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32256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中蛋白质复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DNA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不可能是RNA聚合酶B. 在RNA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可以是来自病毒编码的酶C. 在糖一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一定位于细胞膜上D. 在脂质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不可能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1.蛋白质的结构由小到大的结构顺序依次是:C、H、O、N等元素基本单位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结构的多

2、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有的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等。【详解】A、转录过程中,DNA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可能是RNA聚合酶,A错误;B、在RNA一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可以是病毒遗传物质编码的酶,如HIV病毒的逆转录酶是病毒遗传物质编码的,B正确;C、糖蛋白质复合物不一定在细胞膜上,可能在细胞质中,C错误;D、脂质一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有可能是受体,具有信息传递作用,D错误。故选B。2.美国耶鲁大学进行了一个小鼠生命组合的实验。小鼠的毛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研究者把同种小鼠(其

3、配子含15条染色体)中黑、白、黄三只小鼠的受精卵第三次卵裂的各一个胚胎提取出来,制成了一个“24胞组合胚胎”,再经过胚胎移植后不久,一只身披三色皮毛的组合鼠就问世了。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4胞组合胚胎”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中期赤道板上排列30条染色体B. 若黑、白、黄毛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组合鼠”同时具备三种基因型C. “组合鼠”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紊乱而不能产生正常配子D. “组合鼠”和小鼠之间没有生殖隔离【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小鼠配子含15条染色体,因此其体细胞含30条染色体。小鼠的毛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黑、白、黄三只小鼠的受精卵经过第三

4、次卵裂得到的三个胚胎均各含8个细胞,且三个胚胎的细胞基因型均不同,将三个胚胎组合成“24胞组合胚胎”,说明细胞并没有融合,“组合鼠”每个体细胞中均含30条染色体,只是含有三种基因型的细胞。【详解】A、由题意及分析可知,该过程中黑、白、黄鼠的胚胎发生了融合,但是细胞没有融合,因此形成的“24胞组合胚胎”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中期赤道板上排列30条染色体,A正确;B、“组合鼠”由黑、白、黄鼠各一个胚胎提取而合成,且发育成的个体身披三色皮毛,因此如果黑、白、黄毛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组合鼠”同时具备三种基因型,B正确;C、“组合鼠”的体细胞就是三种基因型的二倍体细胞,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C

5、错误;D、“组合鼠”是三方细胞组合,因此出现了三色皮毛,但细胞并没有融合,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组成仍与小鼠相同,和小鼠没有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C。3.某实验小组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 -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下表为添加一定量化合物后,-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酶活性项目酶活性处理前1000ZnSO47H2O1084NaCl1005MnCl4H2O1435KI1001KH2PO41036CuCl22H2O902CaCl21069MgCl26H2O1048FeCl31160注:忽略Cl-对酶活性的影响A. 实验中Na+、Cu2+、Mn2+、Fe3+均

6、对-葡聚糖酶具有显著激活作用B. Cu2+可能通过改变该酶空问结构抑制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C. 若分别增加Mg2+和Ca2+的浓度,则它们对酶的激活作用也将会增强D. KI和KH2PO4中酶活性不同是因I-抑制了K+对酶活性的促进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从表格中看出ZnSO47H2O、NaCl、MnCl4H2O、KH2PO4、CaCl2、MgCl6H2O、 FeCl3能够提高酶的活性,而CuCl22H2O对酶的活性起抑制作用。【详解】A、从实验数据看出与对照组相比较对-葡聚糖酶不具有激活作用, A错误;B、酶的作用机制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可能通过改变该酶的空间结构来抑制-葡

7、聚糖酶的活性,B正确;C、该实验中并未探究和浓度的增加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D、添加KI组与添加组中酶活力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抑制了对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也可能是对-葡聚糖酶起激活作用等,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需要考生分析表格数据,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4.在2019年开始的新冠肺炎(OVID-19)疫情中,部分患者病情快速恶化与细胞因子风暴(简称CS)相关。病毒入侵机体后,受感染的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帮助抵御病毒,细胞因子会激活更多免疫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最终可能引起多种器官的衰竭。我国在本次疫情中使用中药防治CS取得较好成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新冠肺炎患

