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首发》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3303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发》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首发》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首发》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首发》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首发》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首发》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首发》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玉溪一中2014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命题人历史教研组:徐继平第一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40题共40分)1、梭伦改革中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2、下图是14世纪法国人为亚里斯多德的雅典政制一书所作的插图,由左至右分别解释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A、图1直观地反映出君主制就是一人的专制 B、图2直观地反映出贵族制就是少数人专制C、图3直观地反映出民主制就是所有人统治 D、图1到图3反映了古雅

2、典政制的演变历程3、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A、中庸和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4、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勤奋劳作,努力耕织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英勇善战,争立军功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A B C D5、二十级爵制的规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秦国社会转型。下列叙述与之不符的是( )A秦国出现了一批军功地主,在地主序列中排在第一位 B促使

3、秦国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C加强了秦军战斗力 D标志着世卿世禄制的废除6、容斋随笔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 B秦国对人才的待遇高于其他六国C战国时人才不能自由流动 D秦国只任用外来人才7、商鞅变法中,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D推行县制8、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A北魏迁

4、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9、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A缓和民族矛盾 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C平息阶级矛盾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10、北魏时洛阳市场繁荣,商人实力雄厚,与外国商人贸易往来频繁。这主要说明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政府重视和支持商业商业活跃鲜卑族接受汉族生活方式,民族融合趋势加强AB CD11、观察下面两幅图,促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反映出()A鲜汉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的高度B鲜汉地主阶级之间的

5、合作形成了新的统治集团C鲜汉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D落后的民族必然被代替,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主要是学习先进的汉文化12、“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C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13、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6、 D力图搜刮百姓钱财充实国库14、21世纪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多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段材料说的是()A农田水利法B募役法 C市易法D青苗法15、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抑制土地兼并B限制高利贷盘剥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减轻农民负担16、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 B C

7、D17、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这句话反映了()A教皇聚敛财富,实力雄厚 B天主教徒忠实于自己的信仰C欧洲教会热衷于建造教堂 D路德反对教会的腐朽贪婪和对德意志的经济掠夺18、英国宗教改革中的“清教徒运动”中的“清教徒”们要求()主张纯洁教会,清除旧教影响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遵奉严格的道德准则改革国教保留的旧教残余AB CD19、“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A教权高于王权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

8、的公仆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20、中世纪的欧洲,德国皇帝亨利四世在冰天雪地里站在教皇的门前乞求宽恕,这反映了 ( )A、国王需定期到教皇门前祈祷 B、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C、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 D、王权与教权是统一的21、卡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卡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22、下列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力扶植

9、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努力建立埃及的民族工业C引进西欧国家的技术和设备D把军事工业作为发展重点23、1826年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埃及战役报的创刊( )有利于推动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传播埃及的民族文化能够及时传播重大信息是埃及推进近代化的重大表现AB CD24、阿里改革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其决定性的原因是( )A阿里只进行了局部性的变革,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的结构变革B阿里的改革缺乏群众基础,没得到社会成员的有力支持C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性对现代化的改革起着明显的阻碍作用D西方殖民者的入侵25、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

10、告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两则材料对比说明(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26、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的发展,因为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农奴得到土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广大农奴不再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动摇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系AB CD27、 19世纪初,俄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封建社会内部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 出现了一些使用雇佣劳动力的资本主义农场 工业革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在农村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自由雇佣劳动力的人数越来越

11、多A. B. C. D.28、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其表现有( ) 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国内销售市场不断扩大 逐渐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外国资本逐渐被排挤出俄国市场 A. B: C. D. 29、农民改革法令规定由村社管理农民,主要是为了 ( ) A.约束农民按时完成各类赋役 B.加强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C.把农民纳入地方贵族的控制 D.维护地主对农民的剥削30、19世纪中期日本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势力不断发展,表明了()日本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日本幕府封建势力壮大日本封建统治逐步加强商品经济发展引起日本社会深刻变化AB CD31、日本商人资本

12、家、新兴地主向将军、大名贷款,出钱购买武士身份,或直接参与藩政。这些人 ( ) A已成为推动改革的政治势力 B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C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社会现状 D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提高政治地位32、“废藩置县”对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 ) A彻底结束了日本封建割据的局面 B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改革措施的施行 D彻底破除了旧的政治体制33、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曾有人这样写道:“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穷武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至于家中其他贵重物品,更是毫不介意地随手变卖。”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日本武士日益贫穷,经济地位下降 B封建的

13、等级制度遭到冲击C幕府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D武士仍是幕府坚实的统治基础34、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35、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争取得到光绪帝的支持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36、百日维新期

14、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它们()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37、1898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导致慈禧这一做法的最主要原因是()A戊戌变法挑战了慈禧的权威B戊戌变法触动了慈禧统治的基础C戊戌变法提拔了一些维新人士D戊戌变法使资产阶级获取了政权38、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A论

15、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39、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40、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

16、映出时代周刊( )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B希望示好日本,结成美日同盟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 D关注中国局势,防止中日战争扩大第二卷非选择题(60分)1、(18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6分)(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12分)2、(21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

17、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材料二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

18、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材料三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扎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

19、六年版)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4分)(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4分)(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13分)3、(21分)材料一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8561915)曾就读于哈弗大学,辍学后到费城一家钢铁工厂做工,仅6年时间就从一名普通工人升任总工程师。他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动作和工作时间的细致研究,制定出了单位时间内的定额原理;又通过铁铲实验,从确定铁铲的最佳重量和最佳规格入手,确定最佳效果,制

20、定了作业标准化原理;为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还实行了计件工资制。二三十年代,美国汽车制造大亨亨利福特(18631947)首创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作业。站在传送带两旁的工人在整个劳动日都保持很高的劳动强度,从而实现了很高的劳动效率。泰勒制和福特制产生后 ,迅速风行欧美。材料二 美国最大的电子公司IBM公司的宗旨是尊重人、信任人。为实现这一宗旨,该公司通过各种办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荣誉感。公司总裁办公室的大门敞开,不管是低级管理人员或是一般职工都可以进去和他商讨问题或提出意见,并允许雇员搞各种实验为公司做贡献。惠普公司废除“老板”和“工人”的称呼,从上到下直呼其名,无尊卑之分,

21、创造出一种轻松融洽的氛围,并为雇员提供各种奖励升迁的机会,从而激励雇员的荣誉心和责任感。 以上材料均选自世界文明史(1)根绝材料一,说明20世纪前半期西方国家企业管理改革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15)(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代西方企业管理改革进行了哪些创新性调整?(6)2014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 CCACC 6-10: AAABA 11-15:AACDC 16-20:DDACB21-25:AAAAB 26-30:DCABC 31-35:DBDAD 36-40:DBBCD二、材料题1、(18分)(1)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

22、废分封行郡县等。(举一例说明即可)(3分)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举一例说明即可)(3分)(2)不同:商鞅变法: 创设新制度(3分)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借鉴中原文化(3分)相同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3分)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3分)2、(1)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4) (2) 手工生产收益越来越少;手工业作坊破产和手工业者失业。传统的社会习惯和道德观念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4)(3)本题属于加强型论述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评分标准:1、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013分)2、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较好,表述一般(69分)3、解释观点,史论结合一般,逻辑较差,表述一般(36分)4、照抄观点,列举史实。没有论证,表述较差(03分)3、(1)特征:推行泰勒制、福特制或者科学管理;注重标准化、规范化和流水线生产;注重按劳分配;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任答3点即可)(9分)问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忽视了工人的精神需求。(6分)(2)企业文化建设注重以人为本;关注企业员工的精神需求,鼓励员工的个人价值实现。(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