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务(二十)必练审题与答题任务情境读题是一种能力。的确如此。有人读题粗心,结果答非所问;有人从中读出了命题者的意图,甚至潜在提示;有人竟对题目所问浑然不知可见读题能力的悬殊。考前,可以专门抽出时间来训练自己读题、审题的能力,以使自己答题答得准,答得清楚。如果能做到正确读题、审题,那么,增加的就不仅仅是几分了一、必练审题(一)明确审题步骤和要求1.审题具体步骤(1)小声读,读要慢拿起笔,逐字逐句地小声朗读,读得要慢。(2)明要求,抓关键用笔在题干中圈出“题眼”(关键词语),用心体会题目要求。(3)挖暗示(提示),定区间大部分题目的题干都能显示答题区间(尤其是题干中出现的原文词句之所在),故要确定
2、答题区间。另外,也有部分题目的题干有隐含信息,要注意挖掘。当然,读题的最高境界是与命题者“心神相知”,能知道其考查的“考点”“题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可联系哪些知识储备。2.审出六项要求(1)字数要求语文考试中关于字数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作文上,还体现在其他题型中,如语言表达、古代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语言表达中的概括归纳题常有字数要求,有整体字数要求,也有每条的字数要求,考生要看清。(2)用语要求在语文考试中,简答题答案有时在用语(使用某词语、短语或者句子组织答案)上有严格要求,考生要看清。如语言表达中的提取关键信息类题目,有时命题人对关键词并未要求是两个字的词语还是三个字及以上的短语,表明
3、没有字数要求,但有时会有明确要求。(3)角度要求语文考试简答题中,命题者会对一些常见的题型做一些角度限制,以显示与一般题型的区别。若考生不太注意,一律按照原有的答题模式回答,就会落入命题者的设题陷阱之中。这些限制常出现在阅读鉴赏题中。(4)技巧要求语文考试中涉及不同的表达技巧时,考生常常会混淆,如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艺术表现等说法。其中艺术表现、艺术手法、艺术特色等属于表达技巧的整体要求,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语言特色等。考生在解答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类题目时一定要从多个层面考虑。表达方式包括记叙(倒叙或插叙等)、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包括虚实结合、正反对比、
4、烘托铺垫、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等。这些都不可混淆。(5)手段要求高考对考生在阅读和鉴赏的考查要求上有筛选、整合、归纳、概括、分析、鉴赏、探究等,考生一定要看清。筛选只需要从文本中提炼出相关信息即可;整合则要求考生从不同区域提炼出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加工;归纳与概括属于同一层面要求,需要在整合的基础上用更简洁的语言概括;分析需要考生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解析;而鉴赏和探究则要带有考生自己的观点。这些都属于不同的要求,马虎不得。(6)分数要求分值不同,答题要点数量不同。分值越高,赋分点越多。(二)准确理解题干常出现的关键词语的含义
5、1.“结合”(某句、某联、某片、画线句子、上下文、段落、全文、相关情节、有关材料、有关描写)解释:“结合”是题干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它是命题者极其用心的提示,告诉我们此题的答案在哪里,回答时必须结合哪里。千万不能当成司空见惯的词语而视而不见,更不能因此偷懒。让你结合到哪,你就必须读到哪,答案一定结合到哪。如“结合(诗歌)某联”,答案就在这两句中,可能在上句,也可能在下句,也可能两句都有;“结合上阕”,答案就在上阕的每个句子中,很可能一句一个要点。又如“结合画线句子”,就要用画线句子中的字、词回答;“结合某段”,就要摘取段中语句回答;“结合有关情节”,一般出现在小说中,必须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所有
6、情节。记住:语文考试的答题差距、得分差距多在是否回答“结合”二字上!2.作用解释:“作用”,指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有什么作用”也是高考命题中经常用来提问的话语。一般命题的本意往往指积极的影响。如果没有具体限定对什么产生影响,都是指“在文中的作用”。此类试题的要点往往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侧重于内容,一是侧重于形式。内容上,一方面指在具体语境中作者所要表情达意的要点,另一方面指整个文本要表达的内容要点;形式上,一方面指语言表达所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指在结构或行文思路上所产生的影响。总之,审题时要弄清两点:一是作用的“主体”(段落或句子、表达技巧),一是作用的“客体”(内容和形式)。诗歌鉴赏