8、者产生细胞因子风暴过程存在反馈调节B. 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肺部组织水肿C. CS现象体现了免疫调节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D. 某些中药成分可能通过促进免疫细胞增殖以达到治疗CS的效果【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因子风暴是指机体感染微生物后引起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脏器衰竭的重要原因。细胞因子风暴作用机理:免疫系统的日常工作是清除感染,但是如果免疫系统被激活到极限程度或者失去控制,它就会伤害宿主,极端的免疫攻击是“细胞因子风暴”。免疫细胞通过细胞因子彼此沟通,细胞因子是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小分子,可以令免疫细胞冲到感染部位、吞噬遭

9、到损伤的细胞,甚至穿透血管壁。细胞因子还可以引发炎症,令被破坏的机体肿胀、发热以及疼痛。细胞因子风暴是一种求助信号,目的是让免疫系统霎时间火力全开。这最后一招自杀式的攻击能够损伤病毒,但也会留下一大堆连带伤害。血管承受了其中最主要的攻势。细胞因子风暴令血管壁变得更容易穿透。因此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都开始渗出血液和血浆。细胞因子风暴还会引发一氧化氮的大量释放。这种物质会进一步稀释血液并破坏血管。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把血压降到了危险的水平,所以患者不是死于失血,而是死于某种类似严重感染性休克的问题。【详解】A、由题目可知病毒入侵机体后,受感染的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帮助抵御病毒,细胞因子

10、会激活更多免疫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即细胞因子风暴形成过程中存在正反馈调节,A正确;B、细胞因子风暴令血管壁变得更容易穿透,造成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血液和血浆,血浆进入组织液中,造成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导致肺部组织水肿,B正确;C、细胞因子是人体内正常免疫物质,但是当其含量超过一定界限时,就会造成机体损伤,所以免疫调节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C正确;D、中药可以防治细胞因子风暴现象,说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细胞因子的作用,减弱免疫细胞对机体的损伤,所以不会促进免疫细胞增殖,D错误。故选D。5.基因治疗是指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1、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待基因治疗技术发展更成熟,即可广泛用于人类胚胎治疗遗传病B. 基因治疗原理是基因突变C. 基因治疗是利用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D. 通过基因治疗,可以治愈各种遗传病【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治疗是指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将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导入患者的淋巴细胞,可以治疗复合型免疫缺陷症。【详解】A、基因治疗的对象是具有致病基因的体细胞,且仅治疗因基因异常导致的疾病,A错误;B、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错误;C、基因治疗借助经过修饰的病毒作为载体将正常基

12、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C正确;D、基因治疗只能治疗因基因异常导致的疾病,而诸如染色体异常疾病不能通过基因治疗治愈,D错误;故选C。6.图表示某弃耕农田中,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变化曲种群密度线,其中A点农田弃耕,C点出现灌木。下列说法错误是( )A. 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样方法,取样时应避开土地荒芜的区域B. D点之后可能会出现乔木,演替过程中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变化C. BC段该植物种群密度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种内斗争加剧D. 该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废弃农田中小动物的分布【答案】A【解析】【分析】常用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如下:1、样方法(

13、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2、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3、直接计数法(适用于微生物);4、逐个计数法(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较小的生物)。样方法应用需注意的问题:1、随机取样;2、计数时遵循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可分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详解】A、样方法取样时应随机取样,不能掺杂主观因素,不能避开任何地方,A错误;B、D点之后,可能出现乔木,乔木较草本和灌木高,群落垂直结构变复杂,B正确;C、BC段属于草本阶段,在这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未增加应为该草本植物种内斗争的结果,C正确;D、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与栖息环境,植

14、物种群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种类、密度及分布,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群落演替过程中某种群密度的变化,需明确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群落内物种间的关系。二、非选择题7.1880年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氧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他发现好氧细菌只向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所有受光的部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恩格尔曼的实验设计非常巧妙,试从实验材料的角度进行分析水绵的_,便于观察。可通过观察_准确判定光合作用进行的部位。(2)在研究不同光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时,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

