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平经历恩格斯(18201895),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少年时就读于巴门市立学校。1837年起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44年9月,与马克思在巴黎相见,1846年他们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1889年领导建立了第二国际。1895年8月5日在伦敦逝世。作品与马克思合著共产党宣言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评价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悼词概念指专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多由死者的亲朋好友或师长学生撰写特点历叙死者的生平业绩和优秀品质,尤其突出其在某一方面杰
2、出的贡献或动人事迹,及对自己的勉励、影响等。依撰写者的身份采用不同的叙写形式,一般以抒情为主,也可以叙事、议论为主悼词结构开头(述其哀悼念):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主体(赞其功评价):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颂其德悼念):对死者悼念以及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短语作用手法停止思想 突出了马克思作为伟大思想家的特点讳饰的修辞手法,表现作者对马克思的敬重和对马克思逝世的悲痛 之情安静地睡着了写马克思从容安详地逝世,语气平静含蓄,却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力量永远地睡着了既是对上文委婉含蓄的解释说明,更是作者感情上的递进加深,倾注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限痛惜、深切怀念之情规律手法作用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类比(与达尔文发现进化论类比)突出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划时代意义,强调马克思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剩余价值规律对比(“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对比)突出了马克思发现的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把抽象的道理表现得可感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