7、中的“作用”题,往往是考查局部在整体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赏析其表达效果。分析段落的作用,要明确段落在文中的位置,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并要结合具体内容。标题作用既要分析其固有的作用,又要结合词句的表达和文本的主题进行阐发。3.好处解释:高考命题所问的“作用”一定特指正面的作用,那么这个“作用”往往就成了“好处”的代名词。“作用”和“好处”,往往在高考命题中相伴而生。“好处”侧重于考查鉴赏评价能力,尤其常出现在要求鉴赏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象内涵及艺术魅力的题目中。思考“好在哪里”,要先明确“哪里”,即从层面与角度进行清楚的定位。准确定位问题,也就能够明确相应的文本内容,提炼出
8、准确的答案。不要堆砌教条式的术语和僵化的模式来敷衍作答。4.用意解释:“用意”,是企图、意图的意思。高考试题中经常问“作者的用意”“有什么意图”“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换句话说,就是要求探究作者的居心,剖析作者的意图。一般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观点、见解等;二是形式方面,即作者为了内容的表达需要,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技巧,以求获得什么样的效果等。此类试题大体都是针对作者迂曲含蓄表达的“用意”。解题和组织答案时,往往需要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诗歌中的“用意”,常常侧重于描写意象、塑造人物、引用典故的意图,常从结构和内容(主旨)
9、方面思考。散文中的“用意”,高考往往侧重考查作者运用描写、抒情等手法的艺术效果或作用。小说中的“用意”,常常侧重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尤其是创作意图。5.赏析解释:赏析,也是高考中常见的题目要求,也叫“鉴赏”,尤其在诗歌阅读题目中。赏析,顾名思义,包含欣赏与分析两个方面。欣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因此,所谓赏析,是欣赏并分析,即欣赏其艺术技巧,分析其表达效果。6.效果解释:效果,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类似于“作用”,是“因果思维”的体现。是高考命题中常见的词语之一,尤其是在考查鉴赏评价能力的时候。高考命题多
10、指向具体的语言、语言技巧(修辞)或描写、抒情、议论时的表达手法。要求能够说明作者语言运用或写法上的技巧,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常和“赏析”结合起来进行设问考查。因此,解题的关键是分辨出“因”与“果”,用联系、全面、辩证的思维进行探究。7.分析解释:“分析”,可以说是高考中最常见的一种提问方式。分析,就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为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本质之间的关系(与“综合”相对)。分析,是在掌握准确信息(筛选信息)的基础上作出的判断,是有针对性的,是具体的。分析,是一切深入阅读的基础,也是高考考查的核心能力之一。近几年高考中“简要分析”的出现频率最高。命题者意为分析
11、要具体,更要简明扼要,既要筛选信息,又要凝练概括。一体两面,是思维流程的完整考查。分析,主要针对文本而来,必须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具体章节、具体词句等。8.哪些解释:“哪些”主要针对答题数量而言,既然是“些”,则答题要点至少有两个。如果分值高,则答题要点相应增加。它与只答一个的“哪种”相对。借助真题练练审题请按照上面的审题步骤、要求,注意题干关键词语。认真审题,审出具体要求及暗示信息。(一)文言文阅读1.(2019江苏,8)请简要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4分)答:_2.(2018江苏,9)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答:_3.(2017江苏,9)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
12、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4分)答:_4.(2016江苏,9)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4分)答:_(二)古诗词鉴赏1.(2019江苏,9)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_2.(2019江苏,10)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答:_3.(2018江苏,10)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分)答:_4.(2018江苏,1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答:_5.(2017江苏,10)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答:_6.(2017江苏,11