15、集在M_光区域(填光的类型)。某同学对好氧细菌聚集在M光区域有如下两种解释:好氧细菌趋氧引起的;好氧细菌趋M光区域引起的。请你补充实验排除解释,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实验思路:_。预期结果:_。【答案】 (1). 叶绿体呈带状(且螺旋状分布) (2). 好氧细菌的(集中)分布 (3). 红光和蓝紫 (4). 把载有有死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氧气的黑暗环境中,之后用透过三棱镜的光(M光/红光和蓝紫光)照射临时装片,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片中好氧细菌分布情况 (5). 好氧细菌均匀地分布在死水绵周围【解析】【分析】1、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说明

16、氧气的释放需要光照、产生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详解】(1)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分布,便于观察;水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好氧细菌因需氧而集中在水棉产生氧气部位,故可通过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判断水棉光合作用的部位;(2)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与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故好氧细菌会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该实验要排除好氧菌趋M光区域的可能性,实验设计中要排除氧气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故设置以下实验:实验思路:把载有有死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

17、装片放在没有氧气的黑暗环境中,之后用透过三棱镜的光(M光/红光和蓝紫光)照射临时装片,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片中好氧细菌分布情况由于需要实验预期结果满足好氧细菌不具有趋M光区域的性质,故有以下推断:预测结果:好氧细菌均匀地分布在死水绵周围【点睛】本题考查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以及相关实验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熟练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吸收光谱,并能够根据题干信息进行解答。8.盐分通过多种胁迫方式伤害植株,如渗透胁迫、离子胁迫等。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最普遍和最显著效应是抑制植物生长,降低植物生物量。细胞分裂素对提高植物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通过丙酮将细胞分裂素渗入种子

18、,可减轻NaCl对莴苣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提高种子发芽率。(1)渗透胁迫中土壤水势降低导致细胞_,引起植物生理性缺水;离子胁迫造成植株细胞膜损伤,_功能降低,导致细胞内离子稳态失衡,影响植物生长发育。(2)细胞分裂素可以减轻盐分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此外,另一种促进种子萌发的植物激素是_,该激素主要在_合成(填部位名称)。(3)研究发现,低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有利于子叶有机物质积累及转运,为幼苗生长提供营养,提高幼苗抗逆性;当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时,导致植株细胞内各种酶活性降低;加速幼苗衰老。据此分析,在非盐胁迫下植物幼苗移栽过程中,是否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促进幼苗生长?请简述理由。_【答案】 (1

19、). 失水 (2). 控制物质进出/选择透过性 (3). 赤霉素 (4).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5). 不需要,因为幼苗可以产生内源细胞分裂素促进生长,再添加外源细胞分裂素会导致浓度过高从而使各种酶活性降低,加速幼苗衰老【解析】【分析】植物在盐胁迫下降低生长,一般认为是生理干旱,这是由于土壤中高浓度盐降低了土壤水势的结果。一般植物在土壤含盐量超过一时,就引起盐分胁迫,植物生长异常,植株矮小,叶小暗绿,似干旱缺水状。盐胁迫影响了膜的正常透性和改变了一些膜结合酶类活性,最终引起一系列的代谢失调。【详解】(1)渗透胁迫是由于根际的盐分浓度过高,其水势低于植物组织内水势,进而造成植株细胞失水,

20、离子胁迫造成植株细胞膜损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降低,导致细胞内离子稳态失衡,影响植物生长发育。(2)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其合成部位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3)幼苗可以产生内源细胞分裂素促进生长,再添加外源细胞分裂素会导致浓度过高从而使各种酶活性降低,加速幼苗衰老,所以在非盐胁迫下植物幼苗移栽过程中,不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点睛】本题以盐胁迫的内容为依托,考查了细胞膜的功能、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赤霉素的功能及合成部位、细胞分裂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获取题干信息的能力。9.澄池中生活着多种浮游动植物,以及锦鲤。小桥流水,风景优美。每日都有同学在桥上向水中投食。

