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八关注不同视角下的热点微观话题热点主题专项练(八)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公元4世纪左右,原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族人便成群结队地离开中原地区搬到了长江以南的江苏和安徽等地区。在第一次大迁徙的150年间,南迁的人口达到了90万人之多。唐代的时候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移民。安史之乱期间又有一大批人离开了北方跑到南方。这次移民所移动的距离更远,跨越了长江下游的江苏、安徽等地,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住下来。第三次大移民发生在12世纪中期。当时的中国处在南北对峙的状态,北方女真人的金政权与南方汉族人的南宋政权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很多人为了逃避战乱移居到南方。这一次,由
2、于浙江、江西等地在上次移民中也居住了很多人口,大批移民只能向更南的方向行走,最终走到了广东、广西、福建,甚至海南岛等更靠南的地方。材料二到了中国近代,最明显的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是以山东和直隶人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走西口是以山西、陕西人为主,目的地是蒙古草原;下南洋是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这三个方向的近代移民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不是官方有目的组织的。不仅如此,一开始政府还是强烈反对的,比如闯关东。材料三上海大学的刘玉照教授看来,中国近代以来的海外移民潮流,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波移民产生在清朝,大量劳工迁徙至东南亚地区;第二波移民出现在晚清时期,因通商形成
3、贸易移民;第三波是上世纪80年代所谓的“精英出走”,大批优秀知识分子赴海外留学并定居;第四波是在21世纪出现的社会富人外迁移民。(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三次移民的特点及影响。(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分析近代中国人口迁移的新特点及原因。(3)结合材料三及有关知识,分析促使现代中国海外移民群体发生变化的原因。解析第(1)问,从方向、原因、经济、民族关系角度归纳古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第(2)问,据材料二、三从迁移方向角度归纳新特点。原因可从近代中国的时代特征方面分析思考。第(3)问,现代中国海外移民的原因,据“精英出走”和富人外迁移民可知都受到国外优厚条件的吸引,结合所学可从改革
4、开放以来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以及经济全球化下人口自由流动的影响概括。答案(1)特点:从北向南移动(或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甚至更南移动);受国内政局及民族关系影响;具有自发性。影响:人口分布渐趋合理;中国的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2)特点:迁移方向多元化;海外迁徙增多。原因:伴随外国资本主义主义的入侵,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政局动荡。(3)原因:中国在国际上地位提高;改革开放,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联系加强。2(2015四川德阳一模)知识分子是时代和社会的脊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末到战国时期,下层平民中大量
5、受过教育的“士”或进入诸侯大夫的机构,或独立于社会,形成一个不拥有政治权力却拥有文化权力的知识人阶层,从孔子起到秦代干政的韩非、李斯是一类,自庄子起到秦末的鸡冠子(注:道家代表,终身不仕)又是一类,如果说春秋早期和中期,这批文化知识的拥有者大多还只能做卿大夫的家臣,像孔子的弟子,那么,战国时期则相当多的“士”就十分风光常常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于“思想”便出现了独立的发展空间。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材料二独立人格在传统知识分子身上极为匮乏,相反地倒表现出另一种人格形象:依附人格,即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经典,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在宗法一体化的社会结构中,儒家学说、科举制度和宗法纲常这三张大网将知
6、识分子的身心紧紧笼罩起,使之成为黏附于官僚政治的人格工具。许纪霖大时代中的知识人材料三士集道统与政统于一身他们必须既议政又参政。民初知识分子大体上认同于士这一社会角色,也力图继承士的社会责任;但他们相对要超然一些,多数是像胡适一样倾向于“讲学复议政”,即停止在议政阶段,作“社会的良”,把直接参政置于第二位。更有人试图将学术与政治分开,干脆钻进象牙塔,像胡适所说的“回到故纸堆中去”,不问世事。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士”如何处理与社会政治活动的关系。并说明当时“士”的“思想”出现“独立的发展空间”有何有利条件。(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古代
7、知识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因素。(3)对比材料三与材料二,概括民初知识分子对于承担社会责任在认识上的变化。结合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4)“知识分子应担负起时代的使命。”任举一历史人物,论证这一观点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梳理材料,对材料一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士如何处理与政治活动关系;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生产关系的变动,国家政局及重视人才,私学的发展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理清关键词从古代知识分子人格变化的角度分析;第二小问,梳理材料,理清关键词归纳。第(3)问,第一小问,梳理材料,提取关键词分析;第二小问,从阶段特征和士人群体自
8、身情形出发分析,分别分析两种士人态度的原因。第(4)问,联系时代主题赋予知识分子的使命,列举在担当时代责任方面优秀人物的事迹即可。答案(1)处理:直接参与政治活动,为诸侯国出谋划策;脱离现实政治,追求精神自由。条件:经济上,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急剧变动;文化教育上,私学的兴起,教育的发展(或:周王朝的知识文化垄断被打破);政治上,诸侯争夺霸权,各国笼络人才。(2)变化:由具有独立人格到形成依附人格。因素:儒家学说的限制;科举制度的僵化;宗法纲常的束缚。(3)变化:强调议政的重要性,把直接参政置于第二位(或:主要通过舆论影响政治活动);专门从事学术研究,不问政治。原因:科举制度的废除阻