13、)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答: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019江苏,13)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6分)答:_2.(2019江苏,14)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答:_3.(2018江苏,13)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_4.(2018江苏,14)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4分)答:_5.(2018江苏,15)二乖的天真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答:_6.(2018江苏,16)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6分)答:_7.(201
14、7江苏,13)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的生活状态。(6分)答:_8.(2017江苏,14)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4分)答:_9.(2017江苏,15)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4分)答:_10.(2017江苏,16)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答:_(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2019江苏,17)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答:_2.(2018江苏,17)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出现的原因。(6分)答:_3.(2018江苏,18)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是什么?(6分)答:_4.(2018江苏,19
15、)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6分)答:_5.(2017江苏,17)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分)答:_6.(2017江苏,18)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答:_7.(2017江苏,1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分)答:_(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2019江苏,20)请结合全文,概括开合桥的优缺点。(6分)答:_2.(2019全国,6)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分)答:_3.(2019全国,6)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_4.(2
16、019全国,6)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6分)答:_5.(2018全国,9)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_6.(2018全国,9)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6分)答:_答案略。二、必练答题(一)总体要求1.要点要联系文本语文考试中不少答案的正确性需要在上下文中得到验证。如对于文言实词的辨析,考生一定要将选项带入原文,结合上下文去分析、比较。还有文言文阅读和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内容辨析题,考生可将选项中的要点与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对,看是否一致。2.组
17、织答案要分点,结构清晰不重复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树立得分点意识。如古诗词鉴赏,2分题往往是一个要点,3分题可能是三个小点,4分题应该是两个大点,6分题应该是三个大点。现代文阅读同样如此。3.专业术语很重要语文考试回答问题时往往有固定的模式,考生不可以想当然地用未经推敲的用语随意作答,因为这样很难答到点子上。所以考生需要对一些专业术语非常熟悉,如主要的表达技巧,古诗词鉴赏中常见的情感主旨,文章的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用语等。4.答案内容要具体考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规范,一般而言,要先明确答案要点,然后联系具体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如回答文章开头一段的作用时,考生要先明确要点,点明题意,引起下文;然后联系