21、澄池中大型水溞是常见杂食浮游动物,具有较强的摄食能力,能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及藻类,可用于控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增长。为探究大型溞对澄池中藻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1)多次采集池水,混匀后分别装入透明塑料桶中,将塑料桶随机分成5组(C0C4组)。向桶中加入大型搔,使其密度依次为0只/L、5只/L、15只/L、25只/L、50只/L。将水桶置于适宜光照下,每三天计数一次,统计每组水样中藻类植物细胞密度,实验结果如图1。澄池可看作一个微型生态系统,输入其中的总能量是_。第4天到第7天期间,C0、C1、C2组藻类植物细胞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a水体无机盐得不到及时补充b有害代谢产物积累

22、c浮游动物摄食量大于藻类增殖量d输入系统的总能量减少(2)研究同学还统计了各组水体中小型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大型溞与小型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_。据此分析图1中C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反而不如C3组的原因是_。(3)由上述实验可知,饲养大型溞可用于防止藻类过度生长,但需考虑大型溞的投放_等问题。【答案】 (1). 水样中的生产者(主要为藻类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及人工投食 (2). abc (3). 捕食与竞争 (4). 大型密度过大,抑制小型浮游动物的生长,从而使某些藻类得以繁殖 (5). 密度【解析】【分析】群落是指一个地域的所有生物;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23、;藻类植物的数量可以从自身和天敌等两方面考虑。【详解】(1)澄池可看做微型生态系统,其中的所有生物构成微型群落,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投入的饵料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分析曲线图发现:第4-7天,C0、C1、C2组藻类植物细胞数量的变化特点明显减少,可能是天敌增多,或者自身代谢产生废物危害自身生长,同时生长需要的无机盐等不足也可能影响自身生长,但输入系统的总能量不一定减少,abc正确。(2)根据柱状图信息可知,大型溞的增加,导致小型浮游动物的数量减少,推知二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同时根据题干可知,大型溞是常见杂食浮游动物,说明溞还以浮游植物为食,因此大型溞与小型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

24、竞争。由于大型溞密度过大,抑制小型浮游动物的生长,从而使某些藻类得以繁殖,所以C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反而不如C2组。(3)根据实验可知,适当的投放大型溞能抑制藻类过度生长,防止因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爆发。若浓度太高,会导致浮游动物数量下降太快,所以需要考虑大型溞的投放密度。【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处理数据及图文转化的能力,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10.果蝇个体小、易饲养、养殖成本低、繁殖速度快、易获取,并且其染色体数目少,常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1)果蝇的裂翅与直翅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经统计发现F2中直翅裂翅=52,试解释上述比例

25、出现的原因:_。(2)果蝇翅色有黑色、灰色、无色三种类型,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E和e、R和r)控制。当两种显性基因(E、R)同时存在时翅膀才表现出颜色,其余情况下均表现为无色。显性基因E、R中有一种存在剂量效应,即有一个显性基因时为灰翅,有两个显性基因时为黑翅。请从甲(基因型为eeRR)、乙(基因型为EErr)和丙(基因型为eerr)三种果蝇中选择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来判断存在剂量效应的基因是E还是R。杂交方案:_。请写出支持基因R存在剂量效应的预期实验结果:_。【答案】 (1). 裂翅为显性性状,且基因A纯合致死 (2). 让甲组果蝇和乙组果蝇杂交得F1,再让F1分别与甲组果蝇和

26、乙组果蝇杂交得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3). 甲组的F2中黑翅灰翅无色翅=112,乙组的F2灰翅:无色翅=11【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察了基因的分离定律的致死情况,以及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与应用。一般致死情况可以分为配子致死和合子致死,该题中需要首先分析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绘制相关遗传图解并推断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本题的解题突破点。而翅色的性状遗传需要学生通过题干信息分析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详解】(1)P:裂翅(Aa)直翅(aa);F1:1/2Aa(裂翅)、1/2aa(直翅);F1裂翅雌雄相互交配、直翅雌雄相互交配,F2直翅裂翅=53;若AA纯合致死,则直翅裂翅=52,所以裂

