:4CO(g)2NO2(g)4CO2(g)N2(g)H1 200 kJmol1。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NO2,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导学号:99682231】(1)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CO)_,从11 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容积变为1 L,则n(NO2)的变化曲线可能为图中的_(填字母)。(2)恒温恒容条件下,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字母)。A容器内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C2v逆(NO2)v正(N2)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3)对于该反应,温度不同(T2T1)、其
10、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像表示正确的是_(填序号)。解析(1)010 min内v(CO)2v(NO2)20.03 molL1min1。从11 min起压缩容器容积,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n(NO2)应逐渐减小直至达到新的平衡。(2)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可以说明达到平衡,A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相等,因此压强保持不变,可以说明达到平衡,B对;v逆(NO2)2v正(N2)才能说明达到平衡,C错;反应体系中物质全部为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D错。(3)甲,温度升高,v正、v逆应该均出现突增,错误;乙,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O2的转化率应该降低,正确;丙
11、,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应该减小,错误。答案(1)0.03 molL1min1d(2)CD(3)乙11(2015山东高考节选)合金贮氢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放氢性能,在配合氢能的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1)一定温度下,某贮氢合金(M)的贮氢过程如图所示,纵轴为平衡时氢气的压强(p),横轴表示固相中氢原子与金属原子的个数比(H/M)。在OA段,氢溶解于M中形成固溶体MHx,随着氢气压强的增大,H/M逐渐增大;在AB段,MHx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生成氢化物MHy ,氢化反应方程式为:zMHx(s)H2(g)zMHy(s)H1();在B点,氢化反应结束,进一步增大氢气压强,H
12、/M几乎不变。反应()中z_(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温度为T1时,2 g某合金4 min内吸收氢气240 mL,吸氢速率v_mLg1min1 。反应()的焓变H1()_0(填“”“”或“”“”或“”)。当反应()处于图中a点时,保持温度不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氢气,达平衡后反应()可能处于图中的_点(填“b”“c”或“d”),该贮氢合金可通过_或_的方式释放氢气。解析(1)在反应()中,zMHx(s)H2(g)zMHy(s),由方程式两边氢原子个数守恒得zx2zy,z;温度为T1时,2 g某合金4 min内吸收氢气240 mL,吸氢速率v30 mLg1min1。因为T1T2,温度升高,H
13、2的压强增大,由平衡移动原理知,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H1()(T2);当反应处于图中a点时,保持温度不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H2,H2压强增大,H/M逐渐增大,由图像可知,气体压强在B点以前是不改变的,故反应()可能处于图中的c点;该贮氢合金要释放氢气,应该使反应()左移,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以通过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的方式使反应向左移动。答案(1)30c加热减压B组专项能力提升(建议用时:15分钟)12(2015天津高考改编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B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
14、增反应C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D2NO(g)2CO(g)=N2(g)2CO2(g)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Fe2;而实验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1)实验溶液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则说明实验的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2)实验为加入1 mL 1 molL1 FeSO4溶液,实验为加入了1 mL H2O,结果是实验的颜色比略深,故以作对比,排除中溶液稀释对颜色变化造成的影响。(3)中加AgNO3溶液发生反应:AgI=AgI,使溶液中c(I)减小,平衡逆向移动;中加入Fe2,增大了c
15、(Fe2),平衡逆向移动;故增大反应产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均逆向移动。(4)由反应2Fe32I2Fe2I2知Fe3在反应中得电子,b应为正极。达到平衡后向U形管左管中加入AgNO3溶液,AgI=AgI,使c(I)减小,若I还原性弱于Fe2,则a极改为正极,电流表指针应向左偏转。(5)由(4)的原理可知c(I)降低则还原性减弱,则实验中Fe2转化为Fe3的原因可理解为Fe2的浓度增大,还原性增强,故得出的结论为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方向。第(4)小题是证明c(I)减小,其还原性减弱,若做一个对比实验,可选择增大c(Fe2),使其还原性增强,或减小c(Fe3),使其氧化性减弱。(6)实验中减小c(I),I的还原性减弱;实验中,增大c(Fe2),Fe2的还原性增强;则可得出离子的还原性与其浓度有关的结论。答案(1)化学平衡状态(2)溶液稀释对颜色变化(3)加入Ag发生反应:AgI=AgI,c(I)降低;或增大c(Fe2),平衡均逆向移动(4)正左侧产生黄色沉淀,指针向左偏转(5)Fe2随浓度增大,还原性增强,使Fe2还原性强于I向右管中加入1 molL1 FeSO4溶液(6)该反应为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