18、文本具体内容加以阐述。5.语言要简洁通顺,切忌啰唆无要领不少考生在答题时常常随意性较大,答案前后重复,且语病较多,要点不全。这样,虽然写了不少,但往往只答对一点甚至一点都未涉及。因此,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有简洁精练、杜绝语病的意识,一句话能交代到位就不要再写第二句,具体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条理性。(二)具体规范1.有效组织答案语言(1)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子,选取适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而应紧扣题干要求,对准文中有效信息,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而又切合要求的答案。(2)善于利用文中
19、的重要词句。答案中涉及的关键词语、句子往往就在原文中,应抓住这些重要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如果舍弃文中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3)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整合文中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它们转换成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4)在草稿上列出答案要点,并反复推敲,仔细润色,再将答案写到答卷上,力求内容完整,卷面整洁,以便获得较高的“印象分”。2.合理组织答案(1)加上序号。因为答案包含几个要点,加上序号既有助于自己掌控,也有利于阅卷老师量分;如果在序号前记得空12个
20、字格,会更方便阅卷老师迅速了解答题要点,获得良好印象。(2)排好顺序。如果遇到思考结果超过预定数量答题要点且又难以定夺的情况,要注意排序,将所列要点中最重要的、最切合题意的部分先行写上。(3)分行回答。如果题干要求中包含两个以上需要回答的要点,应采用分行作答的方式,将每个要点隔开,这样既不会遗漏要点,也能给阅卷老师好的印象。(4)不出题框。高考都是网上阅卷,考卷都要扫描,再划块批阅,如果不遵守答题框线的限制,很容易因显示限制而造成损失。(5)控制字数(篇幅)。注意答题语言的简洁,应在画线区域内完成答题。不加节制甚至挤占框(行)内空白处,不仅容易让人反感,也很容易因看不清楚而使阅卷老师漏判得分要
21、点。特别是有字数规定的试题,更要注意严格遵照(要看清是对每个要点的字数要求,还是对总体答题字数的限定)。当然,也要防止另一种极端苟简(过于简略),因为这样会让人怀疑你的答题态度和理解深度。(三)必用的答题方法1.“关键词”答题法阅卷老师阅卷是“采点赋分”,其实是“采关键词赋分”,只要把答案要点中的“关键词”答出来,就能得分。那么,什么是答案中的“关键词”呢?对于古诗词鉴赏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涉及景与情的字词。当然,具体到不同题目,“关键词”不尽相同:(1)情感分析题,“关键词”就是诗歌中能揭示情感的词语。(2)分析技巧题,“关键词”就是所用技巧的名称。(3)形象题,“关键词”就是那些景物。
22、对于文学类文本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原文中能够揭示文本主题的相关词句。无论答哪类题目,都要尽量利用这些关键词句串联成句,形成答案。对于论述类文本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点明文章观点或作者观点态度的词句。做题时要借助这些关键词得出答案。对于实用类文本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在原文中出现的能够表明作者观点或情感态度的相关词句。至于利用这些“关键词”组织成答案的重要性,则无须多说了。2.分点作答法分点作答在现代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中被广泛运用,以至司空见惯了。可如果仔细一想:分点作答,“点”从何来?这样看来,就有深究的必要了,必须弄清“点从何来”这一关键问题。(1)“点”从文本中来分出的“点”是否正
23、确、全面,几乎都与阅读原文的深入程度密不可分。可以说,你阅读得越全面、深入,你的答题之“点”就越准确、全面。所以,现在考查特别强调考生对文本的细读、深读能力。(2)“点”从题目和分值中来看清题目规定的答题区间。命题人对题目的答题区间有两种表示。一是指定内容,明确地告诉考生,必须按照指定的内容寻找答案。二是提示答案的范围,考生答题时,先要根据指定内容,寻找有关语句在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据提示的范围寻找答案。看清题目规定的答题方向。答题的方向多种多样,有的答题方向是明确的。凡此类题,答案往往比较单一,只要根据方向作答即可。有的则只是笼统地要求“简要赏析”“谈谈看法”“说出好处”等。此类题答案往往包括
24、“本身”“内容”“主题”等若干个方面,需要全面回答。看清题目中蕴涵的答题重点。如古诗词鉴赏题有一小题的答题要求为:“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题中蕴涵的答题要求是对每一句诗歌都要赏析,不可遗漏。要揣摩题中“点”的数量。有的题目“点”的数量比较明确,如果题干中的表述是“哪种”“何种”,那就说明只有一种,不可答两种以上。如是“哪两层”,那就只能答两层,既不能多答,也不能少答。还有的是要求答“哪些”“有什么”“哪几件”,或者干脆没有任何具体要求,只是笼统地要求答“作用”“理由”“好处”等,那就要根据该题的赋分并结合文本内容来揣摩有几点。因分赋点。一般而言,分值越高,分
