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38046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综合质量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综合质量评估(第一至第五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安徽省地形图(左)和年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右),回答13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夏季均高温多雨甲区域以水田农业为主,乙区域以旱地农业为主典型植被都是常绿阔叶林从年平均气温看都属于亚热带地区A.B.C.D.2.关于L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C.支流众多,水系庞杂D.L河为地上河,容易

2、溃坝3.有关安徽省南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在丘陵地区开辟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B.土壤肥沃,是主要的粮食产区C.应因地制宜,发展茶树等多样化农业D.应重点发展薪炭林,以保证农村生活能源的供应【解析】1选B,2选D,3选C。第1题,皖南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淮北平原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均高温多雨;由于气候差异,淮河以北地区典型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以旱地农业为主;淮河以南地区典型植被是常绿阔叶林,以水田农业为主。第2题,L河为淮河,地势低平、季风气候及庞杂的水系是该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第3题,安徽省南部地区粮食增产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安徽省南部

3、是丘陵地区,不宜大面积发展粮食生产;土壤呈酸性,有利于茶树的生长;薪炭林虽可以发展,但不能成为发展的重点。随着企业对人才的竞争不断加剧,人员的流动更加频繁,企业招聘任务更加繁重,面对面的招聘模式已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华腾HDCON远程视频面试系统因此应运而生。据此完成4、5题。4.远程视频面试属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中哪种技术的应用范畴()A.GPSB.RSC.GISD.数字地球5.与传统面试比较,远程视频面试的主要优点是()节约面试者的时间和费用互动性更强,有利于考查面试者的人际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体现对面试者的人文关怀有利于减轻交通压力A.B.C.D.【解析】4选D,5选C。第4题,远程视频面试需

4、要运用网络技术,与不同地区的面试者进行实时交流,尤其适合较为偏远的地区,可以节约面试者的时间和费用,减轻交通压力。这是对于“3S”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故为数字地球技术。第5题,传统的现场面试的优点是互动性更强,有利于考查面试者的人际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这是视频面试所不可比拟的。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被之一,属优等牧草。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分蘖,逐步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因此其丛幅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结合下图完成68题。6.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典型荒漠草原景观分布地区的是()A.内蒙

5、古东部B.内蒙古中西部地区C.柴达木盆地D.新疆7.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C.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8.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B.过度开垦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解析】6选A,7选C,8选D。第6题,我国内蒙古草原东部水分条件较好,为温带草原景观,而贺兰山以西地区降水较少,为荒漠草原及荒漠景观。第7题,由图可知,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高,荒漠化越明显。第8题,重牧区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比例较大,轻牧区和封育区小丛丛幅比

6、例较小,而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高,荒漠化越明显,说明过度放牧是造成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补偿训练】草地植被指数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率与草层高度的乘积,下图是宁夏某牧场的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的相关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信息表明()A.草地植被指数越低,能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B.草地植被指数越低,牧场的承载力越大C.草地植被指数过高不利于养羊业的发展D.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2)针对上述问题,下列措施最为切实可行的是()A.尽力削减牧场上的养羊数量B.改变畜牧方式,大力发展先进的游牧业C.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D.将牧场整体改建为自然保护区【解析】(

7、1)选D,(2)选C。第(1)题,图中显示,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植被指数越低,说明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第(2)题,图中反映的是超载放牧引起的草场破坏,因此,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既可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保护草地植被。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据此回答9、10题。9.植物截留总量最大的条件是()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B.植物稀,降雨量小,历时短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10.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

8、好的是()A.春季的东南丘陵B.夏季的黄土高原C.秋季的山东丘陵D.冬季的天山山脉【解析】9选C,10选A。第9题,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大,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第10题,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春季植被较密,所以截留降雨能力较强,地表受雨水冲刷较弱,故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山东丘陵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秋季植被较稀疏而截留降雨能力弱,不利于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夏季多暴雨,不利于水土保持;冬季的天山山脉植被稀疏,降水少,水土保持效益较差。(2016诸暨高二检测)读我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11、

9、12题。11.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劳动力资源充足消费市场广阔水运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A.B.C.D.12.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减少煤炭开采量开发石油资源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就地建设坑口电站A.B.C.D.【解析】11选D,12选D。第11题,我国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和德国鲁尔区,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市场广阔和煤炭资源丰富。第12题,山西省石油资源不如煤炭资源丰富,所以,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建设坑口电站,延长产业链等。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完成13、14题。13.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A.