27、翅为显性性状,且基因A纯合致死;(2)控制昆虫翅色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甲组与乙组昆虫杂交可得F1(EeRr),由此得到双杂合子,由于E和R中肯定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剂量效应,即该显性基因有一个的时候为灰翅,有两个的时候为黑翅,所以应将双杂合子分别与甲组果蝇和乙组果蝇杂交,以便得到某个显性基因的两种基因型。因此让F1分别与甲组果蝇(eeRR)和乙组果蝇(EErr)杂交得F2,若存在剂量效应的基因是R,则EeRR为黑翅,EeRr为灰翅,eeRr 、eeRR均为无色,因此甲组的F2中黑翅(1EeRR)灰翅(lEeRr)无色翅(leeRr、leeRR)=112,乙组的F2中灰翅(1EeRr、1EER

28、r)无色翅(1Eerr、1EErr)=11。【点睛】本题的难点是考察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需要学生通过题干信息推导性状与基因的对应情况,然后对两对等位基因杂交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做出相关判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阿拉伯胶是一种多糖,也称阿拉伯树胶,是一种产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半沙漠带的天然植物胶,主要包括有树胶醛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等。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及其他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其水溶液易被细菌、真菌或酶降解。为研究自然界中微生物对阿拉伯胶的降解作用,研究者从某地合欢树下距离地表深1015cm处的土样中初筛到能合成阿拉伯胶降解酶的“M”菌。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将

29、初筛菌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下图所示。该同学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从结果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出现的失误是:_。(2)观察发现:“M菌的菌落为粉白色,菌落初期呈突起絮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丝白色致密,且有分生孢子,细胞核直径约1m。可断定“M”菌为_(填“细菌”或“真菌”),判断依据是:_。(3)分离该阿拉伯胶降解酶可用电泳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_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之在电场中的_不同而实现分离。(4)下表中培养液pH均为60,若对“M”中阿拉伯胶降解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则应选用表中的_培养液,不选用的其他培养液的原因分别是:_。实验用培养液配方

30、培养液阿拉伯胶阿拉伯 胶酶NaNO3牛肉膏K2HPO4MgSO47H2OKC1FeSO47H2OA25g/L一lg/Llg/L05g/L001g/LB25g/L1g/L一3g/L1g/L1g/L05g/L001g/LC一3 g/L1g/Llg/L05g/L001g/LD25g/L3 g/L一1g/L1g/L05g/L001g/L【答案】 (1). 稀释涂布平板法 (2). 未涂布均匀 (3). 真菌 (4). “M”菌具有细胞核 (5). 带电性 (6). 迁移速度 (7). D (8). A培养液缺少氮源,“M”无法生长;B培养液有阿拉伯胶酶,会影响对“M”自身产生酶活力的测定结果;C培养液

31、无碳源,会影响“M”的生长,缺乏底物阿拉伯胶,也无法对阿拉伯胶酶活力进行测定【解析】【分析】选择培养基的原理是:不同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不同。有的适于酸性环境,有的适于碱性环境;例如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数滴,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详解】(1)据平板培养结果显示,培养后形成了单个的菌落可知该同学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图中菌落分布不均匀,可能原因是涂布不均匀导致的。(2)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M菌株菌丝白色致密,细胞核直径约lm,初步推测菌株M属于真

32、菌。因为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3)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带电性质和电量、大小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的不同,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分离。(4)对菌株M中阿拉伯胶降解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则必须以阿拉伯胶为唯一碳源,同时需要加入氮源,据表显示最好选择D培养液。A培养液缺少氮源,“M”无法生长;B培养液有阿拉伯胶酶,会影响对“M”自身产生的酶活力的测定结果;C培养液无碳源,会影响“M”的生长,缺乏底物阿拉伯胶,也无法对阿拉伯胶酶活力进行测定。【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目的菌株的筛选、接种方法和培养基的配制注意事项等,意在