25、点越多。6分题至少有3个答题点,4分题至少有2个答题点。如果是4分概括题,则可能有 4个答题点。(3)“点”从深入而全面的思考中来现在不少题目都是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看思维品质是否全面、深刻。有时同一小题,有的考生会高出一两分,就是这一两分,说明他在思考时比别人向前多“思考”了那么一点。我们特别提倡考生答题时“思维”往前多走一点,这样就可以多得一“点”。而且,如果养成了深入、全面思考的习惯,对你以后的人生也会有很大的帮助。3.“点面”式答题法“点面”式答题法有两种,一种是分点(面)作答,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分点(面)的角度要有变化,不能只是相同内容的简单相加。(2)不能随意分点,或者滥
26、分。有的考生为了得分,把所有能写出的点都写出来,6分题写了8个点,似乎在让阅卷老师做选择题。虽说老师阅卷“认对不认错”,但这样的答题方式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反感,认为你缺乏基本的概括能力,因而扣分。另一种是点面结合式,多用于概括题,题干常有“哪些方面”等字眼,一般要先“面”后“点”:先写出大的方向,再在“面”后列出要点。4.“总分”式答题法此法先总体说明,再具体展开,多用在对文本的整体分析说明上,有时探究题也采用这种答题法。5.“由实到虚”式答题法此法多用于分析词语、句子的丰富含意上,先答出其实指意思,后答出其包含的思想情感。有时意蕴探究题也采用这种方法:具体事件所含意蕴事件中的人所体现的意蕴事件
27、中的物所体现的意蕴。借助真题练练答题请回答下列问题,试着写出或抄出真题答案,体会答题的规范性。(一)文言文阅读(2019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临川汤先生传邹迪光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豫章之临川人。生而颖异不群。体玉立,眉目朗秀。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五岁能属对。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每试必雄其曹偶。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丁丑会试,江陵公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至癸未举进
28、士,而江陵物故矣。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居久之,转遂昌令。又以矿税事多所蹠戾,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
29、矣。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即有时事,非公愤不及齿颊。人劝之请托,曰:“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钱刀,为所不知后人计。”指床上书示之:“有此不贫矣。”公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攻文选一书,至掩卷而诵,不讹只字。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识者谓神仙中人云。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选自汤显祖诗文集附录,有删节)注江陵公:时相张居正,其为江陵人。蹠戾:乖舛,谬误
30、。1.请简要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4分)答:_答案读书不为功名,乐此不疲;于书无所不读,尤精文选;诗文无所不能,直追汉唐;戏曲创演结合,超迈元人。解析解答本题,需回到原文,筛选有关汤显祖“读书为文”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如由“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可知他“读书不为功名,乐此不疲”;由“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可概括出“诗文无所不能,直追汉唐”。参考译文先生名为汤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是豫章郡临川县人。他生下来就聪颖卓异,不同于凡人。体态修美,眉目俊朗清秀。见到他的人都啧啧称赞说:“汤家居然有这样漂亮标致的孩子啊。”他五岁就能
31、对对子。有人试探他,他立即就应答,再试探他,他还能应答,短时间内要求他对好几首诗都面无难色。(汤显祖)十三岁时,进入督学参加官方主持的考试,被增补为邑中弟子员。每次考试必定在同辈生员中称雄。庚午年在乡试中考中,当时也才二十岁。见到他的人越发啧啧称赞道:“这个年轻人(好比)是汗血宝马,能日行千里,不是那种只能在大路上小步行走的马。”丁丑年参加会试,江陵公张居正嘱咐他的心腹用高位来诱惑他,但他没有答应。他说:“我不敢依从做一个失去贞洁的女子。”他虽然一直到老都是一个孝廉,但名声日益显赫,四海之内的人更加把能够见到汤先生当作幸运的事。到癸未年他考中进士,这时江陵公已经离世了。那些行事趋炎附势的人,事