10、养殖B.改善气候C.分洪与蓄洪D.立体开发利用14.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C.下游退耕还湖D.修建和加固河堤【解析】13选C,14选B。第13题,由等高线图判断A地为一洼地,位于河流下游地区,因此能起到分洪与蓄洪的作用。第14题,甲河上游有一大峡谷,在此处修建水库能缓解下游洪水泛滥。【补偿训练】下图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图中M地是水草丰富的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20世纪初期以前是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其显著特点是西部土地的不断开发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专门化,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读图和材料完成(1)

11、、(2)题。(1)历史上开发M地区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夏季土壤盐碱化严重土壤板结与酸化A.B.C.D.(2)胡佛水坝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有关胡佛水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施工困难B.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时易破坏生态环境C.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D.水坝只有发电功能,防洪、航运、供水功能不明显【解析】(1)选B,(2)选D。第(1)题,该地夏季降水丰富,不会有严重的土壤盐碱化。第(2)题,分析图中信息可知,科罗拉多大峡谷地质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胡佛大坝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多项功能。当地面或物体

12、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华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期叫无霜期。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1517题。15.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A.纬度比甲地低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C.海拔比甲地低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16.甲图中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A.100T150B.50T150C.150T200D.50T10017.关于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熟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D.乙地:

13、冬小麦,一年一熟【解析】15选D,16选B,17选C。第15题,据图知甲表示东北地区,乙表示欧洲西部,造成两地无霜期长短差异,与两地气候差异密切相关。第16题,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计算如下:150T200,50T100,50T-T150。第17题,属于两地农业的基本特征,结合两地的位置很容易选出。(2016台州高二检测)“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农村出现了“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浙江多地农村涌现特色农产品基地,简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

14、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读图完成1820题。18.近年来农村出现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得益于()A.气候变化B.河流整治C.交通便利D.互联网和农业的结合19.新的运营模式()A.增加产品库存B.增加销售环节C.依赖信息联系D.增加销售成本20.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提高人口迁出率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交通运输建设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A.B.C.D.【解析】18选D,19选C,20选C。第18题,根据材料提示,“互联网+”在浙江农村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也就是说互联网和农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出现一些特色农产品基地。第19题,根据图中信息,这种新的运营模式,特色农产品基地种植的农产

15、品是依据订单多少来确定的,因而产品库存少,利用互联网技术,减少销售环节和销售成本,从图中吃货、微商、营销公司和农特基地之间联系,可以推出新的运营模式对信息联系要求高。第20题,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在农村,则有利于加快农村的交通运输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迁出,对老龄化人口比重的变化没有影响。读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空间分布图,回答2123题。注:上图圆内部分为专家学者提出的“西三角经济圈”,它是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中产业最发达、最集中的地区。21.“西三角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在地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是()

16、A.纬度位置较低B.位于平原地区C.位于内陆地区D.位于沿海地区22.从上图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产业地带空间分布的特征是()以城市为中心沿交通线(河流、铁路)呈条带状分布呈团块状分布在盆地中部呈点状分布在资源周围A.B.C.D.23.与西部大开发其他重点产业地带相比,“西三角经济圈”所特有的优越条件是()A.劳动力丰富廉价、素质高B.享有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土地租金相对较低C.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组合状况好D.以重庆、成都、西安等大城市为依托,拥有西部广阔的经济腹地【解析】21选C,22选A,23选D。第21题,比较“西三角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

17、环渤海经济圈”的地理位置,可知“西三角经济圈”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其余三个均位于沿海地区。第2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产业地带空间分布特征是以城市为中心,并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分布。第23题,“西三角经济圈”是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中产业最发达、最集中的地区,“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包括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农业基础较好,拥有西部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享有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等。但与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中其他地区相比,以重庆、成都、西安等大城市为依托以及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是其特有的优越条件。【补偿训练】读图,完成(1)、(2)题。(1)图

