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哲学原理汇总.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3965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原理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哲学原理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哲学原理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哲学原理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基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2)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不顾实际的唯心主义错误和忽视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提醒):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反映和反作用两方面,不同性质的意识反作用不同(积极或消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现实中常见词汇:因地制宜、根据、从出发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是从客观实际的整体出发,主客观是具体历史的统一。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1)基本观点: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

2、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前提;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2)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反对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和否认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附: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二者根本对立: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否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二)唯物辩证法3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1)基本观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3、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多样性。(2)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看问题的形而上学错误;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反对主观臆造事物联系的唯心主义错误;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4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1)基本观点:任何事物的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界限,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5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1)基本观点:任何事物都是整体和部分的统一。二者

4、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处于从属地位, 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2)方法论:坚持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寻求整体优化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反对割裂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形而上学错误。(提醒:)割裂整体和局部关系的表现:只顾局部,不顾整体(如:地方保护主义、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等);忽视局部作用。6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1)基本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2)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事物、分析事物,与时俱进,树立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静止看问题的形而上学错误。7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1)基

5、本观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2)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反对否认内因决定作用和忽视外因影响的错误。8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1)基本观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实现。(2)方法论:坚持适度的原则,要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蛮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瞻前顾后,贻误时机。9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

6、的原理(1)基本观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有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2)方法论: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同时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准备走曲折的路。反对看不到事物发展曲折性的盲目乐观和遇到困难就悲观失望的错误。10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1)基本观点:矛盾是事物内部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2)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坚持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两分法、

7、两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的一点论。11矛盾的特殊性原理(1)基本观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特点。(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千篇一律、生搬硬套的错误。(提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种种表现: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1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1)基本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在不同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从

8、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形而上学错误。(提醒:)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依据,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从毛泽东思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把党和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同当地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些都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1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

9、盾辩证关系原理(1)基本观点: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2)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反对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和忽视次要矛盾的“单打一”。14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1)基本观点: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10、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2)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反对不分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错误。(提醒:)由于事物的性质是由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所以,只有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才能辨方向、识大局。15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联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既要反对离开重点谈两点的均衡论,又要反对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附:(1)矛盾分析的方法是

11、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联系与孤立观点的对立、发展与静止观点的对立、全面与片面观点的对立;最根本的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6认识辩证发展过程的原理(1)基本观点: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深度上看,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看

12、,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看,认识必须向前推移。认识是无止境的。(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不断把认识推向前进,反对把认识停留在一定水平上,浅尝辄止、满足现状不求甚解、静止的观点。17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1)基本观点:实践决定认识(理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2)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理论,脱离实际的思想僵化,以及片面夸大认识(理论)反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和否定

13、认识(理论)对实践反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四)人生观和价值观18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2)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明确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片面夸大社会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和否认社会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

14、19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局部、眼前)利益和集体(整体、长远)利益的关系原理(1)基本观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局部、眼前)利益与集体(整体、长远)利益是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个人(局部、眼前)利益与集体(整体、长远)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二者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同时,二者也会发生矛盾。(2)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在实现集体(整体、长远)利益的基础上,切实维护个人(局部、眼前)正当利益;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局部、眼前)利益必须服从集体(整体、长远)利益。反对割裂二者关系,将二者对立起来。20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原理(1)基本观点:个人活动和社会

15、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积极或消极);另一方面,个人活动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2)方法论: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社会有利条件,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的错误。21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关系原理(1)基本观点: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2)方法论:

16、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片面强调其中某一方面的错误。22理想和现实的辩证关系原理(1)基本观点:理想源于现实,任何理想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关系的产物;理想高于现实,理想不是停留在现实的水平上,它比现实更高、更美好。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2)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理想植根于现实之中,对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又要符合自己的事迹;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反对脱离实际的空想和把理想与现实等同起来的错误,以及只有愿望没有行动的错误。(提醒:)实现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社会历史条件、个人成长环境等)、积累积极的主观因素(正确的价值取向、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素质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等)2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1)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使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2)方法论:要求我们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同群众实践相结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青少年要努力实现“情、理、行”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