32、业兴盛的也渐渐没落了。汤先生就自己叹息说:“假如让我因为依附权贵起家,不也会因依附权贵而败落吗?”当时辅佐蒲州、苏州两公的人,他们的儿子都考中进士,他们都是汤先生的同门朋友。他们想要邀请汤先生进入幕府,用选任馆职作为酬答,但汤先生都没有答应,也像他当年拒绝江陵公时的态度一样。因为喜爱留都(南京)的名山大川,(汤显祖)请求得到南太常博士的职位。到任就闭门谢客,绝不怀揣着名帖去请谒上面的权贵。博览群书,(在书海中)做一条吃书的蠹鱼。每到夜里三更,他琅琅的读书声不断。家里人笑他:“老博士为什么还要读书呢?”他说:“我读我的书,不在乎什么博士不博士的。”不久凭借博士的身份调任南祠部郎。这个部虽然没有什
33、么事可做,汤先生却十分小心地奉行职事,认为两个官府机构让心腹进入,从而堵塞了谏官进谏的道路,上书直言争论这件事,(却)被贬到广东的徐闻县做县尉。过了一段时间,转任遂昌令。又因为矿税的事情多有不顺利,与计吏一同入京的时候,他就向吏部告老还乡。虽然主爵、典选官、御史大夫等人都挽留他,但汤先生意气浩然,去意已决,再好的官职最终也没能挽留他。回到家中,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的官员(前来拜访),仪仗常常充斥着汤先生家周围的小巷子,但汤先生大多不接待。即使有时下要紧的事,不是涉及公愤的事他不会开口。有人劝他请托官员,他说:“我不能用脸面口舌博取金钱,替我所不了解的后人去考虑。”他指着桌案上的书让他们看,说
34、:“有这些书我就不贫困了。”汤先生对书无所不读,尤其精通文选一书,精通到合上书可以背诵,没有一个字的差错。对于前人的诗歌散文没有什么不能模仿的,尤其精于模仿西京、六朝、李白、杜甫的作品。汤先生又在自己主攻的方向之外写传奇,比如紫箫还魂等剧目,的确超越元人而在其上。他每次谱写一首曲子,就让侍从歌唱,而自己给他们唱和,歌声震动苍穹。认识他的人称他是神仙。汤先生和我相约同游具区灵岩、虎丘等山川,但不能置办三个月的干粮,犹豫中就耽搁了。但他自己不说穷,别人也不都知道他穷。汤公不正是信从自己内心的人吗?我即使为他执鞭驾车,也是乐意和向往的。(二)古诗词鉴赏(2019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35、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2.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解析本题要求结合前六句中的对比手法分析精卫的形象。首先要找出前六句中的对比点,如“终年”与“寸诚”的对比,精卫的微小诚心和填海的时间之久形成对比,表现精卫复仇的坚决;“山石细”与“海波平”的对比,精卫力量的渺小和大海的波涛汹涌形成对比,表现精卫
36、抱负的远大;“渺渺”与“区区”的对比,填海工程的浩大和精卫生命的渺小形成对比,表现精卫命运的悲惨。据此分条概括出精卫的形象特征即可。3.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答:_答案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题干要求分析作者的人生态度,可以结合作者对精卫的评价看出其人生态度。七、八两句重在强调作者与他人的看法不同,他欣赏精卫永不言弃、不畏艰难的精神,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坚持己见、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九、十两句作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凡事只求尽力,不计较最终的结果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用反问句来表达作者坚持做实事,不计较功
37、名的人生态度。据此分条概括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19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表妹林斤澜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
38、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前边的说:“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看起来后边的是位客人,转着身子看这个新鲜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酬着:“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荫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扭断了脚筋。哪有你们城里的马路好走。”“下雨天也洗衣服?”“一下十天呢,二十天呢。就是三天不洗也不行。嗐,现在一天是一天的事情,真是日日清,月月结。”客人随即称赞:“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主