18、示区域山脉中,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必须穿越的是()A.秦岭B.昆仑山C.巴颜喀拉山D.南岭(2)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河,航运条件优越,水运便利B.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C.图示地区南部森林覆盖率高,不易发生地质灾害D.修筑梯田是协调本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解析】(1)选C,(2)选B。第(1)题,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必须穿越巴颜喀拉山。第(2)题,图示区域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不利于航运;地形陡峻,滑坡、泥石流多发;不宜修筑梯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起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

19、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回答24、25题。24.下图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工业部门是()A.甲B.乙C.丙D.丁25.“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缓解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降低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A.B.C.D.【解析】24选C,25选A。第24题,“移民就业”是指民工流向能就业的地区,能就业的地区对民工而言就是有大量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的地区,图中丙产品成本中工资比重最高,反映的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甲是技术导向型工业;乙是动力导向型工业;丁是原料导向型工业。第25题,“移业就民”是指把产业转移到有大量劳动力

20、的地区,我国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产业移入可促进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同时东部地区低端产业移出,有利于东部地区生产要素向更高级产业投入,从而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示意图。(1)结合下图,描述石羊河的径流特点,并分析该径流特点的形成原因。(2)请根据图文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石羊河水量减

21、少的原因。(3)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哪些环境问题。(4)结合下图,探讨解决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途径。【解析】第(1)题,根据柱状图很容易总结出石羊河的径流特点。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冰雪融水为石羊河的主要补给形式,而冰雪融水的多少受气温高低的制约。第(2)题,河流水量的减少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自然原因与气候变暖有关,人为原因与流域内用水量增加有关。第(3)题,由于河水被过度利用,河流断流,湖泊干涸,自然植被数量减少;下游地区转而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盐碱化加重。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石羊河流域的最主要用水方式为农田灌溉,要解决该流域

22、的水资源问题就要减少农田灌溉的用水量,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答案:(1)夏季径流量最大,冬季径流量最小。石羊河地处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其主要补给形式为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因而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很小,因而径流量小。(2)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人为原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流域内用水量快速增加。(3)湖泊萎缩、干涸;天然植被枯萎、死亡;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进程加快;(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4)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实行退耕还草工程,大面积推行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23、。27.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图例区域植被类型人口密度/(人/km2)年降水量/mm农业植被200400600620杂类草100200小灌丛、碱蓬150380390材料二B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1)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是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有哪些?(3)分析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对B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

24、起的作用。【解析】第(1)题,通过图表可判断出两区域人口密度的大小与两地的降水、土壤等因素有关。第(2)题,由图中经纬度可判断该区域为松嫩平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不合理开垦造成的,表现为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等。第(3)题,该产业链既能充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答案:(1)A区域:人口密度大,该地降水较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B区域:人口密度小,该地降水少,地表多流沙,土地盐碱化,不适宜农牧业的发展。(2)水土流失、黑土退化过度开垦,只种不养,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保持黑土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营造防护林等。(3)充分、合理

25、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拓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8.(2016乌鲁木齐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60万人,比2011年增加30万人,为历年之最,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与此相反的是,由于经济迅速回暖,2012年春节过后,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缺工现象,重现“用工荒”。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部分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下图为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1)简述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2)目前,西部地区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的部分产

26、业转移。试简要分析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3)长江三角洲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功能合理的大都市圈,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首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然后向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转移,最后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2)题,有利影响可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就业等方面分析;不利方面可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方面分析。第(3)题,城市等级规模合理,加强合作分工,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答案:(1)海外产业转移,最初多集中在“珠三角”区域;随着“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兴起,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开始向这些地方转移;随着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成本的上升与环境的恶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或答:大致形成国际产业向我国沿海经济圈转移,沿海经济圈向中西部转移的局面)(2)促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3)形成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加强彼此的分工合作,拓展发展空间,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投资,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效率,合理配置各城市功能;区域内不同地区间优势互补,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