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33945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32页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部分高考考点配套课时检测模块二考点专题七线索复习线索一、地主阶级的救国思想1抵抗派的思想(1)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2)作用:对中国的知识界起了思想启迪作用。2洋务派的思想(1)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2)作用:为西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二、维新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1)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2)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谈不上付诸行动。2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思想不断传入。民族危机的加深。(2)主张:提出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

2、作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形成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三、新文化运动1背景(1)袁世凯实行专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2)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3)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2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影响(1)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3)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4)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四、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原因(1)新文化运动对民主和科学的提倡,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旧民主

3、主义革命屡次失败的教训。(3)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人看到希望。2传播方式(1)发表文章,翻译著作,如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2)与反马克思主义阵营论战,如问题与主义之争。(3)创建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3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三大派别在反封建和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各自的侧重点、实践方式及结果1侧重点(1)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学习西方,兴民权、设议院,走君主立宪道路。(2)革命派: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实行西方民主共和方案。(3)激进派:矛头指向封建正统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2)革命派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

4、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方案也未能真正得到实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3)激进派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革命,掀起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并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史论必记】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从学造器物到仿行制度,不断探索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 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

5、国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看高考怎么考1(2012天津高考)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解析:选。明清时期,统治者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是在各个方面领先于其他“蛮夷”的“天朝上国”。根据题干材料“中国并不在中央”“戊戌变法期间”“醒世歌”可知,其所表达的思想是希望国人放弃“天朝上国”观念,学习西方,进行变革,故答案为D。D2(2012上海高考)“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

6、、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A戊戌变法时期B清末新政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选。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提取关键信息:“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布尔什维克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布尔什维克主义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A、B、C三项均不符合以上两个关键信息。所以正确选项为D项。D知高考考什么1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不断深化 2康有为借助儒学宣传维新思想的原因(1)策略的考虑:借孔子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减少阻力。(2)思想根源: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

7、家庭,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奉孔子为圣贤。因此康有为不敢也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3)阶级局限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3近代对儒家思想的态度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原因洋务思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主体,不可动摇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盲目自大;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维新思潮借用儒家思想,为我所用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弱小,康有为借孔子的名义从内部否定封建专制的合理性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原因三民主义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来建设新文化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救亡图存新文化运动认为传统文化禁锢人们思想,应该革新袁世凯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辟的目的

8、;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需要4.新文化运动的“新”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和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新成果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谋定高考快行动常考点近几年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在对近代“向西方学习”和新文化运动的考查上预测点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中体西用,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

9、(2012昆明模拟)“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这一言论是()A洋务派对守旧派的抨击B开展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C革命派对保皇派的抨击D动摇了“中体西用”的理论依据解析:选。本题题干表达的是否定“中体西用”的观点,所以A、B两项不正确;“中体西用”不是保皇派的观点,C项错误;仅D项正确。D2(2012深圳调研)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A学习科学技术B仿行西方制度C倡导实业救国D创办新式教育解析:选。注意材料中的“1897年”这一信息,

10、“最近三年”指甲午战争后的三年。这一时期,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和发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故选B项。B3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重塑社会道德、重整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家博物馆在北门广场前竖立“孔子”塑像引起了网友热议,在人民网推出的“天安门广场附近竖立孔子像,您怎么看”的调查中,20多万网友参加了调查,近七成网友认为“门前立雕像不严肃,儒学并非所有人推崇”。还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说只不过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中华文明我们不可以随意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以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物。材料二 德国莱布尼

11、茨认为:中国道德是治国的根本,也是西方落后于中国的原因。法国伏尔泰认为: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中国的政治制度很早就得到了西方人的认可,中华大帝国风物史中国通史等早期介绍中国的书都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过详细描述,1583年出版的伟大的中国一书,专章介绍了中国科举制的考试方法和内容,引起欧洲人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注意,并得到欧洲皇帝们的高度肯定。魁奈吸取老子的“无为”思想,第一个把“无为”译成“自由放任”,并创立了依赖自然法则的重农经济学。亚当斯密则直接继承了重农学派“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提出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宣传者认为:由于孔子尊君权,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与

12、现代民主政治的原则不相合;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与现代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相冲突。中国的儒学不革命,儒学不转轮,中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所以,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完全取决于能否将儒家学说彻底打倒,需要思想文化方面的一次彻底革命。(1)材料一中反对树立孔子塑像的理由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中的观点。(2)根据材料二,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文明的介绍与宣传着眼于哪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哪些适应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态度,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宣传者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启蒙

13、思想家截然相反的原因。(4)同为宣传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科学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东西方的待遇可谓冰火两重天。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持何种态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与西方近代启蒙思想。第(1)问考查学生对竖立孔子塑像的看法,阐述理由即可;第(2)问考查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及他们的思想主张,依据教材内容即可回答;第(3)问回答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即可;第(4)问属于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反对理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等级秩序,不能代表中华文明,竖立孔子塑像的做法过分拔高了孔子的历史地位。举例说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们的创造性。(2)方面:儒家的“民本”及“以德治国”的思想;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科举考试与中国的政治制度。思想:他们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思想;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适合近代资产阶级统治的文官制度。(3)儒家思想是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儒家思想与现代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原则相悖;儒家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阻碍社会的思想解放与进步;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复古尊孔政策。(任答两点即可)(4)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基础,简单套用、全盘否定都不可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