39、人微微笑着,手里捶捶打打,嘴里喜喜欢欢的:“事情多着呢。只有晚上吃顿热的,别的两顿都马马虎虎。本来还要带孩子,现在托给人家。不过洗完衣服,还要踏缝纫机。”客人其实是个做活的能手,又做饭又带孩子又洗衣服这样的日子都过过。现在做客人看着人家做活,两只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把左手搭在树杈上,右手背在背后,都要用点力才在那里闲得住。不觉感慨起来:“也难为你,也亏得是你,想想你在家里的时候,比我还自在呢。”主人放下棒槌,两手一刻不停地揉搓起来:“做做也就习惯了。不过,真的,做惯了空起两只手来,反倒没有地方好放。乡下地方,又没有什么好玩的,不比城里。”客人心里有些矛盾,就学点见过世面的派头,给人家看,也压
40、压自己的烦恼:“说的是,”右手更加用力地贴在后腰上,“空着两只手不也没地方放嘛。城里好玩是好玩,谁还成天地玩呢。城里住长久了,一下乡,空气真就好,这个新鲜空气,千金难买。”单夸空气,好比一个姑娘没有什么好夸的,单夸她的头发。主人插嘴问道:“你那里工资还好吧?”提起工资,客人是有优越感的,却偏偏埋怨道:“饿不死吃不饱就是了,连奖金带零碎也有七八十块。”“那是做多做少照样拿呀!”“还吃着大锅饭。”“不做不做也拿六七十吧?”“铁饭碗!”客人差不多叫出来,她得意。主人不住手地揉搓,也微微笑着。客人倒打起“抱不平”来:“你好脾气,要是我,气也气死了,做多做少什么也不拿。”“大表姐,我们也搞承包了。我们家
41、庭妇女洗衣店,给旅店洗床单,给工厂洗工作服都洗不过来。”“那一个月能拿多少呢?”客人问得急点。主人不忙正面回答,笑道:“还要苦干个把月,洗衣机买是买来了,还没有安装。等安装好了,有时间多踏点缝纫机,还可以翻一番呢!”“翻一番是多少?”客人急得不知道转弯。主人停止揉搓,去抓棒槌,这工夫,伸了伸两个手指头。客人的脑筋飞快转动:这两个手指头当然不会是二十,那么是二百听着都吓得心跳,那顶哪一级干部了?厂长?回过头来说道:“还是你们不封顶好,多劳多得嘛。”“不过也不保底呀,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客人两步扑过来,蹲下来抓过一堆衣服,主人不让,客人已经揉搓起来了,一边说:“懒懒散散,两只手一懒,骨头都要
42、散乡下地方比城里好,空气第一新鲜,水也碧清三表妹,等你大侄女中学一毕业,叫她顶替我上班,我就退下来我到乡下来享几年福,你看怎么样?”(选自十月1984年第6期,有删改)4.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6分)答:_答案从所拿工资等,看出她是捧着铁饭碗的城市劳动者;从背着手、做派头等,看出她有优越感和虚荣心;从扑过去抢着洗衣服等,看出她渴望通过劳动改变生活。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小说中人物的语言、行为、动作等描写分析表姐的形象特点。从小说中人物的对话、表姐所拿工资等来看,表姐在城市工作,捧的是“铁饭碗”,由此可知表姐是捧着铁饭碗的城市劳动者;从“心里有些矛盾,就学点见过世面的派头,给人家看”“提
43、起工资却偏偏埋怨道”等,可以看出表姐有优越感和虚荣心;从小说倒数第二段来看,表姐“两步扑过来,蹲下来抓过一堆揉搓起来了”,可以看出表姐渴望通过劳动改变生活。5.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答:_答案赞扬了劳动之美;肯定了勤劳致富的观念;赞美了农村所蕴含的勃勃生机;讴歌了正在变革中的伟大时代。解析考生在解答此题时必须充分读懂题干要求。题干问的是“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这就暗示“表妹”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表妹”身上所蕴含的特质正是作者所赞美讴歌的美好品德。此外,考生还应结合文末小说的写作时间来大致推敲作品所蕴含的时代精神。结合小说中体现表妹勤
44、劳能干的情节,以及表妹所处的时代背景,即可得出答案。(四)论述类文本阅读(2019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书家和善书者沈尹默“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已。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
45、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则。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力。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有天分、有修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检察一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丝毫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
46、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我们要知道,没有
47、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是毫无成就可期的。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遗。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一个人一味地从心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却是最高的进境。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有删改)6.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答:_答案是否尽合笔法;能否诸体皆工;是否适宜学习。解析原文第三段论述了“书家”与“善书者”的区别,由“有时与笔法偶然