33、强化学生对相关实验操作的识记、理解与运用。【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截止2020年5月,新冠病毒(2019-nCoV)已在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传播,引发了全球性的“防疫大战”。在防疫战中,尽早确诊并及时隔离是防止新冠病毒过度传播的有效手段。在现有的检测新冠病毒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荧光PCR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新冠病毒RNA逆转录为DNA,通过采用多重荧光RT一PCR技术,以2019nCOV的两个独立基因ORF1ab基因和N基因的保守区为靶位点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一定量的荧光标记的DNA探针,单管双检同时测定新型冠状病毒两个独立基因,消除由于病毒变异带来的漏检风险。请回答下

34、列问题:(1)“荧光PCR法”所用的试剂盒中通常都应该含有:_、_、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缓冲体系。(2)如果要成功将上述两个独立基因分别扩增出来,则在试剂盒中的引物应该有_种,下图为“基因ORFlab”对应的cDNA片段结构示意图,则与之对应的引物结合的部位应该是图中的_(用图中数学作答)。(3)在检测过程中,随着PCR的进行,反应产物不断累积,“杂交双链”荧光信号的强度也等比例增加。可通过荧光强度变化监测产物量的变化,从而得到一条荧光扩增曲线图(如图)。“平台期”出现的最可能原因是:_。理论上,在检测过程中,有荧光标记的“杂交双链”出现,则说明检测结果呈_(填“阴”或“阳”)性,但为了保证

35、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会设定“双链荧光强度”的阈值(如图虚线),即达到或超过阈值时才确诊。现有甲、乙两个待检样本,在检测过程中都出现了上述形态的曲线,但甲的a点比乙的a点明显左移。请给这种结果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试剂盒合格且正常,操作过程规范且准确):_。(4)某些“阴谋论者”认为新冠病毒是“生物武器”,但这显然是不攻自破的,因为任何热爱和平的国家、组织和个人都不可能去研究这类“人类公敌”。早在1998年,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_。【答案】 (1). 逆转录酶 (2). 热稳定性DNA聚合酶(Taq酶) (3). 4 (4). 1和4 (5). 试剂盒中的

36、原料和探针数量一定,超出一定的循环数后,荧光标记的“杂交双链”不再增加 (6). 阳 (7). 甲样本中的新冠病毒含量更高,达到國值所需的循环数更少 (8). 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解析】【分析】PCR原理:在引物作用下,耐热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即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自3端延伸的。实际上就是在体外模拟细胞内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PCR反应过程是:变性复性延伸。【详解】(1)根据题目信息:“荧光PCR法”基本原理是:将新冠病毒RNA逆转录为DN

37、A,通过采用多重荧光RT一PCR技术,因此,“荧光PCR法”所用试剂盒中通常都应该含有:逆转录酶、热稳定性DNA聚合酶(Taq酶)、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缓冲体系。(2)根据PCR技术的原理,在扩增DNA分子时,每一条链均需与相应的引物结合才能进行扩增,因此如果要成功将上述两个独立基因分别扩增出来,则在试剂盒中的引物应该有4种;在利用PCR技术扩增DNA分子过程中,DNA聚合酶只能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又由于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所以引物与DNA分子单链的3端(OH)相结合即图示中的1和4所示部位。(3)分析荧光扩增曲线图,图中曲线通过荧光强度变化反映产物量变化,因此曲线中“平

38、台期”出现的最可能原因是:试剂盒中的原料和探针数量一定,超出一定的循环数后,荧光标记的“杂交双链”不再增加。理论上,在检测过程中,有荧光标记的“杂交双链”出现,则说明检测结果呈阳性;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会设定“双链荧光强度”的阈值,即达到或超过阈值时才确诊。现检测结果甲的a点比乙的a点明显左移,说明甲样本中的新冠病毒含量更高,达到國值所需的循环数更少。(4)在1998年,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点睛】本题考查了PCR技术的相关知识,对于RNA逆转录、PCR技术扩增DNA片段的理解和操作流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