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2.96MB ,
资源ID:1238003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3800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程标准学法指导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1.利用时间轴,理清19491978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掌握“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史实。2.运用对比法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区别。3.分析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失误的原因并总结其经验教训。知识点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背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2.恢复国民经济(1)表现: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

2、历史最高水平。(2)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3.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容实施意义优先发展重工业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进行三大改造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知识点二探索与失误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

3、业国。(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探索中的失误失误表现危害总路线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工业制定高指标,农业出现主观臆断的口号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3.探索中的调整(1)目的: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2)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3)成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

4、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知识点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原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不久,这场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2.表现: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3.调整(1)周恩来:1971年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2)邓小平: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形象记忆】 过渡时期【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关系【图示巧记】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历史纵横】 (教材第51页)本段文字讲述了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土地改革运动到农业社会主

5、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的有关史实。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生产的具体形式为:农民个体生产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同时应明确,土地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性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将土地分给农民个体经营,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后者则是将分散的生产资料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范畴。【误区警示】 “大跃进”运动的错误在于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与生产关系无关。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历史纵横】 (教材第52页)这段文字讲述了大庆石油会战以及涌现出来的以王进喜为代表的模范。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热情与干劲。正是由于

6、他们的艰苦奋斗,才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主题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史料探究1.“一五”计划史料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注:中“优先发展重工业”说明了其特点。中的“薄弱”和中的“欺负”体现了其原因。思考依据史料指出“一五”计划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括其原因。提示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基础薄弱,增强国防。2.三大改造史料注:图片反映了1956年三大改造后我国经济成分的变化,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思考据图片分析我国经济成分发

7、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影响?提示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经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影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史论形成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意义及与工业化的关系1.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意义(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2)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3)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1)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2)社会主义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现工业化的

8、必要条件。(3)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主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料探究1.中共八大史料调整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经济上、财政上、技术上和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性,而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和正常比例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注:“防止和纠正”、“稳妥”体现了其主张,中共八大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一次正确的探索。思考中共八大提出了怎样的经济发展主张?有何意义?提示主张: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或“左”倾冒险的倾向,坚持实事求是,积

9、极稳妥地发展国民经济。意义:为我国经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2.探索中的失误史料注:图片和图片中的文字“一个萝卜千斤重”是典型的“大跃进”的体现。思考史料反映的是什么运动?它具有什么特点?结果如何?提示运动:“大跃进”;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结果:浪费了资源和民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经济的发展。3.探索中的调整史料1962年3月7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同志提出,1962年的年度计划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调整,重新安排,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次调整计划,实质上是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方面。各种材料的分配,要先满足恢复农业生产

10、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需要。陈云与中国经济建设注:中“放慢”和“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反映了调整重工业和农业的比例关系。中“先满足”和“主要是日用工业生产品”反映了调整农业和轻工业的关系。思考依据史料分析此次调整的内容有哪些?实质是什么?提示内容: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实质:部分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史论形成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失误、原因及教训1.失误(1)片面追求高速度,轻率发动“大跃进”运动。(2)片面追求公有化和规模化,全面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3)“文化大革命”中片面强调阶级斗争,严重破坏了经济建设。2.原因(1)客

11、观:中共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2)主观: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左”倾错误,致使“左”倾错误影响经济建设。3.教训(1)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2)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调整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3)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加以坚持,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4)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拓展延伸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征(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展“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

12、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其特征是多快好省,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基本国情。(2)“大跃进”运动:其核心是大炼钢铁,主要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3)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所谓“大”,是公社的规模大,所谓“公”,是公社在所有制方面的公有化程度高。一、学思之窗(教材P52)(1)分析当时人们是以怎样的精神面貌来进行建设的?提示在当时全国上下一致迫切要求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社会氛围下,在前一阶段“一五”计划经济工作中取得了骄人成就而兴奋不已的情绪下,人们一方面是以一种热火朝天、忘我的精神面貌,一方面又是以一种急于求成、不顾代价的心情投入到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去的。(2)你

13、对这样的炼钢运动有什么看法?提示评价:大炼钢铁运动违背客观规律,犯了“左”倾错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本课测评(教材P53)纵观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提示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第一,要充分认识国情;第二,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第三,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第四,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要急于求成。对“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主要是:要正确确定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三、学

14、习延伸(教材P53)查找并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建设项目,看这些建设项目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分析其原因。提示“一五”计划的主要工业建设项目基本上都分布在东北地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首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其次,从历史上看,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此外,由于当时这些项目要由苏联援助建设,东北地区离苏联较近,比较方便。课堂小结知识网络答题术语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

