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作品版权由张运安老师所有,授权予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任何机构或个人均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本公司热忱欢迎广大一线教师加入我们的作者队伍。有意者请登录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盗用必究!第三节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染色体分组(A:知道)2.性别决定的方式(C:理解)3.伴性遗传的特点及传递规律(C:理解)4.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C: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通过性别决定的学习,树立唯物主义思想,破除封建思想,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2通过学生对学校色盲情况的调查、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3. 通过介绍色盲的发现,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爱思考,勇于探
2、索的精神。能力方面1. 通过对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观察, XY型性别决定图解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用知识解决所发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遗传特点,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对色盲遗传图解的分析,了解其本质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培养学生观察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二、教学重点1XY型性别决定方式。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三、教学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四、教材分析 在新课标中,本节内容删去了性别决定。伴性遗传实质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上的应用,是对分离定律的拓展与再
3、认识。同时,本节内容的学生为学生人类优生学打下了基础。五、教学方法给出材料,创设情境,学生进行探究性分析,与教师的讲述相结合。学生练习和推理相结合。强化思维,反复练习。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自然界中,许多生物都存在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不同性别的个体存在呢一定的区别。如人类中男性和女性,在体重、身高、声音、生殖系统等多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雄性个体?而有的发育成雌性个体呢?学生可能会答出孤雌生殖,如雄蜂。问:你认为蜜蜂群体中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引导学生从染色体角度进行分析,自然得出染色体的数量不同。讲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遗传物质的组成与生物的性别决定有关。那
4、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呢?生物的性别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不一定。引导学生借鉴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关系来分析理解。教师可做如下引导:1、体重、身高是生物的性状,多个不同的性状同时出现仍是生物性状。2、性别的差异体现在不同的具体性状的不同,性别即是不同的性状的总和。3、性别可以看成一个特殊的性状。4、性别受环境和遗传物质的共同作用。不同的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不同。举例说明:1、如:海生蠕虫后缢的雌虫大,口吻长,而雄虫很小;成虫在海洋中产卵,卵发育为的幼虫不具有性别,落到海底的幼虫发育为雌虫,落到雌虫吻部的发育为雄虫,落到海水中部的发育为中性。爬行动物性别决定可是与发育时的温度有关。2、给出人的染色
5、体图(男性和女性),通过这两幅图启发学生从染色体水平分析出人类的性别与性染色体组合方式有着明显而直接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尝试描述男性和女性各自的性染色体组成,即男性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 XY),女性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从而提出XY性别决定类型。最后结合XY型性别决定的图解,阐明子代性别比与双亲的关系。讲解:有性别之分的生物,其性别的决定,有的是与环境密不可分的,有的是由遗传物质的数量或组成不同决定的。如果是因为染色体的组成不同而造成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分为两大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并且两者都成对出现,即同源染色体。很多鱼类和两栖类,所有的哺乳动物以及很多雌雄民株的植物,如菠菜
6、、大麻等,在雄性细胞中存在着不同型的性染色体,而雌性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这种生物为XY性别决定类型;而鸟类和蛾蝶类则不同,在雄性细胞中存在着同型的性染色体,而雌性有一对不同型的性染色体,这种生物为ZW性别决定类型。 “生男生女由女方决定的说法对吗?为什么?”“在战争年代,有一个国王想让他的国家男丁多些,而制定了一条法律问国王能如愿吗?为什么?”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运用刚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口教育。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以XY为男性,XX为女性,请同学们写出在正常自然情况下,男女婚配后,所生孩子的性别比例。完成后用投影片
7、总结:1、 男性细胞中的Y染色体只传给儿子,X染色体只传给女儿。2、 减数分裂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不同的配子,即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且数量相等。故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13、 卵细胞只有一种,含X染色体,卵细胞的数量远远小于精子的数量。学生活动:教师可以首先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通过学生的辨认、识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并简要指出红绿色盲对于人类本身所造成的危害,引出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现过程。阅读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过程。阅读完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加强学生情感教育。提示:道尔顿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道尔顿的这种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
8、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讲述:色盲症是说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不能识别一种或几种颜色。常见的是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即我们常说的红绿色盲患者。下面请大家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社会普查资料。“据统计,我国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公为0.5%”问题的提出:为什么红绿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引导学生找到合理的解释:1、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载体是什么?答染色体。2、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组成相同吗?常染色体相同,性染色体存在着不同。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假设,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有可能与男生和女性体细
9、胞中的性染色体不同有关。紧接着,给出学生下图,讲解X与Y染色体的不同。X Y 同源区段 非同源区段 讲解: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缺少与X染色体同源的区段而没有这种基因。因此,红绿色盲基因是随着X染色体向后代传的。经科学家研究发现,红绿色盲这种病是由位于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学生活动:请同学写出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结果如下表:性别基因型色觉表现女性XBXB(显性纯台子)XBXb(杂台子)XbXb(隐性纯合子)正常正常(携带着)色盲男性XBYXbY正常色盲对于学生书写不规范之处,要立即指出,并给予纠正。讲述: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女性体细胞中两个XX性染色体,只
10、有均出现bb基因时,女性才会得病。而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只要其上有b基因,则表现红绿色盲。故人群中红绿色盲患者总是男性多于妇性。进一步验证(可以以作业的形式课下完成):让学生写出自然人群中存在的6种婚配方式,再分别写出各种婚配子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统计出男孩和女孩的发病率。然后,通过综合分析,得知男孩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即不存在从男性到男性的传递方式,从而学习交叉遗传的概念。总结:向学生说明什么是伴性遗传?(人们在对遗传现象进行研究时发现,有些性状的遗传现象常常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就是伴性遗传。)伴性遗传的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上的应用。七、板书设计1 性别决定(1).性别决
11、定的方式: (2).XY型性别决定: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3)ZW型性别决定:2 伴性遗传(1). 伴性遗传的概念(2).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a.男性多于女性b.父亲的致病基因只能随X染色体传递给女儿,不能传递给儿子,而母亲的致病基因既能传递给女儿,也能传递给儿子。八、课后练习(见同步练习) 知识拓展遗传病不同遗传方式的判断依据与方法1.先确定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病(1)遗传系谱图中,只要双亲正常,生出孩子有患病的,则该病必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2)遗传系谱图中,只要双亲都表现患病,他们的子代中有表现正常的,则该病一定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2.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1)隐性
12、遗传情况的判定。在确定是隐性遗传的情况下,就不要考虑显性情况,只考虑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很容易区分开)。这样就把问题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思维的头绪简单明了,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下面两点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要点:第一、在隐性遗传的系谱里,只要有一世代父亲表现正常,女儿中有表现有病的(父正女病就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第二、在隐性遗传的系谱中,只要有一世代母亲表现有病,儿子中表现有正常的(母病儿正),就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必定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2)显性遗传情况的判定。关于显性遗传的判断,也有两个特点可作为判断的依据。第一、在显性遗传的系谱中,
13、只要有一世代父亲表现有病,女儿中表现有正常的(父病女正)。就一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第二、在显性遗传的系谱中,只要有一世代母亲表现正常,儿子中有表现有病的(母正儿病,就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必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3.不能确定判断类型若系谱中无上述特征,就只能做不确定判断,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向推测,通常的原则是:若该现在代与代之间呈现连续性,则该病很可能为显性遗传,若系谱中的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占1/2,则该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系谱中的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患者相差很大,则该病很可能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它又分以下三种情况:(1)若系谱中的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则该遗传病更可能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2)若系谱中的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则该遗传病更可能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若系谱中,每个世代表现为:父亲有病,儿子全病,女儿全正常,患者只在男性中出现,则更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由只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