9、断了传统的参政途径;民初混乱的政治局面挫伤了知识分子参政的积极性(或减少了知识分子参政的可能性);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人治特点)将多数知识分子排斥在直接的政治活动之外;新文化运动的高涨提高了知识分子从事学术研究的积极性。(4)言之成理即可。3(2015天津六校第二次联考)物价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15世纪,运抵欧洲的东方商品比原价涨了810倍。16世纪,西班牙的物价上涨四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2.5倍。材料二使邦联政府感到棘手的是纸币贬值。在战争期间大陆会议发行过42批纸币,总额达19155万美元,此后各州也开始发行纸币。到1783年有11个州共发行了24 636万美
10、元的纸币杰斐逊在当时讲到:“1 000元的大陆纸币只值硬币1元。”美国通史材料三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20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1992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特别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据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1)你如何理解15世纪和16世纪两次物价上涨的不同,并分别说明两次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2)分析材料二现象出现的根源
11、,并运用所学说明美国为此采取的对策。(3)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总体上稳定的最主要原因。19921994年我国物价为什么会大幅上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15世纪物价上涨,从商业危机分析;16世纪物价上涨从新航路开辟影响角度分析;第二小问,两次物价上涨影响不同,从新航路开辟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源从独立后的美国实行邦联制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美国的对策从宪法角度的变化说明。第(3)问,第一小问,从1978年前计划经济体制回答;第二小问,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角度回答。答案(1)不同:前者是因为欧亚传统商路受阻,来自东方的商品涨价;后
12、者因从殖民地掠夺的金银大量流入,导致货币贬值,造成物价全面上涨。影响:前者使欧洲人渴望另寻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成为推动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后者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根源:邦联制下,各州滥发纸币,邦联政府无权管理。对策:制定了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利。(3)稳定原因:1978年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上涨原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消费观念经历剧变;科技、生产力的发展。4(2015广东惠州二模)择业观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末清初理学家张履祥在训子语中说:“士为四民之首,从师受学,便有上达
13、之路”,“治生以稼穑为先,舍稼穑无可为生者。”“商贾近利,易坏心术;工技役于人,近贱。”材料二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孟(15711641)认为一个“国家可以致富”,“只有靠着商人们所掌握的秘诀才行的。”因此,我们应该把商人“列为这样一种受人尊重的地位;因为商人肩负与其他各国往来的商务而被称为国家财产的管理者,实在是受之无愧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材料三1952年出版的苏联小说茹尔宾一家是一部描写工人生活的优秀作品。该作品以近乎理想化的正面人物形象来表达工人阶级的劳动、生活、道德和优秀传统,成功地塑造了“新世界的主人”的艺术形象。作品中有一情节:主人公茹尔宾全家庆祝孙子的诞生,他们为一个新工人的
14、诞生而骄傲。材料四2005年,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发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质量公益调查的报告。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上海学生家长进行拦截调查,共搜集总样本数为1324份。在回答“今后希望孩子做什么”的单项选择题时,30.9%的家长选择公务员,仅有1.1%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工人。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等。(1)17世纪欧洲对外贸易最发达的是哪一个国家?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择业观有什么不同?(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617世纪中国与英国形成不同择业观的原因。(3)材料三和材料四对工人这一职业的认识有何不同?这两则材料对于探究工人社会
15、地位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影响择业观的因素有哪些?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问题“17世纪欧洲对外贸易”,分析判断为荷兰;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中的“士为四民之首,从师受学,便有上达之路”等信息分析中国商人地位;据材料二中的“我们应该把商人列为这样一种受人尊重的地位”等信息归纳得出英国商人地位。第(2)问,据材料一、材料二信息从经济、思想、政治等角度分别归纳中英两国形成不同择业观的原因。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中成功地塑造了“新世界的主人”的艺术形象判断对工人这一形象的认识;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和材料四中的信息,可以分别说明材料三带有明显的主观夸大的
16、色彩而材料四只反映局部。第(4)问,通过四则材料和前三题的答案,通过中外传统、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对比可以归纳得出影响择业观的因素有时代环境(背景)、立场、地域、传统思想、主流价值观等。答案(1)国家:荷兰。不同:中国耕读为正途的传统择业观(做官务农),歧视商人;英国商人地位高,商人职业受重视。(2)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儒家“学而优则仕”观念、科举制的影响等因素,传统择业观仍占主流。英国: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重商主义思想的流行等。(3)不同:材料三推崇工人这一职业,认为工人是新世界的主人;材料四工人这一职业的社会认同感低,仅有少量人愿意当工人。局限:材料三来源于小说,带有明显的主观夸大的色彩;材料四只反映局部。(4)因素:时代环境(背景)、立场、地域、传统思想、主流价值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