48、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处处皆须合法”可概括出“是否尽合笔法”以及“是否诸体皆工”;由“善书者的书但不能学,只能参观”可概括出“是否适宜学习”。(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019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天津的开合桥茅以升开合桥就是可开可合的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种很经济的桥梁结构。但在我国,这种桥造得很少,直到现在,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南运河上有金华桥,子牙河上有西河桥,海河上有金钢桥、金汤桥、解放桥。这些都是开合桥。为什么天津有这样多的开合桥呢?对陆上交通来说,过河有桥
49、,当然是再好没有了。但是河上要行船,有了桥,不但航道受限制,而且船有一定高度,如果桥的高度不变,水涨船高,就可能过不了桥。要保证船能过桥,就要在桥下预留一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虽在大水时期,仍然能让最高的船通行无阻。这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名为“净空”,要等于河上航行的船的可能最大高度。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如果河水涨落差距特别大,如同天津的河流一样,那么,这桥面的高度就很惊人了。桥面一高,就要在桥面和地面之间造一座有坡度的“引桥”。引桥不仅增加了桥梁的造价,而且对两旁的房屋建筑非常不利。这在城市规划上成了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便是水陆交通之间的一个矛盾。为
50、了陆上交通,就要有正桥过河,而正桥就妨碍了水上交通;为了水上交通,就要有两岸的引桥,而引桥又妨碍了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而引桥两旁的房屋也是不易相互往来的。在都市里,除非长度有限,影响不大的以外,引桥总是一种障碍物,应当设法消除。开合桥就是消除引桥的一种桥梁结构。天津开合桥多,就是这个原因。开合桥的种类很多,一种是“平旋桥”,把两孔桥联在一起,在两孔之间的桥墩上,安装机器,使这两孔桥围绕这桥墩在水面上旋转九十度,与桥的原来位置垂直,让出两孔航道,上下无阻地好过船。一种是“升降桥”,在一孔桥的两边桥墩上,各立塔架,安装机器,使这一孔桥能在塔架间升降,就像电梯一样,桥孔升高
51、时,下面就可以过船了。一种是“吊旋桥”,把一孔桥分为两叶,每叶以桥墩支座为中心,用机器转动,使其临空一头,逐渐吊起,高离水面,这样两叶同时展开,就可让出中间航道,以便行船。一种是“推移桥”,把一孔桥用机器沿着水平面拖动,好像拉抽屉一样,以便让出河道行船。开合桥桥面不必高出地面,不用引桥,但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水陆交通不可同时进行。特别是,桥在开合的过程中,既非全开,又非全合,于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水陆都不能通行,这在运输繁忙的都市,如何能容许呢?因此,在桥梁史上,开合桥虽曾风行一时,但在近数十年来,就日益减少了。那么,开合桥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呢?应当说,有几种改进的可能:一是将桥身减轻,
52、改用新材料,使它容易开动;二是强化桥上的机器,提高效率,大大缩减开桥合桥的时间;三是利用电子仪器,使桥的开合自动化,以期达到每次开桥时间不超过3分钟,如同十字道口的错车时间一样。这些都不是幻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有删改)7.请结合全文,概括开合桥的优缺点。(6分)答:_答案优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无需引桥,经济实用。缺点: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开合过程中水陆交通都停顿。解析由原文第一段“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种很经济的桥梁结构”以及第四段“不用引桥”可概括出开合桥的优点,即“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无需引桥,经济实用”。由原文第四段“但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水陆交通不可同时进行”“桥在开合的过程中水陆都不能通行”可概括出开合桥的缺点,即“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开合过程中水陆交通都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