15、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遭到严重挫折。1.(2017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新中国成立后,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解析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故答案为A项。答案A2.(2017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16、)“一五”计划开始了新中国大规模的计划经济建设,其优先发展的是()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商业解析“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还包括三大改造: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轻工业和商业不属于优先发展的内容,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3.(2017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大跃进”运动的兴起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解析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

17、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答案为A。答案A4.(2017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956 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把我国尽快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B.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D.实现全面对外开放解析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确立了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故答案为B项。答案B5.(2017贵州

18、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958年8月前后新华社先后报道湖北长风农业社早稻亩产15 361斤;安徽高丰农业社试验田早稻亩产16 260斤;湖北麻城建国第一农业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36 956斤。上述报道反映的现象是()A.公私合营 B.城市化建设C.“大跃进” D.发展乡镇企业解析题干主要反映了1958年8月前后水稻产量方面的“浮夸风”倾向,故答案为C项。答案C6.(2016北京学业水平)如图是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上面有“社社亩产万斤粮,人人共庆丰收年”等标语,它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B.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C.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D.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解析材料中“亩产万

19、斤粮”是“大跃进”时期的特征,是浮夸风的表现,故选D项。答案D7.(2017杭州高一检测)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1)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一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材料二表明我国当时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形成这个特点的必要性。解析第(1)问较易解答,由图片中的“超英”“超美”可判断背景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2)问从图表的时间和轻、重工业的比例变化,可知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必要性则需结合时代背景来回答。答案(1)背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启示:经济建设一定要符合客观规律,制定经济

20、发展计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必要性: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广东佛山高一下学期期中)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这反映当时()A.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B.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C.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D.农村生产力得到快速提高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口号反映出当时农村的落后,以及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故A项正确。答案A2.(2018山西太原高一下学期期中)到1957年底,我国

21、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中西部地区也新建了钢铁、煤炭、电力等工业设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三大改造的实行 B.“一五”计划的实施C.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D.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解析根据材料“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结合所学,“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故B项正确。答案B3.(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以下是某历史研究小组整理的一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C.民族资产阶级的强国路

22、 D.中国军事工业的前世今生解析洋务派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化企业之一,张謇的大生纱厂也是采用近代化大机器生产的轻工企业,新中国运用大机器制造了首批汽车,是重工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故这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故A项正确。答案A4.(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A.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B.变落后农业国为先进工业国C.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中共八大明确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故提出的主要任务是变落后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故B项正确。答案B5.(2018河南平顶山高一

23、下学期期中)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属于成功的探索有()A.大炼钢铁,以钢为纲B.建立一大二公的公社C.提出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D.提倡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解析1961年中央政府提出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意在纠正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故C项正确。答案C6.(2017山西太原高一下学期期中)作者在回忆拍摄欢跃在早稻“卫星”上照片时写道:“在群众的启发下,让四个孩子站在稻穗上跳动,以显示稻穗的厚和密并富有沙发似的弹力。”照片及作者的回忆表明()A.人民公社化推动了农业大发展B.照片因为造假而毫无史料价值C.大跃进时期存在浮夸风盛行的事实D.照片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真实史料解析

24、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错误;照片虽然涉嫌造假,但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真实反映,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欢跃在早稻卫星上”,反映了当时“左”倾错误严重,浮夸风盛行,故C项正确;照片的内容并非反映当时真实农业发展水平,故D项错误。答案C7.(2018四川德阳高一下学期期中)图1和图2是1959年的新闻报道,它们可用来说明当时()A.新闻报道遵循实事求是B.科学技术推动农业发展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解析据新闻报道“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等内容可知,新闻报道数据失实,故A项错误;材料数据严重失实,与科技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数据严重失实,与当时

25、“左”倾错误影响下,进行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故C项正确;材料数据严重失实,与人民生活实际水平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8.(2018河南平顶山高一下学期期中)从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两年半的时间里,在我国共有2 600多万城镇人口被搞精简回乡或下乡,其中包括近2 000万职工。其直接因素是()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结果B.国民经济政策调整的结果C.“二五”计划建设的需要D.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果解析1961年中共中央出台国民经济调整政策,调整农轻重比重,使大量城镇人口返回农村推动农业发展,故B项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9.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26、的实践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失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党深信,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一定能够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5月29日)材料二19571965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年份1957196019621965钢产量5351 8666671 223粮食产量3 9002 8703 2003 891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社论体现的心态。结合19561957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7、2)计量化的方法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材料二中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等信息和材料语气可回答心态,迁移所学知识不难解答其主要因素。第(2)问,关键是要细致观察材料中数据的变化,然后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应注意题目的限制是“主要原因”。答案(1)心态:乐观自信;急于求成。主要因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一五”计划完成,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缺乏建设经验。(2)主要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